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共卫生监测方案制定

监测方案是实施监测项目的依据,是开展具体监测项目的工作指南,每一项监测工作开展都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详细的监测方案。其基本要素包括背景、监测目的、病例定义、内容、方法、实验室检测、资料收集方式、质量控制、考核评价指标以及相关附件等。
(一) 背景
背景也称前言,是对所要监测的疾病或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简单描述,主要介绍现有的防控形势和公共卫生意义,以及全球或全国对该疾病的防控目标等,从宏观角度阐述开展监测的意义。背景字数不宜太多。
(二) 监测目的
阐明开展监测的目的。结合需求分析设定监测目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评价预防控制效果等。在制定监测目的时,要综合考虑监测信息获得的难度、人力投入、经费投入和数据质量等因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明确监测目的。监测目的不是越多越好,它直接决定要设定怎样的监测内容。
(三) 监测病例定义
根据监测的特点和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象,对监测对象的人、时、地范围和特征加以限定和明确,并制定适宜的监测病例定义。在制定监测病例定义时,应考虑监测目的、基层诊断条件和水平、疾病的控制目标、目标疾病是常见病还是少见病等因素,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病例定义可以调整。
(四) 监测内容
明确了监测目的和监测病例定义,接下来就要拟定监测内容,尤其是数据源的选择和监测项目的确定。是选择社区(或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还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或者是实验室监测,选择不同的数据源,监测项目和指标也就不同。同时,监测内容不能过于复杂,那样的话监测项目的可接受性会变差,数据收集也会很困难,成本也会增加。
(五) 监测方法
根据监测的目的和可用数据源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是被动报告还是主动报告,是病原或血清学监测还是人群抗体水平和带菌(毒、虫)率监测。结合所要监测的病种,对选择的监测方法进行解释和说明。
监测内容和方法可以合起来写。
(六) 实验室检测
不论选择哪种监测方法,一定的实验室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病例定义中对病种的诊断里少不了实验室检测项目指标。不同的病种选择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指标范围也不一样,要明确说明需要采集哪些标本、采集量是多少、采用何种检测方法、选择哪些试剂等,方案中均要明确表述。
(七) 资料收集方式
确定了监测内容和方法,接着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数据收集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统一的表格或者报告的形式报告,也可以以单纯的数据或者数据库形式报告。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表格的形式上报,制定表格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监测项目,使监测数据可以通过统一化、标准化的表格形式收集上来,以避免漏项缺项。
(八) 质量控制
一项完整的监测项目,离不开对监测项目进行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前期的人员培训,明确培训对象和培训要求,项目实施中的督导、核实以及不定期开展的监测系统评价等,这些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通过质量控制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质量。
(九) 考核评价指标
为了考核监测项目是否顺利完成,需要设定一些评价指标对监测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如报告及时率、采样率、数据上报及时性和完整性等,要求设定的指标定义明确,有数量要求。
(十) 部门职责
参与项目的部门往往涉及不同级别,制定各自的职责对项目的正常开展是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门是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和经费的支持保障。不同级别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和)医疗机构的职责也因病种不同而不同。
(十一) 附件
主要是数据收集方式中提出的各项表格、实验室检测方法等。

(林君芬 尚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