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4028字
- 2021-06-10 17:51:23
4.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4.4.1 概念题
主笔
答:主笔,是指评论记者,或称社论撰述委员,是一个很高的尊誉。主笔主持一家报馆的言论方向与编辑方针,是新闻政策的执行人。主笔在整个报社的运作中地位极为重要,可以说主笔存则报存,主笔亡则报亡。因此,主笔一般都由社会上享有名望的人担任。
4.4.2 简答题
试将司马迁《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与新闻评论做一比较。
答:司马迁在《史记》中所使用的“太史公曰”与新闻评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联系
①两者都是评论的一种形式
《史记》以“太史公曰”对所述人物、事件、故事等评论对象发表议论,这些议论总是因事立论,以事明理,褒贬臧否,其发表的是个人见解,成一家之言,爱憎好恶之情流溢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的政治观、伦理观、史学观和文学观,作者个人的倾向性表露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评论方式。这与新闻评论相类似,甚至很多学者提出将“太史公曰”与新闻文体中的“编者按”“编后话”相联系。
②两者都是从事实出发
司马迁的“太史公曰”从求真出发,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信,去伪存真,寻求历史的真,从一系列具体史实的陈述中成一家之言,达到以史立言的阶段;新闻评论的倾向性也以事实为依据,新闻的倾向性和真实性在新闻作品中统一的载体是新闻事实。
(2)区别
①“太史公曰”主要是个人观点,新闻评论代表的是媒体机构的观点
“太史公曰”的评论纯为一家之言,以人物为中心,表达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达到惩恶劝善,鼓励个人立名立节,劝诱为政者清平尚贤的目的;而新闻评论表明的观点是新闻媒体机构或组织的观点,具有新闻价值的判断因素,其评论表达的观点也是为新闻传媒组织服务的。
②“太史公曰”主观性较浓,而新闻评论的客观性较强
古人著述,讲究微言大义。《史记》公开宣扬“太史公”的倾向性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主旨,与当代西方新闻学理论中标谤的“公正评论”和所谓的“客观新闻学”大相径庭。
4.4.3 论述题
在我国新闻评论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新闻评论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甚至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请你对报纸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嬗变进行阐述。
答:20世纪90年代后,新闻评论在基本特征方面开始发生变化,随之也拓宽了评论的舆论功能。
(1)主动引导舆论,实施舆论监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都已发生深刻变化。为适应社会生活和读者观念的这一深刻转变,报刊不仅增加言论在媒体中的分量,打造名牌专栏评论和评论名家,还日益拓宽评论题材,丰富评论表现形式。
①新闻评论在报纸中的分量加重,主要表现在评论专栏的增加上
a.《人民日报》:1995年元旦,一向以权威言论著称的《人民日报》扩版,新闻评论在新版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扩版后,除原有的“今日谈”“人民论坛”老牌言论专栏外,“短评”“编者小语”“编后”等评论文章不断出现在版面上,其他“经济漫笔”“新语丝”“大千絮语”等言论也各领风骚。
b.其他报纸:其他报纸除保持传统评论专栏外,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评论栏目脱颖而出,如《新民晚报》的“未晚谈”、《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等,还有许多经济、文娱、法制、体育等领域的评论专栏,不少个人署名评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②专栏评论已从单一的引导舆论转向引导与反映舆论相统一
专栏评论的不断涌现,顺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大势,适应读者口味和市场需求。它们把评论选题范围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社会等各领域,论及的问题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社会意义,出现了不少既能正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充分反映群众要求的评论。
由于这些评论专栏贴近生活,而且开始吸收群众直接参与撰写评论,并以个人署名发表,因此它们特别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热点和疑点问题,想百姓所想,说百姓所说。
(2)“时评”专版成为广开言路的舆论平台
“时评”是根据新闻事实所作的评论,时效性强,贴近生活,短小精悍。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各种事情及其背后的原因,这就需要媒体帮助解释缘由、透视趋势。1998年,我国近现代报刊史上又一次“时评热”兴起。
①各大报纸纷纷开设评论专版
a.《深圳特区报》:1998年9月4日,中国内地最早开办的报纸言论版《群言》在《深圳特区报》诞生。这个开放式的言论版设置了多个评论栏目,该言论版以呈现观点为主,是我国新闻评论专版的最初探索,是搭建舆论交流平台的重要一步。
b.《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言论专版开始与读者见面,不但把名牌专栏《冰点时评》置于该版面中,还不断组织专题策划,经常同时发表对同一话题或同一事件持不同观点的评论,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锋。
c.《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000年后,《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也先后推出言论版,但当时的整体发展并未成熟。直至2002年,由都市报带动报纸言论版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而掀起新一轮言论版热潮的当数《南方都市报》。该报在2002年3月4日扩版为88个版,设在A2版的《时评》版也在当天面世;4月2日,该报又在A3版推出《来论》版,以“时事评论·社论”和“时事评论·来论”区分社内和社外观点。
d.《新京报》:《新京报》在创刊之日,即开设“社论/来信”版和“评论”版。《社论批评》专栏“鼓励欢迎读者在此栏目对本报发表的社论文章提出批评、质疑、补充、反对等意见”,为公众与媒体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和争论的平台,并将其作为一种机制固定下来;而《来信》栏则“刊发关于本报报道的新闻以及对本报做法的评论稿件”。
②“时评热”充实和丰富新闻评论的舆论功能
由都市报带动的新一轮“时评热”,不仅是编辑形式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结果,其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为更多的公民和专家搭建意见交流的平台。这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媒体开始广开言路,而新闻观念也由“为百姓说话”向“让百姓说话”转变,新闻评论的作者也逐步扩大到社外专家及其他社会阶层。
中国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嬗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替代关系,而是各种舆论功能的先后发展成熟、共同存在和交互影响的过程。时至今日,报刊新闻评论已经实现了引导舆论、反映舆论、舆论监督和搭建舆论交流平台的有机统一。随着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对新闻评论发挥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舆论功能怀有期待。
4.4.4 实务题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连日受到重度雾霾的侵袭,让人们呼吸都失去了自由,引来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之前,雾霾天气多出现在北方,有专家说,是因为那里的地理位置问题造成的,而上海面向大海,不大会有重大雾霾,现在看来,这一说法并不靠谱,长三角同样受到雾霾之灾。雾霾的肆虐,虽然与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关,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盲目发展,对自然过度开发、破坏所结的苦果。
请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根据以上话题写一篇报纸新闻评论。具体要求:自拟标题;篇幅在1200字左右。(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
答:参考示例:
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
这几天,多个城市再度被雾霾笼罩。似乎已成常态的雾霾天气,让民众很焦心。恶劣的空气质量不再只是一个警告,而已成切实的危害。一些患者在雾霾的侵袭下,走进了医院。事实上,雾霾不仅伤害人的健康,其影响还包括: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许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紧急指示下停工……这是一幅多么乱哄哄的图景。
这样的图景,伦敦曾出现过,洛杉矶也出现过。雾霾下的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城市曾有过的情景并无二致。程度越来越深的工业化,加上汽车驶入千家万户,是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成因。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升级滞后的油品、城市建设中的大量扬尘,以及汽车尾气等,都是空气污染的“罪魁”。
没有一个人喜欢雾霾天。菜场的大妈不喜欢,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不喜欢,进入中国发展的跨国公司的外籍高管不喜欢,各级政府官员也不喜欢。正视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并谋求逐渐解决,成为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面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接下来必有艰难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中,所有人都必须有所作为。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明确: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条死路。环保部门须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力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前者涉及的是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后者则跟环境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联系在一起。
就在昨天,新华社发表了一篇述评,称“雾霾天气敲响中国经济转型警钟”。这还算是一种温和的告诫。环境的破坏,对这片土地及居住其上的人的伤害在不断增大,环境污染的经济成本也在急剧上升。这样的现实,在倒逼诸多地方主政者要以大局为重,勿为眼前利益而失长远利益。
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是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为一己之政绩而不顾环境者,仍会存在;为一企业之利益而阻碍治理的力量,仍会存在;环境系统中为小部门甚至个人私利而执法不严的情形,仍会存在。对抗环境污染,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挑战,其中一定夹杂着许多人为的、利益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审视。汽车尾气污染量的下降,显然有赖于每一个车主的努力。城市追求更为优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当与个人自觉地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结合在一起。这同样是挑战很大的一个工程。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早就论证过,所谓理性的“经济人”难以为集体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很多人总想着“搭便车”,由别人来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结果,少有人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标也往往成为泡影。呼吁全民为治污担起责任的时代命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要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内化为各自的理念,并将理念转成实践。
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是打破纠结、直面环境挑战的时候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有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