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营养与健康(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 刘英华 孙建琴
- 3521字
- 2020-08-29 07:51:44
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及膳食指南
第一节 能量及各种营养素
一、能量
(一)概述
能量不是一种营养素,但是能量需求贯穿于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中。机体新陈代谢、发挥生理功能、肌肉活动、产热、生长发育以及组织合成等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求人体必须每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通过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产能营养素进行氧化分解获得所需能量。在机体的氧化过程中,产能营养素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出现断裂,释放出化学能,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量的一部分用于机体基础代谢、体力活动以及生长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另一部分则转变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机体能量摄入与消耗长期失衡时,将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能量摄入量长期低于消耗,就可能导致生长发育缓慢,消瘦;反之,若能量摄入量长期大于消耗,则会使过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身体,导致异常的脂肪堆积,从而引起肥胖。因此,机体应根据个体需要摄入合适的能量,维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动态平衡,以保证生命健康。
目前,我国法定的能量计量单位为焦耳(joule,J),1J指的是1牛顿的力将1千克的物体移动一米所消耗的能量。而为了使用方便,日常一般用千焦耳(kJ)或兆焦耳(MJ)作为衡量单位。此外,营养学中常用卡路里(cal)或千卡(kcal)来计算能量,1kcal的定义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使1升纯水从15℃上升至16℃所需的能量。两种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1kcal=4.184kJ,1MJ=1000kJ,1kJ=1000J。
(二)能量的来源和能量系数
1.能量的来源
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是来源于动、植物性食物中的三大产能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碳水化合物适宜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机体内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后,主要通过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肝糖原约储存体内1/3的糖原,可根据需要分解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循环,为机体尤其是脑组织、神经组织以及红细胞供能。而肌糖原仅供自身使用,可提供机体运动所需能量。机体内糖原储存一般只能满足人体大约12小时的需要,当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时,虽然可以依靠其他产能营养素供给能量,但是会对机体其他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每日必须多次从膳食中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满足机体能量需要。
(2)脂肪:
脂肪是食物中产生能量最高的一种营养素,其单位重量完全氧化时产生的能量比等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高约1.3倍。脂肪主要作为体内的能量贮存形式存在,当人体摄入能量不能及时被利用,都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当机体需要时,脂肪可被动员分解,释放出甘油、脂肪酸,并供给能量。成人每日所需能量中约20%~30%,婴儿所需能量35%~50%由脂肪代谢提供。
(3)蛋白质:
蛋白质在机体内的主要作用在于构成和修复人体组织,供给能量并非其主要生理功能。人体每日所需能量中约10%~15%来自蛋白质,蛋白质在体内经脱氨基作用生成α-酮酸,同时释放能量。
人体一般情况下是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进行生物氧化提供能量,但在长期能量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大时,体内糖原和储存脂肪大量消耗后,机体将主要依靠分解组织蛋白获得能量,维持必要生命活动。但是通过分解蛋白质获取能量是不经济且不科学的。一方面,蛋白质如果被当作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则会对机体组织蛋白的合成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尿酸和尿素等物质,对组织器官造成额外负担。
2.能量系数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称之为能量系数(calorific coefficient)或生热系数。
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外充分氧化燃烧可分别产生17.2kJ(4.1kcal)、39.5kJ(9.5kcal)和23.6kJ(5.5kcal)的能量。但是,由于食物中的营养素无法被机体完全消化吸收(混合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吸收率分别为98%、95%和92%),加之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被完全氧化,最终的代谢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产生尿素、尿酸和肌酐,因此,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较体外氧化燃烧更低。在实际应用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系数需经消化率校正,最终的能量系数如下:
1g碳水化合物产能为16.7kJ(4.0kcal);
1g脂肪产能为37.6kJ(9.0kcal);
1g蛋白质产能为16.7kJ(4.0kcal)。
(三)人体的能量消耗
人体每日的能量消耗主要为了满足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的需要,另外,对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等人群还需要额外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
1.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指的是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需要,即机体处于安静和恒温条件下(18~25℃),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代谢。人体基础代谢时消耗的能量称为基础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BEE)。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指单位时间内人体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可用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或每千克体重)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表示,单位为kJ/(m 2·h)或kcal/(m 2·h)、kJ/(kg·h)或kcal/(kg·h)。
根据1984年赵松山提出的适合中国人的体表面积与身高、体重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计算BEE:
体表面积(m 2)=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
BEE=体表面积(m 2)×基础代谢率[kJ/(m 2·h)]
基础代谢率可按性别、年龄查表获得,人体正常基础代谢率见表2-1。
表2-1 人体基础代谢率
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表面积及体成分:
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及瘦体组织(肌肉、内脏等)比重成正比。体表面积越大,通过体表散热也越多,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也就越高。同理,由于瘦体组织耗能占基础代谢70%~80%,因此,在同等体重情况下,瘦体组织比重越高,基础代谢消耗能量也就越高。
(2)年龄及性别:
基础代谢与年龄基本成反比。在人的一生中,婴幼儿阶段代谢最为活跃,到青春期又出现一次代谢较高的阶段,成年之后代谢逐渐降低。由于孕妇和乳母需要为胎儿的发育和合成乳汁消耗额外能量,基础代谢较一般女性要更高。
由于男性瘦体组织较女性多,因此,在年龄和体表面积相同的前提下,男性基础代谢水平比女性高5%~10%。
(3)内分泌:
体内众多腺体分泌的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都对能量代谢具有较大的影响。当上述激素分泌亢进时,会导致能量代谢升高,继而对基础代谢造成影响。
(4)生活和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对基础代谢有明显影响,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代谢升高,寒冷气候下基础代谢比温热气候下更高。劳动强度较大、精神紧张者的基础代谢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2.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的能量消耗也称为运动的生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exercise,TEE),是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体力活动的耗能占机体总消耗能量的15%~30%,并且受到活动强度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动作的熟练程度、体重及肌肉所占比重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委员会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基础上,将中国成年人体力活动强度按照身体活动水平(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L)分为三级:轻体力活动、中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详见表2-2。
表2-2 建议中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
3.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又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指的是人体在摄食过程中所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膳食成分对于食物热效应的影响至关重要。食物中蛋白质的热效应最大,是其本身产能的30%~40%,碳水化合物为5%~6%,脂肪为4%~5%。混合膳食的食物热效应一般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此外,摄食量和进食速度都会影响食物热效应,吃得越多越快,食物热效应也越大。由于食物热效应只能增加体热的外散,并不能为机体利用,因此,在摄食时需考虑食物热效应导致的额外能量消耗,保证摄入能量和消耗能量的平衡。
4.生长发育
健康成年人的能量代谢不需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人群还需要额外补充能量,主要用于形成新的组织及新组织的新陈代谢。同时,对于孕妇而言,子宫、乳房增长、胎盘、胎儿发育等需要额外能量摄入;对于乳母而言,乳汁合成与分泌也需要比孕期摄入更多的能量。
(四)能量的食物来源
人类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为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产能营养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它们虽然都可以向机体提供能量,但是各自又有其特殊的生理作用。粮谷类和薯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且能量密度适中,是膳食中的最佳能量来源;油料作物中脂肪含量丰富,属于高能量食物;动物性食物、大豆和植物种子等含有较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一般而言,动物性食物的脂肪及蛋白质含量比植物性食物更高,但是大豆和坚果类除外,它们也富含脂肪及蛋白质;蔬菜水果中因为脂肪、蛋白质含量很少,且碳水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为膳食纤维,因此一般含能量较低。
三大产能营养素之间必须保持比例合理,促进膳食平衡,才能达到合理营养。根据中国人的传统膳食习惯,可保持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组合,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供能比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