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面对考试压力,家长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

各位家长朋友,上午好!受壮壮妈的邀请,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面对高考压力,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帮助”这个话题,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诚惶诚恐。荣幸的是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诚惶诚恐的是自己知识浅薄,很可能达不到大家的期望水平,有很多地方的观点也可能是错误的,呵呵,希望大家多多谅解。

既然谈高考的压力,那么我们就先从高三孩子们的压力感受谈起——我们对高三重点班(也就是这两个班的学生100%可以达到二本线以上)学生考前心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78%的学生认为高考的压力来自家庭和家长,有82%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压力适中;3.7%的学生认为压力过大,影响学习;18.5%的学生认为压力过小,没有动力。但学习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和家长的期望,在“目前你的压力主要来源于:老师、家庭、自己、社会的期望”中,78%的学生都选择了“家庭的期望”;在“你认为影响你情绪的最大因素是: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家庭困扰、学校管理制度”选项中,“家庭困扰”占57%的,问卷的一道开放性问题“目前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调查结果由多到少排列如下:学习时间分配问题,学习方法技巧问题,处理各科平衡发展;家长(家庭)过于关注自己的高考;建立和增强信心;充足的休息。每一个家庭和每一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高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给予适当关注无可厚非,但过于关注——眼光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时间、考试成绩以及关照孩子生活之上,这已经成为孩子的心理包袱。

当然这个调查具有局限性,反映的也不一定是高三全体学生的真实情况,但最起码可以看出我们所给予孩子的压力是不容忽视的。

从我这些年对高三孩子的心理辅导来看,造成高三孩子压力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我要求过高

比如制定的目标过高,结果每一次考试都达不到其制定的目标,由此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进而产生了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是指导孩子制定属于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比如,上次考试的总成绩是500分,那么下一次就诱导孩子制定增加30~50分的目标,同时让孩子把这增加的分数根据自己各科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这样一方面各科有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也由于增加的分数并不多,只要孩子跳一跳就完全可以达到,无形之中就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与同学进行成绩比较所产生的压力

这种情况在平时成绩相差不多的同学身上比较常见,每一次考试之后很多同学都会拿自己的成绩来和同学比,也以成绩来定位自己的进退,这样就会给孩子造成既希望自己能考好,又害怕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由此而产生一种压抑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引导孩子“要跟自己比,莫与他人攀”,也就是审视自己考试所暴露的问题的原因——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答题是不是符合课本上所讲的规范等,不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还要找出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弥补,进而达到提高高考应考能力的目的;同时拿出自己在考试中做错的题,重新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查找自己出问题的地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弄明白,不留知识死角。这样其实就是进一步抓自己的薄弱环节,抓住了薄弱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重点。当然,通过针对性地复习和强化,我们在高考之中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也就不在话下了。

(3)过分注重排名

绝大多数学校高三的考试都会排名次,要排名次就会有前后的起伏或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让孩子明白高三考试是暴露问题的考试,在考试中我们的问题暴露得越多,也就是说我们全面了解自己,查缺补漏的效果就越扎实,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高考中遇到问题的概率相对越小。如果高考中遇到问题的概率相对越小,那么高考成功的概率就会相对变大。所以面对高三考试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庆幸自己在终点冲刺的这段时间内找到了自己的“疑难杂症”的关键点,并为自己集中突击和解决考试中所暴露的薄弱环节,使我们在高考前妥善解决它们,这样我们就会在高考中把握胜局!

(4)用脑不科学

我们知道,科学用脑会使大脑发挥高度的效率,反之,用脑不科学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学习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容易打时间战,虽然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去复习,但效果却微乎其微,由于孩子在长时间的学习状况下神经和身体都处于高压状态,当然他们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在这一点上我们家长最容易出现问题,有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在家没有拿书本看,就唠叨,好像孩子一天的事情除了看书就是做作业。这样要求的结果是孩子的大脑失去了规律的作息,结果孩子花费了很长的时间,还不如孩子又学又玩的效果好。可能有的朋友养三角梅,不妨观察一下三角梅的挺与蔫,也可以观察一下太阳花。

(5)父母言行的变化

比如气氛变了说话嗓音压低了,走路脚步放慢了,妈妈经常唠叨“来不及了”“我急死了”“谁谁谁晚上两点钟以后才睡觉”“谁谁谁五点钟就起床了”等,孩子的压力是我们家长不恰当言语和行为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调整心态、平稳心理。

越是临近比较重要的考试,我们家长越要把它当作平时来看待,最好做到不关心和关注其考试,以及考试的分数,同时尽量少和孩子谈论考试的问题,谈的越多,孩子的思想压力越大,考试出现问题的情况就越容易发生。

第二,我们要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就是说,让孩子自然去学习和发挥。

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孩子,孩子在步入考场时,就会多一份坦然和沉着,在答卷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会冷静思考,思维活跃而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第三,尽可能积极地看待孩子。

只要是孩子对我们说了成绩,哪怕是比上一次考试总成绩多出一分,我们也要多说孩子“你行”“比上次情况好多了”等,经过这样的看待和鼓励,孩子的心情就会更加积极乐观,思维、行动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第四,保持生活常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①不刻意追求备考环境,但要改正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电视音量过大、长时间通电话等,以免分散孩子注意力。不讨论分数,不攀比别人。在饭桌上、散步时,给孩子一些鼓励,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但要避免谈及分数、名次、别的同学如何学习等这种会给孩子压力的敏感话题,也不要和其他孩子作比较。

②勿拿高考目标来施压。对于一些目标定得较高的孩子来说,此时家长切忌拿目标来施压,说“再这样下去考试就很悬了”“看你考不上怎么办”之类的话,要帮助他们鼓足勇气和信心向心中的目标冲刺。

③不布置“家庭作业”。不要再给孩子买参考书、练习册、模拟题,学生用书学校老师会给予指导,各区的模拟试卷学校会统一解决。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家庭作业”。不过家长可以多搜集各方面的考试资讯提供给孩子参考,时常听取孩子的想法。至于是否参加辅导班,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④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心理和情绪的晴雨表。无论是积极的正面情绪,还是消极的负面情绪,孩子都会以各种行为表现出来,无论是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罢,都需要我们家长给予孩子积极的响应。如果是积极的,我们所要注意的是保持、激发和强化;如果父母做出的是消极反应,孩子就会对父母关闭沟通的闸门。

⑤对于孩子心理的疏导要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无声的沟通,是爱的默默传递,在特定状态下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孩子在烦躁不安的时候,轻轻摸摸孩子的头、拍拍肩背,考试结束后孩子不吭声的时候,这样的肢体语言有着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