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病例分析

第1节 基本情况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乙型肝炎的基本原因。目前虽然有了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及干扰素等,但临床上彻底清除乙肝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使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彻底永久转阴,并产生相应的抗体,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许多学者将攻克乙肝的愿望寄托在中医中药上。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前赴后继地努力,实践证实传统的中医中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征,保肝和改善肝功能以及促使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等方面,有着肯定的疗效;但同样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水平。临床大量实践证实:中药的正确运用对于乙肝病毒指标的阴转的确有着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大量的病例分析,从中总结用药的规律性以驾驭之,提高其转阴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判断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概括地说分为满意疗效和终极疗效。所谓满意疗效是指:乙肝病毒的标志物(HBV-M,俗称“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这五项指标中的HBeAg和抗-HBe实现血清学转化,或HBeAg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所谓终极疗效是指:不仅HBeAg和抗-HBe实现血清学转化,而且还要实现难度更大的HBsAg和抗-HBs的血清学转化,同时实现肝功能恢复正常并持久稳定,其他临床症征均得到持久的改善和恢复。

乙肝病毒的阴转率,理论上HBsAg的自然阴转率不超过10%。而长期的临床观察中粗略统计,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的HBsAg阴转率并不能超过10%。如此看来是否中医中药在促使病毒指标阴转方面就无效了呢?应该说,理论上的自然阴转率10%显然估计过高,实际上达不到10%的水平。HBeAg的自然阴转率略高,在15%左右。中医中药HBeAg的阴转率在25%~30%之间(短期中期和长期阴转率的均值)。以上两者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对于乙肝病毒指标阴转来说,前者则是关键。

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获得终极疗效,无论中医西医都曾有过一定数量的病例报告,但都是不容易实现的。由于乙肝病毒的顽固性,更由于人体特点的多样性,一方一药,墨守死方,临床上不仅无效,反而更加有损患者身体。临床实践证明,因人制宜,动态调整,正确施治,是获得终极疗效的基本条件。《黄帝内经》中多处谆谆告诫:“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这种永恒的动态观,是指导临床用药的基本宗旨。药物的长期积累,是影响人体生理病理的动态因素之一,既不能无视其作用,亦不能使其作用无所制约。这就是 《黄帝内经》里所说的:“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这都是 《黄帝内经》中论述中最为精彩之处,其核心思想就是变和动;生和制。对于后世运用中药来治疗各种疾病,确立临床治则,历久而弥新,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