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共卫生的内涵

一、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卫生内涵

公共卫生研究对象很广泛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主要包括:
●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其影响因素及防制疾病的策略;
●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利用环境有益因素控制有害因素;
●外源性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作用,其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分析及相关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
●人体营养规律及改善措施,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据此提出预防措施;
●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措施及评价方法;
●社会因素与人类个体和群体的相互作用规律及相应保护健康的措施;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妇女和老人的身心特点、规律与卫生需求,以及相应卫生措施;
●社会医疗保障规律、保险活动及相关关系;
●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即卫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卫生法律的特征、原则和相关关系,以及卫生法制定与实施;
●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政策、资源、组织、行政和绩效,及其系统关系;
●卫生活动中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和表达的理论与方法;
●卫生活动中信息管理的过程、规律和方法;
●与健康相关的化学物质的质、量的检测方法和理论;
●微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
公共卫生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科学,其理论体系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
●关于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病因与因果推断的理论;
●外源化学物毒性和毒效、剂量和剂量-反应、致突变致癌致畸、毒理基因组学、系统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理论、危险度分析;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理论;营养素功能及人体需要量、营养相关疾病、食品卫生问题及管理、食品安全性评价;
●职业生理学、心理学和病理学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及其改变理论;
●生命质量评价,卫生事业、人群健康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理论;
●卫生服务需求、供给、市场、资源筹集配置和成本核算,以及相关评价分析理论;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测算、筹集、支付和管理理论;
●卫生系统的目标、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绩效评价理论;
●卫生数据的科学收集、规范管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和利用理论;
●健康相关化学物质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理论;
●微生物生长、繁衍、消亡,以及环境微生物和微生物生态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理论等。
支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体系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九大部分:①关于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分布和病因的流行病学知识;②关于环境有害因素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环境卫生学知识;③关于外源性化学物毒性及其影响人类健康的机制的毒理学知识; ④关于人类的营养需要及食品卫生问题对健康影响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 ⑤关于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健康行为学知识;⑥关于社会因素与健康和卫生服务的关系的社会医学知识;⑦关于卫生经济、卫生管理和卫生政策法规的知识;⑧关于卫生数据收集、管理,描述和推断的统计学知识;⑨关于化学物和病原微生物分析检测的卫生检验学知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包括:①在细胞、分子及更微观水平上采用建立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蛋白组学、细胞生物学和化学物理学等基础上的研究方法; ②将分子、细胞水平的方法与器官和生物个体水平整合的毒理学研究方法; ③在人类个体、群体和社会水平上采用建立于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和流行病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研究方法;④在全球水平上采用建立于地理生态学、信息学等学科基础上的研究方法;⑤在各个研究水平均广泛采用卫生统计学方法。
中国的公共卫生包括以下学科组成:
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进行统计推断、结果报告的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不仅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的理论与应用性学科,也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与骨干学科。
2.环境与职业卫生学
是研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和预防其健康损害的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研究人机工效及改善不合理的人机环境,研究健康损害的作用机制,寻找预防干预的靶点,制订预防对策,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以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并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营养与食品安全学
包括两门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的科学。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工作是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证社会人群健康、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疾病和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延长寿命均有重大意义。
4.人口健康科学
人口健康科学关注人群的发育与发展,如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关注人口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矫治青少年危险行为、早期预防成年期疾病等学科重点;妇幼保健学以妇女常见病防治、婴幼儿保健、促进生命早期健康为主要研究领域。
5.毒理学
是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科学,其目的和任务就是研究各种外源化学物、生物毒素及物理因素对机体产生毒性或损害作用的条件和性质,阐明其剂量-效应(反应)关系及中毒机理,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卫生毒理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方法和手段;同时它又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也是应用学科。
6.社会医学
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问题,并从管理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社会医学通过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制订和建设社会卫生策略和卫生服务制度,介入公益事业管理,提供及时、有效、适宜的卫生服务,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公民健康水平,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健康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