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二

常六世兄方伯第二郎

面红目赤,身热不扬,呓语欲狂,瘛疭不定,七日眼不能合,足冷,舌白而滑,小便涓滴俱无。服清暑凉剂,烦躁愈增,汗不能,脉象浮洪,重按不能应指。此盛暑房后贪凉所致,已现拒阳症象,恐其阳越而脱。急用温下托汗法。

大熟地一两炒枯 炒黑干姜三钱 制附子一钱五分 炒牛膝一钱五分 茯神三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和入童便一小杯,冰水调匀凉服。

又,昨服理阴煎加减,至二鼓[1]竟得安睡。周身微汗,神智少清,自述头痛如烙,口渴索饮,身体炽热,胸悗兼胀。脉形已敛,右关独见洪实,舌苔黄厚而干。此阴寒既去,暑湿夹食之症已现,急用凉膈散加减。

连翘三钱 生军三钱 炒栀子三钱 黄芩一钱五分 生石膏五钱 枳实一钱 槟榔二钱 飞滑石三钱 生甘草五分 薄荷五分 竹叶十片

二剂先服一剂,得便,即止后剂。

又,昨进初剂,脘中微痛,气欲下行,虽未即便,头痛身热顿止。二进后,一时许腹中大痛,二便齐下,多而且畅,胸宽思食,进粥一盂,倦怠欲睡,晨醒,汗出周遍,病已豁然。但觉神弱倦甚,脉平而耎,自应少扶正气。

人参一钱另煎冲 大麦冬一钱五分 瓜蒌皮二钱米炒炒生地三钱 白扁豆三钱 茯苓三钱 炒薏米三钱 橘白五分炙甘草五分

五剂后可停煎剂,饮食清淡自安。

问:此症状如中暑,凶险已极,诸医剂用清凉,亦是无伐天和之意。今独以附子理阴得效,随又用凉膈通腑而愈,何也?曰:轻年好内之人,盛暑最多阴症,彼自恃强壮,毫无顾忌,日间饮酒食炙,胃中湿热已聚,加以入房之后,恶热露宿,故见此症。又复饮以凉剂,正是雪上加霜,虽在盛暑,脉洪而耎,舌白而滑,足冷无汗,格阳之势已现,非姜附理阴不可。然佐以童便,引之直下,和以冰水防其拒格,即冷香饮子意也。迨阴寒既消,暑湿夹食之症方出。北人内燥,若不即用凉膈扫荡,又恐邪热劫津,致变他症,仍防病重药轻,二剂继进,所谓兵贵神速也。病去既速,正气尚不大伤,只须人参养胃加减调之足矣。至于甫用理阴,即改凉膈,似乎自相矛盾,不知随机应变,古人此法甚多,余不过依样葫芦而已。若徒执一不变,以自护其两歧之迹,竟至误人身命,其罪可胜□欤,愿明眼者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