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自测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A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经济活动都置于国家直接管理监督之下,国家财政分配在社会产品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2.【解析】C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财政存在的前提是市场失灵。

3.【解析】A 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

4.【解析】A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

5.【解析】B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政府资源配置。

6.【解析】C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纯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减少。

7.【解析】A 依据受益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公共物品区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公共物品,而地区性公共物品的覆盖范围和面积也存在大小之别。

8.【解析】D 提供公共物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9.【解析】B 公共物品最大的特征是收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正因为这两个特点使得公共物品无法像私人物品那样由市场有效地提供,所以大部分公共物品需要由政府介入生产。

10.【解析】A 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分割。

11.【解析】B 实现公共物品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

12.【解析】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是保证生存权准则。

13.【解析】D 准公共物品是指既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又有私人物品的特征的产品,如教育、医疗等。ABC属于公共物品。

14.【解析】B 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这里的“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就业人口100%地就业,而是指就业率(已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率)达到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比如95%、97%等。

15.【解析】A 外部效应是某个人行为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外部效应有正、负之分,正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人们都愿意享用,不愿意提供,所以最终导致该产品供不应求。

16.【解析】D 货币政策的松紧主要是以利率的下降与上升以及信贷规模的扩张与收缩等来衡量和判断的。

17.【解析】B 通过征收消费税可以剔除或减少价格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征收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剔除或减少由于资源、房产、土地状况的不同而形成的级差收入的影响;征收土地增值税调节土地增值收益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等等。

18.【解析】C 所谓预算收支调节,就是改变预算结构或规模以影响宏观经济水平,达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经济高涨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下降,对经济起抑制作用;反之,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上升,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刺激作用,以此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局面。

19.【解析】B 内在稳定器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应正好同税收相配合,经济高涨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下降,对经济起抑制作用。

20.【解析】B 内在稳定器调节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两方面制度。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由此可见,题目中所述的各项中,仅对国有企业征收的企业所得税起到了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21.【解析】C 内在稳定器中的税收调节主要是指累进税率的自动调节。

22.【解析】C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而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当社会供求总量平衡时,国家预算应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与之相平衡。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析】ABCD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公共物品缺失、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和失衡。

2.【解析】ABE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3.【解析】AC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一是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二是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经济活动主体往往容易从自身当前的经济利益出发,产生短期行为,而市场提供的错误信息,往往又会使经济活动主体走入歧途,导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4.【解析】ABD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5.【解析】DE 公共物品的特征是在同私人物品的特征相比较而得出的,相对于私人物品的特征来说,公共物品具有如下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公共物品的这四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其中核心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与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是其自然延伸。

6.【解析】CE 公共物品理论是抽象的,在实践中通常作为例子的是国防。但通常把法律设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服务、基础科学研究等也视作公共物品。题目中的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而住房、食品等则一般视为私人物品。

7.【解析】CD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8.【解析】BCD 社会公平实施范围包括三方面:一是在效率基础上改善初始条件的不公平;二是完善市场机制,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在个人偏好方面进行适当的干预。

9.【解析】ABC 财政实施社会公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其次,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最后,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

10.【解析】BCDE 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主要有两方面的手段:一是通过税收进行调节,如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而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通过征收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而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二是通过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以维持居民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11.【解析】ABCE 财政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主要是通过包括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在内的各种财政手段来调节。

12.【解析】AD 调整产业结构有两条途径:一是调整投资结构;二是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即调整资产的存量结构,进行资产重组,来调整产业结构。

13.【解析】ABE 经济稳定通常是指:充分就业,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物价稳定,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三方面的内容。

14.【解析】ACD “内在稳定器”调节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制度。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因此,题目中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税收的自动调节、累进税率的自动调节和转移性支出的自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