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国民健康保障均等收益研究
- 翟绍果
- 1235字
- 2020-11-19 04:20:15
二、全民医保向健康保障的转型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世界卫生组织,1948),这一定义突破了“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对健康的解释从“生物人”扩展到了“社会人”的范围,从个体健康扩大到了整个人群的健康。而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健康可以说是一种产品或资本,即“健康资本”(又称“健康存量”),无论对整个国家还是对国民个人来讲,健康资本都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健康不仅是产品,而且是消费品”,必然面临“资产折旧”问题,这就需要对健康资本进行投资,即“健康投资”,以促进健康资本的保值增值。可以说,“健康资本投资实现从健康消耗向健康收益的重大转折”。
在当代社会,人类空前注重健康,注重“健康投资”,注重健康的持续和生命质量的改善。健康作为一种资本,其价值在于以健康的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强调健康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健康状况不好,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而医疗卫生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如何用较少的医疗卫生投入取得尽量多的健康产出,便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就需要加大健康服务资源投入,进行科学健康投资,以实现健康资本的持续稳定,最终实现国民健康保障。
因此,维持、改善和增进健康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根本目标。以解决疾病风险为主的医疗保险是对疾病经济损失给予补偿的保障机制,注重患病之后的经济补偿,而没有考虑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偿付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费用持续攀升,给医疗保险制度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费用偿付的后付制会诱发道德风险,在降低疾病风险发生和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方面没有作用,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随着医学模式由重治疗的“疾病医学”向重预防的“健康医学”转变,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建立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难以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延续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从全球医疗保障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国民健康权益的普及和健康需求的增加,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注重医疗保险从补偿疾病费用、收入损失到预防保健,逐步将医疗保险从保大病发展到兼顾小病,进而发展到保障健康,更强调医疗保险制度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从医疗保险到健康保障的转型发展。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实现全民覆盖,面临着从城乡二元分立到城乡一体化、从形式普惠到实质公平的制度转型。在从全民覆盖到城乡统筹的转型背景下,从“病有所医”到“人人享有健康”的转型方向下,城乡统筹成为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大方向,“公平医保”成为国民新的期望。因此,通过结构优化和制度整合来应对深水区医改的要求,通过制度设计、服务供给、经济支持三位一体的制度转型路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优化医保服务水平,匹配持续的筹资体系与完善的支付系统,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四位一体的转型条件下,逐步实现从全民医保到国民健康保障的转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