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儿骨科三十年——代第三版序

一、小儿骨科的特点之一是临床工作发展快、病种变化大
我国所有的小儿骨科在20世纪70年代初所治疗的病种大致相似,如急性骨髓炎、骨关节结核、骨关节损伤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等。随着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防痨工作的开展,骨关节感染性疾病日渐减少;脊髓灰质炎免疫接种的普及,使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因此,小儿骨科所诊治的疾病都以难于预防的外伤、先天性畸形、肿瘤和神经肌肉疾病为主。
1.最多见的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其病因涉及肌肉肌腱、骨与关节和神经血管结构,男孩较女孩多两倍。X线主要表现是距舟关节移位。开展的保守疗法多为Ponseti技术:一手拇指从外侧推向距骨头;另一手从内向外直推,数次矫形石膏维持。随之,跟腱延长。少数单位用French多次按摩加CPM机矫正。对顽固性畸形施行后内外松解术。
2.以脊柱疾病为例,20世纪50年代主要面对的是脊柱结核。临床技术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1957年方先之教授等主编了《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专著。到了20世纪80年代面对的是先天性骨性缺陷的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病变如神经纤维瘤病、先天性成骨不全等,以及涉及椎管本身的脊髓纵裂和脊髓空洞症等。
对胸椎6~7以下Cobb角小于35°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开展了背心支具治疗,目的是使患儿免于或推迟手术,以防止影响肺功能及胸廓和脊柱的生长发育。
石膏和牵引是矫正脊柱侧弯最早使用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哈林顿手术,随后植入器械的发展和更新,能更好地满足矫正手法的需要,同时矫正手术采用了不同入路,如后方、前方经胸、腹或前后联合以及经胸腔镜入路等。
为了预防术中损伤脊髓和手术引发血容量过低,术中有了体感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唤醒试验以及患儿血液回收,重新输入装置,以维持平稳的血容量及正常血氧饱和度。
借助植入物进行各种矫正手法可使侧弯在术中得到较快的矫正;对重度侧弯,术前以各种牵引方法预先使侧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慢矫正或增加柔韧性,以增加手术矫正的安全性。
3.全国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治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最为突出。髋关节的基础研究已经起步,对髋关节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以及髋脱位复位前后股骨上端静脉回流、血液分布有不同发现。对髋关节表面应力分布、对髋臼指数与治疗方案的关系做了深入观察。对手术复位术后出现的股骨头增大和股骨颈的X线变化进行了探讨。
对发育性髋脱位普查初步发现,其发生率从我国北方的3‰到南方的0.91‰,这与新生儿期不同襁褓方法,髋关节所处的位置即发育条件有关。诊断方面除采用超声波造影和CT检查外,还观察到发育性髋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特征。指出手法复位后应采取髋关节外展、内旋位制动。证实了婴儿阶段早期诊断并及早应用Pavlik吊带可提高疗效。
根据不同年龄和脱位的病理变化程度,开展了发育性髋关节的各种复位手术,包括内收肌、髂腰肌和下方关节囊松解切开复位(Ferguson),骨盆截骨术(Salter),髋臼周围截骨(Pemberton),骨盆内移截骨(Chiari),改良Pemberton截骨(Dega),以及环绕髋臼重新安置的手术(Steel,Tönnis,Ganz)等,不但追求中心复位,还要求得到良好的包容。
4.1989年开展了多功能的Ilizarov手术,用于治疗骨折矫形、肢体延长、久治不愈的假关节、髋内翻和顽固的大年龄畸形足等。借三维立体外固定器高坚强度及轴向微动(axial micromotion)功能,使骨、血管等组织生长能力旺盛形成的能力增强,细胞代谢生物合成作用加大了这一生物学规律,解决了临床过去难于解决的许多问题。
二、技术进步、总结经验丰富学术理论
从发表在全国性期刊上的论文和小儿骨科的专著看到了我国小儿骨科的进展。近年来,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发表的有关小儿骨科的论文超过200篇,说明很多期刊都为小儿骨科开辟了广阔园地。
发表的有关专著代表如下:《小儿矫形外科学》(1987年,潘少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2版更名为《实用小儿骨科学》),《小儿外科手术图谱》(1994年,王果、潘少川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儿骨科学》(1998年,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小儿矫形外科》(2002年,许瑞江主编,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小儿髋关节外科》(2005年,吉士俊、马瑞雪、周永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育性髋脱位的诊治》(2007年,张建立主编),《婴幼儿髋关节超声波检查方法和原理》(2011年,Graf R.和赵黎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此外,潘少川联合全国小儿骨科医生翻译了七部国外小儿骨科专著。
上述专著、译著都为传播小儿骨科领域理论的新进展与新技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代表性的科研课题如彭明惺、刘利君等“小儿先天性髋脱位诊疗技术的改进”获199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成立了吉士俊领导的小儿先天性畸形重点实验室。以上工作说明小儿骨科工作者正从工作和休息中挤出不少时间,有了时间加之勤奋努力成为科研工作的支柱。
三、小儿骨科学组的成立促进了学术交流,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
1976年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成立了小儿外科学组。1986年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正式成立。张金哲院士任首届主任委员,最初只有普外、心胸、骨科、泌尿、新生儿共五个学组,逐渐发展为现在的骨科、泌尿、新生儿、心胸、肿瘤、肝胆、肛肠和微创外科八个学组。吴守义教授为第一届小儿骨科学组组长,随后几届吉士俊、张锡庆、杨建平分别任组长,现今郭源任组长。
各学组在小儿外科学会领导下加强了学术交流,小儿骨科学组相继在1986年(杭州)、1989年(张家界)、1992年(沈阳)、1995年(广东中山)、1997年(重庆)、2001年(西安)、2004年(乌鲁木齐)、2006年(苏州)和2009年(南昌)召开。还分别在苏州、香港、贵阳和台湾高雄举办小儿骨科多个专题讨论会,分别是髋关节疾病、小儿骨科与腹腔镜外科、小儿脊柱疾病和海峡两岸三地小儿骨科学术会议。除在全国各地进行经验交流外,有些小儿骨科学组成员还参加了北美小儿骨科学会,成为会员,使学术交流范围扩大到全国和国际范围。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培养新人才、开展新手术,并促使医疗质量提高。
根据患儿的需要,很多医院小儿骨科专业人员和床位逐渐增加,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儿童医院小儿骨科已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科室。据目前统计,小儿骨科成为独立科室的有北京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天津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唐山市第二医院、烟台山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宁波市第六医院、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玉林骨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安红会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
四、要适应家长的高要求,坚定一切为了患儿的信念
不少患儿的家长推敲对治疗的决定是否正确。他们关注我们建议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是否全面,甚至对患儿所患疾病的病因和遗传因素提出质疑。
越来越多的家长从网上寻找疾病的有关问题,这一切都不是所谓的“找麻烦”,而是对我们工作的提醒;病人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从某一个角度看,患儿又是我们的老师。为病人服务也是我们学习提高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医患关系。
然而医疗费用上涨,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医疗效果不满意等因素使医患关系紧张,甚至演变成法律问题。这些都有待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绝不能因此而动摇我们一切为了病人的信念,相信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对社会福利的大力支撑,改善我们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一定会使紧张的医患关系改观。
另外,对医务人员超时工作、克己奉公、辛勤劳动更要加以宣传,使社会对我们的工作能充分理解。
我们对小儿骨科发展的最终理想是建立专业学会,创建和办好本专业的杂志,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促进专业整体发展。从我们个人成长角度来讲,要靠敬业和自学,既求学又求术,不得偏废,以“学则争先”的理念做个小儿骨科的好医生。
近三十年小儿骨科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有惊人的进步。但医学在不断发展,小儿骨科专业人员都在追求新的知识和技能,每个小儿骨科工作者如想成功,必须肯于理解患儿的需要,积极接触和面对新事物。
回忆我国小儿骨科三十年的进展,将其用作本书新版(第三版)的序言与读者共享。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