经验之二:适度规模效益高

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獭兔品种、养殖技术、养殖人员、资金、养殖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獭兔饲养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獭兔饲养数量的规模。獭兔养殖的适度规模就是养兔场经营管理能力与兔场养殖规模的最佳结合点,也可以说是兔场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实现獭兔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通常养兔的规模越大,管理的难度也越大。养殖技术上,獭兔的人工养殖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规模化养兔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相同的品种,不同的养殖方法养出的獭兔区别很大。无论是种兔良种的选育和种兔群的建立,还是饲料原料的选用、饲料配方的制定,或是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养兔场必须掌握这些养兔的关键技术,并且不受人员流动的影响。否则,养兔不会成功,规模越大,亏损越多。

人的因素是决定养兔场规模的核心因素。即使拥有最好的獭兔品种、最优的饲养管理条件,如果没有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的养殖人员去实施,那么,所有的美好愿望都是镜中花、水中月,都是空谈。良好的经营离不开能把握全局的高级管理人才,还要有能承载技术并有以场为家的饲养人员为之服务。

饲料供应能力很关键,规模养兔的饲料消耗很大。据计算,一个年出栏商品兔1万只的兔场,按照目前的平均养殖水平,年需要粗饲料约6.5万千克(种兔和商品兔总需要量)。这对于饲料供应是个考验,饲料供应要同养殖规模相适应,如果饲料供应商没有把握,就不能养殖太大的规模。

销售方面也同样决定养殖规模的大小,大家都愿意看到供不应求的市场。可是,由于市场是处于不断变化的,波动在所难免。市场一般的规律是皮毛的价格5年一大变,3年一小变。兔皮价格下跌导致大量养殖场(户)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存栏下降,其间要经历一个缓冲的时间,存栏逐渐趋于稳定,价格恢复性上涨,效益达到一个比较理性的空间,这是目前整个兔业养殖的基本走势。有的人看到獭兔皮价格一再上涨,就开始投资或扩大规模,结果等来的却是价格低谷,兔场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养兔的规模要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因此,确定适度的养殖规模,要结合养殖地区、养殖的品种、兔舍条件、饲料供应能力、饲养管理水平、销售等方面综合判断。对于每一个投资者的情况不同,适度的养殖规模也不同。

如果是家庭利用业余时间和辅助劳力进行的不以养兔为主要收入的副业养兔,可根据技术和场地情况,养殖的基础母兔以30~50只为宜。

对于大中型养兔场,就要根据综合情况区别对待。在獭兔养殖的优势区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供、销养兔产业链,在养殖的各个方面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比如由于养殖量大,就有专门生产颗粒饲料的公司供应饲料,有很多不同样式、不同价位的兔笼具可供选择,兔的品种也可以参考附近的养殖场来选择,疾病防治能及时做好,疫苗以及兽药品种也比较齐全,这样的地区,起步就可以高一些,可从500只基础母兔起步,但最好不要超过1000只;而非养殖优势地区,由于很多与养兔相关的服务配套不完善,养兔需要的各方面物资技术可供选择的少,规模不宜太大,以200只以下基础母兔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