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苑泽霖录: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集
- 张伯礼 黄璐琦
- 9744字
- 2020-08-29 05:16:27
二、导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特点
(一)导师的学术思想
1.以气血为纲
气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气与血,一属阴,一属阳,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气可行血、化血、统血,血可化气、载气。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讲到: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赖心气行之,气虚则推动无力,血液流通不畅而成瘀;气滞则停于局部而成气滞血瘀,故而调和气血重在调气。
陈可冀教授在血瘀证的辨证中非常重视气血相关理论,认为人生命的根本在于气血,人之有形不外血,人之有用不外气,气血平和,则身安无病;气血失和,则百病由生。
《素问·调经论》尝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陈可冀教授认为气血失和是疾病的本质,因此在八纲辨证基础上倡导气血辨证,并提出十纲辨证: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具体包括: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血虚、血瘀、血热;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虚失血、气随血脱、痰瘀互结。其中,血瘀证是气血辨证中的核心内容。陈可冀教授认为气血在血瘀的形成与治疗过程中都非常重要,故血瘀证辨治当明气血。治疗上,血瘀证首先要“和血”,调节气血的运行,其次要重视去“恶血”,即祛瘀。
2.首辨虚实寒热
陈可冀教授在血瘀证辨治时注重审因论治。他认为血瘀的成因虽多,但概括而言,不外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实者为寒、热(火)、风、痰凝滞血脉;虚者为阳气与阴血不足,失却温运、荣养功能。病理演变结果为滞而为瘀、血脉运行不畅。单从瘀血而言,虽应属于实证的范畴,然其成因却常为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因此临证时当知其原因,知常达变,灵活变通。
陈可冀教授还指出血瘀存在寒热虚实不同,临证需首辨寒热虚实。如冠心病,血瘀证是最常见证候,但他常提到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胸痹时,常以大剂贯众清火解毒收效,表明胸痹在血瘀的基础上还存在热证。此外,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活血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提示清火解毒类中药具有潜在的“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病变”的认识相符,也佐证了胸痹在血瘀的基础上还存在热证。因此,寒热虚实作为证候的基本属性,对于血瘀证,临证还应首辨寒热虚实。
3.提出十瘀分类
陈可冀教授结合对血瘀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了“十瘀论”,将血瘀证分为以下十大类:
慢瘀:是指久病入于脉络而为瘀,多指西医学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肝硬化、肾脏疾病、肺动脉高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急瘀:系指暴病、急症多瘀,如肺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急腹症、脑血管意外、多器官衰竭等。
寒瘀:指各种寒凝血瘀证,如变异型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雷诺综合征、冻疮等。
热瘀:指温热病重症多瘀,如急性感染性疾病、风湿热、结节性红斑、痈肿疮疡及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性疾病。
虚瘀:因气血阴阳亏虚所致的各种血瘀证,如各种消耗性疾病。
实瘀:因气滞、痰浊等实邪所致的血瘀证,如硬皮病、抑郁症、子宫肌瘤、多种肿瘤。
老瘀:指老年患者、衰老性疾病多瘀。
伤瘀:指跌打损伤等创伤外症多瘀。
潜瘀:指舌紫黯而临床无症状者,或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明显而表现为高黏滞血症或高凝血功能状态者,如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以及血栓前状态等。
毒瘀:指因毒致瘀,或瘀久酿毒,或瘀从化为毒导致的毒邪与瘀互结,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等。
4.强调瘀久化毒
陈可冀教授通过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临床实践观察,提出“瘀毒致变”理论,他认为血瘀是贯穿于冠心病发展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稳定期患者的基础病理状态;若瘀久酿毒,或从化为毒,可致瘀毒内蕴,如迁延日久、失治误治,则正消邪长,一旦外因引动、蕴毒骤发,则蚀肌伤肉,进而毒瘀搏结、痹阻心脉,导致病情突变,出现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急危重症,这是稳定期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病因和关键病理机转。陈可冀教授通过文献、临床、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该假说。通过1503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队列研究,结合1年终点事件随访,总结了相关临床表征,建立了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这对于早期识别冠心病稳定期高危患者并及早干预、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5.重视痰瘀互结
痰饮源于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水、湿、痰、饮同出一源,名异而实同;血瘀则是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前贤曾云:“百病皆生于痰”,“百病皆生于瘀”,“怪病多痰”,“怪病多瘀”,并认为津血同源。因此,痰瘀均是正常体液的病理产物,同时又都是重要的致病因子。两者虽异,但有相似之处,而且在致病的过程中互为因果。
陈可冀教授指出,痰瘀二证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但是,由于两者互为因果,可以相互转化,痰可致瘀,瘀能生痰,而且痰瘀还能相兼为病。例如,传统中医认为精神异常多与痰有关,经过祛痰开窍醒神的治疗,往往可收到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现代研究发现,精神异常的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在化痰的基础上结合活血化瘀治疗往往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再如中风偏瘫的治疗,有的学者主张祛痰通腑,有的学者坚持活血化瘀,而且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收到一定疗效。其后,又有学者根据中风病的特点,提出痰瘀同治的治法,取得了单纯祛痰通腑或单纯活血化瘀所不能比拟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证明了中风偏瘫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临床治疗效果为“痰瘀兼夹为病”提供了较为有利的佐证。
6.强调病证结合
陈可冀教授强调血瘀证的诊治要病证结合,即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进行辨治。他认为证反映疾病某阶段的阴阳寒热虚实属性,相对于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证难以反映疾病整个过程中的内在病理特点;而辨病论治主要着眼于疾病内在的病生理改变,针对性强,但对疾病的动态变化及整体调整重视不足。基于此,他提出病证结合辨治,将中医整体辨证与西医病理生理改变的辨识相结合,能更好地把握疾病的发展、演变规律及机体的功能、结构变化特征,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陈可冀教授还提出以病统证,即在了解西医病的前提下,结合西医病的特征进行中医的整体辨证论治。他认为中医的病名多是根据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因病机,采用取类比象、归纳演义的方法确立的,缺乏特异性和针对性,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疾病的发展、演变规律和机体机构、功能的变化特征,不适应现代临床的需要;而西医的病以微观病生理为基础,具有相同的代谢、功能和结构改变,其发展变化过程始终贯穿着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规律这条基本主线,因此,同病各证间具有同质性和共性,理应指导辨证论治。
7.对活血化瘀药物进行分类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本草专著,全书共记载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的性能功用,其中有四十一种具有明确的活血、化瘀、破血、消瘀和逐瘀的作用,如丹参、丹皮、牛膝、赤芍、桃仁、水蛭、虻虫、蒲黄、䗪虫、芎䓖等,都是当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该书还专门对大黄“推陈致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说明公元3世纪前临床上运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就已十分丰富,也反映了活血化瘀治法在古代中医临床就已普遍运用。陈可冀教授等对《神农本草经》《药性论》《新修本草》《开宝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16部本草学专著进行总结归纳,发现7部以上本草专著均记载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有10余种,5部以上著作均有记载的共36种。可见,古典本草专著公认的常用活血化瘀药物大致为50种。在此基础上,陈可冀教授根据中药活血化瘀作用的特点和作用强度对活血化瘀药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将其分为和血、活血、破血三大类。这一分类方法,得到目前临床普遍认可,对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和血类药物:
和血,属于中医八法之中的和法,是活血化瘀药物之中药性平和者,具有“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平和”的功效,是用于养血、调和血脉的药物。该类药物有当归、丹皮、丹参、生地黄、赤芍药和鸡血藤6种。
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又辛行温通,可活血行气,《本草纲目》言之能“和血补血”;《医学启源》谓之“气温味甘,能和血补血”。
牡丹皮,味甘苦,气微寒,酒制和血活血,《神农本草经》言其能“安五脏”。
丹参,味苦,性微寒而缓,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善通血脉,调经水,《本草纲目》言之能“破宿血,补新血”。《妇科明理论》谓“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本草便读》亦言“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质润,入营血分,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神农本草经》谓其能“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珍珠囊》言其能“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本草逢原》云“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
赤芍,味苦微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活血散瘀,《本草求真》谓其能“于血中活滞”。
鸡血藤,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又兼补血,《本草纲目拾遗》言其“最活血”,《饮片新参》谓其能“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
活血化瘀药物中的和血药,重在于“和”血,具有祛瘀而不伤血,养血而无瘀滞的特点,临床应用于血瘀轻证或兼有不同程度血虚的患者。
(2)活血类药物:
活血,较和血药的活血化瘀作用强,是指有活血、行血、通瘀作用的药物。该类药物有川芎、蒲黄、红花、刘寄奴、五灵脂、郁金、三七、穿山甲、大黄、姜黄、益母草、泽兰、苏木、牛膝、延胡索、鬼箭羽、乳香、没药、蛴螬、王不留行、紫葳21种。
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本草汇言》谓其“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本草新编》谓其“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其神,止金创疼痛。”
蒲黄,性味甘平,长于收敛止血,兼能活血行滞,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神农本草经》称其能“止血,消瘀血。”《本草汇言》记载:“蒲黄,血分行止之药也,主诸家失血。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滞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则性凉,行血而兼消;炒用则味涩,调血而兼止也。”《药品化义》谓:“蒲黄,专入脾经。若诸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补脾之药,摄血归源,使不妄行。又取体轻行滞,味甘和血,上治吐血咯血,下治肠红崩漏。”
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本草汇言》谓其“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本草衍义补遗》记载:“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
刘寄奴,味苦性温,归心、肝、脾经,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而疗伤。《本草经疏》谓其能“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新修本草》谓其能“破血下胀”。
五灵脂,苦泄温通,专入肝经血分,善于活血化瘀止痛,《本草经疏》谓之“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郁金,辛苦性寒,归肝、胆、心经,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本草汇言》言其为“清气化痰散瘀血之药也,其性轻扬,能散瘀滞,顺逆气,上达高巅,善行下焦,为心肺肝胃,气血火痰不行者最验。”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能化瘀生新,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本草求真》谓之“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能“化瘀血而不伤新血”。
穿山甲,味咸微寒,善于走窜,性专行散,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消瘀通经。《本草经疏》言其“性走,能行瘀血,通经络”。
大黄,苦寒泻下,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凉血止血之功。《神农本草经》谓之“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药性论》谓其能“破留血”。
姜黄,辛散温通,苦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活血行气而止痛。《新修本草》称其“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日华子本草》谓其“治癥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跌仆瘀血。”
益母草,苦泄辛散,主入血分,散活血调经,祛瘀通经,为妇科要药。《本草纲目》谓其能“活血、破血、调经、解毒。”
泽兰,苦辛微温,归肝脾经,行而不峻,善活血调经。《日华子本草》称其能“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癥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本草纲目》谓:“泽兰走血分,故能治水肿,涂痈毒,破瘀血。”
苏木,味辛能散,咸入血分,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新修本草》谓其“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本草纲目》称“苏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活血祛瘀力较强,性善下行,《神农本草经》谓其能“逐血气”。《本草纲目》称其“生用能去恶血。”
延胡索,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本草纲目》言之能“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鬼箭羽,味苦性寒,行血通经,散瘀止痛。《本草逢原》谓其“专散恶血”,《药性论》称其能“破陈血”。
乳香,辛香走窜,入心、肝经,味苦通泄入血,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活血消痈。《本草纲目》谓其能“活血定痛”,《本草汇言》称其为“活血祛风,舒筋止痛之药。”
没药,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医学入门》称“此药推陈出新,故能破宿血”。《本草纲目》称其能“散血消肿”,“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
蛴螬,味咸微温,可破瘀血,消肿止痛,明目。《本草纲目》称“此药能行血分,散结滞”。《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恶血血瘀痹气”。
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善于通利血脉,活血通经,走而不守。《本草纲目》载“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
紫葳,味苦性平,善于凉血散瘀,《神农本草经》谓其能除“血闭”。《本经逢原》载:“癥瘕血闭,血气刺痛,戾风恶疮多用之,皆取其散恶血之功也。”《本草纲目》称其“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
活血化瘀药中的活血药作用侧重于“活”,取其活血脉而通行瘀滞,调畅气血而畅通经络之义,临床应用于血瘀较重的患者。
(3)破血类药物:
破血药,药性峻猛,走而不守,具有破血、逐瘀、攻坚作用。该类药物有水蛭、虻虫、三棱、莪术、血竭、桃仁、干漆、䗪虫8种。
水蛭,咸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强,《神农本草经》言其“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逐瘀”。
虻虫,味苦微寒,独入肝经血分,能破血逐瘀,通利血脉。《神农本草经》谓其能“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名医别录》谓之能“除贼血在胸腹五脏”。
三棱,辛苦性平,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本草经疏》言其能“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
莪术,辛苦而性温,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药品化义》谓其“味辛性烈,专攻气中之血,主破积消坚,去积聚癖块,经闭血瘀,扑损疼痛”。
血竭,甘咸平,归肝经,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止血而不留瘀。《新修本草》谓其能“破积血”。《本草纲目》称其能“散滞血诸痛”。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善泄血滞,祛瘀力强。《神农本草经》称其“主瘀血,血闭癥瘕”。《珍珠囊》谓其“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本草经疏》载:“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
干漆,味辛而性温,可破瘀血、消积、杀虫,《名医别录》谓其能“消瘀血痞结腰痛”。《珍珠囊》称其能“破日久凝结之瘀血”。
䗪虫,味咸性寒,入心肝脾三经,可逐瘀,破积,通络,理伤。《神农本草经》谓其能“主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本草纲目》称其“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
活血化瘀中的破血药功善攻逐瘀血、干血、积血、癥瘕等,临床应用破血消瘀药当中病即止,过则易耗伤气血。
(二)导师的临床特点
1.治疗心绞痛从宣痹通阳发展到活血化瘀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金匮要略》中指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今阳虚知其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认为胸痹的基本病机是阳微阴弦,阳虚寒凝心脉,因此治疗强调宣痹通阳。故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同时《金匮要略》还认为痰浊闭阻心脉也是胸痹的重要病机,故云“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可见,从汉代开始,中医对胸痹病机的认识是以阳微阴弦为主流,而治疗也是以宣痹通阳为主,故张仲景创立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瓜蒌薤白剂成为百世效仿的治法。
但到了清代,《医林改错》的出现对胸痹的治疗有了发展,该书创立了血府逐瘀汤,指出“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瓜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付,疼立止。”首次提出血瘀也是胸痹的基本病机。
陈可冀教授在《医林改错》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率先阐明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并将整体辨证和微观辨证、整体中医表征和现代病理生理改变、传统认识和现代科学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倡导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开创了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先河。
陈可冀教授在活血化瘀基础上,注重气血互用、病邪相兼、脏腑相关,以虚实为纲进行辨证分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理气活血、化痰活血、益气活血、温阳活血等治疗冠心病治法,并对其主症、次症、方药等进行了规范,注重气血相关、丰富和完善了活血化瘀治法。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性、病位、病势和寒热虚实,将冠心病的治疗归纳为“四个治疗途径”和“三通两补”。四个治疗途径包括:①辨证论治途径,主要是辨虚实、辨寒热;②活血化瘀途径,主要应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乳没片、冠心Ⅱ号进行治疗;③芳香温通途径,主要应用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心痛丸、宽胸丸进行治疗;④宣痹通阳途径,主要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丹蒌片进行治疗。陈可冀教授在治疗冠心病时还特别强调“两补”,即补肝肾和补气血,其中补肝肾主要用补骨脂丸、右归丸;补气血主要用八珍汤、当归补血汤。
为了规范血瘀证的相关研究,陈可冀教授牵头制定了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冠心病辨证标准、冠心病疗效评价标准等一系列血瘀证相关诊断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和新药疗效评价标准,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推动了学术进步。
陈可冀教授在临床率先证实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其开展的精制冠心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双盲的临床研究开辟了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临床RCT试验的先河,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在近半个世纪的活血化瘀研究中,陈可冀教授创立了冠心Ⅱ号方、宽胸气雾剂、抗心梗合剂、愈梗通瘀汤、愈心痛方、川芎嗪、延胡索素、赤芍801、芎芍胶囊等10余种有效方药,现多数被研发为中药新药,被临床普遍应用,在冠心病新药研发领域起到了学术引领作用。
2.治疗心肌梗死从益气活血到益气活血、化浊通腑
在20世纪70年代,陈可冀教授和已故名中医郭士魁教授一起,在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益气活血的名方抗心梗合剂,该方由黄芪、丹参各30g,党参、黄精、郁金、赤芍各15g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用于主治冠心病心肌梗死,表现为气虚、心脉瘀阻,胸闷气短,动则喘憋、胸痛,舌体胖大、齿痕,舌质紫黯,脉细涩或虚弱者。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率先证明了益气活血中药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
在此基础上,陈可冀教授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发现心肌梗死的患者急性期多舌苔厚腻、垢浊,口气秽臭、大便秘结,心功能损伤,病情危重、多变,病机属于正虚较重、邪实较甚,痰瘀互结,秽浊蕴积。故进一步创立了具有益气活血、化浊通腑作用的愈梗通瘀汤,该方由生晒人参10~15g,生黄芪15g,紫丹参15g,全当归10g,延胡索10g,川芎10g,广藿香12g,佩兰10g,陈皮10g,半夏10g,生大黄6~10g组成,加强了活血化瘀作用,增加了化浊通腑的作用。该方用于主治心肌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表现为气虚气滞、血瘀浊阻证者。愈梗通瘀汤的特点是以人参代党参,津液亏损者常用西洋参,参芪并用,宗气、心气、元气并补,以促血行;当归、丹参、延胡索、川芎并用,调气养血活血,理气定痛、化瘀通脉;藿香、佩兰、半夏、陈皮合用芳香化湿、醒脾和胃,健脾燥湿、降逆止呕;大黄既可通腑化浊,又能祛瘀生新;全方共奏益气活血、祛瘀生新、化痰泄浊的功效。陈可冀教授在临床运用愈梗通瘀汤时还有很多加减变化,低血压甚至休克阳脱者,同服生脉四逆汤加肉桂;舌红口干五心烦热者,加石斛30g,玄参15g,麦冬12g,生地10g;汗出多者加山萸肉12g,五味子10g,黄芪加至30g;七情不畅,胸闷胁胀者,合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心痛剧烈者,噙服苏合香丸;大便不畅或秘结者,加桃仁泥10g,火麻仁10g;舌紫黯,瘀血重者,加莪术10g,水蛭12g,赤芍12g;脉结代者,与复脉汤或保元汤加减治疗。
药理研究证实愈梗通瘀汤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修复损伤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及改善心肌细胞活力。小样本临床观察证实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愈梗通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减少早期并发症,改善心功能等。
3.活血化瘀干预PCI后再狭窄
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开展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早期介入治疗再狭窄发生率为30%左右,目前随着药物支架的应用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再狭窄发生率已降至10%左右,但仍然是冠心病治疗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陈可冀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与血瘀相关,并在临床上首创应用活血化瘀中药防治介入术后的再狭窄。他将经典的活血化瘀处方血府逐瘀汤改进剂型,制成血府逐瘀浓缩丸,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降低再狭窄发生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芎芍胶囊,经过近二十年的系统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制剂芎芍胶囊可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形成和心绞痛复发,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为再狭窄的预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中药途径。
4.活血解毒和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病事件
陈可冀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胸痛、舌黯、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宏观表征,在病理变化上存在着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血栓形成等微观表现,这些表现都属于中医“血瘀证”的范畴。但同时这些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往往病情凶险、疼痛剧烈、舌苔垢浊、舌质紫绛、口气秽臭,并且存在着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变化,具有中医“毒”的特点,因此创新性地提出了“毒瘀”互结,坏血损脉是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基本病机,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实验研究证明,活血药和解毒药皆有一定的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但具有活血解毒作用的中药作用优于单纯活血药或解毒药,活血和解毒配伍可提高稳定斑块的效果。从实验水平,验证了瘀毒病因的正确性。
随后陈可冀教授又进行了1000余例的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初步规范了瘀毒互结的临床表征和微观病理改变,发现活血化瘀和活血解毒在血小板和炎症反应方面作用的蛋白靶向有许多差异,发现瘀毒互结表征重者和临床事件有一定的关联,为瘀毒病因理论提供了临床依据。同时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这一心血管事件高发人群,按照循证医学要求进行活血解毒中药干预介入后ACS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长期研究,客观评价了活血解毒中药在AC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构建包括中医证候的ACS高危人群辨识体系,为现代ACS的中医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5.其他心血管病治疗的创新发展
陈可冀教授对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有许多创新发展。创立了益气温阳、活血通脉的温阳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该方由党参、黄芪、柴胡、干姜、升麻、肉桂、白术、陈皮、制附子、净麻黄、细辛、炙甘草组成,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心功能不全,临床应用生脉散、保元汤、真武汤加活血利水药治疗心力衰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创立了具有滋肾平肝潜阳作用的清眩降压汤,该方由苦丁茶、天麻、钩藤、黄芩、川牛膝、生杜仲、夜交藤、鲜生地、桑叶、菊花组成,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极佳。还创立了具有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作用的新补心丹,该方包括西洋参、丹参、元参、天门冬、生地、柏子仁、酸枣仁、鹅不食草、生黄芪,显著提高了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
陈可冀教授一方面植根继承,注重发展和创新;同时又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理论、新治法、新方药,引领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学术发展,提高了疗效,通过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系列研究,推动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