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

伤寒总论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1],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滑、动、数[2],此名阳也;脉沉、弱、涩、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开口先论证有阴阳,再分脉有阴阳,阴阳既明,而全部伤寒亦提契[3]在手矣。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

浮、沉、迟、数,脉之大纲;表、里、寒、热,证之大纲。大纲已彻,而伤寒关头不打自破,杂病亦然。

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4]也。

再以尺寸分阴阳,而阴阳更无遗蕴矣。

问曰:脉欲知病愈未愈[5]者,何以别之?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欲识未愈之脉,先识当愈之脉,当愈认得切,未愈何待言乎?由未识有病之脉,先识无病之脉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传不传,总在静躁上看。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6],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要知三阴受邪,关系不在太阳,而全在阳明。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阳去入阴之脉亦必数急而不浮者也。阴者,里也,非三阴之谓。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7]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余邪未尽也。十二日愈。

上论伤寒诊病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