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科技革命正在引发产业革命

我们把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总称为科技革命。科学革命主要指科学理论、方法、思维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突破性进展。科学革命即科学的理论范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技术革命主要指技术体系原理的根本性变革。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与理论前提,科学革命一般不会直接引发产业变革;技术革命则能够直接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产生影响,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爆发的直接驱动力。

所谓21世纪的新科技革命,是指当今科技前沿领域以生命科技为基础,同时融合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科技成就。它本质上是20世纪后半叶科技革命的延续与拓展,与科学革命相关而重点聚焦于技术革命,同时影响到新的产业变革。马克思认为,产业革命就是指生产力的革命。产业革命最初指发生于18—19世纪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并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替代手工工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所谓产业变革一般指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革命或变革,是技术革命的成果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当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时,才意味着产业变革的发生。但从目前来看,更多的人将产业革命等同于工业革命,例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R.P.帕尔默等提出了Industrial Revolution可这被译为“产业革命”,也可被译为“工业革命”。学者们已积极探讨这些变革及其特征属性。科技革命正处于集中爆发的前夜。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何传启认为,生命科学将会是新科技革命的基础,同时融合信息、纳米科技等,从而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

1.1.1 新时期的科技革命呈现出智能化、生态化等特点

首先,基础科学与新兴高技术领域分别出现跨界融合与交叉分化的发展态势,这是由新兴学科以及前沿技术领域的不断出现与创新引起的。新的科技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实现从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新境界。例如,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脑科学、数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将会极大地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人类在新时期揭示大脑的秘密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更加注重绿色服务化与生态文明化,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化的进程虽然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但其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环境与资源方面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21世纪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更为严峻与迫切,这就要求科技要向绿色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科技革命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致力于开发新能源等绿色技术产品。

第四次工业革命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是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智能化将成为主流模式。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仍具有主导性地位,其本质就是包括信息、数字、智能化的一场技术革命。这些信息化科技与生产管理方式的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创新,一方面会引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发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模式,甚至人类思维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其次,能源结构将以互联网配置的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结构模式。新时期能源技术革命的关键就是要使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同时新能源技术本身也是众多技术的融合点。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能源主体是以诸如风能、太阳能、潮汐、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同时以“可再生能源+新型互联网通信技术”为核心模式,并且产生新的能源储备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1.1.2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互动具有复杂性

首先,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但科技革命只有在合理的社会体制与经济条件下才能引发产业变革,这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均可以看出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力学为理论基础,蒸汽机的发明则是理论的实际应用,由此引发了机器大工业生产等变革,而力学基础早在17世纪科学革命中已经奠定。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产业关联的效应更加明显,热力学电磁理论等直接推动了内燃机及电动机等产业革命。产业变革的直接动力来自科技革命,但并非任何科技革命都一定会引发产业变革。例如,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并未引发产业变革。古希腊的希罗发明了类似于蒸汽机的一种动力机器,完全算是一场技术革命,但未能引起一场产业变革,这也是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原因。21世纪,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日益深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各主要发达国家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都高度重视,这就为即将到来的产业变革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环境条件的基础。欧、美、亚洲等具有良好社会制度及科技发展土壤的国家将会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点爆发区域。

其次,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不仅仅来自前沿高技术的突破,更多的是来自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与开拓高级绿色工业文明的需要。诸如新能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前沿科技领域正处于大规模突破爆发的酝酿期,必然会引发相应领域的产业变革。同时,21世纪科技发展迅猛,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文明的需求愈发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产业变革更多地表现为人类深入认识自然环境,适应自然以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历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新一轮产业变革更加注重生态绿色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向着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转变。新一轮产业变革能够解决以往产业变革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增长等现实问题。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对迫切需求改变这一现状的需要而产生的,产业变革的直接动力表现得更加迫切与明显,这种需求与动力甚至引领相关技术领域发生变革。例如,21世纪发展潜力巨大的生命科学将是解决生态系统恶化,开拓绿色产业文明的直接手段,基于目前迫切的现实需求,生物工程技术会重点在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展开和推进,引发技术变革。因此,21世纪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表现为更加复杂的互动关系,而不仅仅是直接的线性推进关系。在此情况下,应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互动,共同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

1.1.3 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兼顾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是指传统技术的比例占55%以上,并以传统产品为主的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先导性与战略性,同时会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未来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长期以来,国民经济体系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逐渐兴起、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与重振制造业的崛起,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在新的形势下形成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应有明显的区分,自身应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路线。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大不同在于:前沿科技之间、前沿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技术创新而产生,历史上的科技革命也表明了新的科技对于新兴产业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21世纪,随着各种前沿性高技术的兴起,创新驱动成为推进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点。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应以前沿技术的突破创新为基点,重点关注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遵循自身发展时也应当注意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传统产业是根本,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基于传统产业而发展,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激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有明确的导向性与目标,把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成果惠及民生,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的全面提高。

另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上,应当结合本国的科技发展现实情况来进行。首先需要考虑基础科学的优势研究领域;其次需要考虑能够提升国际产业竞争、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科技领域;最后需要考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现实条件,前沿技术合理地实现产业化形成的创新驱动力可以引发辐射效应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通过智能化数字再造、核心技术裂变、两化融合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兼顾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加强两大产业群的融合度,形成创新的经济增长潜力。

1.1.4 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推进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政策由政府制定,旨在协调整合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关系,是国家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产业政策主要关注产业的发展形成等方面。可以看出,科技政策的作用范围更为宏观,产业政策从具体的领域出发,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相比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作用对象和范围更加具体,可以直接深入影响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社会经济的运行结构。

首先,科技政策应为产业政策服务。科技政策作为科技活动的手段与工具,同时具有经济与社会双方面的属性与目标。科技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对促进前沿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技术水平等具有重大的作用与意义。当今的科技政策不仅关注国家的科技发展,同时还考虑国际竞争、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等综合因素,并且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合作的日益加深而逐渐发展为多元化的政策,以此来更好地统筹协调国家或区域的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的指引。当下企业愈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产业主体,需要提升科技实力、提高自身的服务及产品质量等综合实力。现实中多方面的需求使得企业需要从多方面提升自己。企业会革新已有技术、加大创新投入、改善现有生产及工艺流程,这些措施必定对科技政策的实施和创新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旧有的落后产业,相关产业政策会针对其情况进行产业改造与重组,通过改善提升产业结构等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以此来引导新的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最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应相互协调来共同支持国家的发展战略,以此来抓住机遇,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当今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增长来说,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科技政策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突破能提升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产业政策要积极引导、协调科技政策的实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

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于英国,英国因此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都诞生于美国,美国由此开启百年巅峰之路。2013年,德国率先向世界推出“工业4.0国家战略”,与美国争夺全球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权。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未来之战。

时代浪潮汹涌澎湃,企业脚步一日千里。如今的制造不再是简单的流水线生产、机械式复制,工业4.0的到来,让科技的力量更加凸显。无论是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核心都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复杂无比的巨系统,是互联网和物联网对工业的颠覆和再造。推进智能制造,是全球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打造智能工厂,是加速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蜕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