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致病性人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5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H5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H5N1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被发现。近年来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不断引起人类发病,并且推测这一病毒可能通过基因重配或突变演变为能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因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疾病概况
【病因】

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12、H7N7、H7N2、H7N3,2013年最新发现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 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他禽类、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已有证据显示患者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活禽市场可能是禽流感病毒传播的重要场所,候鸟是禽流感风险最大的传播途径。

2.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以及实验室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凿证据,但出现了一些聚集性发生的病例。

3.易感人群

由于种属屏障的原因,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多不易感。但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抗体,无特异性抵抗力。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4.流行特征

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常不明,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因为扩散主要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所致。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7天,通常为2~4天。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及H7N9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头痛、谵语、躁动等神经精神异常。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可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肺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及瑞氏(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往往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败血症。

(二)实验诊断
1.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数相对升高。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下降。血小板正常。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

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5亚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A(H5N1)亚型特异性血凝素抗原基因。通过NASBA的方法可以进行高致病力毒株(HPAIV)和低致病力毒株(LPAIV)鉴别。

3.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进行A(H5N1)分离的室验室应达到P3级实验标准。

4.血清学检查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H5N1、H9N2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三)诊断建议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临床上应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肺炎型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其鉴别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