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之学与道(第2版)
- 何清湖
- 7字
- 2020-08-29 04:32:33
第二章 人才培养
一 把握本质谈中医传承和创新
2013年7月10日,笔者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一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中医本质包含了五种属性,即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产业性、原创性。在此,笔者将围绕中医这五种属性谈谈中医的传承和创新。
基于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的中医传承
中医的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与中医传承息息相关,中医人必须牢牢把握关乎中医本质的核心内容,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把握对于古圣先贤、当代名医名师、自己个人三种经验的学习积累,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积累涤清中医学习之路。
•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念
正如笔者曾说:中医作为一门有理有据且有用的学科,是符合科学的,其具有的是独特的中国科学思维。而中医人传承的难点和关键点就在于能否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
无数前辈学者在谈到中医传承的问题时无一例外地会强调中医思维的培养。中医思维正是中医科学观的意识思维体现。没有形成正确的中医科学观念,造成越来越多的中医学子对于中医学理论的掌握仅限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医从业人员在诊断疾患和处判针药的过程中,因为不会运用中医思维而走上了“过分依赖医学检验结果”和“机械刻板地依据病名开药”的不归路,大大有悖于中医的根本理念。
中医科学观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始终不脱离事物的形象系统,再辅以抽象思维进行归纳演义;现代科学观,则是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方式,必须充分建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基础之上进行推断。而当代中医学子主要是接受现代科学思维教育成长起来,因为早期日常所接触到的都是具有现代思维的事物,也因此习惯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正是中医理论的科学观念与现代学子所习惯的现代科学观念的不一致造成了中医药学子们在学习上的困难性,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们学习中医的信心。
中医科学观的产生,离不开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中医学的许多概念如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以及“观物取象”及“取类比象”等认识事物的方式,皆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可以说,中医学就是中国哲学思想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体现,是其载体之一。所以,想要准确地传承中医药、正确地创新中医药,要求我们中医人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而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又要求我们从中医传统的哲学思维中去找寻方法。
把握三种经验的学习积累
经验是中医这门学科得以延续和传承的重要保证。笔者常与人开玩笑说:“中医的门诊量与中医的年龄成正比、与老中医的胡子长度成正比。”生活中人们常以“名老中医”为尊,而国家评判名医的标准之一是“行医30年以上”,国医大师的标准之一是“55年以上的临证经历”,这一切都在强调经验对于中医传承至关重要。
许多人会对经验积累感到迷茫,以为经验全在于临床。而在笔者看来,一个完备的中医传承过程至少应当把握对于三种经验的学习积累。
一是古圣先贤的经验。
这一部分经验就存在于浩若烟海的中医典籍之中,作为中医学子应当大量反复地阅读中医典籍,中医作为一门“以人为本”的医学,没有包治百病神方,有的是诸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典型案例;没有“一是一、二是二”的绝对真理,有的只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灵活方法。因此,大量反复地阅读中医典籍,是了解各式各样案例、掌握林林总总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积累古代先贤经验的唯一方法。
二是当代名医名师的经验。
跟名师是经验传承的关键环节,名医名师在临床上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对于中医典籍也有着独到成熟的见解看法,笔者常说“医者之意是中医传承最难把握的关键”,而名医名师通过口传心授,对学生在医书和临床上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是弥足珍贵的,可以说学习名医名师的经验是跨越书本和实践所遇难题的捷径。
三是自己个人的经验。
古人常言“知行合一”,今人亦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己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反复复临床”,从而将在中医典籍中学习到的古人经验和跟名医名师学到的经验在临床中得到验证,最终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经验,才标志着一个中医基本完整地完成了传承阶段。
“读经典、跟名师、反复临床”代表的不是三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三种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其相互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医传承的完整基础,荀子《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打好三种经验的基础是中医传人能够传承的扎实保障。
用文化疏通中医学习之路
在笔者看来,文化既有模糊的方面亦有要求精确的内容。
从广义的方面来讲,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用来普及和传播知识十分重要的方式。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柏尔认为:“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引导性材料,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正是中医学教育中的“先行组织者”,或称“引导性材料”。相对于中医学基本课程而言,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古代哲学思想、文化常识、医学古文、典故传说等内容是学生正式接触中医学课程乃至深化中医学习最好的基础教育。这些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不仅能够勾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置身于中华文化的氛围,从而利于其从容自然地接受中医学课程。
中华文化本身极具魅力,不能忽略中医学的文化属性而直接传播其技术成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其魅力,同时亦造成了众多学子的学习障碍。中医学本身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板块之一,中医的学习之路应当借助文化来展开和疏通。
文化也有讲求精确的地方,因为文字作为中医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符号,不能精准把握文字的文化含义,则传承艰难。许多中医的字词含义在不同的篇章、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对于“藏象、腠理、经络”等字词的理解,“藏”与“脏”“证”与“症”等字义的变迁差异,对“神、气、精”一类字的理解等。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储备,才能够游刃于中医学浩瀚的字里行间。
中医药文化汲取了历代人文文化成果,特别是哲学、宗教、伦理等,就此而言,这成就了中医典籍的浩瀚。中国作为拥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她的文字、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却依旧能够保持延续性、同一性,故而使其诸多文明结晶得以传承、积累至今并发扬光大。这种传承是基于后学对于先贤文化深度的了解掌握之上,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不了解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就不能对知识进行客观合理的判断,也就容易产生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不求甚解等学术态度,更不可能进行传承。许多学生放弃学习中医,称其为“不科学”,往往是因为自己文化知识的储备不够,不能正确理解中医学概念造成的;还有一些坚持走中医之路的学子,却不能合理地诠释中医理论内涵,不能够给予外行人对于中医学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是由于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总的来说,每一位中医人应当究其一生不断充实学习中医药文化,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储备先哲的知识,从而具备合理正确传承中医学术的能力。
原创性和产业性是中医创新的根基和动力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如果要发展壮大还需要创新和进步,而中医的原创性和产业性正是这门学科得以创新进步的根基和动力。
原创中医是创新汲取灵感的不竭源泉
中医原创体现于何处?体现于中医的文献之中。中医目前面临的创新上的困境,其实往往并非在于科研能力不足、基础人才困乏,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中医原创的发掘研究工作日益停滞。
多年来,为了促进中医学融入已发生巨变的现代社会,中医界一直致力于使中医“现代科技化”,以适应现代国人观念的转变,却忽略了使中医学真正实现创新、转型现代的另一条途径——努力发掘文献,从中医原创中汲取灵感。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中医药的原创文献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掘,使得中医学在现代社会屡遭误解、举步维艰。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正是缘自今人浮躁冒进的学术作风。
人类社会及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割断的,而中医文献研究的任务,就是探讨中医药学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过程、发展趋势及其内在逻辑,即规律性:一是总结过去;二是认识现在;三是预测未来。换句话说,只有通过对原创的中医中药进行解读掌握,才能够懂得中医是怎么来的,并认识到中医现状如何,进一步便能够把握中医的未来走向,进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中医。
现如今,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知识体系被分割,中医的核心价值被肢解,将会逐步导致中医学沦为一种低水平、经验性、不稳定、理论价值少的医疗保健技能。所以,只有首先完整传承并大力发掘中医药原创的内容,才能够透彻地理解中医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现实需要创新中医学的理论、技法以及产品。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源头和体系,中医作为中国独有的医学学科,包含自然科学属性的同时还富含强势的社会科学属性,在学科技术发展的同时还闪耀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光芒。我们只有从中医中药的体系和本质上弄清中医学术发生之源头、背景,谙熟其表述的方式,认清其体貌,才能真正明白中医的学术原理,才能深刻理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才能认清其价值,明白其走向,并焕发出探究她的动力,也才有资格褒贬其得失。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学会如何使用就可以了,何必知道其来龙去脉呢?”其实不然,譬如电脑,单就使用而言,大可不必弄清电脑的构造原理;然若想改进电脑、创新机器,则必须要通晓其机械原理。于中医而言,其意义大抵相近。而往往在中医中药的创新领域中取得成就的大家,还就是充分从中医原创中找寻的突破途径,譬如陈可冀教授、屠呦呦教授等,从他们星光熠熠的发现发明之中就可以看到中医药原创文献的耀眼身影。
中医产业化视野助中医创新展翅腾飞
今时今日的中医已经和过去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坐堂医大不相同,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中医学子面临的是更为现代化的社会和愈加庞大的受众,怎样去适应现代化的节奏,并运用学科理论服务于越来越多的百姓,要求我们中医学子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笔者看来,中医创新需要中医人具备产业化的视野,不是说一定要把中医各种事物转化成产业,而是每一门学科最终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服务,因此一门学科及其理论最终应当以实现服务大众甚至形成产业普惠大众为目的,这一目的是学科得以创新的内在动力。
产业化意味着一门学科的知识、产品具备了更为广阔的服务天地,也应当是学科努力发展的方向。在这一方向的感召下,学科的进步将更为迅速,而学科的创新也会以人为本而更具有实际意义。中医人在学科创新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理论的可行性、实验的科学性,还应充分地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百姓的切身需要去考虑,当这些考虑周到了,便使学科具备了符合现实的意义,同时也具备了实现产业化的可能。这种创新的出发点、考虑的全面性可以看做一种产业化的视野。
应该说,在中医学科内部的各项内容都具备产业化的可能性。中药、方剂的产品就无须赘述了,现如今不少上市医药公司的拳头产品都以中医药开路。中医文化方面,同样产业化潜能巨大,且不说市面上养生保健、中医文化类书籍热销,就电视网络等传媒而言,中医药类节目已形成了强势的传媒产业。中医教育方面,笔者从事中医教育多年,不仅通过构建创新学科的发展主编出版了一系列服务学生的相关教材,还整理出版了众多中医典籍,并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名老中医的著作及讲座光盘等,这些也是中医教育领域中的产业形式之一。中医医疗方面,许多可操作性极佳的临床医疗技术都可以申请专利,进而形成服务于病患的医疗产业规模。我的一位博士后就在协助洛阳正骨医院进行关于洛阳正骨技术学术思想总结整理的课题研究,从理论方面为洛阳独特的正骨技术日后的产业化可能打下基础。
上述这一系列产业,有的是依托中药的科研创新,如中药产品的研发;有的是依托中医传播方式的创新,如中医药文化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有的则是依托学科构建和理论创新的发展,如笔者主编的亚健康系列教材;有的则是依托临床独具疗效的技术,如洛阳正骨学术思想的总结整理等。因此,在笔者看来,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产业化事业应当是我们实现理论创新、科研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可以说,产业化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创新的高度和前途。
目前,中医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机,却也同样面临了前进过程中的巨大挑战——如何在科文并茂、百业兴盛的今天抓紧时机进一步证明自己、进一步取信并服务于更多的百姓、进一步紧随时代步伐而不被淘汰,就不仅仅是熟读圣贤、掌握医技能够战胜的困难了。今时不同往日,今天的中医人必定要比古代先贤承担更多维系学科命脉的艰巨任务,因此今时之中医不仅要有坐堂行医的本事,还应具备创新发展学科的信念和能力。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思考,能够激起中医传人中医书本以外的思考和探索,激励中医学子们站在一个学科命运的高度来俯瞰自身、思索未来。当我们的中医人视野更宽、思维更广的时候,不仅是给予了自己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也同样是为我们的中医学科开启了一扇扇发展之门。
(文章来源:何清湖,孙相如.把握中医本质谈中医传承和创新.中国中医药报,总第39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