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国际商务硕士(MIB)考试《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详解

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论

一、绝对优势论

1理论概述

绝对优势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之前的重商主义学派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主张国家应当鼓励出口,同时限制进口),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创立。该理论系统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2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1)假设条件

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充分利用,并且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间自由流动,但在两个国家之间不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商品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不存在商品贸易的人为障碍,如政府干预等和运输成本。

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

(2)基本内容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绝对优势是由生产成本来衡量的: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那么,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根据斯密的思想,国际贸易的模式为:各国集中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时,斯密指出,这种分工和贸易对每一个国家都有利,因此,各国不应限制进口,而应进行自由贸易。

(3)绝对优势理论示例

表1-1 绝对优势理论示例

如表1-1所示,法国在小麦的生产方面比英国有绝对优势,英国在布的生产方面比法国有绝对优势。如果两国按照绝对优势分工,法国将原来生产布的100单位劳动转移到小麦的生产上,共可生产2单位小麦;英国将原来生产小麦的150单位劳动转移到布的生产上,共可生产4单位布。两国分工的结果是,用相同的劳动投入,比分工前多生产了2单位布。这2单位布通过交换,在两国间进行分配,对两国都有利。

3理论评价

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不是一种“零和博弈”(指一个国家获利导致另一个国家受损),而是一种“正和博弈”,即贸易两国都能获利,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该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它最大的缺陷是不能解释如果两个国家中有一国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拥有绝对优势时所进行的分工与交换,条件苛刻,局限性大。

(2)虽然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不能说明在国际交换中是否是等价交换。

二、比较优势论

1理论概述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没有解释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双方是否还会进行国际分工、产生国际贸易并能分享国际贸易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回答了这一问题。

2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1)假设条件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基本相同,差别是两国在相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并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同时还假定国内等价交换规律不适用国际交换。

(2)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即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劣势,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其基本思路如下: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成本差异→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国际贸易的产生

李嘉图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每个国家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优势较大或不利程度较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3)比较优势理论示例

表1-2 比较优势理论示例

如表1-2所示,虽然英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投入都高于葡萄牙(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其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要高一些。也可以说,英国在生产呢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葡萄牙在生产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让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分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的产量都高于分工以前。

3理论评价

(1)积极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说明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相对成本的差异,从而阐明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利益。从整体来看,这些观点对世界市场的扩大、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国际贸易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无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更接近实际。

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至今仍具有指导作用。比较优势说是很多国家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说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故具有进步意义。

(2)不足之处

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影响了其普遍适用性。

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为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析。

从国际贸易的互利性出发,要想获得贸易利益,必须是自由贸易,但现实是各国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

从比较成本出发,各国的贸易政策应建立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这实际上是让相对落后的国家经济结构凝固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因为它认为国内的劳动等价交换规律不能适用于国际交换。

没有说明比较优势的根源是什么,或者说,没有指出一国为何具有比较优势。

4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长期依赖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缺乏创新动力,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两种类型。前者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且由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后者是指发展中国家虽然开始进行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第二节 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定理,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形态。

一、要素禀赋理论

1基本观点

李嘉图认为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构成了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与比较优势论不同的是,要素禀赋论认为国际贸易模式是由要素禀赋而非生产率差异决定的。要素禀赋是指一国具有的一些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丰裕程度。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而不同的要素禀赋产生了不同的要素成本。

2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

2×2×2模型,即假设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L和资本K)。

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即生产函数一样。

一国的K相对丰裕,另一国L相对丰裕,两国K/L不同,即单位劳动使用的资本不同。

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要素密集度固定。

K相对丰裕的国家利率(i)低,L相对丰裕的国家工资率(w)低。

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K、L在国内可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不考虑需求,或两国需求偏好相同,并且不变。

完全自由贸易,商品在两国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制。

3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结论与推理

(1)基本结论

如果两国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的K与L的劳动生产率一样,也会使产品成本产生差异,两国亦可发生国际贸易。

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这就是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要素比例说。

国际贸易会使各国要素价格或要素报酬的差异缩小——广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简称H-O-S理论)。这是萨缪尔森对H-O模型的结论进行数学证明而得名的,它是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理论,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有两种:一是要素价格相对均等化,即原先要素价格比率不一致的两个国家在发生贸易以后,会逐渐趋于均等,最后达到完全相等;二是要素价格绝对均等化,即原先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在不同国家不相等,在发生贸易后,会逐渐趋于均等,最后达到完全相等。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即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升高,将使劳动力(L)价格(w)升高,并降低资本(K)的价格(r)。

因此,可得出一个重要结果: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或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变,规模报酬不变,那么,生产要素单一增长(或两种要素增长速度不同)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绝对(或相对)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则绝对(或相对)减少。

(2)推理:要素禀赋理论的推理过程如下:

4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主要异同点

(1)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点

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一致性的地方,即都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一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外生的技术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而H-O理论是基于外生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不同。

(2)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

贸易产生原因不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差异,H-O理论认为是要素禀赋差异。

使用要素不同。比较优势理论是单要素生产模型,H-O理论是双要素生产模型。

交换规律不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不能适用于国际交换,而H-O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可适用于国际交换。

二、里昂惕夫之谜

1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悖论)

按照H-O定理,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短缺(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数据进行检验。验证结果表明美国出口的不是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而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这一结果使经济界大为震惊。这就是人们所称的“里昂惕夫之谜”。

2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人力资本

里昂惕夫本人提出了劳动力非同质的结论,即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从而指出了H-O模型前提中的缺陷。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国家高3倍,因此,美国的劳动存量应是劳动人数乘以3,这样美国出口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了。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他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资本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美国经济学家凯恩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该发现支持了H-O定理。

(2)自然资源

标准H-O理论简单地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力两大类,但现实世界中其他自然资源要素如土壤、矿藏、淡水等也会对产品生产产生影响。美国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为利用这些资源,需要投入大量实物资本。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同,美国严重依赖几种自然资源型产品的进口,这些产品又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石油等能源资源。这都会增加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可以部分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3)要素密度逆转

要素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是指同一种产品中要素的比例在不同的国家会有重大不同,如某些产品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逆转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赋予程度和要素价格不同,它们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因而投入的要素比例也就不同。

(4)需求逆转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两国消费者偏好被假设完全相同。事实上,两国消费者偏好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存在一定的需求差异。基于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里昂惕夫之谜可以这样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5)贸易保护政策

由于种种原因,如美国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以维持国内高工资,因此美国的贸易政策偏向限制和减少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保护本国的同类产业。这些政策扭曲了美国的贸易结构,减少了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可以部分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6)研究方法

利默尔提出里昂惕夫之谜可能事实上并不存在,是研究方法的错误引起的。利默尔认为,H-O理论分析得到的是进出口平衡时的结论,但在现实世界中,贸易失衡是常见现象,里昂惕夫之谜主要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此时美国对外贸易存在巨额顺差。利默尔指出,在贸易失衡的条件下,应该通过计算和比较美国整体生产中和消费中的资本-劳动力比率来检验H-O理论。利默尔发现,美国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显著高于消费品中的资本-劳动比率。

第三节 贸易保护理论

贸易保护理论主要有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理论、贸易保护的古典理论、贸易保护的现代理论和贸易保护的当代理论。其中,贸易保护的古典理论包括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学说和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贸易保护的现代理论包括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其中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包括最优关税理论、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保护公平竞争论、社会公平和国家安全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包括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改善贸易条件论、改善国际收支论、增加政府收入论和贸易保护的非经济因素。贸易保护的当代理论主要是指战略贸易政策理论。

一、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mercantilism)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即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主张减少对货币本身的限制,由管制金银进出口改为管制货物进出口,奖出限入,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1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进口。

(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2重商主义的缺陷

(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成立,但在一般情况下不成立。

(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博弈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之后的国际贸易理论证明国际贸易是“共赢”的。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贸易顺差也被错误地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1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的观点

李斯特认为,一国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必须同本国工业发展的过程相适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程度,李斯特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政策也应不同,即不同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处于农业时期的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引入工业品,刺激国内工业的建立;处于农工业时期的国家,工业刚刚建立,缺乏竞争力,应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处于农工商时期的国家,工商业十分发达,具备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李斯特还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因此,与其实行自由贸易而获得财富,还不如通过保护发展本国的工业,以获得财富的生产力。

2政策主张

(1)保护对象

李斯特不主张对所有的工业都实施保护,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又面临外国强大竞争的有发展前途的工业。

(2)保护手段

李斯特认为关税是作为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但关税的征收应因时间、产业而异。并主张逐步提高关税税率。因为突然征收过高的关税会割断原来存在的与各国的商业联系,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反而对本国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3)保护程度

李斯特认为,对不同行业要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对奢侈消费品,只需征收很低的保护关税。这类产品进口总值不大,影响较小,征税过高反而刺激走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其建立和经营需要大量资本、技术和人力投入,需要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对国内不能生产的各种复杂机器的进口应当免税或征收很低的关税,对这类产品的过分限制会影响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

(4)保护期限

李斯特认为,对国内某项工业的保护不能永久持续下去,保护只能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当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后发展起来,能够与外国竞争时,就不再需要保护。他认为,对工业部门的保护最长不能超过30年。在此期限内仍不能成长起来的产业,政府不应继续对其给予保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认为,保护是为了不保护,保护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一旦时机成熟,幼稚产业成长起来以后就撤销这种保护。即使在保护期间,也不绝对排斥国外的竞争,只是要把这种竞争限制在本国工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3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

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些国家保护本国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关于幼稚产业的判定,归纳起来,主要的判定标准有以下三种:

(1)穆勒标准

根据穆勒的标准,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以扶植。

穆勒标准的实质:幼稚产业保护是唯一的实行贸易保护的理由,且只应该限于从外国学习技术的过程;保护应该适应本国的国情;保护的产业应为成本较高的产业。因此,穆勒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

(2)巴斯塔布尔标准

巴斯塔布尔认为,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它将来能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

巴斯塔布尔标准比穆勒标准要求更高,即它要求被保护的幼稚产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保护之后,不仅能够自立,而且还必须能够补偿保护期间的损失。

(3)坎普标准

经济学家坎普在综合了穆勒标准和巴斯塔布尔标准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个更严格的标准。与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前两个标准不同的是,坎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坎普认为,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实现受保护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为前提,即如果某一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之后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则暂时性的保护是可以考虑的。

4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实践中难以克服的困难

(1)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尽管理论上说要保护幼稚产业,但在实际选择中往往取决于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另外,是否能选准那些应该保护的行业还有一个信息和判断问题。由于人们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包括未来发展的信息),决策中就有可能出现错误,即使从经济利益出发,也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判断,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2)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有时保护对象选对但保护手段用错,其结果仍然达不到通过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来促进其成长的目的。一般来说,采用产业政策优于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同时,错误地使用限制进口的手段还可能带来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造成的损失。此外,产业在贸易保护下的低效率问题以及一旦给予保护就很难取消也是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所必须面对的难题。

5理论评价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现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具有其合理的内涵,连自由贸易的倡导者约翰·穆勒都将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作为贸易保护“唯一成立的理由”。李斯特关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的观点是科学的,为落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WTO也以该理论为依据,设计有幼稚工业保护条款,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合理保护自己的幼稚工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在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无法准确界定幼稚工业。发展中国家都很注重对幼稚工业的保护,但多数都未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甚至付出惨痛代价。

此外,李斯特虽然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但未能说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及真实过程。

三、最优关税理论

在现实中,各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不愿率先实行贸易的完全自由化。在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有一个使进口国福利最大化的关税税率,即最优关税率。不过这种情况只在大国中才能出现,因为只有大国通过征收关税,才能压低进口产品的价格,改善贸易条件,而小国由于无法支配市场以改变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也就不能通过关税改善其贸易条件,所以对小国而言只有零税率才是所谓的最优关税。大国征收关税,亦不是税率越高越好,而是有一个极限点,这个点就是最优关税率。

在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如图1-1寻找某一最佳点,在这一点,因贸易条件改善而额外获得的收益(边际收益)恰好抵消了因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

图1-1 最优关税的确定

图1-1中,横坐标表示关税率,纵坐标表示征收国的福利水平,曲线AB表示关税水平对本国福利的影响。A点对应的关税为零,即A代表自由贸易状态下的社会福利水平;tH表示禁止性关税,对应于该关税水平,国内经济又回到了封闭状态下。曲线AB在C点的切线斜率为零,即在C点,进口国的福利水平达到最高,对应于这一点的关税税率t*即为最优关税。

四、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是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建立在走向工业化基础上的贸易保护理论,而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则是建立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试图寻求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上的贸易保护理论。

1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凯恩斯主张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他的思想可以表述如下:

贸易顺差→国外投资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国内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增加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而获得顺差可以和增加国内投资起同样的作用。因为贸易顺差可使该国支付手段扩大、利率降低,从而起到刺激投资、扩大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长此下去贸易顺差可以导致国民收入的倍增。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是: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一国的进口则和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作用。因此,只有对外贸易是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和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把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大部分。他认为,在战后建立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中心国家处于主宰地位,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国家处于依附地位。传统的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理论只能适用于中心国家之间,不能适用于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他认为,外围国家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

1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论点

(1)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

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在经济上不平等的表现:

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差别:中心国家不仅可以自主发展本国经济,而且可以主宰外围国家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别:中心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外围国家则主要从事初级品生产和出口。

技术进步及其利益分割的差别:中心国家是新技术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因而差不多是获得了技术进步的全部利益;外围国家则是新技术的模仿者和接受者,难以获得技术进步利益的分享。

(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主要有:

技术进步的利益分配不均

随着中心国家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企业家利润和工人收入不断提高,而且提高幅度大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加之工业品的垄断性,工业品价格非但不下降反而上涨。而外围国家的收入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且初级产品垄断性较弱,价格上涨缓慢,在价格下降时又比工业品降得更快。所以,外围国家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必然恶化。

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

一般地,工业制成品需求收入弹性比初级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大。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会有较大的增加,因而工业品的价格就会有较大程度的上涨。相反,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加较小,因而对初级产品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很小,甚至下降。所以,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趋势。

中心和外围工会的作用不同

中心国家的工人有强大的工会组织,在经济高涨时,可以迫使雇主增加工资,经济萧条时,可以迫使雇主不降或少降工资,因而使工业品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而外围国家工会组织不健全,力量薄弱,没有能力控制或影响工资,经济繁荣时期工资上升不大,萧条时期工资大幅度下降,因而外围国家初级产品价格较低。

(3)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

发展民族经济的战略政策:

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通过采用关税、配额等贸易政策来鼓励本国工业品在国内市场替代进口品,从而实现本国工业化的一种途径。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通过鼓励出口来提高本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工业化的一种途径。

2中心-外围论简评

(1)中心-外围论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中心-外围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分析使发展经济学家对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旧的国际经济关系,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了思想武器。

普雷维什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对拉丁美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缺陷:这一理论遭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他们反对普雷维什关于发展中国家应实行贸易保护,走工业化道路的主张。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关税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来改善贸易条件的努力,会因其进出口规模较小而不能达到目的。实施进口限制措施,只会导致国内生产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六、贸易保护的当代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

战略性贸易政策有两大内容: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

(1)利润转移理论

利润转移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体内容,指的是在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因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形成的租金或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的贸易干预,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者的行为,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从而从国外寡头厂商抽取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达到增加本国净福利,并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目的。

利润转移论包括战略性出口政策、进口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

战略性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以出口补贴支持本国寡头厂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在与国外寡头厂商进行古诺双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政府通过对国内厂商提供出口补贴,可使其降低边际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和利润,同时减少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由此带来的本国厂商的利润增加可以超过政府的补贴支出,从而使本国的国民净福利增加。

战略性进口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用关税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对于不完全竞争产品来说,由于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进口国等于向出口国支付了租金或垄断利润,而关税可以用于向国外垄断厂商抽取租金;当存在着本国厂商进入的潜在可能性时,这将使国外厂商的行为受到一定约束;如果本国和国外厂商都属于寡头厂商,对国外出口厂商征收关税就更容易被其吸收,这将导致垄断利润的部分转移,从而增加本国的净福利。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则主要是指通过国内市场保护使本国厂商获得规模优势,进而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主要是没有保护的国外市场)的份额。这种理论以寡头垄断、市场分割和规模收益递增为前提,从国际竞争和竞争战略的角度来分析政府干预的理由与作用:对于规模经济效应很强的产业来说,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可以使本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地位相对稳定,使国内厂商获得一种相对于外国厂商的规模优势,由此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使外国厂商在保护市场上的销售量下降而边际成本上升;国内外厂商边际成本的反向变化将导致它们分别调整保护国内外市场的销量,本国厂商的产量将进一步扩张,外国厂商的产量将进一步减少,从而再次对两国厂商的边际成本产生相反的影响。这种从产量到边际成本的不断循环和调整过程,将使进口保护成为促进出口的重要机制。

(2)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另一项内容。外部经济包括技术性外部经济和收益性外部经济。技术性外部经济是指厂商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获得技术和知识;收益性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厂商的集聚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包括获得便利而低价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技术工人、专业化服务等)。两者都能使厂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技术性外部经济与政策干预的内容是,在研发投入强度大的产业(一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外溢效应使厂商不可能完全获得研发投资的收益,由此导致的私人投资不足使这些产业发展到社会最佳状态,因而需要贸易政策的扶持。如果政府采取保护或补贴的政策,将能够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并增加国民福利;而外国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支持和保护,可能使本国丧失或减少这些有益的技术外溢,因此本国必须采取对应或反击的行动。由于这些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国家利益来说具有战略性意义,政府的积极干预政策对于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具有战略性作用。

收益性外部经济与政策干预的内容是,一个国家产业规模的大小反映了厂商所获得的市场规模效应(相当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大小,产业规模大的国家的厂商将具有较高的收益性外部经济,因而产业规模小的国家的厂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一个国家中处于发展初期而规模小的产业属于战略性产业,政府可以通过保护和扶持的贸易政策,支持这些产业的厂商扩大产量,提高产业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厂商的收益性外部经济,从而促使这些产业较快地增强国际竞争力。

2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资源禀赋的相对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规模经济优势带来的比较优势,而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干预。因此,传统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争论的实质就是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争论。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只会产生经济扭曲,经济问题只能靠市场解决;而干预主义认为扭曲来自于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干预进行纠正。

现实的国际贸易中有许多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挥作用,包括在WT0框架内的多边贸易谈判和对出口国征收反倾销税的过度运用以及对美国“301条款”的大量使用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还缺少完整的政策结论,所达到的实用性还不能够作为现实政策的基础,而且实证研究工作尚不足以确认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显著地提高一国的国民福利水平。

由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建立在不同的假设基础上的,政策的实施要求对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厂商预期利润等有比较准确的掌握,这样就面临着一个信息问题。因为信息不完全,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确定一些具体的产业并进行干预以真正地提高其国民福利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与此相联系的就是政府是否能够避免企业的“寻租”,从而保证政策的有效和有力实施。

第四节 国际贸易新理论

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及其变化会影响产品的可获得性,进而导致贸易的产生和贸易格局的变化。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来的,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是贸易产生的原因。

1技术差距论的主要观点

技术差距论认为,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先问世,新产品在国内销售之后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便获得了初期的比较优势。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生产,但由于与先进工业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可能做到,即存在模仿时滞,在这段时间内,创新国仍拥有在该产品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消费仍需通过进口得到满足,因而技术差距所引起的国际贸易仍然需要。当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生产之后,随着模仿规模的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最后甚至可能从其他国家廉价进口该产品。

2四种时滞与国际贸易

其他国家对创新国技术的模仿存在着四种时滞,即需求时滞、反应时滞、掌握时滞和模仿时滞。其中模仿时滞是需求时滞、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的加总,如图1-2所示。

图1-2 技术差距与模仿时滞

(1)需求时滞

创新国出现新产品时,后进国并没有意识到它是国内产品的替代品,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需求,这段时间就是需求时滞。需求时滞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两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差异,因为收入水平影响需求结构。另外,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及创新国与模仿国的市场开放情况亦影响到需求时滞的大小。

在这一时期,由于后进国对创新性产品没有需求,创新国的生产只为满足国内消费,因而没有国际贸易。

(2)反应时滞

创新国出口新产品,经过一段时间,进口国意识到进口产品对国内进口竞争品行业的威胁,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但什么时候才能模仿生产,有一时间滞后,这段时间就是反应时滞。反应时滞取决于:模仿国企业家的投资意识、风险意识以及规模效应、贸易壁垒、后进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大小等。

在这一时期,后进国出现对创新性产品的需求。由于后进国不能生产,所以只能从创新国进口。随着后进国需求的增加和创新国生产的增加,创新国出口不断增加,后进国进口不断增加。

(3)掌握时滞

模仿国从开始模仿生产到完全掌握相关技术,达到与创新国同一技术水平的时间,就是掌握时滞。掌握时滞取决于: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研发经费、技术基础和生产条件。

在这一时期,后进国企业认识到进口的压力和创新性产品市场需求中蕴藏的利润空间,开始模仿生产。后进国用一定量的模仿产品替代进口,对创新国的进口开始下降,创新国的出口规模下降。

(4)掌握时滞之后

掌握时滞过去以后,技术差距消失,后进国国内生产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停止进口并开始出口,创新国停止出口,国内生产降低。

在后进国完全掌握生产技术以后,创新国和后进国之间不存在技术差距。在此之后是否会存在国际贸易就要看两个国家在资源禀赋、生产规模以及市场结构方面的对比状况,分析逻辑又可以回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中。总之,在技术差距论中:贸易的基础是因为创新速度差异所导致的国际技术差距;贸易模式是创新国出口、模仿国进口;贸易规模随技术差距的变化而变化;技术差距消失以后,国际贸易的基础重新回归比较优势或规模经济。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或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1-3所示。

图1-3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1)导入期

在这一阶段,创新产品刚生产出来,这时对新产品的国内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量相对较大,生产者只是少数垄断技术的厂商,这些厂商拥有垄断地位,属卖方市场。

根据弗农的研究,创新一般发生在美国,原因是:美国科技水平高,科研人员多;科研经费多;企业水平高,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有需求偏好,喜欢新产品;市场容量大,购买力大,产品有销路。

在新产品的引入阶段,生产是非标准化的,产品差异性明显,生产规模较小。生产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不存在国际贸易,或者只有规模非常小的国际贸易活动。由于产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入水平,所以在新产品引入阶段,即便存在小规模的国际贸易,也主要是集中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2)成长期

在这一阶段,技术已经成型并已开始扩散,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从研发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资本成为生产的关键投入。生产阶段的转化和生产特征的变化,使得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明显。此外,在创新国内部,新进入的厂商不会受到技术约束,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高。产品价格弹性提高,出现一些国内模仿者,这使得企业必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单位成本和增加竞争力。生产的增加带动出口的增加,包括对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并逐步达到高峰。产品开始由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生产逐步标准化。

在成长阶段,因为面临国外的竞争,所以创新国企业开始选择服务国外需求的最优方式。基于对国际贸易成本的考虑,会在本国生产并出口、到目标市场投资生产并在当地销售和对外技术转让这三种方式之间进行权衡选择。

(3)成熟期

成熟期,即进入产品生产标准化阶段。这时产品的生产技术完全标准化,由于技术已凝聚在标准化的机器设备中,通过购买这些标准化的机器设备就可以获得全部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之间无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成本成为决定竞争结果的关键因素。拥有劳动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扩大生产,并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包括创新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不断降低,并从出口逐步变为进口。

在这一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产品已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市场开始变成买方市场,生产已专门化。而且外国厂商开始大量模仿生产该产品,创新国垄断地位已逐步丧失,出口开始大幅度下降,模仿国产品在第三国已开始取代创新国产品。

(4)衰退期

到达衰退期后,模仿国开始向创新国出口,创新国逐步退出生产,成为净进口国。由于这种创新产品在创新国已完全失去竞争优势,因此创新国已着手研究开发新的产品。

四个阶段在创新国结束后,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创新国基本完结,但在其他国家并未完结,仍在继续,如图1-4所示。在所有的制成品中,电子产品最具有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

图1-4 在一种新商品的产品生命周期中各国贸易地位的变化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启示

不同产品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延续时间是不一样的,这将影响各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特定地位的持续时间和在这一过程中的获益程度。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高新技术产品的一个特征就是升级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这意味着标准化阶段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1)随着产品被模仿,产品生产优势逐渐从创新国转移到模仿国,这样发展中国家可以把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接过来,并发挥后发优势;

(2)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要求不同,因此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加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

3产品生命周期的缺陷

(1)从亚洲或欧洲的观点来看,弗农所说的大多数新产品是从美国开发和引进的,似乎有一种民族优越感。特别是近几年,许多新产品从日本或欧洲传入。

(2)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现在不断增长的大量新产品同时从美国、日本和发达欧洲国家传入,全球化生产的引入可能伴随着全球性分散生产的出现,新产品的部件将主要在要素成本和技术两方面结合最具优势的地区生产。

(3)随着科技进步及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呈现不断缩短的趋势。生产的区位转移可能更多地被价值链分散化生产所替代。

总之,虽然弗农理论在美国占有全球优势时用于解释国际贸易模式可能有效,但是和现代世界的关联却很有限。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20世纪60年代后才较为普遍使用的概念,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而言的,指的是两国之间在同类产品中发生的进出口,也称为重叠贸易(overlapping trade)。

2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新技术,也有标准技术。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3产业内贸易的量度

产业内贸易的量度一般用格鲁伯和劳埃德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称G-L指数,来衡量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Ti=1-|Xi-Mi|/(Xi+Mi

式中,Xi和Mi是i产业的出口和进口总值。Ti衡量的是i产业中双向贸易的程度,其值介于0和1之间。Ti等于0意味着一国在该产业是纯进口或纯出口;Ti等于1意味着一国在该产业的进口和出口值刚好相等。0<Ti<1表明一国在该产业同时发生进出口。Ti的值越接近1,表明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高。

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公式为:

T=1-∑|Xi-Mi|/(∑Xi+∑Mi

另一个度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是巴拉萨指数:

B=|Xi-Mi|/(Xi+Mi

上式中,B为巴拉萨指数,其他参数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公式相同。

4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产业内贸易理论考虑了以前贸易理论的不足与优点,认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并非只为获得资源上的比较优势,还为获取规模经济报酬。由于它所解释的两种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同一产业的产品之间的贸易比重增大)是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因此更贴近实际,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都很重要,是目前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突破在于其分析框架从完全竞争市场转向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且,该理论不仅从供给的方面进行了论述,更从需求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实际上它将李嘉图理论中贸易利益等于国家利益的隐含假设转化为供给者与需求者均可受益。

尽管它采用了不完全竞争、异质性产品、需求偏好相似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概念和思想来分析和研究产业内贸易现象,但它的说服力仍显不足,静态分析说服有力,动态优势说服力稍差。该理论在政策措施上赞同动态化的建议。

产业内贸易模型众多而繁杂,并且它们之间很不相同。一般来说,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在这些模型中,虽然都有可能推断出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但是这些模型都不能预测哪一个国家会出口哪一种(或几种)产品。

(2)由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一般涉及产品的差异性、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等,所建立的模型要适用于不同的条件就相当困难,因此无论是经验研究、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者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是一个篮子,里边装了许多相互没有太多联系的模型,且这种模型比产业间贸易模型多得多,故在政策方面,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具有统一的、明确的结论。

(3)尽管产业内贸易理论比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更贴近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的多元化和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等因素使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很多模型显得过于理想化与简单化,多数模型只能解释产业内贸易中的很小一部分,不能做出更一般的解释。

四、偏好相似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提出的,故又称林德理论。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取决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出口只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延伸。企业不可能去生产一个国内不存在需求扩大的产品。

(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品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

(3)如果两国之间都有共同需求品质的情形,则称存在重叠需求。两国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重叠的部分越大。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的商品,两国均可进口和出口。

1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观点

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若是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也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图1-5 重叠需求理论的图形解释

图1-5中,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y),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其品质等级就越高。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OP线表示。

CF、EH是在A、B收入水平下消费的典型的加工深度,它们之间的交叉区域EF便是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也是贸易的基础。图1-5说明,在一定的国际价格水平下,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需求发生重叠,因而易于产生贸易。

2对偏好相似理论的简要评价

林德将需求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需求在国际贸易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可谓独树一帜。同时,林德还认为,H-O理论只适用于初级产品的贸易,而不适用于工业制成品贸易。

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它部分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其开展国际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偏好相似理论则相反,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越有扩大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这可能更贴近国际贸易实际。因此,它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

五、规模经济理论

1规模经济的基本含义

所谓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或者规模报酬是描述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一个概念。它建立在两个重要前提之上:一是公司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变;二是投入品的价格不变。以此为前提生产函数显示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是平均成本下降。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

(1)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下降;

(2)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细,劳动生产率提高。

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如图1-6所示。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在信息收集、运输、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会降低。

图1-6 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

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和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六、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该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个微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正好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而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则在于该国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造能力。

波特将国家竞争优势分为三种类型:古典优势、古典修正优势和竞争优势,重点强调了政府在获取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古典优势是指基本的人类资源(人口)、物质资源和资本资源优势;古典修正优势是指一国基础教育和工人技术水平的优势;竞争优势则是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才能形成的综合四种变量加上政府和机遇的国家竞争优势。但一国政府的政策既可能改进也可能损害其产业战略和竞争优势。

1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在批判和继承原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被称为“国家钻石模型”(state diamond model)。该理论认为,国家是企业或者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企业或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体现,或者说,国家竞争优势最终以特定产业作为载体而表现出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以及两个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如图1-7所示。波特认为这六个因素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这形成一个类似钻石分子结构的菱形结构。由于钻石结构是一个互相增强的系统,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互相加强的利益,从而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来源。

图1-7 钻石理论模型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或基础要素)是一国先天拥有的或者只需要简单的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高级要素是通过长期投资或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如实物资本(包括通信设施、研究设施等)、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知识等。波特认为要素条件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初级要素的重要性因生产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其作用也在下降。先天拥有丰富的初级要素,可能会抑制一国竞争优势的培育和提高。而在初级要素匮乏的国家中,人们更有动力去创造和培育高级要素。一国想要提升其竞争优势,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级要素,这将决定竞争优势的质量和持续性。

(2)需求因素

国内需求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投资、生产和销售活动总是首先着眼于本国市场的需求,所以国内市场需求的状况和特征将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发生:

第一是市场的全球性。如果本国市场是国际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那么,国内企业就会更加关注国际需求状况,并且具有更强的满足国际需求的能力。如果本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比较大,那么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本国企业就更容易具有规模优势。

第二是本国市场需求的层次。如果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层次较高,并且本国消费者比较挑剔,国内企业就将面临较大的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的压力,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是本国需求的超前性,或者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速度。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较大的超前性,那么,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第四是国内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国内市场规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激励厂商投资、再投资的动力,因而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大优势;另一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所带来的丰富机会也可能导致厂商丧失向海外拓展的动力,这就形成不利于国际竞争的因素。

(3)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

相关和支撑产业即国内是否存在有国际竞争力的供货商和相关支撑产业。任何一个企业,必然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众多相关企业或行业保持密切联系,其创新与升级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的辅助与支持,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任何一个产业最终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中间投入和机器设备,其产品竞争力依赖于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供货商直接为其提供必需的投入品,所以中间投入和机器设备供货商的效率和竞争力是影响最终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他相关或支撑行业的竞争力也非常重要,关联产业的发展可以带来新的资源、新的技术、新的竞争方法,从而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波特认为,相关和支撑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同效应。一方面,当本国的支持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时,它会通过以下方式为下游产业创造竞争优势: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时地为国内企业投入,促进信息在产业内的传递,加快整个产业的创新速度。另一方面,竞争力强的产业也会通过“传导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所以,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产业聚集。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的、在技术上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所形成的产业聚集,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种地理上的相对集中加剧了同业之间的竞争,缩短了相互之间的沟通渠道,不断进行创新和观念交流,并不断扩大可以共享的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研究力量,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竞争力的自加强机制。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体中的企业最好全部由国内企业组成,特别是由本地企业组成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发展链条,这样所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才是稳定的、可靠的。

(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

该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发展战略和竞争状况。各个国家由于环境不同,适合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也不尽相同。只有选择了一种适合国内环境的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提高该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波特认为能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因为在经营管理层次上,由于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和优秀企业之间在竞争中的相互学习,已经使得竞争性企业之间的差别不大,而企业之间真正不容易被学习或模仿的差别是企业的竞争战略或发展战略。企业可以通过战略的变换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国内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更新产品、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得持久、独特的优势地位。此外,激烈的国内竞争还会迫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经过国内激烈竞争锤炼的企业往往更加成熟,更具有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在激励竞争的国内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发展战略,这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使国内市场竞争走向更高层次。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企业战略和结构。个人工作和扩展技巧的动力对于竞争优势也是很重要的。一国的成功也取决于其优秀人物选择教育的类型,他们选择工作的位置及其承诺和努力。一国机构的目标、个人和企业确定的价值取向、某些产业所重视的声望等指导着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流动,结果直接地影响某些产业的竞争力表现。

国内竞争对培养竞争优势发挥着创造性的特殊功能,激励和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应该说,地理集中放大了国内竞争的力量,竞争越是地方化越是激烈。剧烈的国内竞争最终迫使国内企业放眼全球市场,并增强它们的竞争力,使其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尤其是当有规模经济时,国内竞争者竞相寻找外国市场以获得更高效率和更高获利性。

(5)政府

关于政府的作用,波特认为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第一,通过补贴、教育投资、信贷安排和税收政策,发挥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刺激和提升国内市场需要、促进竞争优势的增强;通过实施有关产品性能、产品安全和环境影响的严格标准,影响国内需求的性质,迫使公司提高质量、提升技术、满足消费者和社会的要求。第三,通过运用金融市场规范、税收政策、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手段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

在波特的理论中,他极力赋予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高和经济繁荣的进程中以新的、建设性的和可行的作用。就政府职能而言,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的传统划分已经过时,政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生产率提高的环境。这表明在某些领域如定价,政府应尽量减小发挥作用的余地,而在另一些领域如素质教育和培训等,政府却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应为有效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是自身也作为一个实体去直接参与竞争。

(6)机遇

机遇无疑也很重要,它具有历史性和偶然性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这些偶然性事件或机会能够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因为这些机遇会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带来新的竞争空间,使得原来的竞争者优势丧失,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

四个基本变量加上政府和机遇构成了一个动态系统。表示国家优势“钻石”系统的四个变量是自增强的、相互影响的。一个因素的结果总是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状态。每个因素视其他因素的状态而定。“钻石”系统性质的效果是国家及竞争优势影响的四个方面相互作用,使群体变成大于其部分的总和(即1+1大于2的效果),它放大和加速了要素创造的过程。

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简要评价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突破以往国际贸易理论对单一因素的考察,强调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以及机遇和政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该理论对于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在现实中,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竞争策略并不是基于单一要素上的优势而构建的,而是基于国内要素条件、市场状况、产业结构以及政策战略等因素的综合权衡而构建的。

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超越,是对当代国际贸易现实的进一步接近。波特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竞争优势的内涵。他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任何一个国家、行业和企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虽然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竞争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他的理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这表现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对产业的选择是基于已经存在的产业而言的,是对已结构化或未完全结构化产业进行的选择,这样使企业在所选择的产业中取得领先地位是相当困难的。在一个已经结构化的产业中,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因为产业结构化程度越高,产业内的竞争强度就越大,企业选择的余地也越小,并且边际产出递减。此外,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过多地强调了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而对政府在当代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把政府的作用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因素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