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定手册
- 卢传坚 杨克虎
- 2351字
- 2020-08-28 08:44:23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指南的现状与挑战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现状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它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吸收中、西两种医学的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丰富西医学,促进整体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经历了临床研究(20世纪60~70年代)、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发展(20世纪90年代)等阶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活血化瘀研究、急腹症治疗研究、砷剂治疗白血病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研制及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等。它们均是应用现代医学的优势发掘、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和实践的典范,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架构,发展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医疗及科研机构,并在国际医药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促进和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结合医学研究,如日本的结合医学、韩国结合医学、美国结合医学等。
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是以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为主题,采取病证结合的模式,在对当前可用证据进行严格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偏好与价值观、医疗成本、利弊平衡、综合分析后得出的辅助临床医师和患者共同临床决策的指导性意见。
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制定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学的科学技术和临床实践能力,并有利于国际交流,起到指导作用。
三、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中医药指南制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一系列指南及标准化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学术团体根据临床实际的需要,制定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内共有中西医结合指南69个,涉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糖尿病、生殖器疱疹、肝纤维化、强直性脊柱炎等42种疾病。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9%)的指南数量最多,其次为妇科疾病(12%)及消化系统疾病(12%)。国内最早发表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见于1980年,是由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疾病协作组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疾病诊疗标准》,发表在《中级医刊》上。中西医结合指南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多数指南均未对如何制定进行描述,所以无法获知指南的制定流程,也较少有指南在组建制定小组成员时充分考虑多学科专家以及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问题。大部分指南是基于专家共识形成的,也有部分尝试进行循证性指南开发的研究,如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该指南虽然没有完全按照循证指南的开发程序与方法,但明确提到了证据的分级标准,为建议治疗方案提供了证据。
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面临的问题与形势
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经历了从无到有、质量逐步提高的历程。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也是未来指南研究的重要方向,现将其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一)指南总体开发水平与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总体开发水平不高,多数为共识性指南。指南开发过程中缺少统一的报告规范、制定程序与方法,因缺少指南方法学的指导,导致指南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影响了指南的权威性,限制了指南的推广应用。同时,缺少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也是影响指南质量的一个客观因素。
(二)缺少专门的指南制定组织及机构,工作缺乏系统性
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开发由不同学术组织、单位、个人完成,缺乏系统性总体设计与组织实施,大部分缺少固定的指南工作组。纵观已有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发现,指南之间缺乏联系,呈现分散、孤立的状况。
(三)指南的管理机制尚未成熟,知晓率及利用率较低
目前,国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主要由专业组织进行发布,一般见于学会的系列杂志上,缺乏公认的指南发布平台。不同的杂志指南质量良莠不齐,尚未建立完善的指南评审机制,从指南开发到发布前的评审程序不清晰,发布后对指南的应用及实施效果缺乏监控与评估。由于缺乏有效推广方式,导致指南知晓率偏低,临床医师或患者利用率不高。
五、中西医结合指南面临的挑战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形式,广泛存在于我国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随着医学发展、结合医学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发展和规范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日益增高,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能够指导临床实践,规范医疗服务与技术,其开发与应用在新形势下面临挑战,例如:①目前中西医结合领域诊疗指南数量较少,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②已发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整体质量不高,多为专家共识;③当前缺乏符合中西医结合实践的特点,与国际接轨的指南制修订方法学体系。
六、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策略和建议
1.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发展战略,做好顶层设计
明确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定位、主题与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各发展阶段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指南开发,全面推进指南体系的建立,其过程应做到分阶段、有计划。
2.建立国际接轨的指南制定程序与方法学体系
遵循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自身规律,引入医学实践指南开发程序与方法,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获得公认的中西医结合指南开发程序与方法学体系,保障指南质量与水平。
3.建立指南评审机制及发布平台
为了保证指南的质量,应努力建立指南的评审机制,反复听取相关机构、权威专家及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通过严格审核后再由公认的发布平台进行统一发布。
4.减少利益冲突
利益与冲突是相互依存的,在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利益冲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证据的偏倚。因此,为减少利益冲突,保证指南制定的透明化,消除潜在的偏倚,应加快建设指南相应的利益冲突管理机制。
5.加大指南的宣传推广力度,促进指南的有效实施
指南的推广实施是实现指南目的的重要环节,可借鉴国内外循证指南推广的成熟模式,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指南推广方式,推进指南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