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教案

讨论话题:

作为通识课的导论课,可以讲五大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开设公众史学通识教育课程?要了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大学重要的是训练人的思维方式、开阔人的视野,用层面更高的眼光看待世上一切。由此引申出来,谈谈中国人的有用无用观。

二是公众史学鸟瞰。什么是历史?历史与过往有何区别?你知道父亲以上3代吗?有其人但未见其历史,何以未见?你有历史吗?你的历史在哪?每人写出5个重要的年份,通过这个活动,理解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历史学离我们有多远?实际上就在我身边,就在当下。什么是公众史学?公众史学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听专家讲大历史故事,自己动手讲小历史故事,可成为公众史学的主旨。

三是老师如何教?广泛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学习通、慕课、百度。有的老师上课怕手机,我上课不怕手机,恰恰相反,我要求大家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全部记录功能。重在讲好历史故事,从讲故事入手,引出深刻的道理。

四是学生如何学?为什么要选修?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学分。除了学分,还有别的想法或要求吗?学生要从阅读入手,这就是课前准备。要养成做功课的习惯。要以开放的心态来交朋友。

五是考试方式改革说明。重在“做人做事做学问”训练,上课重在观念的更新,下课通过项目提升历史记录的能力。讲一个做教改项目结题材料的故事。

经典案例:

南京离休军官冯树凭自办《家》报千余期记录生活点滴。冯树凭1948年参军,1983年离休,是副师级政委。被问及创作《家》报的初衷,冯树凭说很简单,就是希望家和万事兴。参加青海输油管线建设的13年,冯树凭和妻子罗巧珍一直通过书信沟通、教育子女。离休后,他开始和老伴商量着一起创办一份报纸。在他们看来,儿女都已经建立自己的家庭了,再和他们讲大道理也没什么意思了。但借助“报纸”的形式也许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1991年6月,罗巧珍正式退休以后,两人便马上着手制作《家》报的创刊号。最终,《家》报在6月30日那一天正式在家中“创刊、发行”。《家》报有“三小”:一是版面小,每期一张A4纸;二是每期份数小,每家一份,共7份;三是读者范围小,通常只有冯氏家族的17口人。所以,有媒体记者称《家》报为“绝对小报”。虽然报纸被称作“绝对小报”,但是,制作的时候,绝对是“大家”办报。家中的每个家庭成员不但是这份报纸的读者,更是《家》报的记者和编辑,每一个人都为《家》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从1991—2002年,《家》报的前10年一直都是冯树凭和罗巧珍手工制作。2002年后,创办电子版。电脑对于冯树凭来说是个陌生的事物,在制作第228期,也就是第1期电子版《家》报时,冯树凭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如今,《家》报已经走进了3.0时代。冯树凭的大外孙把之前的《家》报汇编成册,做成合集,现在已经有了6本合集。《家》报虽然也会报道“辽宁号”航母入列、北京申办冬奥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但核心内容还是以家族内部的事务为主,“对全家有鼓励、表扬作用的,我就放在《家》报上”。办报的过程中,冯树凭也成了媒体达人,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人》等节目。而也许正是《家》报为子女们所树立的榜样,冯树凭的子女们也都家庭和睦、事业有成。老人喜欢写作,退休后出版了《奇迹》《夕阳》《札记》3本书,共计70多万字。(冯树凭:我的《家》报已办了1793期,《北京青年报》2017-06-02)

视频推荐:

1.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品三国》第一讲。

2.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国史通鉴》第一部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