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法律的威严
- 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第四卷)
- 茅庐小生
- 5387字
- 2020-02-07 13:55:19
经过一年的准备,公元前359年,卫鞅制定的第一套改革条例出炉了。嬴渠梁批准并颁布了这套在历史上称作《垦草令》的法令。
顾名思义,《垦草令》的主题内容是推动垦荒,增加粮食产量的。但在这套法令中,又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抑制商业的发展,削弱卿大夫和官员的特权,把自然资源收归国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把秦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到农业上来,增加财政收入。
由于这个时候的卫鞅身份还只是一个客卿,没有实权,所以《垦草令》的实施还是嬴渠梁主导的。《垦草令》里许多内容还不是很完善,许多条款还过于简单,在实行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贵族和富商抵制的情况,使新法并没有得到真正贯彻。但是,法令推行了三年,仍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秦国大量的土地得到了开发,粮食的产量也上去了。
《垦草令》的成功让嬴渠梁更加信任卫鞅了,他觉得完全可以放手让卫鞅自己去干了。于是,公元前356年,嬴渠梁不顾守旧大臣的反对,封卫鞅为左庶长(相当于副总理),全权负责变法事宜。
掌握了变法的大权,卫鞅踌躇满志,他立刻就着手总结《垦草令》的得失,没几个月就制定了第二套改革条例。这套法案增加了军队改革和户籍改革的内容,并且加重了对扰乱社会治安活动的处罚,同时又加大了对贵族和富商了限制。
但卫鞅没有立刻就去颁布第二套法案。他心里有数,自己当上左庶长已经受到很多人的记恨了。自己毕竟是一个外国人,在秦国没名气又没功绩,说起话来威信不足。以前《垦草令》由国君嬴渠梁推行,底下还有人说三道四。现在换成自己来负责实施,反对自己的人还不跳出来跟自己对着干?
在出面主持变法之前,先得把威信树立好。
那么,怎么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呢?卫鞅打算效法自己的偶像吴起。
有一天,卫鞅派人在国都栎阳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然后贴出通告说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立即获得赏金十两。百姓们都感到很诧异,没有人去搬。卫鞅就将赏金增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人出手把木头搬到北门。然后卫鞅如约赏给了那个人五十两金。
卫鞅的这一招,正是当年吴起初任西河郡守时的所为。天才想出的创意就是牛,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纷纷记住了卫鞅这个人的名字,知道了他是个有信用的人。卫鞅这个品牌的广告就这么被打响了。历史上把这个典故称为“徙木立信”。
完成在秦国百姓面前的亮相之后,卫鞅便颁了这第二套法令。
新法一颁布,百姓们对此是议论纷纷,有不满的,有无所谓的,还有高兴的。但是他们都知道了卫鞅是个言出必行的人,这套法令肯定也不是闹着玩的,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还是老老实实地去遵守了。
但是,有人愿意遵守,就总会有人不愿意遵守。那些原本不爱劳动的贵族、富商、关系户、贪官污吏和社会闲散人员,在旧体制下活的很滋润,轻轻松松把钱捞。现在卫鞅一纸令下要求他们参加生产劳动,断了他们的财路,终结了他们的舒坦日子,这帮人肯定是跳脚的。
很快,卫鞅就发现了新法的实行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人一直不把法令当一回事儿,违令者众多,甚至有人跑到首都来集会示威,到处散布不利于新法的言论,人数多达千人。新法在那些人面前成了一纸空文,这让执行的官员倍感压力。
法律得不到遵守,其威严何在!
卫鞅觉得有必要给这帮人上一堂有关“法律威严”的课。
当时,带头闹事的人中,尤其以公族最为嚣张。这些人仗着自己是老秦家的人,态度蛮横,自以为卫鞅不敢拿他们怎么样。但卫鞅就是要枪打出头鸟,拿公族开刀。
嬴渠梁有一个儿子,名叫赢驷,当时是太子。但赢驷年岁很小,还是一个只有几岁大的儿童,脾气却凶横得很,他在那个时候却做了一件事违反了新法。具体是什么事情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比较有可能是参加或带头了一场斗殴,闹出了人命。而卫鞅在新法中,是严厉禁止私斗的。现在太子违反了新法,那些新法反对者们都在冷眼旁观,看卫鞅该如何处置。
得知此事的卫鞅心里非常明白,赢驷还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如果不是公族的人在背地里唆使和怂恿,他怎么会去触犯新法呢?很明显是那帮公族在利用他。处罚赢驷还不如处罚他背后的指使者。
卫鞅二话不说,下令将太子赢驷的两个导师公子赢虔和公孙嬴贾抓了起来。然后上报嬴渠梁说:
“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干扰。国君果真要实行法治,就要先从太子开始。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受刑,就应处罚他的师傅。”
嬴渠梁是全心支持改革的,卫鞅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反正卫鞅已经给他找了台阶下,不会处罚他的儿子,他便批准了卫鞅的请求。
卫鞅随即下令依照新法,将赢虔和嬴贾处以黥(qíng)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让两位原本高高在上的公族带上了耻辱的印记。这件事在秦国的公族中产生了震动,他们觉得卫鞅连太子的师傅,国君的兄弟都敢罚,还有谁他不敢动的?再去招惹他不是找死吗?于是,那些反对新法的公族们渐渐消停了下来,老实守法了。
但是,卫鞅也因为这件事和赢虔结下了仇恨。赢虔对卫鞅不服,几年之后再次违反新法,被愤怒的卫鞅施以劓(yì)刑,割掉了鼻子。被毁容的赢虔从此闭门谢客,终日躲在家中,发誓一定要找机会报复卫鞅。十几年后,他才再次露面,那是后话了。
而年幼的赢驷虽然没有受罚,但自己的师傅被处刑,令他的心灵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以后,他对卫鞅又恨又怕,觉得这个人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着他。这种想法埋藏在他心里,一直到他成年后继承了君位。
打压了公族的反对之后,卫鞅便将打压的目标转移到了那些反对变法的知识分子上。这些知识分子都是有文化的人,他们要么是学习了其他流派的学说,与卫鞅的法家思想不合;要么纯粹是“喷子”或“枪手”,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唆使下,对新法肆无忌惮地攻击和造谣,扰乱大众的视听。
卫鞅对付这些人的办法就是一个字——“禁”,他采用文化专制的手段,下令销毁除法家学说外所有诸子百家的典籍,禁止其他流派的学者来秦国传授文化,禁止知识分子和农民接触,违令者一律严惩。至于那些敢非议新法的知识分子和百姓,不管是一直反对,还是过去反对现在服软赞成的,卫鞅全部将他们扣上“乱化之民”帽子,强行把他们迁往边疆地区戍边。从此秦国国内再也没人敢议论新法的不是了。
扫清了社会上层的障碍之后,卫鞅开始以强硬和暴力地手段在整个社会阶层推广新法。在这里,卫鞅展现了自己性格刻薄的一面,他在自己的著作里就说过“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意思是说只有对轻罪处以重刑,人们才不敢犯更大的罪,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安定,“国无刑民”。
为此卫鞅对整个秦国社会展开了“严打”,要求对一切违法者一律从重从快处罚。一方面他轻罪重判,即使是随意倾倒垃圾,也要被判处黥刑;另一方面他大开酷刑,增加死刑的方式,除了原有斩首、车裂和腰斩以外,卫鞅又增加了“凿顶”(凿穿头颅)、“抽肋”(抽掉肋骨)、“镬(huò)烹”(用鼎煮杀)三种酷刑。
除此之外,卫鞅还制定什伍连坐法,将全国居民五家编成一伍,十家编成一什,以伍什为基本单位,让居民互相监督告密。如有一户犯罪,其他户要全家被连坐腰斩,除非事先有揭发,其他户人家才能免于处罚,而揭发者会被重赏。为了防范逃犯和间谍,卫鞅又规定投宿旅店的人必须先到官府领取凭证,否则禁止住店。店主人如果收留没有凭证的人,也要被连坐腰斩。
卫鞅的“严打”席卷了整个秦国,被逮捕的人数以十万计,而被判处死刑的人更是高达数千人。为了起到震慑的效果,卫鞅还搞起了“公审大会”和“游街示众”,他召集百姓到渭河岸边,然后亲自带人将手头上的七百多名死刑犯拉过来游街和公审,最后把他们押到河边集体处决。这当中,有不少死刑犯只是犯了小罪,或是无辜被连坐的。他们大声哭喊,连同他们围观的亲朋也在大哭,这些哭声都传到了方圆数十里外。但卫鞅对此毫不怜悯,严令施刑。杀死七百多名死刑犯后,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
在卫鞅的“严打”之下,秦国人民上至贵族官员,下至平民奴隶,都对新法噤若寒蝉。违反新法的人越来越少,改革措施得到了充分的贯彻。
那么,和以往一样,就让我们以一个秦国普通人视角,来大致领略一下卫鞅的改革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如果你是一个秦国的农民,在卫鞅到来之前,你还被老旧的“井田制”束缚着,土地是公家的。你要用自己的劳动工具,先给你所在地区的大夫种地。把贵族老爷家的土地(即公田)种好了,你才能在自己被分配到的土地(即私田)上干活。公田上产的粮食归本地大夫所有,私田产的粮食才属于自己。你觉得私田种的粮食不够家里人吃,想去开垦荒地,或者买下别人不愿意种的土地,但这是不被允许的。
当了农民,你还会感觉自己地位低下,被人肆意欺凌。官府说要收税就收税,要征粮就征粮,没有健全的税法,贪官污吏横行。而在社会风气上,人们也都鄙视农业,不愿意下地干活。有条件的人去学文化,打算混个一官半职;没条件的就去经商,赚快钱。所以你守着家里那片单薄的私田,一点种田的积极性都没有。
卫鞅改革之后,“井田制”被废除,国家允许土地私有。想开荒,没问题;想买卖土地,也没问题,你能种多少土地就种多少土地,种出来的粮食越多越好,国家还能奖励你不用服徭役;官府来收税征粮,也有了规范的制度,粮食多就多收,粮食少就少收,哪个官员敢乱收税是要判刑的;国家还对求学和经商设置了很多限制,逼迫那些不安心种地的农民回到农村,要是谁敢整天非议新法,或者只想着巴结权贵,偷懒荒废土地的,一律论罪处罚。
国家的这些政策让你心情大好,种田越来越有积极性了,你家的收成也越来越好。但是,国家也对你限制很多。原来可以自由进出打猎砍柴的山林不能去了,江河湖泊不能去打鱼了;粮食不能私自买卖;有些好玩好看的娱乐节目也被取消了;学校被撤除了,知识分子不允许与你们接触了;你家里要是有成年的儿子或弟弟,还会被要求分家,不能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国家挖空心思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你们能一心放在种地上,尽量腾出劳动力增加粮食产量。
如果你是一位士兵,以前上前线打仗你没什么动力,因为你装备落后,训练不足,伙食差劲,很多时候都是当炮灰傻傻地冲锋。就算好不容易立了军功,部队也不会给太好的奖赏,一般给点钱给点粮食就完事了。而部队里腐败情况很严重,风气败坏,有些贵族子弟凭借关系就能升职;有些将官利用军队粮车搞走私,在军营里开妓院,挖空心思捞钱;有些混日子的将士则贪生怕死,打仗不卖力,经常有开小差逃跑的。
卫鞅来了以后,军队得到了最大力度的整顿,由里到外都焕然一新。你的装备变精良了,武器充足了,训练比以前严格了,伙食也得到了改善。而且军队不许经商了,走私活动、妓院、陪酒歌女更是被严厉禁止。
而最重要的是,军法和制度比以前更加健全和严格了,你时刻都要小心会不会被军法严惩。部队重新整编后,按五人为单位进行编制,每五名士兵中有一位屯长,每百名士兵中有一位百将。一人临阵脱逃,其余四人处斩;上了战场没有斩获敌人首级的部队,屯长和百将处斩;高级军官战死或被俘,他的卫兵全部处斩;有人贪生怕死不敢冲锋,处以黥刑或劓刑。
惩罚虽然严厉,但奖励也是丰厚的。你要是斩获敌人首级一颗可得爵位一级,良田一顷,住宅土地九亩,仆人一名;斩敌首级五颗可以有五户人家的奴仆,并且有资格担任军官。你要是当上了屯长或百将,所在部队斩敌人首级比较多,你也能继续加官进爵。所以,只要你能奋勇杀敌,升官发财是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位商人,卫鞅来了之后,你的日子可就没有那么好过了。你不能开粮店买卖粮食,也不能开旅店提供住宿。你赋税还增加了好几倍,一大半的收入都要交给国家,每年还要按规定为军队无偿提供一定数量的铠甲和武器,就连你的仆人都要随时听从国家的调遣去服劳役。要是你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了破产,你全家都要被官府罚作奴仆。国家这么做,为的是限制商业,把社会资源集中到农业生产上来。同时,这样也避免出现富商大贾和官府争夺财富。
如果你是一位贵族,变法之后你的日子也不舒服了。卫鞅给你们加重赋税,而且限制你们豢养食客,雇请佣人。卫鞅还收走了你贵族的特权,要求你家除了嫡长子之外,其他的儿子都必须服兵役。你的儿子在前线立了军功,特权和荣耀才能逐步返还给你家;但要是你的儿子没有军功,那你就只能像一户普通的富人家一样生活了,如果你是公族,那就连进入宗室属籍的资格都没有。
卫鞅的变法是战国七雄中改革最彻底的,其他国家的变法要么比较简单,要么半途而废,都没有像秦国这样从头到脚,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虽然卫鞅在推行变法的时候,用了强硬的暴力手段,但是不可否认他的改革措施在当时还是很正确的。史书上称赞说这次改革“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大意是说,改革使秦国治安良好,经济繁荣,风气改善,人民都交口称赞新法。
在此后的时间里,卫鞅又陆续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推广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健全行政制度、打击腐败等,使秦国迈向了更加繁荣的阶段。
有了充足的财力后,卫鞅又指挥建造了秦国的新首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于公元前350年把秦国的首都从栎阳搬到了咸阳。咸阳城仿照卫国和鲁国的首都布局,按照中原地区最优秀的建筑设计,是当时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它历经秦国后代国君的扩建,当齐都临淄被燕国人焚毁之后,咸阳城成为了全天下最宏伟的都市。
不用多说,卫鞅的改革也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只要英勇杀敌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这样的前景摆在这里,哪个当兵的不想卖力呢?秦国的军队已经从原先的土包子敢死队蜕变成了无坚不摧的下山猛虎。
卫鞅和嬴渠梁立即剑指西河郡,向高高在上的霸主魏瑩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