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通过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获得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的基础上,再借助适当的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基因诊断技术,对感染性疾病作出最后的确定诊断。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粪便、尿液、脑脊液等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外周血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化脓性细菌感染如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常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通常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并可伴有细胞内的中毒颗粒。绝大多数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增高,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白细胞总数增高,前两者还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某些细菌感染也可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如伤寒、副伤寒、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等。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时白细胞总数也常减少。中性粒细胞通常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减而增减。老年人等机体抵抗力下降人群,发生感染时可仅有中性粒细胞增加及细胞内出现中毒颗粒,而白细胞总数可正常。蠕虫感染如急性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等常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尤其是急性期较为明显。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少。感染性腹泻、蠕虫感染等都需要粪便常规检查。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常有尿液常规检查的异常。脑脊液检查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生化检查可发现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等。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炎症的存在。降钙素原(PCT)升高提示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二)病原学检查
1.病原体的直接检查

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通过肉眼、显微镜或电镜检出而确诊。

2.病原体分离培养

根据不同标本及不同培养目的,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分离培养可分为人工培养基分离和组织或细胞培养。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常用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如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隐球菌等。细菌、真菌分离培养不仅仅是证实病原体,更重要的是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病毒及立克次体等必须在活细胞内复制、增殖,故需要用组织或细胞培养,有时需要动物接种。培养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原体而选择不同的易感动物、组织或细胞进行分离培养。

检测病原体的标本有血液、骨髓、痰液、粪便、尿液、各种穿刺液、分泌物或脓液、组织活检标本等,送检的标本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病程发展的阶段采集相应的标本。

(三)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检测血清或其他标本中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可确定是否有相应病原体感染,并通过检测IgG、IgM抗体,对是否是新近感染或是过去感染有鉴别诊断意义。免疫学检查还可以评价个人及群体的免疫状态。特别适用于常规方法难以分离培养的病原体所致感染的诊断,如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深部真菌感染等。

(四)基因诊断技术

基因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已日益广泛,用于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以及寄生虫感染的诊断。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基因诊断在这些病原体的诊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常用技术主要有核酸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近年来,DNA测序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等也逐步转化到疾病的临床诊断应用中。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最先应用的基因诊断技术。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有:①核酸印迹杂交,如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HBV对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表型耐药,但由于操作复杂且难于标准化,故其在临床检测中应用不多。②反式斑点杂交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使该技术迅速在临床推广,如INNO LIPA试剂盒的开发,可进行HBV、HCV与HPV的基因型以及HBV对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耐药的检测。③荧光原位杂交,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安全性好和荧光信号直观等优点,在临床诊断与科研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PCR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基因诊断,而且延伸出多种新的方法,如巢式PCR、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多重PCR、免疫PCR、原位PCR、定量PCR、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等。

DNA测序技术是直接分析待测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最直观、最准确可靠的基因诊断技术。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本的逐渐降低,DNA测序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如病原体的诊断、基因型分析、耐药分析等。

生物芯片技术是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基因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检测技术,在基因诊断领域具有独到优势。生物芯片技术包括基因芯片(gene chip)、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与芯片实验室(laboratory on chip)。目前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主要是基因芯片,进行病原体鉴定、分型以及耐药分析等。

(五)其他检查

临床上结合病情,适时进行内镜检查,包括纤维支气管镜、胃镜、结肠镜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以及组织病理诊断如活体组织检查、脱落细胞、尸体解剖等,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确定、组织器官损伤病变程度评价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玲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