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对冲来袭

2014年11月

近两年,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有目共睹。投资者需求、产品数量与日俱增,对冲策略愈加丰富,金融衍生品的创新、管理层出台的政策,也不断地为对冲基金发展铺路。当然,规模的繁荣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流入,国内对冲基金良好的发展土壤吸引了众多不同背景的人才,其中就有海外华人对冲大佬的回流。

买入中国

海归派在人们的印象中常常是“高大上”的,这源于其以往专业成熟的履历,以及那些如雷贯耳的机构名字。这些海归有来自于汇丰银行、美国银行等跨国银行巨头的,有曾经任职于瑞信、摩根士丹利等国际知名投行的,也有来自于TwoSigma、Millennium等华尔街顶级对冲基金以及像巴克莱、贝莱德这样的全球综合资产管理公司的。同时,这批精英有不少也作为“千人计划”的成员回国。

国内的投资机构对于海归们也是趋之若鹜,如果没有一位有海外对冲投资经验的名家坐镇,可能都不好意思开张营业。因此,这些精英回到国内后或是自立门户,或是被迅速吸收,在金融机构中担任高层,管理投资。在众多金融机构中,“国家队”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例如,曾在巴克莱担任资深研究员的张一清,回国后成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全球投资资深顾问。公募基金公司方面,海归派基本主要分布在三个部门:专户、被动投资和海外投资。如华泰柏瑞量化投资负责人田汉卿、富国基金量化与海外投资部总经理李笑薇、景顺长城基金量化及ETF投资总监黎海威,这些大佬所管理的公募基金业绩着实不错,不负海归之名。

当然,更多的海归人士还是选择了私募对冲基金作为下一轮事业的起点。例如盈峰资本的张志峰、青骓投资的郭强、龙旗科技的朱笑慷等。因为私募基金投资限制较少,相对于公募基金,这些大佬管理的对冲基金则更加原汁原味一些。在投资上,这些海归大佬们都经历过了千万次的买入卖出。而在职业道路上,选择回国,其实就是买入中国。

站在风口

海归派之所以选择回国发展,最大的原因就是对国内市场前景的看好。目前,我国公募基金总体管理规模约5万亿元,而在基金业协会全部注册登记的对冲基金规模则约为3000亿元。但是如果根据全球对冲基金占比公募基金规模的数据,即20%的比例,对冲基金行业至少会发展到1万亿元的规模,甚至更多。包括上述海归在内的许多私募大佬认为,目前市场环境及发展速度如同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对冲基金界,未来将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所以,站在行业的风口上,想要不飞也难。

其次,时间也是对冲基金管理人所看重的。相对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对冲基金刚刚起步,竞争不完全,市场资金容量较大,这对于对市场容量有一定依赖的对冲基金去获取超额收益尤为重要,特别像市场中性、套利等对冲策略更是如此。因此,许多对冲基金管理人只争朝夕,抢在这样的黄金期发行产品。产品运作越早,对于资产管理品牌的积累也更有利。许多百年老店都是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海归再定位

当然,海归基金经理买入中国并非一桩简单的买卖,水土不服是可以预料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再定位。对于一个海归基金经理来说,回国之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一个与华尔街截然不同的市场中,用和华尔街一样的思路去赚钱。如果你知道国内外市场的差异,你会明白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任务,因为缺少衍生品、交易费用较高、投资限制严格,所以国内策略不太多,不允许高频交易,不允许产品中过于复杂的模型和结构。最后,导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量化和对冲产品。

除了产品本身外,海归们对收益率和客户需求也需要再定位。当一位优秀的海归基金经理尝试了N种模型和策略之后,终于为客户赢得了连续几年10%的回报,按照华尔街的标准,业绩可能已经足以响彻业内了,但在如2013年创业板结构性行情的背景下,隔壁的股票型基金经理却很有可能已经赚30%以上的收益。抑或者,在固定收益信托市场里,随便寻觅都能选到年化收益超过10%、几乎没有风险的产品。这让很多刚回国的海归们哭笑不得。

因此,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海归们的海外经验和模式不一定100%照搬用于国内,不过,其领先投资思路仍然可以帮助中国对冲基金少走弯路。海归派的加入,对于国内对冲基金管理水平的帮助即便不能立竿见影,那也是平流缓进的。正是他们的加入,让年轻的中国对冲行业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也更多了一些国际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