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用阴阳学说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性能等,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学说将人体的各个组织结构均进行了阴阳属性的划分。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的就是人体各项功能的正常有赖于阴阳平衡。根据阴阳的属性可知,阳代表功能(如运动、思考等),阴代表物质(如骨骼、肌肉、血、津液等)。阴是阳的物质基础,阳是阴的外在表现。即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因此,阴阳平衡也即物质和功能的协调统一。
疾病的发生及发展,都是人体正邪斗争,阴阳消长变化的状态。具体表现为阴阳的偏盛和偏衰。
是指阴或阳过于亢盛的病理变化,多由感受阳邪或阴邪导致。
是指阳邪致病,导致阳气亢盛的病理变化。表现为一派实热之象,故有“阳胜则热”的说法。病人可出现高热、烦躁、面赤、脉数等实热证。由于阴阳具有此消彼长的特点,因此阳胜偏盛时,阴就会消耗,表现出口唇干燥、鼻干、目干、口渴喜饮等阴伤之象,即所谓的“阳胜则阴病”。
是指阴邪致病,导致阴气亢盛的病理变化。表现为一派实寒之象,故有“阴胜则寒”的说法。病人可出现畏寒肢冷、脘腹冷痛、泻下如水、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实寒证。由于阴阳具有此消彼长的特点,因此阴胜偏盛时,阳就会消耗,表现出精神萎靡、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小便清长等阳气不足之象,即所谓的“阴胜则阳病”。
是指阴或阳不足的病理变化,多由正气不足,阴阳之气虚损导致。
也称为阳虚,是指人体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能力等明显下降的病理变化。阳虚则阴相对偏盛,会出现“阳虚则寒”虚寒证,病人可出现神疲乏力、面色青白、畏寒肢冷等证。
也称为阴虚,是指人体阴气不足,濡养和滋润作用等明显不足的病理变化。阴虚则阳相对偏盛,会出现“阴虚则热”虚热证,病人可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骨蒸、口干舌燥等证。
由于阴阳之间存在互根互用的关系,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因此,当机体的阳气或阴液中的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另一方也不足的病理变化。无论是阴损及阳还是阳损及阴,最终都会出现阴阳两虚临床表现,称为“阴阳互损”。
此外,还有阴阳格拒和阴阳转化等病理变化。
药物的性质,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等。阳性药物可以治疗阴寒之证,反之,阴性药物可以治疗阳热之证。通常将药物的四气中具有温热之性的归属为阳,如附子、肉桂、干姜等;将具有寒凉之性的归属为阴,如石膏、知母、黄芩等。药物五味中的辛甘之味归属为阳,如辛味之麻黄、桂枝,甘味之人参、甘草;酸苦咸之味归属为阴,如酸味之乌梅、山茱萸,苦味之黄连、黄柏,咸味之牡蛎、海藻。将药物升降浮沉中的升浮之性归属为阳,如菊花、桑叶等,沉降之性归属为阴,如磁石、代赭石等。
中医诊断的方法主要是指四诊,即望、闻、问、切。可以通过症状的性质来判断其阴阳属性。如望诊中的望五色,青、赤、黄、白、黑当中,黄、赤为阳,青、白、黑属阴;闻诊中的声音高亢属阳,声音低微属阴;问诊中的问寒热,但寒不热者为阴,但热不寒者为阳;切诊中的浮类脉(浮、洪、芤、濡、散、革)属阳,沉类脉(沉、伏、弱、牢)属阴。
未病先防是中医学当中先进的医学理念,当中无不贯穿者阴阳思想。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的就是在春季和夏季,自然界的阳气开始释放,万物生长生发的阶段,人体也要适应这种状态,适当增加活动,适当出汗,以此来养阳,这里的阳即指人体生长、生发的状态。秋季和冬季,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万物处于收敛、闭藏的状态,因此人体也要适应这种状态,避免剧烈、大量运动、大量出汗等,即养阴。这里的阴,即是收敛、闭藏的状态。以此养生,则能促进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病的目的。
由于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治疗的过程就是恢复阴阳平衡的过程。如果阴阳偏盛,则采用泻其有余的办法来恢复其平衡。如当病人出现发热、口渴、大汗的阳盛证时,可使用清热泻火的石膏、知母、芦根等药物泻其热,弱其阳,使之复归平衡。而当病人出现怕冷、手脚冰凉、口淡不渴等阴寒症状时,则可使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温其寒,弱其阴,使之复归平衡;反之,如果阴阳偏衰,则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恢复其平衡。如当病人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等阳虚证时,可使用人参、鹿茸、白术等温阳补虚的药物治疗,以补其阳的不足;而当病人出现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等阴虚证时,则可使用熟地、麦冬、山萸肉等滋阴补虚的药物治疗,以补其阴的不足。
延伸阅读
1.相互对立
(1)阴阳相互对立: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面,不是平静和互不相干的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阴阳不断地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推动着人的生长壮老的变化。
(2)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相互对立:大部分内脏器官均接受双重神经支配,而且其效应往往是相反的。如交感神经系统促进心脏的活动,而副交感神经则抑制心脏的活动。
2.相互消长
(1)阴阳相互消长: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平衡,就会出现阴阳某一方的偏盛偏衰,在人体即是病理状态。
(2)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相对消长:当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地占优势,这时胃肠活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心搏减慢、减弱,血糖降低,瞳孔缩小,这些都有利于机体能量的贮备。
3.相互转化
(1)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2)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相互转化: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相互转化。如在胃肠的紧张性已经很高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将不再引起兴奋而是起抑制作用;而在胃肠的紧张性已经很低时,则交感神经的冲动将对它起兴奋作用。这说明植物神经的作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所支配器官本身功能状态相关联的。
(刘克强,张重军.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探讨.时珍国医国药,2009(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