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脾脏、肝脏、肺脏
- 姚荷生 潘佛巖 廖家兴
- 382字
- 2020-08-28 20:30:28
第二节 脾的部位
王叔和说:“脾俞在背第十一椎,募在章门”(《脉经》),“章门穴乃脾之募也。直脐旁季肋,端在背,则脾俞在十一椎之下,是脾之部位也”(许浚等著《东医宝鉴》引铜人)。除李东垣说:“脾长一尺,掩于太仓,太仓者,胃之上口也”(《脾胃论》),其长度和部位有较大出入而外;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谓:“脾居中脘一寸三分 [6],上去心三寸六分,下去肾三寸六分,中间一寸二分名曰黄庭”,这可能是从五行定位,脾胃居中的理论而来。但李氏接着指出:“脾之大络,其系自膈下正中,微着左胁于胃之上,与胃之包络相附,其胃之包络在脾上”;唐容川更在《医经精义》云:“考《淮南子》有脾左肝右之说”,可见历代医家已经明确脾是附于胃大弯 [7]的左侧,因而取得一致的认识。
此外,《灵枢·本藏》提到脾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和偏倾之别,并认为脾小、坚、端正为生理常态,脾大、高、下、脆、偏倾则为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