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型肝炎临床实践(第2版)
- 江家骥
- 1125字
- 2020-08-28 17:51:28
第三节 丙型肝炎的超微结构病理学
关于HCV感染导致的患者肝脏超微病理学检查尚无系列的系统的观察,因此所得到的结果尚属于初步观察。
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HCV核心抗原(Core)可位于肝细胞核中,呈细颗粒状表达;也可位于肝细胞质内,呈包涵体样或均匀分布。近年来,HCV的整组基因已可克隆化并标记其病毒抗体,在抗体的标记下免疫电镜观察发现,将基因型2型HCV转染Hela细胞在胞浆中可见颗粒性致密电子反应产物,呈灶性或弥漫性分布,它们定位内质网的膜上、胞浆及网池中。这说明了HCV核心颗粒在细胞的内质网膜上生成并向池内出芽的过程。HCV阳性的肝细胞常位于坏死周围,也可见于再生肝细胞中,受感染大部分病例可见肝细胞内线粒体明显肿胀、基质空淡、嵴变短或消失。丙型肝炎无论在急性期或慢性期,肝细胞脂肪空泡都常可见到,超微结构其电子密度差别很大,一种为致密度高者,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多为小泡性脂肪变性,另一种致密度低者,含不饱和脂肪酸,多为大泡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核变大,常染色质增多,核仁大,核被膜皱褶和间隙增宽。
研究者们观察到,HCV感染的肝实质组织中肝细胞间毛细胆管其胞膜下微管束增厚,胆管管腔面微绒毛减少或缺失,管腔扩大,窦周间隙面微绒毛轻度减少。常见肝窦周间隙、肝细胞间隙增宽,较多的胶原原纤维及基底膜样物质。这种纤维化在慢性迁延性肝炎阶段即可被发现,可能与HC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硬化关系密切。
国内的研究发现,CHC患者的肝细胞内质网可能有一些特征性变化。滑面内质网常呈分支管状或巨泡状,部分患者呈囊泡状增生,这可能是肝细胞处理内源性毒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粗面内质网池扩张,其膜上附着的多聚核糖体稀疏,网池中含有低电子密度的絮状物质,呈明显的脱颗粒现象,偶尔可形成卷曲的膜性结构,提示内质网的增生可能与病毒的复制有关。
肝窦中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其胞浆中细胞器增加,常见淋巴细胞伸出伪足样胞突进入肝细胞间隙,嵌入或包绕部分肝细胞,这被认为是淋巴细胞的直接攻击现象。在电镜下,浸润于肝窦的淋巴细胞往往具有活化的形态表现,伸出伪足于肝细胞之间间隙,但未发现邻近的肝细胞有明显损伤窦内Kupffer细胞增生活跃,胞质中溶酶体增多明显,并有细而长胞突,有吞噬现象。窦内皮细胞偶见胞浆增多,高尔基复合体显著增加及出现基底膜样物质。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失去了正常肝细胞的肝窦周间隙面、肝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宽,聚集了大量的胶原原纤维及基底膜样物质。肝细胞间毛细胆管可见扩张,胆管微绒毛减少或缺失。汇管区常有明显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而浆细胞则不常见于丙型肝炎,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间偶见炎细胞浸润。
总之,对于HCV感染的超微病理结构观察尚缺少系统研究,有限的观察提示HCV的感染可能具有某些特征性病变,但还需要进一步统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