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停止向上生长,才是最可怕的事

不舒服的地方才有成长的机会

书籍是宝藏,人们的思想和经验的精华都在书中。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身边每一个人都看成一本书。我喜欢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懂得向前辈和高人偷师的人往往能走得更快、更远。金庸笔下的郭靖郭大侠就是一个偷师的高手。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正的聪明人往往都有一招“笨”功夫:虚心向高手学习的韧劲。这股劲头总能让那些特立独行的前辈们心甘情愿地掏出他们的干货、绝学,对你倾囊相授。

初入社会,我们不懂的东西比懂的东西多,与人打交道又比与书打交道频率高。所以,要想进步,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偷师——向行业中更有知识、更有经验的前辈学习。

当然,偷师也是有技巧的,你要能够用让人乐于接受的方式问出高级的、恰到好处的问题。如此一来,只要你所在的公司或工作环境不是太差,你总能从周围的资深人士身上学到很多,比如你的领导、同事或者客户。观察他们的做事方法和习惯,学习他们的思维和心态,总能帮助你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和认知水平。

偷师是门技术活,必须走出两个心理误区。

一是“我即我的岗位”。

工作中,许多人常常把“我”和“我的岗位”混为一谈,认为“我即我的岗位”。

我有一个老同事,初入公司时,老板还挺重视他,给了他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位。不过他有一个问题,就是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于他而言,做好他认为职责范围内的事就可以了,分外之事一点都不愿干。结果在几年内,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员工人数从几十人到几百人,而他的职位却越做越低,甚至连他亲自招聘的下属也成了他的领导。

面对这种情况,他居然安之若素,坚决不挪地儿。其实也不奇怪,因为他是一个把自己的岗位边界看得很窄的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我即我的岗位”的心态,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自我设限。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这类人不在少数。不同的是,有的人最后选择了离开,有的人则选择继续耗费生命。

工作岗位划分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我们并非为岗位职责服务,而是为组织目标服务。因此,在工作上多做一点,可以让岗位边界变得宽阔。很多时候,你以为的“他人瓦上霜”,其实也是你的“一亩三分地”。

聪明人在进入工作角色后,都会用一个更高、更宽的维度来定义自己的角色边界,而不是陷入“我即我的岗位”的思维陷阱。这也是我们让自己进入“想学的越多,学会考虑的越多,干得越多,获得的机会就越多”的正向成长循环的基础。

二是躲事,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我的一位老同学经常和我谈论他的第一份工作。他每次说起都感慨万千,充满无限怀念之情,声称自己特别喜欢第一份工作,不过非常遗憾,三个月的试用期还没过就被辞退了。他至今都不知道原因,为此耿耿于怀。

当我向他问及具体的经过时,他是这样讲述的:因为自认为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一进公司,他就开始闷头做事,不怎么和老同事交流。他只和一个比他进公司稍晚一点的同事一起出去吃饭。一个月后,这位新同事“莫名其妙”地不再与他一起,而是选择与后面新来的同事一起吃饭。直到离职,他也不清楚那位同事态度变化的原因。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为我这位老同学的行为发笑,感叹其傻。其实,他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躲事心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习惯于躲老板,躲前辈。细细分析他们这一“躲”的行为,其背后心理就在于他们一般认为老板找自己必定没好事,不想惹“祸”上身。而前辈比自己懂得多得多,和他们交流真的好有压力感。

于是,为了避免在老板和前辈面前自惭形秽,避免被询问的尴尬,他们不但“躲”,还自我安慰说:老板和前辈们都太忙,我不好意思打扰他们。其行为内在的心理动机就源于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放在一个舒适区里。

事实上,他们不知道,这看似不经意的“躲”,躲过的不是麻烦,而是资源。要知道,老板和前辈的时间就是资源,一旦他们愿意在我们身上花费时间,恰恰说明了我们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价值。他们是职场老鸟,自然深谙筛选之道,清楚将时间花在我们身上是否值得,而我们要做的是抓住机会,尽最大的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将这个资源抢到手。

没错,面对压力,人人均会产生不适感,尤其是在老板和高手面前。不过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本质上就选择了这份挑战,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以为的舒适区其实是一个坑,不舒服的事情才是成长的机会所在。

你的输赢由自己定义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年轻人更常被告知要“跟对人、走对路、做对事”,成长路上,我们必须注重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同时,选择或遇到一个靠谱的领导也同等重要。

明辉是我的发小,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妈总是对我说:“你瞧瞧人家明辉。”

没错,从小到大,明辉都是学霸般的存在。名牌大学毕业后,他轻轻松松进了一家众多同学挤破头都无法进入的公司。当然,能进入这家公司,不仅意味着高收入,还因公司在业界的地位,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会令人艳羡,真可谓有里有面儿。

明辉是这家公司十几年来唯一的一个本科生。他的幸运,来自他所在部门的领导。这位领导看了明辉在大学时写的文章,认定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于是扛住公司的压力,破格将明辉招了进去。

所有人都认为明辉的前途一片光明,因为他不仅进了好公司,直属领导还是他的伯乐。明辉当然也对此坚信不疑。他对领导心存感激,暗下决心跟着领导好好干。工作中,他相当主动积极,经常向领导提一些建议,而领导虽然不会直接采纳,但也总说:“我会考虑你的建议。”明辉把公司当作自己一辈子的归宿。

工作不到一年,明辉就买了房子,和心爱的女生结了婚。第二年,明辉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就在这时,公司规划到外地开拓一块新业务,需要外派一个人去负责,为期约半年。

领导安排明辉去,明辉拒绝了,原因是孩子刚出生,他实在舍不得孩子。

明辉领导的做事风格向来是“快、准、狠”。在明辉之前,整个部门从来没人敢拒绝他的要求。明辉的拒绝,让领导从此对他冷眼相待。

明辉觉得,自己的孩子刚出生,家里家外都需要人照顾,实在没有办法,领导是过来人,过一段时间应该就会理解自己了。

但他错了。这位领导从来都希望员工对他言听计从,指哪打哪。于是领导开始拿他“杀鸡儆猴”。

从此,明辉被打入了“冷宫”。他曾想调到另一部门去,但领导坚决不放人。明辉也想过辞职,却又一直下不了决心。在异常艰难的取舍之间,明辉生了一场大病,耽误了一两年的时间,于是他更不敢辞职了。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明辉却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公司已经被相当多的后起之秀超越,不再是行业翘楚,不再有任何的优势。于是,他想到了辞职。但他同时也意识到,如果现在辞职去新公司,就要从小职员做起,而自己一把年纪了,和那些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同台竞技,精力和体力可能都跟不上。在这座城市,自己该有的,公司都提供了,他也算精英阶层中的一员,如果不辞职,“混”个日子,也可以衣食无忧。但那个处处挤兑自己的领导刚升任了公司CEO,日子也是不好“混”的。究竟该何去何从,明辉特别彷徨,内心油然生出身不由己的伤感。

但一个领导,真的就会断送你所有的青春,让你的人生再无希望吗?不会,任何时候都不会。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损失厌恶”。所谓的“损失厌恶”,就是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丢了100块钱的痛苦需要得到250块钱的快乐才能互相抵消。

30多岁的中年人,大多拥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和可观的收入,这恰恰是他们身不由己的原因。此时如果放弃当下拥有的一切,重新开始,他们心里就会犯嘀咕:“我要养家糊口,如果辞职去别的领域发展,万一失败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正是由于这种想法,很多中年人便畏首畏尾,安于现状。明辉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同样的处境,大军则和明辉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大军刚来北京时是我们所有朋友里混得最好的。后来他回老家结婚生子,又因为诸多原因事业受挫,欠下了几十万的债务,不得不重新回到北京打工。他做着一份月入8000元的工作,每个月收入在满足全家人基本生活后,所剩无几。不过就在最艰难的那几年里,大军也从来不自怨自艾,他总是勇敢地扛起责任,努力、进取、乐观。

相比他当年的成功,我却觉得此时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时候,因为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如今大军已经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日子也越过越好。

生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明辉和大军在三十几岁的年纪,同样遭到了生活的痛击。明辉仍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大军似乎除了家庭一无所有。但很多时候,决定我们状态的是我们的心态,而非处境,成功往往是被逼出来的,有时候困住我们的,恰好是我们所拥有的。

所以,保持清零心态,放下那些已经拥有的束缚,不时逼一逼自己,好过被动地让外界来逼我们。

我的大学校友大冰在校时一向以情商低著称。初识大冰,他给我的印象不太好,因为他极易动粗。大学毕业后,家人动用各种关系,好不容易将他安排进了一家国企。结果没几个月,他就辞了职。

刚到北京时,他先后换了三个工作。说是换了三个工作,其实两次都是公司炒了他,还有一次是他自己受不了被排挤而主动辞职。再后来,他就进了现在的公司。

刚进这家公司,大冰就在产品开发上和领导发生了分歧。不过他发现,在这家公司,虽然有时领导被他气得直跳脚,不过大家多是就事论事,很少涉及对人的评价。相反,他自己却动辄评价领导。

一次,他再次因产品开发与领导产生了分歧,他一怒之下写了辞职信,指责领导根本不懂这个产品。就在他做好打包走人的准备时,领导不但坚决不同意他辞职,还态度诚恳地挽留他。最后,大冰也冷静了下来。

这么多年来,大冰和他的领导之间仍是冲突不断。不过正是在种种冲突之中,大冰发现自己慢慢地成长了。

一次喝酒的时候,大冰问领导:“公司各色人等,冲突不断,你不烦吗?”

领导引用了乔布斯的一段话:“那些本来只是寻常不过的石头,却经由互相摩擦,互相砥砺,发出些许噪音,才变成美丽光滑的石头。”

多年过去了,大冰早已成为他所在行业的精英,经常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当对方舌灿莲花地给出相当优渥的条件时,他也想过离职,并下定决心,如果下次领导再挑衅,他就走人。然而,每次都只是想想而已。如今,他还在与领导不停争论、互相成就的路上一路前行。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相比大冰,明辉实在不走运,遇到了一个格局不大的领导,而他本人又太过优柔寡断。而大冰则要幸运得多,碰上了一个不计较的领导。

难道真是明辉和大军遇到的领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我不这么认为,更多时候,决定事情结果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空闲时间,我喜欢和一个朋友打台球。虽然我的球技不怎么样,但热情极高。而对方球技过人,我与他打球,十次有九次输,而且赢的那一次也是他让了我。在外人看来,我和他打球,就是在找虐,不过我就是喜欢。

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对方强我就退缩,不敢挑战,那我一辈子都别想打过他。于是每次我们打球后,我就告诉自己:下次再比赛,只要我赢一局,那我就算赢了。而当我真的赢了一局的时候,我又告诉自己:下一次只要我赢两局,就算赢了。慢慢地,我从最初场场都输,逐渐变成能和这位朋友打成平手。

生活不会总是按照你的设想出牌,甚至不按常理出牌。它会不时地给你一段段艰难的时光。但不管你是遇到一个强势的领导,还是一个强劲的对手,甚至生活无情地将你打入谷底,你的输赢都是可以由你自己定义的。

或许在他人眼里,无论你赢一局还是两局,都仍旧是一个loser(失败者),是被别人碾压的对象。而从你自身的角度来看,你是在不断进步的。只要你坚持由自己定义输赢,不受身边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你迟早会取得成功。

不要让别人破坏你的内心秩序

一次我跟朋友大宏喝酒。聊到深处,大宏开始嘟囔起来,说自己是一个不太爱交际的人,工作了这么多年,就交了几个朋友,可这几个朋友还都是些借钱不还的人。

我迅速回想了一下,我是不是欠了这小子钱?他是不是在借酒向我催债呢?

大宏是个实在人,没什么坏心眼,工作也从不偷奸耍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同事。不过在人际关系上,老实人大宏却经常会陷入麻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叫遇人不淑。

实际上,认识大宏的人,都觉得与他相处会有一种隐隐的压力,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人。

比如,中午他替朋友叫了个外卖,如果你一忙,忘记把外卖钱给他了,他虽然心里一直记着你欠他的钱,但他一定不会提醒你。当然了,大多数同事还是能在事后想起,将钱转给大宏。不过时间一长,还真有一个同事,急用钱时向他借了几百块钱,事后忘得一干二净。

因为听到大宏私下嘟囔过几次,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不直接向对方要?大宏却说:“为了这么一点小钱,就直接问人家要,多不好意思啊。”

话虽如此,他自己却总惦记着那些钱。为了安慰自己,他经常说:“谁让自己是个好人呢,不舒服就不舒服吧。”

一次,他又在我面前唠叨这件事,我就对他说:“既然这样,你把那些该还你钱的人名字告诉我,我去帮你要回来。”结果大宏马上站起来,情绪激动地说:“你千万不能这样,我本来就没几个朋友,你这样一闹,我在全公司就成了孤家寡人啦。”

有人可能认为大宏太小气,我却不这么看。大宏是从农村出来的,平时生活很节俭。他从来不占别人一丁点儿便宜。他认为,既然不占别人便宜,也不想给别人占便宜。

问题是他这样的处理方式,最终的结果还是让自己不舒服。

其实在职场上,人际关系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在方寸之间。要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熟人交际圈逐渐被淡化。很多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每天过着单调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同事圈就是朋友圈。面对这种介于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旦发生矛盾,有的人就会选择隐忍。

某自媒体人就遇到过类似的事:她的一些前同事借着之前共事的情谊,总想让她帮着免费写软文,她不胜其烦。后来,她根据她和前同事的真实经历写了一篇文章,不仅获得了巨大阅读量,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现代职场的人际关系、职场心理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难题。

职场中,总有人抢成果。有时候踏踏实实、埋头做事的人,拼不过早请示晚汇报的;你牺牲了休息和睡眠做出的方案,被人拿去轻松转成了PPT,成绩都成了他的。还有那些赞美中包含的攻击,微笑中夹带的恶意,让人苦不堪言,疲惫不堪。

是不是他不仁,你就可以不义?

事实上,当许多人在想着别人的不仁义时,内心是不是也住着一个自己不好意思面对的人?

而我想说的是,不要让别人破坏你内心的秩序。一个成熟的人绝对不会允许自己陷入以上困境。

在前文,我之所以主动提出帮大宏要钱,只是想告诉他:去要这个钱,不是为了钱本身,而是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秩序。

这种不好意思去要钱的人和那些遇事咄咄逼人、稍微出点问题就定义别人为“坏人”的人,从本质上来讲,是同一类人。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不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秩序公开出来。

人与人相处,处处周到,尽量照顾到大家的感受,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违反我们内心的秩序。

倘若在对人客气显得自己友好和维护自己的内心秩序之间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内心秩序。

内心秩序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也无比珍贵的东西。因为它的存在,才不会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迷失。

所以,为了维护内心的秩序,我们既无需为了所谓的面子让自己不舒服,也无需因他人让我们尴尬而将他人称为“坏人”。

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尤其是性格内向的人,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常常会显得手足无措。其实,遇到了这类情况,只需要掌握一些原则就好。

首先,你要明白,表明自己的原则并不是件得罪人的事情。别人会因为了解到你的原则,更加清楚如何与你保持关系。相反,如果你不向他人表明自己的原则,别人反而可能因为不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而疏远你。

其次,要尊重多样性。公司的同事们总会性格各异,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职场就是要玩“办公室政治”,有人则认为职场的成功要靠高情商。

事实上,无论是情商还是“办公室政治”,都不过是“手段”,而非目的。人在职场,处理人际关系的目的就是要维护自己的内心秩序。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秩序,为了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我们需要学习,但不能“邯郸学步”。因为任何学习,都要基于维护自己内心秩序的目的。

第三,不要对人进行道德评判。要知道,那些听你对别人进行道德评判的人,心里一定在想:我是不是他口中的那种人呢?

最后,有话直说是职场人一辈子的修行,我们要学会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学会更加妥善地表达。

你的拧巴,只因为缺少基本的职业规划

婷婷今年35岁,本科毕业以后在沈阳从事汽车行业相关的工作。她目前在宝马做办公室工作,这份工作她已经做了7年之久。在单位,她跟同事和领导的关系都处得很一般。最近,她认为自己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压力非常大,心情烦躁,总爱发脾气。她有了换单位的想法,想找一个轻松自由的事,比如兼职帮人接送孩子,同时顺便照顾自己的孩子。但这样一来,待遇就会差很多。

后来,她向我们个人发展学会的职业辅导师咨询,想知道自己应该怎样选择。

其实,她做了7年的办公室工作,说明这位朋友的职业方向相对稳定,同时汽车行业也比较有发展空间。从行业到公司,稳定性都极高,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觉得压力大,通常是因为她自己没有成长,赶不上行业和公司的发展速度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带来身心上的焦虑,她开始烦躁、爱发脾气,因为她对周围的环境实在太熟悉,以至于她即便意识到自己与同事的关系一般,也不愿意去改善,甚至连与领导的关系都不愿意去“经营”。

种种迹象表明,这位朋友的问题是我们所说的职场中的“老员工”问题。

“老员工”问题,通常就是员工坐在一个位置上,万年不动,既不升也不降,渐渐就会开始混日子。陷入这种状态以后,老员工内心又会比较纠结,一方面怕自己被淘汰,一方面又懒得去改变现在的状态。

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我们如果在一个岗位上干得久了,再想要获得成长,是需要很强的意志力的。在心理学上,这种物理上努力、心智上逃避的情况叫作陷入了心理舒适区。就像我们知道健身有益,但是大多数人难以坚持,且死活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因为吃东西是让你很舒服的,但你要去坚持健身,要通过21天重塑一个习惯却是不舒适的。

改变一个人的习惯确实很难。以我自己为例,之前公司离我家比较远,那时我早上7:00起床,9:00到单位,后来公司搬到了我家附近,我就8:40起床,还是9点多到单位,早起开始变成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有时我甚至要设好几个闹钟,从8:00开始,每隔10分钟闹一次,到最后不得不起的时候,我才起床。

晚睡也是这样。如果本来你习惯晚上一两点睡觉,却突然要把作息调整到早睡,这个调整过程也非常痛苦。

你知道晚睡对身体不好,想早睡,可是做不到;你想早起,也知道早起对身体好也很有必要,但你还是做不到。这种纠结让你陷入了消耗意志力的恶性循环。在工作单位,你放任自己,认为自己和同事、领导的关系不需要维护,这也是需要意志力去改变的定向行为习惯。

在工作当中,要养成一个习惯,就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招聘员工时,我不大倾向于招在某个行业中工作时间太长的员工。比如招做知识付费节目的产品经理,一个工作了三五年还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的人远不如一张白纸的新人。因为改变一个工作多年的人的思维定势,其实要比培养新人的职业素养投入更多。

那位宝马的员工很痛苦,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她陷入了思维定势,她需要意志力去克服,只有痛定思痛,才能跳出来。

她说自己遇到了职业瓶颈,于是想换工作,多了另外一种念想:做兼职顺便照顾孩子,但是又纠结于做了这个选择之后收入和待遇会少很多。当她很难去做选择的时候,其实她的内心已经给出了答案:她不愿意面对收入更低的生活。这种看上去是选择层面的纠结,其实是对现有问题的回避,是一种矛盾与焦点的转移。

人生有不同的活法,你也可以选择不用在职场当中去拼搏,而是回归家庭,做一个家庭主妇,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当你选择这种方式之后,你要真的发自内心地享受,就完全不会拧巴了。

我姐比我大3岁,在老家做公务员,她大女儿14岁,小女儿2岁。她认为自己过得很幸福,没有什么大风大浪。而我呢,朝着追寻的方向一条道走到黑,不断为自己增加挑战,一路打怪升级,我对自己的人生状态也很满意。两种人生、两种状态都没有对错。哪怕我和我姐时常彼此羡慕,但本质上却不会真的选择另外一个人的生活。

所以,我建议这位咨询者扪心自问,带孩子做兼职的这种工作方式是否能弥补你的遗憾?你能否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快乐?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缺少一堂基本的职业规划课,缺乏对职业的深度认知。这位咨询者的问题恰恰说明她对工作与职业、兴趣与爱好,个人发展规划等完全没有意识,更谈不上深度认知。最后我建议她:要想在职业当中有所突破,需要锻炼个人意志力,主动和同事、领导搞好关系,重新设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你所谓的稳定,其实一直在变

有个女孩子说,自己上学时没有想过太多,那时不挂科就已是满足,自己的目标是:进入社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养活自己;找个差不多的人结婚,过着差不多的生活。但是随着自己的成长,经历过一些事后,她突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恐惧,她认为,社会根本没有稳定可言。

为什么这位朋友的内心会有如此大的落差感呢?

因为在市场化环境中,行业趋势和公司发展不可能永远不变,所以,你不可能去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要追求终身成长和养成成长性思维的习惯。

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上,业绩不变,岗位也不升迁,但是配合你的同事以及其他部门的人业绩却在增长,这就会对你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你的下属要成长,你在这个位置坐着八百年不动,那么你的下属怎么往上升呢?

从领导的角度讲,公司要发展,他要追求更高的业绩,你的稳定就会阻碍公司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你待得越久,就越容易让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知道,没有一成不变的稳定。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学到的知识三到五年就会更新一次。三五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之前学到的东西都过时了,要重新学习。近二十年来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在变,市场在变,连政府都要赶上社会的发展,变革公务员的选拔体系,所以,公司的发展难道就会不追求成长性吗?既然公司要追求成长性,我们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就需要拥有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的意识。

当我们追求所谓的稳定时,其实是追求一种幻觉和妄念。很多人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瓶颈和痛苦,就是因为这种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发展,让他们的自我定位产生了偏移。

你认为可以一成不变,本质是你把自己的眼睛闭上了,外部世界明明有竞争和挑战,你却偏偏无视,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否关注和分析过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你是否知道中国和美国为什么会有贸易战呢?

其实在过去,中国和美国的发展模式是互补的,美国出口一些所谓的高端产品,在中国做原材料加工,比如美国人卖iPhone,中国就有富士康来做代加工,这种合作关系是优势互补。但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开始和美国竞争,关系也不再只是互补了。

如今,中国的小米和华为这样的公司需要成长,就必须去分iPhone的市场,和iPhone竞争,和美国人在全世界范围内竞争,这就直接导致了中美贸易战。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从互补变成了中国和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同台竞技。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能够逃避和无视这种挑战吗?

连国家都不能回避成长与挑战,必须直面这种经济竞争。如果美国在发展,而我们安于现状,就会走上落后挨打的老路。

所以,我们的个人发展更是如此。如果你回避,就意味着你就要保持现状,停滞不前,然后被别人超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所谓的稳定和安逸,我们必须直面一切竞争。

有一次我和职业辅导师团队的成员开会时,他们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追求安逸、稳定的生活呢?为什么很多人会对不安定或者变化感到恐惧呢?

我这样回答他们:很多职业发展问题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憧憬稳定安逸的生活状态,最后使得我们害怕改变。寻求稳定,最终却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改变。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不惧挑战,把挑战当作人生的常态,把终身学习当作社会人应有的一种姿态,那又怎么会存在你突破不了的现状和改变不了的瓶颈呢?要知道,我们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历史,都是滚滚车轮一直向前,都在不断革故鼎新,满足人们更高级的需求。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也使得所有人在同等层面的竞争增多,我们只能迎头赶上,直面困难。大多数人的幸福感都来源于比较,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过得更好,这种比较就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你希望比别人更好,所以你就要更努力一点,这就促使我们不断竞争。严格意义上,吃饱穿暖这件事情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已经基本解决了,但是你能够忍受不用智能手机的生活吗?你能忍受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吗?显然我们都不能忍受,因为我们都是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