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一、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早在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论述了燥邪可导致人体疾病,并提出治燥之法,为后世所尊崇,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燥者濡之”的总则,并进一步指出根据燥邪的性质,要用相应的治法,即“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甘苦”的法则。
东汉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云:“诉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与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患者言我满,为有瘀血也”,详细论述了由于瘀血导致皮肤干燥、肌肤甲错的机制,并提出“缓中补虚”的治疗原则。
金元时期,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中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指出燥的病因是气血亏虛,即“枯涩者,气衰血少,不荣于皮肉,气不通利,则皮肤皴揭而湿也,及甚则麻痹不仁”。
明清时期,各路医家将“燥邪致病”分为“内燥致病说”和“外燥致病说”两大类。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篇》云:“燥邪之气虽为外邪,但是有阴阳之分。从阳者因于火,热者伤阴,必累于脏;从阴者因于寒,寒者伤阳,必累于经”,明确指出了燥邪致病的不同转化。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云:“燥盛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肉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由此提出了精血津液亏虚致燥的“内燥学说”。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燥》总结燥邪伤人的规律,认为燥邪有内外之分,外燥伤人上焦气分,提出用药之法当辛凉甘润,以养肺胃之阴。内燥是由于肝肾精血亏虛所致,或因药石所伤,治法应当“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并且指出燥邪致病的一般规律,即“燥邪致病,始伤人上焦气分,延绵日久,病必入下焦血分”,同时治疗上提出“上燥治气(肺),下燥治血(肾)”的基本原则。
二、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认识
中医药治疗SS在临床上有着明显的特色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治疗SS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疗效也逐步提高。
综合历代对本病的论述,现代医家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与燥邪、阴虚、血燥、湿困、瘀血、毒邪有关。现代医家认为本病致病之燥具有内燥及外燥两者共同的特点,同时SS的发病是建立在患者禀赋不足,阴津亏虚基础上,虚、燥、瘀、毒四者相互作用而发病。如马武开认为SS可损伤人体津液,或造成津液输布障碍,而引起上述病理表现的原因则与正虚感邪、阴虚津亏、瘀血阻络、燥盛成毒有关。王树臣教授认为本病发展中阴虚、燥毒、血瘀环环相扣,一损俱损。杨仓良等也认为痰瘀毒内生是SS发病及发展的病理基础。周翠英等也认为SS的内在病理基础为阴虚,燥毒作为本病发病的始动因素,同时也是病情进一步加重的病理因素,而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燥毒与瘀血贯穿始终,二者互结,导致出现体内津液输布障碍,使病程延长。
三、我们对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我们认为SS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先天禀赋不足,阴津亏虚为发病基础,外邪可以致燥,内伤气机失调、痰湿、瘀血等也可以致燥。其中阴虚、津亏、外燥、内燥、气滞、痰湿、瘀血多种病理因素可共存且相互作用,而无论是外燥,还是内燥,在阴虚、津亏、气滞、痰湿、瘀血多种病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化生燥毒,损害机体脏腑气血。而燥毒形成后又可以更加耗损机体津液、破坏脏腑气血,加重阴虚、津亏、气滞、痰湿、瘀血。燥、毒、瘀三者相互结合,导致本病日久缠绵难愈。燥、毒、瘀相互作用可加重本病的病情,导致一系列变证坏证的出现,同时病因病机也可由阴虚津亏转化为阴阳俱亏。故凡本病除口眼干燥、皮肤干燥、关节疼痛等症状外,若伴见四肢不温,皮肤青紫,口唇发绀,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稀等,多提示病情严重,预后欠佳。
因此在治疗上不能单纯以润燥生津为原则治疗本病,初期可能疗效尚可,但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发展,必然导致最终疗效欠佳,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一系列变证坏证,故在疾病早期就应及时运用活血化瘀药及润燥解毒药,方能去除初生燥毒与瘀血,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