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共卫生监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公共卫生监测
公共卫生需要做的事千头万绪,首先应该做什么?最需要保护的是哪些人群、他们在哪里?哪些公共卫生措施或干预项目效果好且费用少?要回答这些问题,则需要从公共卫生的服务对象或被研究的人群中获取有关数据或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和解释,才能实现,并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在卫生服务活动中获取数据,变成信息,并指导公共卫生实践的过程,就称为公共卫生监测。
(一) 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
公共卫生监测是指有计划地、持续而系统地收集、整理对于制定、实施和评价公共卫生行动所需的特定疾病或健康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和解释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将所获信息传递给所有应该知道的机构和人员,用于指导公共卫生实践。
这个定义表明了公共卫生监测的四个基本含义,即:①只有有计划地、长期持续地、系统地收集资料,才能发现疾病或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②只有有针对性地收集那些对于制定、实施和评价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有用的疾病或健康相关数据资料,才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监测数据;③只有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后,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④只有将所获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后,才能在预防和控制疾病等公共卫生活动时得以有效利用。
这个定义同时强调了监测的计划性、针对性,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和信息传递利用的必要性。
1.监测的计划性
公共卫生监测的实施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消耗较多资源,所以有必要对整个监测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和统筹管理。在决定实施新的监测项目或建立新的监测系统之前需要对整个监测流程进行合理设计,所需物资配备、人员安排等进行周密的计划。此外,任何监测系统建立后一般都会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为了保证其有效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监测系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计划地对监测系统进行调整和更新,才能维持高效、可用的监测系统。
2.监测的针对性
我们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健康相关问题,由于资源的有限,实际的监测工作不可能覆盖全部,在监测目的的确定和监测内容的选择上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监测重点。首先,监测的疾病或问题在公共卫生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如健康危害大(严重性、引发死亡风险)、社会经济影响大、公众关切度和国际要求等做出判断;其次,监测的疾病或公共卫生问题可预防: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理解,结合当前的技术手段、医疗诊治水平、组织管理能力、现场条件和群众政府支持力度等判断问题的可预防性;第三,监测结果可用: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够提炼出有用信息,用于指导其公共卫生实践。如果收集的数据或资料没有用,就不要列入监测内容中。
3.数据的处理分析
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解释,使之成为相关人员(如决策者、卫生部门工作者和公众等)能理解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评价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的质量,避免形成错误的信息。不同的监测系统可以获取不同类型的数据,同样也需要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通过描述“三间分布”,了解疾病或公共卫生问题的分布特点,发现高危地区、高危人群,以及发展趋势等。图表的展示在描述性研究中使用广泛,近年来各种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如空间-时间聚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通过对比分析:评价疾病或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可以总结出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的发展变化规律,提供早期预警的作用。
4.信息的传递和利用
必须及时将所获得的信息发送给相关机构和人员,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这些人员不仅包括使用监测信息用于决策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处于监测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参与者,还应将监测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向公众发布。将信息传递出去的目的是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实现循证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的传达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如:监测报告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传递;也可以通过统一格式、定期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报告;或者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医学期刊。
(二) 公共卫生监测的几个基本概念
目前对公共卫生监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可根据以下方式进行分类。
1.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
(1) 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ance):
是由责任报告人(如医务人员)按照既定的报告规范向报告的接收机构(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地报告疾病数据和资料,而报告接收单位被动接受报告的监测方式,称为被动监测。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即属于被动监测。
(2) 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
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殊需要,由公共卫生人员定期到社区搜索病例或到责任报告单位收集疾病信息、搜索病例并督促检查报告质量的监测方式,称为主动监测。主动监测多建立在被动监测基础上,为保证报告的完整性而开展的一种强化监测活动。如我国的死因监测是采用主动监测为主,被动监测为辅的监测方式,在医院死亡的病例,由接诊医生负责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报告;在家中或外地死亡的非医院死亡病例,由乡镇(街道)、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医生入户调查后,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报告。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发现所有的脊髓灰质炎病例,除要求医务人员常规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要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病例搜索,并对病例报告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一般情况下,在开展主动监测的同时,还要求责任报告人和所在单位进行“零病例”报告。
2.病例监测、症状监测和事件监测
(1) 病例监测(case-based surveillance):
即以病例为基础的监测是指监测系统收集的是按照疾病诊断标准进行疾病诊断后的每一例特定疾病病例信息,也就是以特定疾病病例为单位进行报告的监测方式。如,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就是以病例为基础的监测,即报告和收集某疾病病例的相关信息作为主要监测内容。
(2) 症状监测(symptom-based surveillance):
也称为症候群(综合征)监测,即以症状为基础的监测是指将病例定义为特定的症候群(或综合征),甚至是某一类或多类症状信息(如就诊主诉、急诊呼叫、入院)而不是疾病诊断,进行报告的监测方式。目的是早期预警、快速确认和及时应对。如我国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就是以症状为基础的监测。
(3) 事件监测(event-based surveillance):
即以事件为基础的监测是指对发生的某一个特定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报告的监测方式,主要收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范围、严重程度等信息。如,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监测系统就是以事件为基础的监测,即报告一起食物中毒或疾病暴发或出现类似症状的聚集性病例等事件,而不是仅报告单个的病例。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异常和迅速控制事件的发展。
3.医院监测、社区(或人群)监测和哨点监测
(1) 医院监测(hospital-based surveillance):
即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是指监测系统报告和收集的信息产生于医疗机构,如医院的传染病报告是报告到医疗机构就诊的传染病病例,医院感染监测是监测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
(2) 社区监测(community-based surveillance):
即以社区(或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是指监测系统报告和收集的信息产生和来源于社区,如目前的全死因监测需要依靠各种途径定期或不定期地到社区(或人群)中调查和收集。
(3) 哨点监测(sentinel surveillance):
是指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学校、医院、诊所或医生)作为哨点,进行特定疾病的监测报告。这种监测方式费用较低,报告质量容易得到保证。对于那些在病例模式有所改变时才需要引起警觉的疾病,或不需要针对个别病例采取公共卫生行动以防止其传播的疾病,可以采用该监测方式,如流行性感冒。但对于那些列入消灭或消除目标的传染病,则需要发现和报告所有病例,不能采用哨点监测,必须实行全面报告。
4.实验室监测
实验室监测(laboratory-based surveillance)是指主要利用实验室方法对病原体或其他致病因素开展监测,报告和收集定点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和资料(如血清学、分子标志物、病原分离或鉴定结果等)。实验室监测可作为独立的监测体系,进行数据上报和收集。如某些国家HIV感染者监测一般是以实验室监测为主体,往往只报告实验室检测结果,而病例的其他信息不需报告。美国的实验室监测报告系统与传染病病例监测报告系统是两个平衡的独立的监测系统,但监测资料可以相互利用,进行参比。我国的麻疹监测系统,其实验室监测作为该监测系统的一部分开展监测工作,要求对报告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并报告检测结果。
5.药物监测
药物监测(drug surveillance)是针对某些疾病或症状的常用药物进行的监测,通过收集某种(或某些)药物的药店销售量、医院使用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变异等信息,掌握人群中相应疾病或症状的流行情况或者病原体的耐药情况。部分处于前驱期的流感样患者会去药店自行购药,直接对入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可能效果不佳,可以利用药店和医院的“主治功能”为发热、咳嗽、咽痛的一系列流感相关药物的销售记录及其变化情况,来判断人群中流感的患病情况及其流行趋势。有研究显示,社区流感相关药物监测比流感样病例监测更敏感,更早的发现流感样病例的活动规律,结合预警技术可以更好地进行流感防控。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进而发生耐药菌泛滥流行。对于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降低耐药菌产生的风险,同时借助于计算机监测系统还可以提高药物使用方案优化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 公共卫生监测的特点
公共卫生监测的主要特点包括及时性、代表性、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公共卫生监测可以通过对持续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疾病或其他健康相关事件的分布和波动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将人群的疾病负担和健康损害降至最低。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以较为合理地反映特定人群、区域或时间中的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的特征、变化趋势等,为制定卫生或行政策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快速而方便地区分出患者和非患者人群,高危和非高危人群,以便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这对于监测系统的系统构架和技术手段有一定要求。
优秀的公共卫生监测还需具备其他一些特点:
(1) 可接受性:
监测的方法和流程易于被参与其中的个人或组织所接受;
(2) 灵活性:
之前运行的监测系统为了适应新的疾病或健康事件,对其进行的调整只需额外花费较少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3) 良好的质量:
监测数据系统完整,质量可靠,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4) 简单性:
监测系统整体或其组成部分的操作和运行简单易行;
(5) 稳定性:
监测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利用稳定可靠,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干预或影响较小;
(6) 有效性:
监测数据真实反映了预先希望监测的内容。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主要涵盖数据收集和信息输出、数据流、监测流程、相关利益方的作用等,简单流程图见图1-1。监测系统的数据收集包括数据报告的方式、监测数据来源、数据内容和格式;信息输出包括监测指标、数据质量、描述性流行病学报告;数据流包括数据来源及其上报或反馈方式;利益相关方则注重各个单位或个人在监测过程中所承担的相应职责或受益。
高质量的监测数据的搜集需要有序组织、仔细检查,并与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或医疗机构保持沟通。监测活动不仅需要在可能发生疾病流行或暴发的关键时期开展,将之作为常规工作来收集疾病的基线信息也是十分必要的。
图1-1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简单流程图
二、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和用途
公共卫生监测是发现公共卫生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公共卫生监测可以较为深刻的获知疾病自然史、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等,即回答“谁有风险”、“什么时候发生”、“哪里发生”、“影响因素是什么”的问题。监测数据可以反映出疾病的变化趋势、监测疾病分布的异常,是制订、实施、评价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信息来源。
(一)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不难理解,公共卫生监测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及时了解或掌握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的特征,以便对人群的疾病或不良健康事件进行调查、预防和控制。概括起来,公共卫生监测的具体目的主要有:
1.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其分布和发展趋势,定义公共卫生问题的优先顺序。
2.早期发现或识别疾病暴发或流行,揭示当前事态发展的程度、受影响人群,以及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或措施。
3.对控制或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控,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4.对疾病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控,评价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5.对疾病趋势进行监控,预测疾病流行,为制订疾病防控的计划提供依据。
6.根据监测结果的提示,可以提出相应的科学假设,为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方向。
不同的组织机构利用监测数据的侧重点不同:较高级别的监测机构较多关注于不同时期的疾病变化趋势,并据此发布公共卫生政策;而基层监测机构较多关注疾病的短期变化,确保及时发现疾病的暴发流行病,以及高危人群判断的准确性,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 公共卫生监测的用途
公共卫生监测结果可以用于监测公共卫生条件,评价公共卫生状况,定义公共卫生优先权,评估规划,发展公共卫生研究。这些信息可以提示当前事态发展的程度、问题来源、受影响人群以及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或措施。凭借监测信息可以定义公共卫生优先权,评价计划实施的有效性。同时,根据监测结果提示,可以提出相应的科学假设,以指导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实施。
1.监测健康相关事件
(1) 掌握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的分布:
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人、时、地的“三间分布”特征对于识别高危地区、高危人群,明确干预重点对象,对于指导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及针对该疾病开展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2013年,中国大陆部分地区暴发H7N9疫情,用病例分布标点地图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这些病例主要发生在浙江、上海、江苏这三个东部沿海地区,且具有一定的时空聚集性,病例集中地区就是高危地区,就是疾病防控和相关研究的重点地区。
(2) 发现疾病流行并寻找原因:
监测结果可以用来发现疾病的流行。例如1955年美国弗朗西斯脊灰疫苗现场试验中,通过指定疾病报告系统向各州和当地健康部门报告了6例麻痹型脊灰病例,这一监测结果促成了之后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患儿均接受了来自同一厂家的疫苗注射。经过各级卫生部门联合实施的严密监测加上合理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41名疫苗相关的麻痹病例,其中80名与疫苗接种者存在家庭内接触。最后全国范围的流行病来源最终被锁定在一大批受到存活脊灰病毒污染的疫苗上。实际上大部分流行病例并非由数据的日常收集和分析发现,而是得益于临床医生和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敏锐观察和机警防范。从项目大局的角度出发,关键思想就是当发现社区人群出现异常健康状况时,卫生部门组织的监测工作可以提供信息传递的平台,便于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反应。
(3) 观察传染性致病因子的变化情况:
对于某些流感病毒的毒株类型和耐药性的监测可以判断流感病毒的抗原漂移和变化情况,以此指导流感疫苗的制造使用和临床用药。以实验室和临床治疗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帮助公共卫生人员在全国范围内监测多种菌株的传播情况,并便于预防措施的实施,包括将正确的治疗方案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再如美国的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us Surveillance System)即是一个自发组织的、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主要针对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监测,它被用来监测传染性致病因子耐药性的变化和相应的住院病人群体。
(4) 监测卫生服务方式的变化情况:
利用监测信息可以较好的发现医疗卫生措施的变化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技术手段在卫生服务中的运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监测信息可以在该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例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对于牙科医生和患者的监测结果提示,当时艾滋病发病率的增加速度超过了牙科医生医疗过程中对于口罩和手套常规使用率的增加速度,所以卫生部门对牙科医生进行了集中教育,以提高口罩和手套的常规使用率,减少艾滋病传播机会。此类监测信息既有助于开展研究来探索这些变化的起因,同时在医疗卫生措施和程序方面,监测也有助于观察这些变化对那些和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结果和消耗所造成的影响。
2.联系公共卫生实践
(1) 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和控制:
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当地甚至全国的卫生机构将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搜寻疾病传染源或事件起因,进而封闭疫区、询问或治疗无症状病人、抽样检测可能污染的食物、告知公众等。此外,针对一些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卫生机构可能会强化监测的频度和力度,并在识别出这类人群之后,可能会给予适当的检测、询问、诊治或预防。例如,结核病登记系统可以用于对病例的监测和随访。工作场所的公共卫生监测活动也可以起到发现高危人群、消除工作环境危险因素的作用。
(2) 为卫生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在掌握了人群结构的改变或者了解影响人群的条件因素之后,卫生策略制定人员可以更加自信的制定出最好的、可实施的计划。例如对于大批难民的监测,难民信息可以反映难民的定居点、年龄和性别构成,还能观察到难民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利用这些信息,卫生官员可以更为有效的为这部分新来人群制定出适宜的卫生服务和预防措施。
(3) 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可以利用收集的监测信息检验卫生策略的效果。例如中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以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均有下降,儿童更为明显。图1-2即反映出乙肝疫苗接种组儿童的HBsAg阳性率低于未接种组,提示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儿童乙肝的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
图1-2 接种与未接种HepB儿童HBsAg阳性率
(资料来源:陈园生,2006)
3.其他
(1) 形成和检验科学假说:
监测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所以可以以此提出或验证科学假设。例如,1973年美国曾出现一位母亲连续产下两名患有不同类型出生缺陷的患儿,经调查该女性有长期接触喷胶的既往史,因此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便禁止了此类喷胶化合物的出售;而此后的出生缺陷监测数据提示,1970~1973年间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人数具有轻度下降趋势,而同期的喷胶产品的销售量却增加了5倍,提示此类喷胶产品的接触对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缺乏可靠证据,所以便取消了这一禁令。
(2) 记录和预测疾病发展变化特征:
记录某种疾病的发展变化特征并不是监测活动的主要目的,它往往是实施监测所获得的副产物。此类数据往往在卫生机构的月报或年报等总结性文件中出现。并且随着监测的持续,监测数据的积累,疾病的发展变化情况也将被呈现的越发具体和清晰。结合一定的流行病学或统计学方法,可以利用这些收集的监测数据发掘其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历史性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的发病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