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免疫功能

皮肤既是免疫反应的效应器官,又具有主动参与启动和调节皮肤相关免疫反应的作用。随着免疫学的进展,1986年Bos提出“皮肤免疫系统”(skin immune system,SIS),1993年Nickoloff提出“真皮免疫系统”,进一步补充了Bos的观点。现就皮肤免疫系统概述如下。

(一)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

角质形成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能表达MHC-Ⅱ类抗原,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辅助效应。角质形成细胞能产生白介素、干扰素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局部免疫反应。皮肤内的淋巴细胞主要是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布于真皮乳头内的毛细血管周围,T细胞具有亲表皮特性,且能再循环,传递不同的信息。T细胞在皮肤中通过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IL-1等细胞因子,分化成熟并介导免疫反应。朗格汉斯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能摄取、处理和递呈抗原,分泌许多T淋巴细胞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细胞因子,如IL-1等,并能控制T淋巴细胞的迁移;还参与免疫调节、免疫监视、免疫耐受、皮肤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接触性变态反应等。内皮细胞主要分布于真皮血管,其直接与血流接触,可受激素作用而改变功能,与循环抗体、抗原、免疫复合物接触,调节这些物质进入血管外组织,因此,也具有促进免疫复合物及白细胞黏附而参与免疫反应的作用。肥大细胞与Ⅰ型变态反应的关系密切;巨噬细胞对外来微生物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在炎症创伤修复中具有核心作用;成纤维细胞则主要对于维持皮肤免疫系统的自稳状态非常重要。

(二)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成分

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主要包括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表皮内多种细胞均可在适宜条件下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等,在细胞分化、增殖、活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黏附分子的主要作用为介导细胞间和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接触和结合,这是黏附分子完成生物学功能的先决条件。此外,其他分子如分泌型IgA可在局部皮肤免疫中通过阻碍黏附、溶解、调理吞噬和中和等方式参与抗感染和抗过敏;补体可通过溶解细胞、免疫黏附、杀菌和过敏毒素及促进介质释放等,参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此部分将在各论中详述。

综上所述,皮肤组织内含有免疫相关细胞,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皮肤为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成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并对免疫反应起调节作用,保持Th1与Th2的平衡,使机体对外界异物产生适度的免疫反应以清除之,也对内部突变细胞进行免疫监视,防止肿瘤发生,以达到免疫的自稳性。因此,皮肤应被看做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即皮肤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