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泥鳅的形态特征及品种

一、泥鳅的形态特征

1.体形

泥鳅体较小,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腹鳍以后渐渐侧扁。体长为体高的5.8~8.6倍,为头长的5.5~6.7倍,为尾柄长的5.7~7.3倍。头长为吻长的2.2~2.7倍,为眼径的6.6~10倍,为眼间距的4.6~5.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8倍。

2.体表

泥鳅的皮下黏腺发达,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的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3.头部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泥鳅的眼很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耙退化,呈细粒状突起,鳃孔很小。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4.须

泥鳅有5对须,其中吻端1对,上颌1对,口角1对,下唇2对。口须最长可伸至或略超过眼后缘;也有个别的较短,仅长达鳃盖骨。泥鳅的这5对须极其发达,须的尖端有能辨别微弱气味的味蕾,对触觉和味觉极敏锐,可有效地弥补其视力衰退的不足,是寻觅食物的灵敏的“探测器”。

5.鳞

泥鳅头部无鳞,体表鳞片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25~150枚。

6.鳍

泥鳅背鳍无硬刺:不分支鳍条为3根,分支鳍条为8根,共有鳍条11根。背鳍与腹鳍相对,但起点在腹鳍之前,约在前鳃盖骨的后缘和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距腹鳍较远。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基部中后方,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呈圆形。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显著的黑色斑点。

7.其他

泥鳅具咽齿一行。肠较短,直线分布于腹腔,壁薄而富有弹性。鳔小,呈双球形,前部包裹在骨质囊中,后部细小而游离于腹腔中。肠壁很薄,具有丰富血管网,能进行气体交换,可辅助呼吸。

二、泥鳅的常养品种及其他鳅类品种介绍

泥鳅形体小圆,身短,3~4寸长,无鳞,颜色青黑,浑身沾满黏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一年四季均可捕到,春季较多。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在中国的西部的伊犁河里的种群也在不断地扩大。在赣江的支流袁河流域、江西萍乡等地,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目前人工养殖比较多的为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台湾泥鳅是大鳞副泥鳅的一种,又称为“台湾鳗鳅”或“台湾龙鳅”,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2012年,台湾泥鳅开始进入中国大陆。2013年,台湾泥鳅养殖在大陆地区特别是广东、湖北、江浙一带迅速发展。无论是鱼塘边还是网络上,人们都在谈论这个新兴的养殖品种。2015年,台湾泥鳅养殖热潮基本蔓延至全国,特别是泥鳅主产区。

1.真泥鳅

又名泥鳅、青鳅、圆鳅,体长39.7~170毫米。身体呈长筒状,尾部侧扁,体高为体宽1.2~1.4倍,腹部宽圆。尾柄上下缘略有皮棱。头钝锥状。吻略突出。眼侧上位。眼间隔宽于眼径,前鼻孔有短管状皮突。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吻须l对,上颌须和下颌须各2对。唇厚,下唇有4须突。鳃孔侧位。鳃盖膜连峡部,鳃耙短小。鳔小,包在二球形骨鞘内。肛门位臀鳍稍前方。鳞极细小,体表富有黏液,头部无鳞。侧线侧中位,常不显明。背鳍位体中央稍后,臀鳍位腹鳍基与尾鳍基的正中间。胸鳍侧下位,成年鱼呈圆形(雌鱼)或尖形且第一鳍条很粗长(雄鱼)。腹鳍始于背鳍起点下方或略后,雄鱼鳍较长。尾鳍圆形,体背及体侧上部呈灰黑色,散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尾鳍和背鳍较灰暗且有小褐点;其他鳍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尾鳍基中央稍上方常有一亮黑斑。体色随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变化。我国东部南北各水系均有分布。

2.大鳞副泥鳅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体形酷似泥鳅。身体较长而侧扁,腹部较浑圆。体长与体高之比较普通泥鳅为宽且短。口亚下位。有须5对,口角一对最长,末端远超过前鳃盖骨后缘。背鳍起点约在前鳃盖骨至尾鳍基部距离的中点。背鳍没有硬刺,为不分支鳍条。尾柄具有明显的皮褶棱,且较高。腹鳍距臀鳍较近而距胸鳍较远。尾鳍圆形。身体背部及体侧上方从吻端到尾基布满黑色小点,下腹部呈灰白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背鳍及尾鳍具黑色小点。

大鳞泥鳅较普通泥鳅的身体为短,口角须较长,尾柄有发达的皮褶棱,侧线鳞数目较少,区别较明显。

3.中华沙鳅

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又称钢鳅。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4.大斑花鳅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须4对。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近。尾柄较长,尾鳍后缘平截或稍圆。体侧沿纵轴有6~9个较大的略呈方形的斑块,尾鳍基有一黑斑。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浅水区。个体小,数量不多。

5.中华花鳅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江河。须4对,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尾柄较短,尾鳍稍圆或平截。体侧沿纵轴有10~15个斑块,尾鳍基上侧有一黑斑。生活于江河水流缓慢处。

6.长薄鳅

分布于长江上、中游,从湖北、湖南到四川西部。长薄鳅是薄鳅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一般个体重1.0~1.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3千克左右。近年来,因江河鱼类资源量总体下降,数量明显减少。

7.北方须鳅

分布于蒙古及我国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体细长。须较短。尾柄皮褶棱不发达。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2~4根分支鳍条基部相对。常栖息于河沟、湖泊及沼泽砂质泥底的静水或缓流水体,适应性较强。数量较多,肉质细嫩,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8.花斑副沙鳅

分布于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的各江河。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口角须较长。眼下刺分叉,末端达眼球中部。颊部被细鳞。腹鳍末端距肛门甚远。肛门位于腹鳍基至臀鳍起点之间的前3/5处。栖息于砂石底质的江河底层,个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