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性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本共用)规划教材)
- 邓丹琪
- 2131字
- 2020-08-28 13:25:49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分两大类,即症状与体征,是诊断皮肤性病的主要依据。
(一)症状
即患者的主观感觉,局部症状有瘙痒、疼痛、烧灼感、麻木等,全身症状有发热畏寒、乏力、关节疼痛等。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可轻可重,可以是间断性、持续性,亦可在特殊时间产生,发病范围可以为局限性或者全身泛发,常见于荨麻疹、湿疹、疥疮等。一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亦可引起皮肤瘙痒。疼痛最常见于带状疱疹,亦可见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及结节性红斑等,性质多样,一般局限于患处。麻木感及感觉异常见于麻风。
(二)体征
体征是指视诊或触诊可得到的患者的客观表现,也称皮肤损害(皮损),是诊断皮肤性病的重要依据,皮肤损害可分为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
1.原发损害(primary lesion)
即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
(1)斑疹(macule):
局限性皮肤颜色的改变,平于皮面。其大小、形状可不同,一般直径小于1cm,大于1cm时称斑片(patch)。根据发生机制和特征不同,可分为红斑、出血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或脱失)斑等(图3-1)。红斑是局部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炎症性红斑可伴有局部皮温升高、肿胀,受压变白;非炎症性如鲜红斑痣为毛细血管扩张、数量增多引起,局部皮温不高,受压退色。直径小于2mm的出血斑称为瘀点,大于2mm称为瘀斑。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或脱失)斑由真皮色素异常引起,压之不退色。
图3-1 斑疹
A.红斑;B.色素减退斑;C.色素沉着斑
(2)丘疹(papule):
局限性、实性、直径小于1cm隆起性的皮损(图3-2)。丘疹形成的原因可为表皮增生(如扁平疣)、炎细胞浸润(如毛囊炎)、代谢产物在真皮浅层的沉积(如淀粉样变)。丘疹的形态和颜色多种多样,不同皮肤病的丘疹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形态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稍隆起的皮损称为斑丘疹,丘疹顶部有水疱时称为丘疱疹,顶部有脓疱时,称丘脓疱疹。
(3)斑块(plaque):
直径大于1cm的实性隆起性扁平皮损,可由丘疹扩大或数个丘疹融合而成,中央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等(图3-2)。
图3-2 丘疹(左)和斑块(右)
(4)风团(wheal):
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的皮损。风团的颜色可有红色(血管扩张为主)、苍白色(水肿为主)及正常皮色;其形态和大小不同,持续数小时后消退,消退后皮肤外观可恢复正常,常伴剧痒,见于荨麻疹(图3-3)。
(5)水疱(vesicle)和大疱(bulla):
局限性含有液体的隆起性皮损,一般小于1cm称为水疱,大于1cm称为大疱。疱的位置可在角层下、表皮内及表皮下,疱的位置决定疱壁薄厚、是否易破等物理性质。疱的位置及疱内所含的细胞成分的不同对诊断疾病有一定的意义(图3-3)。
图3-3 风团(左)和水疱(右)
(6)脓疱(pustule):
局限性含有脓液的隆起性的皮损。可分为感染性(脓疱疮等)和非感染性(掌跖脓疱病等)。水疱继发感染后形成的脓疱为继发性皮损(图3-4)。
(7)结节(nodule):
局限性、实性和深在性皮损(图3-4)。可隆起于皮面或通过触诊才可查出。结节形成的原因:①真皮及皮下炎细胞浸润(结节性红斑等);②代谢产物在真皮及皮下组织沉积(黄色瘤等);③皮肤肿瘤(转移性肿瘤等)。结节可消退,也可破溃形成溃疡,遗留瘢痕。
(8)囊肿(cyst):
含有液体及黏稠的半固体的囊性皮损,位于真皮及皮下,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触之有弹性(图3-4)。
图3-4 脓疱(左上)、结节(右上)和囊肿(下)
2.继发损害(secondary lesion)
由原发损害自然演变,或因搔抓和治疗不当引起的。
(1)鳞屑(scale):
脱落的表皮角质层。正常的表皮角质层随代谢会自然脱落,但由于细薄而难以察觉。病变时,表皮代谢异常会产生病理性剥脱,形成大小、厚薄、形状及色泽不一的鳞屑(图3-5)。
(2)痂(crust):
由浆液、脓液、血液、脱落角质层以及某些微生物混合干涸于皮肤表面而成(见图3-5)。
(3)糜烂(erosion):
表皮或黏膜缺失后形成红色潮湿的创面。由于糜烂的基底为表皮下层或真皮乳头层,所以愈合后一般不留瘢痕。由于好发于皱褶部位或者潮湿通气不良部位,易继发感染(图3-6)。
(4)溃疡(ulcer):
深达真皮网状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可大小不一,愈后遗留瘢痕(见图3-6)。
(5)浸渍(maceration):
表皮角质层吸收了过多水分而变白起皱,称为浸渍。
(6)瘢痕(scar):
真皮或皮下组织缺损后,新生结缔组织修复,使缺损处愈合而成,其表面光滑无皮纹,高出正常皮肤表面的称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低于正常皮肤表面的称萎缩性瘢痕(atrophic scar)(图 3-7)。
(7)皲裂(fissure):
深达表皮或真皮的线状裂口,又称为裂隙。常因皮肤长期慢性炎症,使其增厚、干燥而失去弹性,受牵拉作用形成。好发于易活动部位,如手、足和口周等(见图3-7)。
图3-5 鳞屑(左)和痂(右)
图3-6 糜烂(左)和溃疡(右)
图3-7 瘢痕(左)和皲裂(右)
(8)表皮剥脱(excoriation):
也称抓痕,为表皮或真皮乳头层的点状或线状缺失。常由搔抓、划破或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引起,愈后一般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改变(图3-8)。
(9)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
皮肤局限性增厚粗糙,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由于瘙痒长期搔抓或摩擦所致(见图3-8)。
(10)萎缩(atrophy):
即构成皮肤的组织减少。表皮萎缩时可见表皮变得菲薄,半透明,可见真皮的血管。真皮及皮下组织萎缩可出现皮肤表面的凹陷(见图3-8)。
图3-8 表皮剥脱(上);苔藓样变(中);萎缩(下)
问题与思考
皮肤病的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