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的大学体育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

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与其他教育共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在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大学体育具有一些特殊作用。

大学体育教育包含着两个属性。一个是大学教育的属性——育人;另一个是大学体育的属性——育人。体育和教育共同的属性都是育人。

(一)情商(EQ)与大学体育

情商是指人对情绪的表达能力和处理能力。情商是情绪能力,是个人在情绪方面的整体管理能力的一种综合概念。

在大学体育中,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从中可以接触和体验社会上所能遇到的各种情景,如竞争与拼搏、痛苦与欢乐、悲观与希望、指责与赞赏、挫折与奋斗、避让与信任、失败与成功、处罚与奖励、孤独与共处,以及角色和角色的不断转换等,从而不断地从中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对情绪的管理能力,使自己获得较高的情商,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智育、德育与大学体育

毛泽东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还写道:“要身体好,没有比体育更重要的。体育对于我们实在占第一的位置,身体强壮了,学问道德的进修才会快,收效才会深远。”这里毛主席进一步阐述了健康的身体对学习和道德培养的促进作用。

大学体育教育,是智力性教学和非智力性教学交叉进行的。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学习体育要有三性:记性、悟性和德性。”记性是要求学生要记住技术动作的方法、要领、技术动作的关键(也包括战术的方法)。悟性是要求学生要深刻领会技术动作的内涵,更快地学会、掌握它,并进一步变成自己的特长和绝招。德性是要求学生学会的技能和本事是要为人类服务的,不能光考虑自己的得失,不能去做违反道德的事,更不能做犯法的事。体育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把青年人的体格锻炼与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智力的培养相互渗透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成熟,使他们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大学体育教育的任务

大学体育的任务就是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在体育教育中贯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的精神。

(一)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对应试教育最大的挑战!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是搞教育的各级政府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家长及全社会都要深刻理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句话的含义,转变思想转变认识,全社会达成共识。否则老抱着应试教育的理念不放,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又想不通,这怎么会去贯彻呢?必须以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一代新人,以及提高国民素质、民族素质的高度上,站在培养全面发展、高质量的人才的角度认识理解这句话。

(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对一个运动项目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其参与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了解认识本运动项目的过程,是培养对本运动项目兴趣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认识和增强自信心的过程。当一个人对一个运动项目由不了解到了解,技术动作由不会做到基本会做时,对自己的运动能力得到了肯定,对自己的自信心得到了肯定。因为很多人不是因为所学的技术动作难而不会做,而是因为不敢做,不敢放开做才不会做的。当敢做而又放得开时,说明对自己有了自信心了。

(三)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对于大学生来说,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会多年受益。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也在社会化,人们的体育观念和健康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由过去的为了挣钱而牺牲健康开始转变为拿钱买健康。大学体育教育的性质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注重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传播,按学生的爱好开设选项课、选修课,这些都为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合作的社会。规模化的生产,可使得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追求最大的利润。如果没有合作精神,不会与人共事,那么也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高科技的挑战及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人为的破坏,使得社会公害日益严重,人的精神过度紧张,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学体育的任务,就是利用体育的特点,在增进学生健康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五)奠定终身体育基础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要持续不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使体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体育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它由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学校后体育组成。大学体育是一个人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阶段,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体育,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

三、大学体育学习的途径

大学体育学习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课程(包括技术课和体育健康知识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保健课和运动训练。

(一)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素质的目的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体育课把发展身体、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心智的开发等与人体活动有机结合,是全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程分为技术课(在运动场进行,以身体活动为主)和体育健康知识课(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是讲授、传播体育理论知识、健康知识和体育文化科学知识)。

(二)保健课程

保健课是专为有身体残疾的学生或体弱多病不能完成体育课任务的学生而设置的课程。保健课的内容主要是练习太极拳、各种保健操、打乒乓球、按摩等活动。

(三)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它包括早操、课间操和其他课外时间的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完成大学体育的任务,完成大学体育育人的目标,完成“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完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等等,仅仅靠每周一次2学时的体育课时间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学体育必须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完成实施全面培养人才所赋予大学体育的任务,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工作。

(四)体育竞赛

大学体育竞赛是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活动方式。在大学里,通过体育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促进大学体育的发展,同时体育竞赛也是大学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这里指的是大学各项目代表队的训练。学校成立体育代表队的目的应该有三个:一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二是进行表演;三是促进本项目在本校的开展。

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使它具有竞技运动的属性——争取优异成绩,宣传学校和加强对外交流。

表演也是为了宣传学校,加强对外交流和开展校园文化体育生活。

促进本项目的开展主要是开展校园文化体育生活。抓好学校的运动训练,将对学校的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思考题

1. 体育的起源有哪几个影响因素?

2. 体育的功能有哪些?

3.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