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复苏液体

静脉液体复苏是急危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就是纠正低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以保证有效的心输出量和器官的血流灌注。液体复苏的失败往往会导致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死亡。

低血容量是指细胞外液容量的减少,主要是指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它包括血容量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两种情况,前者指细胞外液的实际丢失量,而后者指体液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临床使用的复苏(治疗)液体主要有三类:①晶体液,主要包括生理盐水、林格液和乳酸钠溶液等;②胶体液,分天然胶体和人工合成胶体,天然胶体主要包括白蛋白,人工胶体主要包括明胶类、右旋糖酐和羟乙基淀粉类等;③血液/成分血。

液体复苏的选择主要根据所丢失体液的类型来进行,如对于低血容量患者,给予快速补液是为恢复足够的有效循环血容量,而对于严重失血患者,给予输血治疗是要恢复其携氧功能。

临床上,液体治疗相关的几个概念:

1.液体复苏(fluid resuscitation):

泛指以挽救生命和干预危急状态为目的短时间内大量输注液体的治疗。

2.液体快速输注(fluid bolus):

以纠正低容量休克,一般15分钟至少500ml液体。

3.液体负荷试验(fluid loading、fluid challenge):

30分钟输入晶体液500~1000ml或胶体液300~500ml,抑或5~10分钟内给予100~200ml液体,评估液体(容量)反应性。

4.持续静脉输液(fluid infusion):

以维持平衡、补充丢失或预防器官损伤(如术前或造影剂)。

5.液体维持(fluid maintenance):

胃肠道途径不能满足液体需求时的补液,依患者需求来调整,同时应注意补充继续丢失量。若不考虑继续丢失,一般为1~2ml/(kg·h)。

第一节 晶体液

晶体液的特点:布容积大,不仅分布于血管内,血管外间隙也有分布;晶体中的成分有利于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代谢快,在体内无蓄积;无免疫原性,无过敏反应;肾脏保护好;廉价;无传染性。然而,晶体液分布容积虽大,但血浆增容率仅为20%,要达到相同的复苏效果,输入量至少应为胶体液的3倍。低血容量休克时,若以大量晶体液进行复苏,可以引起血浆蛋白的稀释以及胶体渗透压的下降,同时出现组织水肿。

基于临床实践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一般为下述目的补液时宜选用晶体液:补充每日生理所需液体量;补充组织间隙和细胞内间隙的损失量;作为利尿效应后的补充。

一、等渗晶体溶液

生理盐水和平衡晶体溶液(乳酸林格液、Plasma-Lyte等)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等渗复苏液体,因其电解质浓度、酸碱度、渗透压及缓冲碱均与细胞外液相近,因此它能有效地增加血容量,补充组织间隙的液体,但输入后仅有25%~30%存留在血管内,大部分液体将转移至细胞内及组织间隙,大量应用将增加组织水肿和肺水肿的机会。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

钠、氯离子浓度各为154mmol/L,均高于血浆中钠和氯离子浓度,pH5.0。

2.平衡晶体液

①林格液(Ringer’s Solution)也称复方氯化钠液,除含有氯化钠成分,还含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pH5.5。现已很少使用。②乳酸钠林格液:是在林格溶液的基础上再加入乳酸钠,为等渗平衡盐溶液,含有钠离子130mmol/L、氯离子109mmol/L、乳酸根28mmol/L、钾4.5mmol/L,其中乳酸根经肝脏代谢后变为等当量的HCO3-,更接近于细胞外液的组成。乳酸钠林格液电解质成分和晶体渗透压(273mOsm/L)均与血浆类似,但含乳酸根过高,易导致乳酸堆积,严重肝脏功能受损患者不宜选用。此外,它的pH仅6.5,尤其当乳酸盐不能完全离子化时,渗透浓度仅为255mOsm/L,成为低渗液体,对严重颅脑损伤、脑水肿禁忌使用。哈特曼氏溶液也是一种乳酸钠林格液,其电解质成分和渗透压几与乳酸钠林格液相同。③醋酸林格溶液(Plasma-Lyte,勃脉力A):pH与正常血浆一样为7.4,电解质成分与细胞外液相似,渗透压294mOsm/L与正常血浆接近,大量补充时无发生高氯性代谢酸中毒的风险;溶液含醋酸根,是为碳酸氢盐前体物质,有良好的代谢性抗酸作用,因此有利于预防酸中毒,对耗氧高的患者有利。勃脉力A也不额外升高血糖,不加重肝脏负担,因为醋酸比乳酸的代谢速度快,且可以在肝脏以外的肾脏、肌肉等代谢,适用于肝功能不良、肝移植及肝脏手术患者,也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和酸中毒的治疗。此外,该液不含钙离子,遇枸橼酸抗凝的血不产生凝血。

3.生理盐水与平衡晶体液的比较

生理盐水虽是最为常用的等渗晶体液,但“生理盐水”可能并不“生理”,其氯离子浓度显著高于血浆氯离子浓度,近年来其安全性逐渐受到质疑。有研究发现,健康成年男性1小时内输入2L生理盐水,血氯可由103mmol/L至109mmol/L(正常上限为105mmol/L),且输液后4小时内血氯水平持续高于正常上限;2小时内以70ml/kg剂量输入生理盐水,伴随血氯的升高,血pH值由7.41降至7.28,血浆碳酸氢盐浓度由23.5mmol/L降至18.4mmol/L。研究结果提示,大剂量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氯血症和酸中毒,对此,可由Stewart假说得以解释:H离子浓度主要由强离子浓度差(strong iron difference,SID)决定,即[Na+]+[K+]-[Cl-],SID 降低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而SID升高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也有研究发现,健康成年男性大剂量输入生理盐水后可出现肾动脉血流速度下降,肾灌注减低,其可能的机制在于血氯升高可抑制近曲小管氯离子重吸收,增加远曲小管氯离子浓度,反馈引起肾动脉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肾素分泌受抑制;肾小管氯浓度升高可引起致密斑基底外侧氯离子通道去极化,促进致密斑腺苷的释放,增加入球小动脉阻力,引起GFR降低。

一项囊括了15个随机研究、5个观察性研究和一些前后对照研究的共6253例危重症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高氯液体的使用并未影响死亡率,但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风险增加相关(RR=1.64;95%CI:1.27~2.13;P<0.001),亦与高氯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相关(RR=2.87;95%CI:1.95~4.21;P<0.001)。

一项纳入了美国360所医院自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计53 488名ICU脓毒症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倾向性配对组6730例患者平衡盐晶体液的使用与较低的住院死亡率相关(19.6% vs 22.8%,RR=0.86;95%CI:0.78~0.94),且存在剂量效应。最近的一项来自14个研究共109 836名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提示,使用复苏液体中氯离子含量在105~115mmol/L之间的患者,其住院死亡率低于使用复苏液体中氯离子含量较高的患者,且随着复苏液体中氯离子含量增高,死亡率有所增加(OR=1.094;95%CI:1.062~1.127;P<0.05),由此可能推论,平衡晶体液的使用会使死亡率有所降低。

虽然上述研究比较一致性地表明了重症患者大剂量生理盐水的使用会导致器官损伤、而平衡晶体液的使用会可能使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观察性的,唯一一个比较生理盐水和平衡晶体液对重症患者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是SPLIT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了来自4个新西兰ICU的227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使用生理盐水或平衡晶体液,结果发现,输注平衡晶体液与输注生理盐水的两组病例其 AKI发生率无差异(9.6% vs 9.2%;RR=1.04;95%CI:0.8~1.36;P=0.77);两组病例对肾脏替代治疗的需求无差异(3.3% vs 3.4%;RR=0.96;95%CI:0.62~1.5;P=0.91);两组病例的 90d死亡率亦无差异(7.6% vs 8.6%;RR=0.88;95%CI:0.67~1.17;P=0.40)。由此可见,虽然现有的平衡晶体液的化学组成比生理盐水更接近于细胞外液,但也并未达到真正的平衡性或生理性。此外,平衡盐晶体液(乳酸林格液、Plasma-Lyte等)含钾离子、乳酸,理论上其可引起高钾血症、高乳酸血症和心脏毒性,因而对其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的关注度也一直在提升,幸运的是,这些理论上的并发症目前尚并未在研究中被证实。

二、高渗晶体溶液

高渗晶体溶液能较好地维持渗透压,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可以弥补大量输注等渗盐溶液后加重患者全身水肿的不足。由于其高渗作用,能把组织间隙和肿胀细胞内的水分吸出,起到自体扩容的作用,可较快恢复血浆容量,减轻组织水肿,减少并发症。

高渗盐溶液主要有:①7.5%的高渗氯化钠,是用晶体液进行复苏最有效的选择;输注量为100~200ml(2~4ml/kg)。由于高渗盐水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强,还可能引起溶血反应,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15min后可重复滴注。②高渗乳酸盐溶液(HSD),目前,已经被欧洲各国批准用于创伤早期休克复苏,通常应用0.8~1.0ml/(kg·h),其具体输液速度及量随时以血液动力学指标和保持尿量在0.5~1.0ml/(kg·h)为标准调整;③高渗盐葡聚糖溶液,含7.5%NaCl和6%右旋糖酐,通常一次给予4~5ml/kg。

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高渗盐溶液在肺损伤治疗方面比乳酸钠林格溶液更具优势;高渗盐水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MODS发生率;,使用高渗盐水可以减轻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其效果优于甘露醇。然而,在复苏中,就肾脏氧供而言,高渗盐水并不优于等渗溶液。另外,高渗盐溶液提高渗透压的时间比较短,若浓度过高、用量过大时,可引起高钠血症、高氯性酸中毒及低钾血症。

三、高氧晶体溶液

高氧晶体液的显著特点是携带有高浓度溶解氧和具有高氧分压,输入后在扩充血管容量的同时,也可溶解氧直接提供给组织细胞利用,使组织细胞由乏氧代谢迅速转为有氧代谢,并可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液携氧能力,起到改善重要组织、脏器缺氧状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已使用高氧晶体溶液代替电解质溶液,用于早期休克复苏的补液治疗。

四、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氢钠是碱性溶液。休克时因组织灌注不良,缺血缺氧明显,体内缺氧代谢增加,大量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常并存有代谢性酸中毒,早期补液治疗时,可以适当补充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特别是重度或特重度创伤与烧伤时,红细胞大量破坏以及肌肉组织分解产生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易沉积于肾小管内造成肾功能损害,此时为了碱化尿液需要补给适量的碱性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5%碳酸氢钠溶液是4倍于等渗的高张溶液,可用5%碳酸氢钠125ml加入375ml的生理盐水中输入。

五、其他

此外,临床上常用的还有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液,这两种制剂中的电解质含量分别与生理盐水和乳酸钠林格液相同,只是增加了5%的葡萄糖。葡萄糖可提供热量,主要用于需要补充热量又需要补充等张电解质溶液的病理情况。

第二节 胶体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稳定对维持血容量和血管内外水及电解质的相对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正常的循环血容量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相关联,胶体渗透压升高,可从组织间吸引水分进入血管腔,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增加循环血容量。对持续性微循环障碍患者,快速输入高渗胶体液,可使组织间液迅速向血管内转移,使血液稀释,改善血流状态,有利于静脉回流。

各种液体的复苏效果通常用液体的扩容效力(增容率)表示,这是指静脉注射一定量的液体30min后循环容量的变化与注射液体量的比值,溶液的扩容效力越强,其血流动力学作用越明显。

胶体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停留在血管内时间长,扩容作用明显(扩容效力高),且体内蓄积少(少出现组织水肿),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还有很好的改善微循环和抗凝的效果,因而在液体复苏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为下述目的补液时宜选用胶体液:迅速恢复血容量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微血管的血流,改善组织灌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保证组织细胞氧供(此时需选择胶体液加浓缩红细胞)。

一、人工胶体

人工胶体即血浆代用品。作为血浆代用品,一般应当符合下列要求:①适合各种血型,无须交叉配血试验;②有胶体渗透压,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但又不会长久积蓄于体内;③代谢产物无毒并能经正常渠道排除;④无抗原性。现有制剂中右旋糖酐和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较为常用,两者均为多糖,使用时应注意在少数患者身上可能有变态反应、出血倾向等副作用,在同一患者身上一次用量不宜过大(24h内不宜超过2000ml)。同时因其可干扰血型测定,应在使用前抽好血标本以备做血交叉检验。

1.明胶

4%琥珀酰明胶(分子量30 000,pH=7.4±0.3,Na+154mmol/L,CI-120mmol/L,渗透浓度274mOsm/L)属第一代人工胶体,具有与血浆相似的、符合生理要求的等渗透压和酸碱度,生物半衰期约4h,90%通过肾脏排泄,能较好地维持血容量。

2.右旋糖酐

属第二代人工胶体,是通过α-1,6糖酐键结合线性大分子而形成的高分子量D-葡萄糖多聚体。右旋糖酐是高渗性胶体液,其渗透压是血浆的1.5倍,具有增加血浆容量、扩容维持时效长的优点,一直是休克复苏的胶体溶液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右旋糖酐制剂是中分子量右旋糖酐(dextran70,MW7000)和低分子量右旋糖酐(dextran40,MW4000),一般而言,输入中分子右旋糖酐溶液500ml,可使血容量扩充约600ml,其作用可维持12h左右,但每天用量不宜超过10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不仅能维持循环血量,还兼有减低血粘度、解除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和利尿作用,不足之处是扩容作用较为短暂(约3~6小时左右)。

3.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

属第三代人工胶体,是血浆的另一种替代品,其效果和作用机制与右旋糖酐基本相似,不良反应也和右旋糖酐近似。静脉输入血管后不会轻易渗出,可有效增加血浆渗透压,抑制血管内液体向组织液的外渗,提升循环血量。

HES是一类由支链淀粉衍生出的高相对分子质量复合物,其生理化学特性主要是由葡萄糖分子的羟乙基取代程度(即取代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葡萄糖C2位与C6位上羟乙基基因的个数比(C2/C6比率)决定的。HES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取代级越高,C2/C6比率越高,其在血管内的驻留时间越长,扩容强度越大,但相应地,也就越容易在人体内蓄积,对凝血系统、血小板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也越显著。

HES的发展经历了3代产品:以HES40/HES20(706代血浆/低分子量706代血浆)为代表的第一代,以HES200/0.5为代表的第二代(贺斯),以HES130/0.4(万汶)为代表的第三代,后两者是等渗胶体,可降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和血液黏稠度,进而改善微循环,增加器官血流量和氧运输能力的作用,同时,由于其在结构上与糖原非常相似,在体内有很高的躯体耐受性,仅有非常低的过敏性反应发生。虽然HES不能完全替代血浆,但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各种容量不足及休克患者的治疗。

然而,近年羟乙基淀粉(HES)遭遇到了“信任危机”,2009年爆出德国Ludwigshafen大学医学院的Joachim Boldt教授参与撰写的、超过90篇关于羟乙基淀粉临床研究的论文完全是闭门造车的产物,以致人们对羟乙基淀粉的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变,2013年10月欧洲药品管理局甚至提议,对于脓毒症、烧伤、肾功能不全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危重症患者,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羟乙基淀粉溶液。然而这项提议却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提议基于的三个主要的随机对照试验,均因其设计方案和数据分析而备受质疑,时至今日,国际上对于羟乙基淀粉的临床使用依然充满争议。

如上所述,理论上,胶体液中的胶体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停留在血管内时间长,扩容作用明显,较少出现组织水肿;同时由于血容量增加,稀释了血液,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还有很好的改善微循环和抗凝的效果。晶体液血浆增容率仅为20%,故要达到相同的复苏效果,输入量至少应为胶体液的3倍,大量的补充晶体液,组织水肿几乎不可避免,而组织水肿必然增加组织灌注距离,压迫小血管减少血流量,影响器官功能。相比而言,胶体液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休克时液体复苏效果的决定因素是速度,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纠正组织低灌注,以需要补充20%有效血浆容量为例,胶体液只需1000ml,而晶体液需要3000~5000ml,毫无疑问,胶体液效率更高。至于临床实践上,许多临床研究未能观察到相应的临床疗效。首先,是类似的严谨设计的临床试验难以通过伦理学的要求。其次,危重症患者样本数量少,且病情复杂、变化快,造成收集困难,迄今为止,缺少高质量的大规模研究成果。另外,循证医学惯用的以死亡率作为终点指标的评价体系也使试验难有突破。对此,Jean-Louis这样抱怨:“以死亡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不恰当,因为相对于治疗方案,液体的选择对死亡率只产生很小的影响”。尽管还不能做出结论,我们仍需了解胶体液的比较优势:①对肺功能正常的低血容量患者,有预防肺水肿发生的作用,随着毛细血管渗漏的发展,这一优势有减弱的趋势,但不会完全消除;②胶体液更多停留在血管内,扩容效率高,且体内蓄积少;③有增加肾血流、增加尿量的作用;④现在的胶体液,不良反应很低,安全性好。

二、白蛋白

白蛋白经Cohn冷乙醇分离法从血浆中提取,通过巴氏消毒灭菌,临床用于扩容、改善脏器灌注。

白蛋白是天然胶体,正常人体中,白蛋白贡献血液中约80%的胶体渗透压,调节血浆容量与组织液的平衡,5%白蛋白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等同。作为复苏的液体,白蛋白的扩容效力并不优于其他胶体,但它安全,无肾损害,此外,白蛋白还发挥诸多良好的生理功能,如作为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作为生物活性分子的转运蛋白,作为药物的结合体等。诸多临床研究都证实,白蛋白之所以能在严重脓毒症液体复苏中发挥有益作用,除其具有胶体液的共性外,或许主要在于有效纠正大多数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低蛋白血症,更好地维持有效血容量,进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然而,作为血液制品之一,白蛋白昂贵,尤其是存在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潜在风险,同时由于增加了颅内压,也因而增加了脑外伤并发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临床应用当注意严格适应证的选择。

三、生物技术来源白蛋白

生物技术来源白蛋白是另一充满前景的胶体类制剂,其主要包括化学修饰动物血清白蛋白与基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是牛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其含量约占牛血清中蛋白总量的一半,分子量67 000,等电点4.7,具有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似的结构和功能,而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不易传播疾病,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白蛋白代用品,而如何消除其免疫原性是一个关键问题。研究表明,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葡聚糖等生物大分子作为修饰剂,对酶或蛋白多肽的某些氨基酸残基进行不同程度的化学修饰后,可降低或消除药物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降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清除率,同时保持原有生理活性。当BSA中46%的氨基与PEG偶联后,即可使蛋白完全失去原有的免疫原性。PEG修饰后的BSA可能作为血清代用品之一,代替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AS),但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修饰后的蛋白分子量显著增加,扩散速度受限;修饰后的蛋白生物活性降低等等。1981年,Lawn等人首次将载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相继把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克隆到各种细菌、真菌、植物以及动物中表达获得成功,1989年已有微生物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ecombine-human serum albumin,rHSA)的专利。酵母菌表达量高(克级),易于纯化;转基因动物分泌表达量最高(转基因小鼠表达量最高达35g/L),且翻译后容易加工,前景诱人。但转基因动物的技术目前主要处于实验阶段,且转基因动物面临着许多问题:相关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目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的效率较低,或者引起宿主基因突变;转基因模型与预期结果不符等等。目前进行此研究的大公司主要有日本的Green Cross公司、英国的Delta Biotechnology公司、美国的Genzyme Transgenics公司等,均是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的生产,我国也还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获得的rHSA成本太高,目前还不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需要大幅度提高rHSA的表达产量和简化rHSA的提纯工艺。

第三节 血/成分血

全血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因为在储存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基本上丧失了活性,只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比较稳定,可以有生物效应。加之长期储存血中钠、钾、氨、乳酸含量增高,可以增加患者的代谢负担。因此,现代输全血的适应症越来越少。

红细胞悬液是去除大部分血浆后进行保存的红细胞,同等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其红细胞的量更大,而输入的液体相应较少。常用于补充红细胞,如大量失血的患者。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为改善微循环状态或避免血传播性疾病,都应该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我国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于输血指征也有类似规定:血红蛋白(Hb)浓度>100g/L时不必输血;Hb浓度<70g/L时输注浓缩红细胞;Hb浓度为70~100g/L时,根据患者的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病变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否输血。急性出血量>30%血容量时,可输注全血。

新鲜冰冻血浆是在采集后6~8小时进行分离,然后在-30°C冷冻制成的。1U(250ml)新鲜冰冻血浆含接近正常水平的所有凝血因子,包括400mg纤维蛋白原,能提高凝血因子水平约3%,可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近来的一些研究报道,大多数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酸中毒和低体温度得到较好的调整后,凝血功能仍难以得到很好的纠正,应在早期积极改善凝血功能,早期复苏时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比例应为1∶1。

血小板液每50~70ml中含5.5×109血小板。血小板输注主要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Hb代用品是能运输和释放氧到组织的非细胞液,近年发展较快,包括全氟化碳、来源于人和动物过期血的Hb及重组的Hb等,具有容易获得、无需配血、无病毒和细菌污染、无血液免疫抑制作用、保存时间长、黏度低等优点。

上述临床常用复苏液体的特点如表1-5-1。NICE输血指南(2016最新版)(节选)见附录。

表1-5-1 临床常用复苏液体特点

续表

渗透压(mOsm/L);胶体(g/L);其他溶质(mmol/L)

第四节 水分

常用5%或10%葡萄糖溶液作为基础水分补充。成人每天经皮肤、呼吸道和尿道丧失的基础水分为2000~2500ml,如遇环境温度较高(如使用热风机、红外照射灯)、体温升高或气管切开、腹泻等情况时,水分丢失量亦增多,应适当增加水分补充量。

总之,“液体”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药物,其作用决不能小觑,目前也迫切需要一些大型的随机研究来探索更加精准的液体复苏的策略,但同时也要明确,“液体”只是诸多治疗环节中的一个,科学、合理地临床使用、监测以及评价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张新超)

参考文献

1.Myburgh JA,Mythen MG.Resuscitation fluids.N Engl J Med,2013,369:2462-2463.

2.Semler MW,Rice TW.Saline is not the first choice for crystalloid resuscitation fluids.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6,44(8):1541-1544.

3.Annane D,Siami S,Jaber S,et al.Effects of fluid resuscitation with colloids vs crystalloids on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hypovolemic shock:the CRISTAL randomized trial.JAMA,2013,310:1809-1817.

4.Krajewski ML,Raghunathan K,Paluszkiewicz SM,et al.Meta-analysis of high-versus low-chloride content in perioperative and critical care fluid resuscitation.Br J Surg,2015,102(1):24-36.

5.Shaw AD,Raghunathan K,Peyerl FW,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ntravenous chloride load during resuscitation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SIRS.Intensive Care Med,2014,40(12):1897-1905.

6.Young P,Bailey M,Beasley R,et al:Effect of a buffered crystalloid solution vs saline on acute kidney injury among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The SPLI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2015,314:1701-1710.

7.Thongprayoon C,Cheungpasitporn W,Srivali N,et al.The impact of fluid balance on diagnosis,staging and prediction of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J Nephrol,2016,29(2):221-227.

8.Legrand M,C Ince.Intravenous Fluids in AKI:A Mechanistically Guided Approach.Seminars in Nephrology,2016,36(1):53-61.

9.袁绍华,张新超.严重脓毒症液体复苏:人工胶体有风险?.临床误诊误治杂志,2014,27(7):11-13.

10.蒋朱明.临床水与电解质平衡.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