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寒风萧萧的冬天,雪梅出生在广东偏远的小村子里.低矮墙砖裸露的房屋,麦田里绿油油的田地,一望无际的山林和泥土掩盖石头铺成的一条条小路,这些都组成这个村子里的一道道风景。在这个年代村子里的年轻人能赚钱最快的方式就是出去大城市打工,在大城市里赚钱的工作和机会是村子里遇不到的。雪梅哥哥小勇和雪梅都相继在这个村子里出生和成长。
雪梅爸爸早些年也随大潮去大城市做苦工,在工地里弄伤了腿,往后的走路就是一瘸一瘸的。但也获得了工头几万块钱的赔偿金,雪梅爸爸用来做了点小生意,但是由于不懂得世途险恶,被骗得一干二净。往后的日子,雪梅爸爸老老实实的回家守着农田,种田养猪来过日子。
村子里一块块绿油油的庄稼,金灿灿的稻田,清澈见底的小溪,下雨时泥泞的小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们,每家每户门口都养着的鸡鸭和狗构成雪梅儿时对村子里的一段段记忆。生活清苦却很少忧愁,和小伙伴们的玩乐,家家户户白天多不闭门,经常来往走动。同一条村子的基本上都是能叫得上名字的亲戚,雪梅和小勇除了农忙和做家务,在村子里的生活倒是过得简单。
雪梅从小就听说从城里打工回来的人说大城市里的世界如何的精彩,这是在村子里见不到的场景,雪梅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城市的画面,对大城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憧憬。在城市里混得最好的要数雪梅的大伯了,在城市里买了车也买了房。每年过春节,载着整整一小车的礼品回家过年,派送给各个长辈和亲戚。雪梅爸爸每年过年都杀一头猪,把猪肉分给长辈和亲戚,剩下的留给自己过年和做点腊肉。对于雪梅来说,一年到头能见得最好就是过年的猪肉和晒在屋梁上黑乎乎的腊肉,生活就是这么清贫而简单。
大伯倒是有钱,但有点瞧不起残疾的弟弟,觉得他见识短浅一事无成。大伯的两个儿子过年回家都穿戴着新买新衣服,干净又整洁。大儿子阿聪已经上大学了,小儿子阿铭比雪梅还小,刚上的小学。雪梅听说奶奶说,阿聪读书不太好,是花钱买上的大学。每次去奶奶家和亲戚家窜门,大伯总是像开演讲会似的,说自己在大城市的经历和见闻,亲戚们都赞叹不已。每年春节的聚会,仿佛就是大伯的表演舞台,一家人在独领风骚。雪梅一家人除了打招呼,大都比较沉默。对于大伯的话题大多都搭不上嘴。大伯表面上对雪梅一家笑呵呵,说雪梅读书好长得好看以后一定嫁给有钱的老公,小勇长大一定前途无量。给她家拿礼品,给红包。走的时候,明明大伯车上还有位置就是不给雪梅家人上车,让他们坐车回家。小小的雪梅已经感觉到大人世界的虚假。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长大后一定要买辆车开回来专门用来接送爸妈。
小勇读完高中就去了H市打工,雪梅刚读完了初中,雪梅爸妈商量着雪梅成绩并不突出,读了高中也未必能考上大学,加上他们想留点钱给小勇娶媳妇。就让雪梅出来打工,减少家里的负担。村子里的女孩子,能读到大学的,除了看学习成绩,还要看运气的,看家里愿不愿意出这个钱了。村子里的大学生本来就少,女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雪梅明白自己没这个命,也不稀罕读什么大学。对于雪梅来说,最迫切的心愿就是去大城市打工赚钱。
17岁的雪梅去了H市打工,这是个高楼耸立经济繁荣的大城市。车水马龙的忙碌的道路,林光满目的店铺。她在一个亲戚开的超市里做收银员。这个超市是在远离市区的长洲岛上,小岛上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唯独少了很多高楼,和雪梅老家的小县城赶集看到的市容面貌没太多的差别,没啥大城市的感觉。雪梅的工作是收银员,早上打扫,下午卸货,晚上清点结账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完成的。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月休一天,工资1500包吃包住。每天雪梅工作到深夜才下班回到宿舍,第一天一大早又得上班了。对于刚来出工作的雪梅对这样的工作感到满足。每个月发了工资第二天老板都会给她一天假期。雪梅每次都会寄点钱回家,自己留下点钱买衣服和买点小饰品。每个月能存的就几百块钱,买一辆车,可能要存上十年八年。买房?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这个城市里,雪梅一直都呆在亲戚的超市工作,没有享受过大城市其它的美好的配套和生活。
做了两年收银员的雪梅确实有点厌倦,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和生活,一成不变的收入,生活仿佛看不到尽头,每天的生活都是不变的循环,和超市以外的人没有任何的交集。没机会见识一下外面的人和事,她存了点钱,想转变一下环境。她听说做销售收入很高,想往那方面发展。
出来找工作雪梅才发现这个城市里的工资大都2000以上了,亲戚给她的工资比大部分的公司都要低,而且工作时间也特别长,还不买社保。雪梅最后找到一个二手车店做销售助理,底薪1000加提成,包吃包住。雪梅肯吃苦,也肯学肯做。她口甜,见人先夸。这里的待遇一开始虽说比不上亲戚家,但是雪梅主要是想改变,年轻人就是不甘心一直的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