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肌肉的生长发育

(一)肌肉的生长与发育
体节生肌节的中胚层,产生成肌细胞,成肌细胞又生成躯干的骨骼肌。体节中胚层产生肢芽的间充质,又形成肢体的肌肉。肢体肌肉由肢芽的间充质发育而来。间充质源于体节的中胚层。胎儿第8周时各部位的肌肉开始出现。出生前后肌纤维数目增加。从出生2个月至成熟,男性肌纤维增加约15倍,女性增加约10倍。肌纤维长度在出生后增加最快,使肌肉占初生时体重的1/4增加到成人的1/2。
(二)横纹肌的解剖和生理
人体内约有434块肌肉。胎儿期肌肉一直发挥骨髓外造血器官的作用。12周的胎儿出现最早的动作,似已有神经支配。但最初的肌肉活动并不像生后那样靠神经支配。没有骨纵向生长的条件下,如先天性腓骨缺如的患儿,该部肌肉照常发育,这就表明肌肉的发育具有独立性。
肌肉内血管床供血丰富。
肌肉由多数肌纤维组成,四周环以结缔组织纤维膜。
肌肉的基本单位为肌纤维,肌纤维与肉膜内层相连,其外与腱的纤维相接。肉膜为肌肉细胞膜,其四周包以肌内衣。肌肉的近端随生长而变长,而其远端形成腱膜。
活动盘大的肌肉内含大量肌质。相反,易疲乏的肌肉或收缩快的肌肉肌质较少。横纹肌的肌质内有一种含铁色素称肌红蛋白,其特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似,即有可逆性的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
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为肌纤维内的两种主要蛋白质。肌凝蛋白有较粗的丝极,沿肌纤维的纵轴排列。而肌纤蛋白的丝极横嵌于肌凝蛋白之间。
肌肉能使化学能转为机械能,从而使机体完成各种运动和各种工作。
神经肌肉连接点是一个运动单位,其中包括前角运动细胞及其轴索,再加上所支配的一组肌肉纤维(平均为100~200个)。运动单位的终端有运动神经和终板。轴索的末端呈管状膨大,称为囊泡体。从终板释放乙酰胆碱作为介质,对神经肌肉起传递作用。
传递冲动,指冲动从轴索传递到肌肉。这既是电的活动,也是化学性质的活动。静止时,肌纤维膜表面和纤维内的电位差约为90mV。这是由于细胞外液中钾离子浓度高,而细胞内液中钠离子浓度低所致。条件变化则会改变电位。一旦在终板局部释放乙酰胆碱就会与感受器的分子结合,从而改变了细胞膜的渗透性。于是钠、钾相互交换,导致去极化作用而产生肌纤维的收缩。
(三)肌肉的反应
肌肉对外伤和某些疾病的反应早已为人们所了解。肌肉失用则萎缩。失用性萎缩发展迅速,如膝关节疼痛性疾病或经长腿石膏固定后很快就发生股四头肌萎缩。坚持抗阻力的锻炼,肌肉可再增强。疼痛刺激可造成肌肉的保护性痉挛。肌肉持久痉挛会产生静力性挛缩。痉挛肌群的对抗肌因处于牵拉延长的状态和非功能位,从而肌力变弱而不利于恢复。
肌肉活动影响骨的生长。生长期间肌力失衡常使骨的外形朝肌力较强的方向弯曲。肌肉对缺血也很敏感,缺血性挛缩就是个说明。全身性慢性病也会导致周身肌肉无力和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