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产后病

第一节 产后发热

【概述】产褥热,即“产后发热”,是指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现代医学称为产褥期感染。常见病因有感染邪毒、外感、血瘀、血虚等。

名医案例

路志正医案(1则)

案一:扶正透邪、养血和滞法治疗产后发热

产后感染气阴血虚之产后外感发热,以扶正透邪、养血和滞法收效。

个人信息:董某,女,31岁。包钢职工医院病历号:13909。

初诊:1960年8月19日。

主诉:产后17天,发热半天。

现病史:患者产后17天,昨夜不慎感受风寒,恶寒战栗,左侧手足麻木,今日发热,体温达39.5℃,伴有心悸气短,胃纳呆滞,大便干燥,入院19天仅大便3次,小溲淡黄,夜卧不安,易于惊醒,烦躁,咽干舌燥,助产时失血不多,恶露很少,少腹两侧及小腹作痛、拒按,左侧及小腹疼痛较重。

检查:舌质淡黯,舌苔中剥带有浮黄,脉来濡细数。面㿠无华,肢体肤色萎黄,眼睑虚肿;语言低微,声音无力。肝脾均触及,肋下约2cm,同时有明显之压痛,下腹部压痛明显。

中医诊断:产后外感发热,属气阴血虚、胞宫瘀滞、风寒外感。

西医诊断:产后感染。

治法:益气养血、理气和血、扶正透邪。

方药:党参12g,生黄芪12g,苏叶后下4.5g,麦冬9g,当归12g,川芎4.5g,酒白芍9g,炮姜2g,桃仁6g,郁金6g,香附6g,甘草6g。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上药后第2天,体温降至正常36.2℃,精神良好,肝脾仍有压痛,但呼吸时疼痛已减轻,肢体麻木消失,继前法巩固治疗;至第3天,大便通畅,腹痛缓解,胃纳渐开,心悸、气短好转,于1960年8月22日热退痊愈出院。

按:本案患者30余岁初产妇,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史,体质素弱,产后气血更虚,情绪不宁,气滞血瘀,又体虚外受风寒,遂恶寒发热。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皮色萎黄、手足麻木,为气血亏虚、失于荣养;产后恶露未净,胞宫瘀滞,加之情绪不宁,气滞血瘀,故小腹疼痛拒按;脾胃气虚、推运无力,产后血虚、肠道失濡,肝郁气滞、木不疏土,故胃纳呆滞、大便干燥;气阴血亏,虚热内扰,心神失养,夜卧不安,故烦躁夜惊,咽干舌燥,小溲淡黄,脉濡细数。路师治拟益气养血、理气和滞、扶正透邪法,仿圣愈汤、参苏饮、香苏散、生化汤意化裁。方中以圣愈汤补益气血,去地黄阴柔碍胃敛邪;生化汤养血和血、温通祛瘀;香苏散去陈皮、用苏叶,疏肝理气、宣肺透邪;加郁金行气活血、凉血清心,《本草纲目》记载:郁金“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癫狂”,且与炮姜寒温并用、行滞和血而不寒,与麦冬协同清心除烦、解郁宁神;党参、麦冬又有生脉饮之意,补益气阴、养心润肺。患者病情标本、虚实、阴阳、气血、寒热、表里错杂,路师不仅精于辨证,且立法明确,选方谱宽,用药灵活,配伍合理,故药到病除。

(整理:杨凤珍、苏泽琦 审阅: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