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振礼乐之邦

泱泱中华,礼乐兼修。中华礼乐文明,在几千年的王朝统治中成为社会身份、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志。礼也是人区别于禽兽、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标志,更是修齐治平的工具。汉服运动初期,有很多民间儒学人士在共同推进,也多次强调“衣礼偕行”。但初期的礼仪推广,其实更像是借助设计、举办、参与某些仪式,突出汉服作为礼服的功能,并增加汉服的曝光率。参见周星:《本质主义的汉服言说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实践—汉服运动的诉求、收获及瓶颈》,载《民俗研究》,2014(3)。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礼仪复兴逐步开始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首先是家族中的婚礼,具有了应用型的实质效用;再后来是中学、大学的成人礼和毕业典礼,以及宗族中的祭祀典礼,这时的“汉服礼仪”已经不再是为了汉服而设计的场景了,它所呈现出的是这个特定领域中被规范化了的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