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准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不断恶化,事故率持续居高不下,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事故高峰,特别是期间连续发生的一些特大恶性事故,影响深远,教训惨痛,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如何把事故控制住,把事故率降下来,更是成为安全科学领域研讨的热点。有学者认为,此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在企业转轨的同时,相应地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管理体制并未真正地建立起来,且人们的安全意识水平还远未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然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必将不可逆转的继续下去。正是在这一特定背景、特殊时期,我国的安全科学领域开展了关于“安全文化”的大研讨,并期望通过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遏制企业事故率的增长势头。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安全水平无疑具有深远意义,但要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收到实效,首先要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安全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是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总结切尔诺贝利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定义为“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及被认同标志着安全科学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又说明安全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识。而倡导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全员对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认识程度及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意识水平。而目前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有一种倾向,即把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所有工作都称之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一概念的内涵无限扩大化。如果“企业安全文化”没有特定的内涵,则“企业安全文化”这一提法也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存在意义。在《辞海》中对“文化”的诠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中之“文化”取其狭义为妥,因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应是“人的安全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组织机关的建设”。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正确认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降低事故率。应当承认,在我国安全法制尚不健全的今天,企业安全管理仍脱离不了“人治”的阴影。因而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与企业负责人的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必然会在各个方面重视安全投入。可以说,目前撤、并、减相当数量的企业安全部门及安全技术人员的现象不会在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认识深刻的企业发生。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而这一点恰恰是企业做好自身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途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工程,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在此基础上,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法规的不断完善,即企业安全的外部约束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必将更上一层楼。

2.正确认识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意识,形成正确的企业安全价值观。事实上,安全意识薄弱是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持续在低水平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安全意识支配着人们在企业中的安全行为,由于人们实践活动经验的不同和自身素质的差异,对安全的认识程度不同,安全意识就会出现差别。安全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安全的效果。安全意识好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安全自觉性,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和恶劣的工作环境进行改造;反之,安全意识差的人则对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中的各种危险认识不足或察觉不到,当出现各种灾害时反应迟钝。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哈尔滨市一宾馆发生特大火灾时,多数日本人能死里逃生,而与其同住的其他国家的人却多数遇难。这正是日本人从小接受防火教育、安全意识强、逃生能力强的结果。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才能充分理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由于不同的企业各具特点,即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不同,全员素质不同,并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人力、物力不同,因而在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时,首先应正确认识本企业的特点,确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具有针对性,以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如企业的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的首先要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的要进一步明确,做到各司其职,这些都是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方法不适应现阶段特点的要重新修订,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安全教育效果不佳的要开动脑筋,在计划详实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等等。总之,要找出本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因势利导地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正确认识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解决企业事故高发问题的作用

造成事故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事实上,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在我国,不论是人的安全素质,设备的安全状况,还是安全法规的建设、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均与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众所周知,造成企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因素。而开展企业事故安全文化建设最直接的作用是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意识水平。领导者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加大安全投入的力度,一线工人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人为失误率的降低,这些对降低企业事故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人的安全素质、安全意识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经历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种认为“只要进行企业安全文化教育就能迅速扼制企业事故高发势头”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在紧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努力做好加快安全法规建设的力度和步伐,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提高生产设备的安全水平,健全社会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机制等工作,才能改变我国企业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此外,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必须确立“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的安全第一”的思想,这是提高企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思想基础,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只有对这一问题有了统一正确的认识,在组织生产时才能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因素和保证条件;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才能做到生产服从安全。

(2)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尤其是使一线工人真正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政治思想工作是不够的,而必须采取实际措施,如定期召开有一线工人参加的安全会议;通过多种渠道使工人随时了解企业当时的安全状况;定期更换安全宣传主题以吸引职工对安全的注意力;定期进行有奖竞猜活动以提高职工的参与积极性等。

(3)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应该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应该像知名企业宣传其产品的广告一样不厌其烦、形象生动地传播安全知识,使安全知识在职工的记忆中不断被强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宾馆特大火灾中,一名十岁的小学生拉着他的表妹一起跑进厕所避难并得以生还,他的这一急中生智的逃生方法正是在看电影时得知的。安全教育作用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