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子强军梦:大学生军旅成长访谈录
- 李炜
- 4280字
- 2020-06-28 08:00:10
血泪铸成的省军区比武季军
人物瞄准镜
林洋,男,1993年9月出生,籍贯浙江仙居,2011年考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金融学专业学习。2011年12月应征入伍,成为一名炮兵。2013年12月退伍返校,继续就读金融学专业,毕业后考入上海财经大学读研。在部队服役期间,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及士兵嘉奖等荣誉,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学期间,获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荣誉。
那是一个阳光熹微又拂着和煦微风的下午,我们在阳明学堂初次见到林洋学长,小麦色的肤色衬着黑白条纹的短袖T恤,干练的寸头,并没有想象中军人自带的严肃感,反倒觉得很亲近。稍做交流之后,我们便开始了采访,也正是这几番简单的交谈,让我们感受到林洋学长吐字时的铿锵有力以及凝视时的坚定不移,军人的气质不流于形也会隐于内在。即便离开部队已两年有余,这种气质仍会伴其左右并使其受益一生。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铁血男儿有铮铮铁骨,热血男儿满腔热情穿戎装。
2011年钓鱼岛事件开始白热化,爱国主义情愫在人们心中蔓延。也正是这一年的12月,林洋学长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满怀着一腔报国的热血,应征入伍。他说他当时一心想着冲锋陷阵的潇洒与帅气,以及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自豪与光荣,以至于在与家人分离时都没有过多的悲伤,更多的是内心的澎湃和憧憬。林洋学长表示他的家长很支持他去参军,一来是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磨炼自己的意志,二来便是能实现他自己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参军报国是他的一个小目标,更是他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在部队里实现理想,为祖国洒下自己青春的血汗。
谁家少年不曾憧憬执枪从戎、军旅荣耀?穿上这套绿军装,便是新的起点。他从小就能背诵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首边塞诗气势雄浑,基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从小就受到保家卫国爱国教育的他,终于在经历了3个月左右的大一生活之后,进入了部队。可是,到了部队后,他却发现部队的生活与他想象中的竟有着天壤之别。他想象中的部队生活就如同谍战片里的场景,激昂奋战的场面是部队训练的主旋律,而刚刚进入军队时的新兵生活却并非如此。无休止地站军姿、搞队列、熟悉装备的操作、打扫卫生,这些看似简单的重复操作是为了让新兵尽快地适应部队的生活。严格的训练让人疲乏,但直到后来他才知道,新兵连3个月的训练,相较于后来的日子,还是比较轻松的。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锻炼人的训练正在炎炎烈日和凛冽寒风中等待着他们。
林洋在练习瞄准
从暮鼓到晨钟,从春夏到秋冬,他们走过漫漫的军旅长路。林洋学长第一年去了弹药库,同行之人大多是两年兵和老班长,因此站岗和其他的杂物琐事都是他与另外一个同年兵一起完成的。轮流接替深夜站岗,一起分担任务,在无数个想家的夜里,他们互诉衷肠,互相陪伴,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两年,不长不短,好像昨日才刚刚见面,今日就要挥手告别,在这两年里他们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能被简单地归为友情,它超出了友情的界限和范畴,这是深厚的战友情啊!他调侃道:“什么事都是让我们两个人一起做,我们相互帮衬着,算得上是相依为命了吧。”这一生难得一知己,而这种随时都可能一起上战场浴血奋战的革命友谊称得上是生死之交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收获这份宝贵的情意的。这份情意是深入心髓、融入血脉般的刻骨铭心。
参军第二年林洋学长去了广州汕头参加特种兵集训,并且担任狙击手的副射手。他打趣道:“在军队学习的热成像原理,平时在家也可作为打猎的一种技巧。”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学习,这也算是一种收获,这种获得让人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那便是一种有意义的获得。特训,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必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要素内涵和生成模式的发展变化,把分散的部队训练中有效管用的训练内容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烈日炎炎的六七月份,他们一行人被放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只留下不多的补给,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荒野求生了。沿海的小岛并没有淡水供给,喝水都成问题,洗澡条件自然也可想而知。艰苦的生活条件在林洋学长看来是一种锻炼,这种经历是常人不愿经历也不会经历的,但却成了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宝贵经历。
铁骨终得功与名。在一次省军区比武中。林洋学长凭借实力,最终获得第三名。林洋学长娓娓道来:“这个比赛要求军区每个师都选拔一名军人,一半靠运气,一半靠实力,我在师里脱颖而出。为了自己单位的荣誉,我就卯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开始训练。其实我们平时参赛训练的机会少之又少,并且在去比武集训之前自己部队也有训练任务,每次只能在任务完成后抽空去熟悉榴弹。此外,在训练过程中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将榴弹射击出去之后,有的不会爆炸,称作哑弹。为了排除这种隐患,我们要进行地毯式搜索,并将榴弹取回。即使有专业的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仍存在较大危险,因为榴弹随时可能会爆炸。榴弹本身杀伤力比较大,每次实弹射击只能去偏远的山区,因此每天必须来回跋涉,有时还会遇上坎坷的山路,车无法前进,我们就只能自己硬扛上去,仅枪支就重达15公斤,加上弹药和固定三脚架,难度可想而知。”随后,林洋学长参加了比武集训。因为集训人员均是来自不同单位的铁血硬汉子,谁都不甘落后,每一次比赛都像是生死比拼。白天与日为友,奋力厮杀;夜里与月为伴,独自训练。正是他平日里一声不吭地做事,比赛中出类拔萃的功绩,让他的名字写在了党员发展对象名单里。据他形容,20个同年兵只有一个入党名额。可想而知,林洋学长背后的泪水与汗水已不能用努力两个字来简单概括。林洋学长低调不张扬的讲话中,深藏功与名。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是林洋学长在部队里的队歌,我们似乎能看到林洋学长声嘶力竭吼歌词的样子。他回忆道:“每周三和周五下午上政治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个士兵都拿着小红书坐在小板凳上看视频。”我们似乎能看到林洋学长昂首挺胸认真观看视频的样子。当我们问及爱国主义教育时,他的语气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说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应当渗入骨髓,扎根在我们心底的最深处,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血性青年有似水柔情,款款深情泪中诉。
在部队第一次打电话回家自然是给父母报平安。电话那端的父母问道:“最近吃得好不好啊,睡得好不好?”听到父母那熟悉的嗓音,感受到那平常的关心后,男儿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很难想象面前这个阳光的大男孩在电话机前抹眼泪的样子。山东济南和浙江台州跨越好几个省的距离,这是他与父母相隔的距离,更是思念的距离,身处异乡难免会产生强烈的思乡情绪,训练时的苦与累,以及心里的落差,明明有很多话想和父母说,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只有一句:“我在这边一切都好,你们放心吧。”虽然有很多不如意的事,但他不会提及,只把平安带给父母,让他们安心。
这是他在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滴泪。
家里人十分希望林洋学长能考进军校,对他寄予了厚望。林洋学长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不负众望。于是,第一年在弹药库坚守职位时,他便拼命地像挤海绵那样挤时间。可是,那年部队有各种繁重的任务,再加上外出集训,使得他的大部分学习时间被占用。考军校成绩出来的那一刻,看着自己仅比录取分数线低10分的分数,他不由得心里一颤。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通电话,自身的无力感与对父母的愧疚感交织在一起,电话那头父母的安慰更是令他自责,男儿的泪无声地落下。
他并非八路神仙,能各显神通;他并非科幻超人,能分身有术。他普普通通,但他恪尽职守,这彰显的是他对党的忠诚,这体现的是他为国家的奉献。
这是他在军旅生涯中的第二滴泪。
退伍当天,本已积蓄了两年的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和兴奋都黯然失色。清晨六点,天色还灰蒙蒙的,退伍兵们本打算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没料想,他们正要踏上归途时,军队的大喇叭响起,迎面而来的是整齐的欢送队伍。昨天他们还在那支队伍里,如今却要转身离去。昨日的战友一个一个过来拥抱。林洋学长说他至今都无法忘却那些拥抱有多紧,似乎永远也放不开。那是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啊,曾经一起守过弹药库,一起徒步行军,一起同吃同住,但最终只能含泪微笑。
这是他在军旅生涯中的第三滴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经历了两年军旅生活这个人生转折期后,林洋学长如蝉蛹蜕变为蝶,迎来了属于他的特殊爱情。在校就读一年之后林洋学长被安排去迎接新一届参军回校的同学。大概是有着相同的军旅回忆、类似的爱国情怀,他在兵妹妹中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夫妻双双把研考”,当林洋学长吐出这七个字时,满满的幸福感。他很认真地讲到,正是两年军旅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体能训练,接二连三的四百米障碍赛,才让他的骨子里多了一股毅力。在一年365天里,他日日起早贪黑。他打趣道:“每天对着成千上万的字,有时候是真的很疲乏。”记得那年暑假,学校图书馆还没重建完毕,没有空调教室降温。即使这样,他们仍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无论是南教学楼还是北教学楼,每一张桌子底下都留有他们的脚印,每一间自习教室里都留有他们的记忆。暑假结束后,他们整日浸泡在图书馆,自嘲是“图书馆的寄生虫”。图书馆里,他们俩共同学习,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分别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如今的林洋学长提起这些趣事儿,脸上还会浮现经历两年岁月沉淀的笑容。提到那些遗憾事儿,虽轻描淡写但掠过一丝忧伤。他将军人的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将他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示给我们,不知不觉间让我们对“军人”这个词的理解更加生动,更具有温度。
采访感悟
从暮鼓到晨钟,从秋冬到春夏,那是漫漫的军旅长路。我们跟着退伍学长的叙述体会着艰苦却又温暖的军营生活。一直以来我总是觉得军人严肃而又令人敬畏,但是经过这次的采访,我对军人有了新的认识。他们铁骨铮铮却又柔情似水,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柔弱的一面,想家时强忍着的泪水、对着电话却只报平安的坚强,无不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然而,退伍的学长说起这些来,却是云淡风轻,好像在叙述着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听者反而红了眼眶。
采访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在指导老师耐心的指导下,经过了不断的补充和反复的推敲,最后成稿,并得到了受访学长的认可。每次认真地完成一件事情之后我便会很满足,这一次成稿之后,也不例外。我反反复复地读着稿子,那些军旅生活就呈现在眼前,他的故事正在慢慢地讲给我们听。
在建军90周年之际,这样的一次采访,这样的一次写作经历,也让我们对军人、对祖国有了更多的理解与爱。
——王菲 制药工程161班;叶孟涵 广告16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