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案中体历人生

劳东燕(1)

这是刘哲的第二本书。就像读他之前的《检察再出发》那样,再一次让我触摸到一个独立思考而又内心柔软的检察官。

全书在内容上,既涉及如司法观与法治向何处去这类宏大主题的文章,也涉及检察业务的发展走向和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同时,另有不少涉及如何办案的心得与设想的内容。难得的是,书中还有一些随笔,涉及作为法律从业人员,平时如何为人处世的思考;与业务类文章不同,在这类随笔中,最能呈现写作者真实的性情。

我与刘哲当面交流的机会不多,平时只是在朋友圈中有一些互动。不过,读过他的不少文字,透过字里行间,我自以为,我是了解他的。他的温和而不极端,使得他虽长久待在检察机关,但并未因此而变得视野狭隘,仅仅关注本部门的利益;他的独立思考而不盲从,使得他始终反思性地审视自己与自己的工作;他的跃然纸上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得他能够基于开放的视野,而对检察事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执着的探寻;他的不断自我施压的学习,使得他在业务能力提升的同时,一路走来都保持成长的状态;他的真诚与内心的柔软,使得他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始终如一地保有内心的温度。这些都是我非常欣赏的品质。我知道,这样的品质,未必有助于他在机关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时甚至还可能造成一定的妨碍。然而,我仍然庆幸且欣喜,在检察系统中,能有这样一位内心柔软的检察官在办理案件。

作为一名检察官,在平素的办案中,保持温和而不极端的立场,表面看来无关紧要,实则并非如此。法律与其他行业不同,不只是思想与理念,更是一套规范体系。趋于极端的立场,往往容易导致将不同于自己的他者去人化,甚至用简单的敌我思维来对待他人。在政治思潮中,无论是极左还是极右,具体的主张虽有所不同,但都欠缺必要的宽容,无法容忍意见与价值观上的不同;并且,往往基于政见或价值立场的相异,而将他人归入敌人的阵营。既然对方是敌人,便容易认为不需要平等对待,甚至无须提供基本的权利保障;相反,完全可以冷酷无情地对之,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在刑事诉讼中更是如此。作为诉讼中另一造的控方,在面对犯罪人时,很容易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而忘记对方与自己一样都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着普通人的人性弱点与闪光之处。不少从事起诉工作的检察官,身上多少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便是根源于此。同为检察官,刘哲则有所不同,他往往能够对刑事被告人有着一份同情的理解。这一点在书中有多处体现,相信读者在读完本书后自会有所体会。

从事任何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想要保持独立思考而不盲从,都有着相当的难度。这种难度既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也来自于自身惰性的制约。身处体制化氛围浓重的环境,独立思考其实并不是受人欢迎的品质,反而可能使个人在相应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与此同时,独立思考往往意味着,需要自己作出巨大的努力去构建相应的认知,无法搭便车而人云亦云,长此以往难免产生认知上的疲劳。基于内外两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怪乎大多数人都会养成从众的心理。在社会交往中,选择从众,既安全又不费力,自是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刘哲并不是这样。无论对于检察业务的发展方向,还是个人的办案工作,他始终持一种反思性的冷静审视的态度。也正是基于此,他才会批评检察系统中对于无罪判决的流行看法,才会认真思索不起诉到底是问题还是成绩的问题。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倘若只顾埋头赶路而不抬头看清方向,很容易迷失于琐碎性的细节之中,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可能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这种方向性的错误,在制约个人的视野与格局的同时,也会使个人遭遇事业上的发展瓶颈。就此而言,基于某种使命感与责任感,关心所在行业的大的发展趋势,不断地探寻新的合理的方向,其意义不仅在于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个人的绵薄之力,也在于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避免让自己沦为二流的匠人。尽管如此,在很多行业中,人们往往光顾着埋头赶路,并不考虑所在行业之于社会进步所应有的定位与意义,也不思考个人的发展如何契合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为此必须做出什么样的调整的问题。在这方面,刘哲也显得与众不同,他不仅视野开放,而且观察敏锐。对于检察行业在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关注,包括在网络与大数据时代智慧检务如何可能的问题,他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始终在探寻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发展方向。

让我印象颇深的是,刘哲对于压力的看法。很多人都对压力持负面的看法,认为压力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紧张与焦虑感,对个人生活没有助益,反而有损身心的健康。然而,在刘哲看来,压力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一切的自律,终究都是一种他律,利用压力进行自我提升是一种智慧;因为压力的供给与传导,能够逼使个人不断地学习,由此而得以在日积月累中取得进步,实现自我的提升。对此,我深以为然。对于现代人而言,没有压力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想要过一种没有压力的生活,反而容易陷入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状态。有鉴于此,与其消极地在压力面前退避三舍,不如将压力变成自我的动力。有高度自律性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惰性。因而,适度的压力若是利用得当,反而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力,使个人摆脱惰性所带来的自我设限,由此实现不断地成长。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成长性思维。这样的思维,对于个人的人生际遇极为重要。它能够激发特定的个体不断地向上攀登,达到新的人生高度,而不是一味地复制以前的自己。

尤其难得的是,刘哲在检察机关工作十余年,于体制化的氛围中浸淫日久,却始终保有真诚与敏锐,并保持内心的柔软。我想,正是这份内心的柔软,让他在对检察事业始终怀有激情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一份冷静的审视与反思。同时,也正是这份柔软,让他一直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保持必要的善意,并在办案的过程中,切实践行“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的立场。身处法律圈,我所接触的法律精英可谓不少;但是,能够不过多地受到体制化影响的人,却并不多见。这一点也完全可以理解。在持久的职业生涯中,需要处理为数众多的案件,难免产生职业性的倦怠与漠然。毕竟,办案于法律人而言,更多的是一份工作,尽管案件可能牵涉的是他人的人生。所以,能够摆脱职业性的倦怠与漠然,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手头的案件,殊为不易。

相识多年,刘哲还是当年踏出校门的赤诚少年:始终心怀法律人的理想,经过岁月的流逝仍然保持一份难得的清澈。外表粗犷而内心柔软的他,无论是对于自己的人生,对于所热爱的检察工作,还是对于中国的刑事法治,都有着一份很高的期许;也是因着这份期许,他一直不懈地为之投入与努力。

2019年6月9日

于清华园


(1) 劳东燕,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