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老年康复指南
- 无锡市老龄工作委员会 无锡市康复医学会
- 11822字
- 2020-08-28 10:46:00
第二节 康复评定
老年人的运动功能异常有诸多表现,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估,以判断老年人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以及严重程度,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对应的功能训练。
一、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是评定肌力的主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与力学、生物力学、人体解剖与生理相结合,使肌力的计算机化评定得以实现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徒手肌力检查法仍以其操作简单、科学、实用而成为临床工作中最广泛应用的评定方法,也是老年康复机构最适宜的肌力评定方法。
(一)肌力的定义
肌力是指骨骼肌的最大随意收缩力,因此肌力评定的前提条件是:评估随意收缩力,而不是肌肉痉挛所产生的力;评估最大收缩力,而不是任意收缩力,因此受试者必须尽全力测定。
(二)影响肌力评定的生理因素
1.肌肉初长度
一般来说,每块肌肉都有其特定的最佳长度以产生最大的肌力。单关节肌缩短或双关节肌两端因向心收缩而靠近时,肌肉收缩力会有所下降,尤其在多关节肌表现明显。双关节肌和多关节肌相对于单关节肌收缩效率更高,因为其在一个关节处缩短的同时在另一个还可以被拉长,而且多关节肌在做向心收缩时还可以维持一稳定的张力,因为其在一个关节处缩短的同时可以在其他关节维持最佳肌肉长度,这提示我们在检查抗阻肌力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肌肉初长度。
2.肌肉收缩方式
从生理学角度看,肌肉离心收缩时可产生最强的收缩力,而等长和向心收缩时肌力较小。在每一个特定关节角度上,最大的等长收缩力量比相同角度上向心收缩力量强,但是,此角度上最大离心收缩(肌肉抵抗过重的负荷被拉长)所产生的力量还是要大于等长和向心收缩所产生的肌力。临床上一般不使用离心收缩检查肌力,多用向心和等长收缩。因为离心收缩速度越快,产生的肌力也越大,很难标准控制,而向心收缩却相反,收缩速度越快产生的肌力越小。向心收缩时必须控制速度一致,一般选用中度的收缩速度。而等长收缩时必须在终末角度时用力停住,此时肌力可能比向心收缩高出一个等级。
3.肌肉类型
Ⅰ型肌纤维收缩速度慢,但耐疲劳;Ⅱ型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但容易疲劳。不同肌肉根据作用不同所含肌纤维的比例不同,临床上必须考虑肌肉收缩速率和所施加的阻力大小。一般来说,要得到相同等级肌力的Ⅱ型肌纤维所施加的阻力比Ⅰ型肌纤维要小。如多数为Ⅱ型肌纤维的胸锁乳突肌能抵抗的力量比Ⅰ型肌纤维的比目鱼肌要小得多,但肌力评分均可得正常。
4.运动单位募集
运动单位是指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其支配的所有肌肉纤维。一个运动单位的动员遵循全或无的定律,即全力收缩或者无收缩。一次肌肉收缩产生的肌力大小取决于收缩时运动单位募集的程度。运动单位募集越多,肌力就越大。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决定了在特定时间段肌力的大小。肌力评定时需要充分调动受试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评估到客观的肌力,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者障碍都可以导致肌力下降。
5.肌肉横截面积
肌肉横截面积代表肌肉纤维的总量,是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肌力与肌肉横截面积的商称为绝对肌力。肢体长时间制动造成肌肉萎缩或者肌肉横截面积减少,是肌力减退的主要因素之一。
6.肢体运动的杠杆作用
肢体运动时力量的大小受肢体的位置影响。肢体位置对肌力影响的关键因素就是肢体的杠杆作用,也就是肢体位置改变导致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变化,而导致实际肌力的变化,因此,在肌力测试时需要考虑关节运动时的相对角度。
7.影响肌力的其他因素
影响肌力的其他因素还包括理想化运动适应、运动时的小范围僵硬、运动特异性以及受试者的年龄和性别等。
(三)徒手肌力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检查法由Robert Lovett于1912年创立,后发展出不同的评定标准。这些评定标准的设立均基于如下因素:①徒手给予收缩肌肉阻力的大小,代表此肌肉或肌群的肌力,此力量是由测试者施加的,要垂直于受测肢体的长轴,并和收缩肌肉力矩的方向相反;②肌力检查应检查肌肉或肌群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移动身体节段的能力;③观察或触摸肌肉有无收缩也是肌力检查的重要内容;④肌力评定标准基于重力的影响和测试者施加的阻力,而重力的影响和受测肢体的摆放密切相关。通常采取的两种体位是抗重力位和非抗重力位。
Kendall法测试的是特定肌肉而不是动作,因此需要仔细选择受试者的肌肉。特定的肌肉比动作需要更多的解剖和运动学知识,检查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检查结果更精确。Kendall用等长收缩的方法测试肌力,而且要求按照特定肌肉及纤维走向摆放体位。而Lovett法要求受试者做出完整的关节活动,虽然相对于Kendall较主观,但是可以发现不同角度下可能存在的肌力不足情况。当受试的身体节段力臂较短时,重力基本不产生影响,此时,仅需徒手施加阻力或不施加阻力即可判断等级了,如手指和脚趾等部位,而当受试者无法采取标准体位测试时,可能仅可采取触诊方式判断肌力等级。
(四)检查步骤
徒手肌力检查应尽可能按照标准步骤逐步操作,所得结果相对才能较可靠。
1.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步骤。
2.确定与受测肌肉相关的PROM,以该运动范围为全关节活动范围,用于检查或衡量肌力大小。
3.肌力检查应首先从抗重力位开始。首先把受试者摆在抗重力位,并在此体位下把所有需要检查的肌肉一次测完。尽量避免反复改变体位以防患者疲劳影响测试结果,体位摆放尽可能使患者感觉安全和舒适,并方便测试者观察。
4.充分暴露受测肢体,并覆盖其他肢体。
5.向受试者解释和示范测试动作,通常通过被动活动引导受试者完成一次测试动作。
6.受测肢体按照肌纤维走向摆放,保证肌肉收缩方向与肢体运动方向一致。
7.受试者收缩肌肉前,有效固定身体近端。
8.发出口令嘱受试者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运动。测试者观察动作和肌肉,并对肌腱和肌腹进行触诊,直到动作结束。
9.如患者可以完成抗重力位全关节范围运动,则进行抗阻运动。施加阻力于肢体节段远端但不能跨越邻近关节,力的方向要尽量和肌肉收缩方向相反,阻力的施加和释放必须平稳。施加阻力前告知受试者用其最大力量收缩肌肉,如患者无法完成抗重力位运动,则待所有此体位下检查完成后进行非抗重力位运动。
10.记录肌力等级、测试日期,并评估患者表现。
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维持特定静止或运动姿势肌肉所保持的紧张状态,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活动的基础。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肌张力可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静止性肌张力的检查是在安静状态下观察肌肉的外观、触摸肌肉的硬度、被动过伸运动时活动受限程度及其阻力来判断;姿势性肌张力是在患者变换各种体位过程中,观察肌肉的阻抗及肌肉的调整状态;运动性肌张力是在患者完成某一动作过程中,检查相应关节的被动运动阻抗。肌痉挛是张力增高的一种类型。
肌张力异常主要表现为低张力和痉挛。根据肌张力不同程度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6 级:0级中重度低张力,1级为轻度低张力,2级为正常肌张力,3级为轻度痉挛,4级为中度痉挛,5级为重度痉挛。
(一)正常肌张力特征
1.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放置在空间某一位置上,有保持肢位不变的能力。
4.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间的平衡。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变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6.需要时可以完成某肌群的协同动作,或某块肌肉的独立运动能力。
7.被动运动时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抵抗性。
(二)肌肉低张力特征
1.肌张力低下,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减弱或消失。
2.抗肢体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
3.肌力降低或消失。
(三)肌痉挛的特征
1.被动运动时诱发伸张反射。
2.对被动运动产生抵抗。
3.主动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平衡破坏。
4.可动范围减少,主动运动减弱或消失。
(四)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的评定方法有手法检查、摆动和屈曲维持试验、电生理技术等,手法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不需要任何仪器和设备,操作简单方便,适合于各级单位使用。
1.手法检查
根据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估的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有神经科分级和Ashworth分级,其他方法还有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Penn分级法和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Clonus分级法(表3-1)。
表3-1 肌张力的评定
改良Ashworth法临床应用最多,具体方法是根据关节被动运动阻力来分级肌张力,要求在1秒内完成关节活动。分级为: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1级:肌张力轻微增加,表现为在抓握中被动屈或伸至最后有小的阻力;1 +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表现为在抓握至一半ROM以上有轻度阻力增加;2级:肌张力在大部分ROM中都有较大增加,但肢体被动运动容易;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4级:受累部分肢体强直性屈曲或伸直。
2.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
Kevin和Hui-Chan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提出了评定痉挛的量表,包括3个方面: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目前主要应用于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评定。若用于踝关节,评定内容则包括跟腱反射,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踝阵挛。评分标准如下:
(1)腱反射:
0分: 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2分:反射正常;3分:反射活跃;4 分:反射亢进。
(2)肌张力:
0分:无阻力(弛缓性瘫痪);2分:阻力降低(低张力);4分:正常阻力;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8分:阻力重度增加。
(3)阵挛:
1分:无阵挛;2分:阵挛1~2次;3分:阵挛2次以上;4分:阵挛持续超过30秒。
结果判断:0~6分:无痉挛,7~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 分:重度痉挛。
3.摆动试验和屈曲维持试验
摆动试验用于下肢肌痉挛的测定。患者取仰卧位,尽量放松肌肉,患侧小腿下垂于床外,当小腿自伸直位自由落下时,通过电子量角器记录摆动情况,屈曲维持试验用于上肢痉挛的测定。患者取坐位,患肩屈20°~30°,外展60°~70°,肘关节置于支架上,前臂旋前固定,用一被动活动装置使肘关节在水平面上活动,用电位计、转速计记录肘关节位置角度和速度,用力矩计记录力矩。
(五)临床意义
1.肌张力增高的益处
(1)伸肌痉挛有助于站立与行走。
(2)受增强牵张反射所易化的等长收缩与离心性随意收缩的强度较强。
(3)维持肌肉质量。
(4)维持骨质密度。
(5)可减轻瘫痪肢体水肿。
(6)减少深部静脉血栓的危险。
2.肌张力增高的害处
(1)阵挛、髓内收肌的剪刀样状态与屈肌痉挛影响站立平衡。
(2)伸肌痉挛与阵挛影响步行摆动期。
(3)降低随意运动速度。
(4)屈肌与伸肌痉挛影响床上与轮椅体位,使皮肤破损。
(5)张力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导致挛缩。
(6)自发性痉挛影响睡眠。
(7)髋屈肌与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部卫生与性功能活动。
(8)痉挛或阵挛妨碍驾车。
(9)虽然多数张力增高不痛,但连续屈肌痉挛引起疼痛。
(六)评定注意事项
1.评定在温暖的环境、舒适的体位下进行。
2.进行被动运动时,以不同的速度和幅度来回活动,并做两侧的比较。
3.选择标准体位,排除时间、情绪、环境对评定结果的影响。
三、平衡功能评定
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即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应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内的能力。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肌力下降,本体感觉和前庭觉都有所减退,导致平衡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跌倒、骨折等情况。因此,要对老年人的平衡功能进行评估。
(一)原理
1.平衡功能正常的依据
人体具有能保持身体位置稳定的能力即稳定力,可保证身体在最小的摆动下能保持姿势,在随意运动中能调整姿势,能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做出反应,即动态稳定性。例如,在中风患者中,这三大因素皆有可能受损而导致平衡失调。当人类身体失去平衡时,身体自然会产生平衡反应,例如,身体往相反方向倾倒,将上肢或下肢伸展或踏出一步,以恢复平衡,防止跌倒,这些复杂的反应是由中枢神经和肌肉及骨骼系统控制的。要有好的平衡力,需要有下列条件的存在,无论损伤以下哪一条件,都会影响平衡力:①视觉;②前庭功能;③本体感受效率;④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尤其是手部和足部;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⑥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⑦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动作;⑧肌力与耐力;⑨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
2.支持面与平衡的关系
支持面的改变直接影响着维持平衡的能力。支持面大,体位稳定性好,容易维持平衡。反之,随着支持面的变小,身体重心的提高,体位的稳定就需要较强的平衡能力来维持。
3.平衡反应的特点
维持正常的平衡能力的生理基础是身体的平衡反应,主要包括身体仰卧位和俯卧位时的倾斜反应、坐位时颈上肢的保护性伸展反应和立位时下肢髋部及跳跃反应。平衡反应使人体在任何体位时均能维持平衡状态,它是一种自主的反应,受大脑皮质的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当人体突然受到外界刺激引起重心变化时,四肢和躯干会出现一种自主运动,以恢复重心到原有稳定状态。例如,当患者坐位或立位时突然被推,全身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此时会不由自主地伸出上肢或移动下肢等以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当病人能在稳定的平面上完成平衡反应时,再让其站到可移动的平面上,通过身体移动或倾斜可引出平衡反应,例如,平衡板上的平衡训练即属于此。
(二)评定方法
平衡能力的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师需要评定及了解患者失去平衡的原因,再加以训练才会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客观的平衡评定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分为徒手评定和仪器评定。
1.徒手评定
平衡的临床评定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1)观察法
静态平衡:①睁眼保持坐位,闭眼保持坐位;②睁眼保持立位,闭眼保持立位;③双足并行站立,双足足跟碰足尖站立;④单脚交替支撑站立。
动态平衡:①保持坐位、立位时,推动患者让其头颈上肢躯干在移动的情况下保持平衡;②足跟碰足趾走直线,走标记物;③侧方走,倒退走,走圆圈。
(2)测试法
1)静态平衡:
①患者单腿站立,双手叉腰,让患者保持10秒,另一侧下肢再重复相同动作,此方法可测试患者的直立平衡。②患者用健腿站立,将患腿放置于健腿的内侧膝关节部位,双手交叉放在腰部,指示患者闭眼,然后将负重腿的足跟抬起离开地面并尽可能长时间保持此体位不动。治疗师应准确记录下患者保持的时间,以记录评定情况。③患者一足立于棍上(尺寸:3cm×3cm×32cm),可与棍的纵轴方向交叉,也可与棍的纵轴方向平行,测试患者是否能保持此体位。
2)动态平衡:
①令患者在九个相同长度和高度但宽度不同的平衡木上(16~17cm)行走,首先在较宽的平衡木上行走,再进展至最窄的,要求患者双手叉腰,以足跟抬起足尖着地的方式行走。②指示患者向侧方固定地点跳跃,然后弯腰移动地上物体,让患者保持此体位,最少5秒钟,此测试可检查患者的跳跃能力和落地的准确性及躯干的平衡能力。
(3)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
此方法是由瑞典医生Fugl-Meyer等在Brunnstrom评定基础上发展而来(表3-2)。常用于测试上运动神经元性功能障碍的偏瘫患者,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表3-2 Fugl-Meyer平衡功能测试
续表
(4)MAS平衡功能评测:
MAS(motor assessment scale)运动功能评测法是由澳大利亚学者Carr和Shepherd提出的运动功能检测方法,总评分48分。其中有关平衡功能测定12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坐位平衡
1分:在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治疗者给予患者帮助)。
2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10秒钟(患者不抓握任何物体,膝足并拢,端坐位双足平放在地上)。
3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身体前倾,体重均匀分布(头部直立、挺胸、重心在髋关节前,体重分布在双侧下肢)。
4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并能向后转动头部及躯干(双足并拢平放在地上,手放在膝上,不接触身体)。
5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并能身体向前,手摸地面,然后回到坐位平衡(双足平放在地上,手不抓任何物体,保持下肢不动,必要时可支撑患侧上肢,手接触至少足前10cm的地面)。
6分:无支撑坐在椅上,向侧方弯腰,手摸地面,然后回到坐位平衡(双足平放在地上,不抓握任何物体,保持下肢不动,必要时可支撑患侧上肢)。
2)坐位→站立位
1分:在治疗者帮助下站起来。
2分:借助辅助具站起来,但体重分布不均,需要用手来支撑。
3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匀,不需要用手支撑。
4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匀,并能保持髋、膝伸直5秒。
5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匀,髋、膝完全伸直,然后再坐下。
6分:10秒钟内,不需任何帮助,自己站起来、坐下3次(体重分布均匀)。
此外,还有Berg平衡量表,详见第二章。
2.利用仪器的平衡功能评定
(1)力学平板:
如电脑化平衡仪,它主要分析患者的重心位置和肢体受力点的匀称度,重心转移能力及对重心扰乱的反应。
(2)人体活动分析系统:
利用一些反光物质指示器放置于各关节上作为参考点,并用电脑化录像系统捕捉患者行走时各关节的活动情景,分析健肢与患肢的活动差别,再加以训练。
(3)平衡姿势图:
平衡静态姿势图是利用计算机控制的重心平衡仪,测定与平衡相关的姿势图的五种参数(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平均摆速、前后摆速、左右摆速)。
四、协调功能评定
正常的随意运动需要有若干肌肉的共同协作运动,当主动肌收缩时,必有拮抗肌的松弛,固定肌的支持固定和协同肌的协同收缩,才能准确地完成一个动作,肌肉之间的这种配合叫作协调运动功能。主要表现为:能产生平滑的、准确的、有控制的运动,同时这种协调还必须要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来配合进行。不协调的运动是指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
老年人协调功能同样因为本体感觉下降、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中枢整合能力下降及肌肉收缩速度下降导致协调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出现动作缓慢、精细动作完成困难等。因此,同样应该对老年人进行协调功能评定。
(一)协调性的病理特点
1.运动协调障碍的概念
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前庭、小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其中小脑对协调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当大脑皮质发出随意运动的命令时,小脑便产生了制动作用。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此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
2.协调障碍的主要分类
根据中枢神经中不同病变部位分为:小脑共济失调、基底核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三种。
(1)小脑共济失调: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和调节随意运动,小脑的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小脑共济失调。症状以四肢与躯干失调为主,四肢和躯干不能灵活、顺利而准确地完成动作。患者对运动的速度、距离、力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距不良、动作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步态不规则、稳定性差,称蹒跚步态。
(2)基底核共济失调:
此类病变的患者主要是肌张力发生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或低下、随意运动减少或不自主运动增多。
(3)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病变造成深感觉障碍,此类患者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行走时动作粗大,迈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足过高、跨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总看着地走路,闭目或在暗处步行,易跌倒。
3.不随意运动
是由随意肌不由自主地收缩所发出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主要表现如下:
(1)震颤:
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所引起的一种肢体摆动动作。
(2)舞蹈样运动:
肢体的一种快速的、不规则的、无目的的、不对称运动。
(3)手足徐动:
临床常见,主要表现为,手指或足趾的一种缓慢持续、伸展扭曲动作,可重复出现且较有规则。
(4)手足抽搐:
上肢:腕部屈曲、手指伸展、掌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靠近掌心并与小指相对,称为“助产士手”;下肢:踝关节与趾关节皆呈屈曲状。
(5)摸空症:
表现为上肢以肘、腕、手关节为主的一种无意识摸索动作。
(二)协调性的评定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动作
协调功能正常的依据为运动排列的多样性;具有良好的平衡反应能力;当固定身体的某一部位时,具有能使身体的其他部位完成平滑的、顺畅的运动的能力。观察患者在各种体位和姿势下的启动和停止动作,是否准确、运动是否平滑顺畅、有否震颤。如让患者从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或从俯卧位起身至侧坐位,然后进展至四点跪位、双膝跪位、单膝跪位、立位等。
2.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
(1)指鼻试验/对指试验
方法:患者坐位或位,肩关节外展90°,伸肘,指示患者用示指尖触及自己的鼻尖或对侧示指的指尖,闭眼情况下不能完成,为感觉性共济失调;无论是闭眼还是睁眼均不能完成,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初时,由于患者的稳定性较差,可让患者在稳定的体位,也就是肩部在完全支撑的体位下进行检查,若患者表现为过分震颤或准确性差,这表明,近端关节缺乏稳定性,待稳定性稍加强,便可变换体位,减少肩部的支撑再进行检查。
(2)跟膝胫试验:
患者仰卧位,抬起一侧下肢,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髌骨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移动。感觉性失调障碍的患者,表现为足跟难以找到膝盖。
(3)闭目难立征(Romberg征):
双足并立站立,双足足跟碰足尖站立或单足交替支撑站立。伴感觉障碍的患者,表现出站立不稳和震颤明显加重。
(4)肢体放置:
治疗师让患者将双上肢前屈90°并保持,或让患者将膝伸展并保持。
(5)旋前旋后试验:
患者坐位,双手放在大腿上,指示患者快速旋转前臂。小脑性失调患者表现出协调性、准确性差。
3.上下肢协调性测试试验
见表3-3。
表3-3 上下肢协调性测试试验表
4.躯干下肢协调性障碍的评定
上田氏平衡反应试验(表3-4),此平衡反应试验也可用于躯干下肢协调性障碍的评价。
表3-4 上田氏平衡反应试验
注:以总分数评定
五、姿势评定
随着年龄逐渐增加,累积的身体组织结构变化愈加明显,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影响到正常姿势。因此,需要对姿势进行评定。
(一)侧面观
从侧面观察,正常背颈曲和腰曲度介于3~5cm之间。
1.头向前倾斜
下颈段和上胸屈曲增加,上颈段伸展增加,颈椎的体位于中心线的前面,颈部的屈肌放松,伸肌紧张,常见于颈部长期前屈坐姿的老年人。
2.胸脊柱后凸(驼背)
是胸椎体向后凸增加的表现,重心位于椎体的前方,颈曲深度超过5cm以上。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脊柱的退行性变化。
3.鞍背
鞍背因脊柱腰段过度曲凸所造成,其特征是腰段向前曲凸程度明显增大,常大于5cm,使腹部向前突出。为维持身体直立平衡,鞍背者与驼背相反,头颈或上部躯干重心,落于标准姿势的后方。通常与腰骶角增大、骨盆前倾和髋屈曲、椎体后部受压肥胖症和不良站立习惯等因素有关。
4.胸部畸形
(1)平胸:
胸部呈扁平状,前后径较小,横径明显大于前后径。
(2)圆柱胸:
胸廓的前后径与横径的比例近似1∶1,呈圆柱形。
(3)鸡胸:
胸骨处明显隆突,胸廓前后径大于横径。
(4)漏斗胸:
胸前部呈凹陷状。
(5)不对称胸:
左右胸廓歪斜,大小高低不一,明显呈不对称状。此情况在脊柱侧凸重度患者中常可见到。
5.骨盆后倾
耻骨联合位于髂前上棘之前,髂前上棘位于重心线的后方。
6.骨盆前倾
耻骨联合位于髂前上棘之后,髂前上棘位于重心线的前方。
7.膝过伸
踝关节常呈跖屈位,膝关节位于重心线的后方,股四头肌、腓肠肌紧张。
8.膝屈曲
伴踝关节背屈位、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位于重心线的前方,股四头肌被拉长。
(二)后面观
1.头部倾斜
与同侧椎体受压有关,一侧颈部屈肌紧张,对侧颈部屈肌被牵拉,头部在冠状面上向一侧倾斜。有时和长期优势上肢的运动有关。
2.肩下垂
在肩下垂情况下,两肩在冠状面上不在同一水平,一侧的肩关节下垂,另一侧的肩关节可以抬高和内收、菱形肌背阔肌紧张。
3.肩内旋
肩内旋与肩关节屈曲、外旋受限有关,常见于长期使用腋杖的病人。
4.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时,脊椎的棘突在冠状面上向外偏离重心线,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可引起肩和骨盆的倾斜。功能性胸腰段侧弯是与长期不对称姿势、优势手、下肢不等长有关,在肌肉方面可见凹侧组织紧张、凸侧组织薄弱、被牵拉。检查时用重锤悬垂法:令被测者直立,测量者将重锤的端线置于被测者枕骨粗隆中心点,或置于第7颈椎棘突中心点上,待垂线稳定于两腿夹缝时,测量脊柱每一呈侧凸区域偏离垂线的最远点到垂线的水平距离。
5.骨盆向侧方倾斜
骨盆侧方倾斜时,骨盆在冠状面偏向一侧。如骨盆右侧方倾斜时,伴有左侧髋关节内收和右侧髋关节外展;在肌肉方面右侧腰方肌紧张,髋关节外展时,对侧髋内收肌紧,对侧髋外展肌力减弱。
6.骨盆旋转
重心线落在臀裂的一侧,可见内旋肌和屈髋肌软弱,这种情况常发生于偏瘫的患者。
7.扁平足(平足)
足内侧纵弓变低,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跟骨向下和旋前,舟骨粗隆凹陷,腓骨长短肌和伸趾肌短缩,胫后肌和趾长屈肌拉长。扁平足可以分为僵硬的扁平足和可屈性扁平足两类,僵硬的扁平足在结构上是畸形,内侧纵弓在非负重体位、足趾站立和正常负重情况下均不存在;可屈性扁平足是内侧纵弓在负重时缺如。扁平足在行走时登地动作和弹性差,行走动作比较僵硬。
8.高弓足(空凹足)
可见内侧纵弓异常高,跟骨后旋,胫前、后肌短缩,腓长短肌和外侧韧带拉长。空凹足和平足一样也可以是僵硬或可屈性的。
(三)前面观
1.下颌骨不对称。
2.锁骨和其他关节不对称 一般由外伤引起。
3.髋外旋及髋内旋 髋内旋时髌骨转向腿内侧,髋外旋时髌骨转向外侧。
4.膝外翻 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其特点是:膝外翻时,膝关节的中心在大腿和小腿中线的内侧,两腿呈X形。膝关节外侧的肌肉及结构紧张,膝关节内侧的组织被拉长。膝外翻多见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者类风湿关节炎的老年患者。
5.膝内翻 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其特点是,在膝内翻时,膝关节的中心在大腿和小腿中线的外侧,两腿呈O形。在肌肉方面,髋内旋紧张,膝关节过伸,髋外侧旋转肌、胫后肌腘绳肌被拉长。膝内翻也多见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者类风湿关节炎的老年患者。
6.胫骨外旋 髌骨向前,足趾向外,髂胫束紧张。胫骨外旋常与股骨后倾,后交叉韧带撕裂、胫骨结构畸形(骨折或发育问题)等因素有关。
7.胫骨内旋 髌骨向前,足趾向内,内侧腘绳肌和股薄肌紧张。胫骨外旋常与股骨前倾,前交叉韧带撕裂、胫骨结构畸形(骨折或发育问题)、足内翻和外翻等因有关。
8. 外翻 第1足趾的跖趾关节向外侧偏斜,通常由于跖骨头内侧过度生长、跖趾关节脱位、 趾滑膜囊肿引起。
9.爪形趾 表现为跖趾关节过伸,和近侧趾间关节屈曲、趾长伸肌紧张、缩短有关。
六、跌倒风险评定
老年人因跌倒导致身体严重损害并引发各种纠纷的几率很高,因此应该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跌倒风险评估的原则是对可能导致跌倒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多重评估量表,比较常用的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表(表3-5)、MORSE跌倒评估表(表3-6)。评估后根据危险度分级,进行不同级别的防跌倒管理。
表3-5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表
表3-6 MORSE跌倒评估表
续表
1.评估时机65岁以上患者、临床上有跌倒危险的病人入院时评估;≥45分每周至少评估1~2次;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或者口服了会导致跌倒的药物时需评估;患者转到其他科室时需评估;跌倒后需评估。
2.使用药物治疗 指用麻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抗精神病药。
3.≥45分为高度危险,提示病人处于易受伤危险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七、综合运动能力评定
神经功能损害导致综合运动能力障碍的老年人,单纯进行肌力、肌张力的评估并不能准确反映老年人运动功能状况。因上运动神经元损害,随着病程的进展,肌张力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在偏瘫的痉挛期,拮抗肌的痉挛阻碍主动肌的收缩,影响了对主动肌肌力的评价,而且,肌力评定中过度的用力会加重肌痉挛。此外,异常的运动模式、本体感觉障碍,均影响肌力评定的结果。常用的评定方法有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法(表3-7),Brunnstrom将脑血管意外后肢体偏瘫功能的恢复过程根据肌张力的变化情况分为六阶段进行评定。多数患者是按上述过程恢复的,从偏瘫不同阶段的特点中发现,功能障碍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正常运动模式建立的过程。
表3-7 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六阶段及功能评定标准
八、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通过扫描的方式,对老年人骨矿物含量进行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可比性数据,对判断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均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无创面,无痛苦的检查项目。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对老年人来说非常必要。
(一)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
利用骨组织对放射物质的吸收与骨矿含量成正比的原理,以放射性核素为光源,测定人体四肢骨的骨矿含量。一般选用部位为桡骨和尺骨中远1/3交界处(前臂中下1/3)作为测量点。一般右手为主的人测量左前臂,“左撇子”测量右前臂。该方法在我国应用较多,且设备简单,价格低廉,适合于流行病学普查。该法不能测定髋骨及中轴骨(脊椎骨)的骨密度。
(二)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
通过X射线管球经过一定的装置所获得两种能量,即低能和高能光子峰。此种光子峰穿透身体后,扫描系统将所接受的信号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骨矿物质含量。该仪器可测量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确度高,对人体危害较小,检测一个部位的放射剂量相等于一张胸片1/30,QCT的1%。不存在放射源衰变的问题,在国内有较广泛使用。
(三)定量CT(QCT)
近20余年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已在临床放射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QCT能精确地选择特定部位的骨测量骨矿密度,能分别评估皮质骨的海绵骨的骨矿密度。临床上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常位于脊柱、股骨颈和桡骨远端等富含海绵骨的部位,运用QCT能观测这些部位的骨矿物质变化,因受试者接受X线量较大,目前仅用于研究工作中。
(四)超声波测定法
由于其无辐射和诊断骨折较敏感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声波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能反映骨矿含量多少和骨结构及骨强度的情况,与DEXA相关性良好。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害,价格便宜,所用的仪器为超声骨密度仪。
骨质疏松的程度可以用以下方式表达:
1.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的骨密度比较,成年人骨密度(桡骨)低于同性别人群参考值的骨峰值1~2个标准差为骨量减少。
2.与骨折危险阈值比较,以成人BMD平均骨峰值减2个标准差作为中国人骨折发生的阈值水平。
3.自身系列检查结果比较,观察逐年骨质减少的速率。
此外,还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已在相关的章节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