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1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比较优势理论

答: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绿色贸易壁垒

答: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两重性:从形式上看,是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贸易自由的限制;从实质而言,是贸易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契合,是贸易保护中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

3国际货币体系

答: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确定的原则、协议,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使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维持国际支付原则和满足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汇率制度的确定。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决定和维持,能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是采取固定还是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当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采取什么方式弥补这一缺点,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协调。

国际货币体系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牙买加货币体系。

二、简答题(共90分,每题15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简述新古典中的要素禀赋论的内容。

答: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定理,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希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形态。要素禀赋理论的推理过程如下: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汇率换算成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时,两者的差异。

(2)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由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造成的。

(3)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的。

(4)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度不同造成的。

(5)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生产各种产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即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使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分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按照这种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1)内部化理论的核心思想: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2)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企业在不完全市场竞争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

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

(3)内部化过程的决定因素:

行业特定因素。行业特定因素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等。

国别特定因素。国别特定因素是指东道国政府的政治、法律、经济状况。

地区特定因素。地区特定因素是指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差异等。

企业特定因素。企业特定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

内部化理论认为,上述四组因素中,行业特定因素对市场内部化的影响最重要。当一个行业的产品具有多阶段生产特点时,如果中间产品的供需通过外部市场进行,则供需双方关系既不稳定,也难以协调,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市场保证中间产品的供需。企业特定因素中的组织管理能力也直接影响市场内部化的效率,因为市场交易内部化也是需要成本的。只有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才有能力使内部化的成本低于外部市场交易的成本,也只有这样,市场内部化才有意义。

(4)内部化的实现条件:

只有当内部交易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市场内部化才是确实可行的。

3简述外汇市场的特征。

答:外汇市场是专门从事外汇交易的市场,它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外汇市场(或称批发市场)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外汇零售市场。外汇市场的主要特点是:

(1)有市无场

外汇买卖是通过没有统一操作市场的行商网络进行的,它不像股票交易有集中统一的地点。但是,外汇交易的网络却是全球性的,并且形成了没有组织的组织,市场是由大家认同的方式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所联系,交易商也不具有任何组织的会员资格,但必须获得同行业的信任和认可。这种没有统一场地的外汇交易市场被称之为“有市无场”。

(2)循环作业

由于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亚洲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因时间差的关系,连成了一个全天24小时连续作业的全球外汇市场。这种连续作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理想投资场所,投资者可以寻找最佳时机进行交易。不管投资者本人在哪里,他都可以参与任何市场,任何时间的买卖。因此,外汇市场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市场。

(3)零和游戏

在股票市场上,某种股票或者整个股市上升或者下降,那么,某种股票的价值或者整个股票市场的股票价值也会上升或下降。然而,在外汇市场上,汇价的波动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变化和股票价值量的变化完全不一样,这是由于汇率是指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汇率的变化也就是一种货币价值的减少与另一种货币价值的增加。因此,有人形容外汇交易是“零和游戏”,更确切地说是财富的转移。尽管外汇汇价变化很大,但是任何一种货币都不会变为废纸,即使某种货币不断下跌,它也总会代表一定的价值,除非宣布废除该种货币。

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度。

(4)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

(5)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6)国际支的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

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关贸总协定下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扩展了贸易自由化,规范了世界贸易的规则;战后运输和交易手段的进步及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和贸易信息网络的形成,提高了信息识别和更新的速度,带来了信息网络化。

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充分表明了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表明了在各国的生产过程中外国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大,同时也有助于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总的来说,跨国的人才流动和相互人才交流,开辟了各国和各民族人民直接接触的渠道,有助于相互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基本上是在区域经济的协调组织和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两个层次上发展的。战后逐渐形成和深化的多边国际协调机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综上所述,战后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各国经济已经被世界经济的密网紧紧地编织在一起,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和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各国共同利益有所增加并呈现相互融合的态势。

6简述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答: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迅速以较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它是在全球制造业出现企业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形势下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需方向供方流动,如订货合同、加工单、采购单等)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供方向需方的物料流及伴随的供给信息流,如提货、入库单、完工报告等),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即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过程。

实际上,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出发,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前伸是指将供货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控制和协调;后延是指生产活动延至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阶段。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包括从最初的原材料获得直到最终产品到达顾客手中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对象是在此过程中所有与特定的信息流有关的活动和相互关系,包括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因此,供应链管理由四大块组成,即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价值(资金)管理、服务(技术)管理,这四大块是综合的有机整体。这样的管理是一种纵横一体化的继承化管理模式,强调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交流与合作)、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体现经营一体化。

三、论述题(共3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请举例说明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答:(1)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兴起,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新贸易保护主义名义上是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但实质上的目的是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

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客观原因是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差额的分布,以及国际贸易中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兴起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大量的事实表明,传统贸易保护的结果不仅使消费者受到了损失、生产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限制别国进口的同时也抑制了本国出口。新贸易保护主义付出了与传统贸易保护同样的代价。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加大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外贸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恶化。

(2)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具体如下:

随着中国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我国已连续10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几百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有不同特点。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技术壁垒。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进行知识产权调查。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采用反倾销等传统手段。贸易摩擦频发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而且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随着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我国外部经济风险开始向宏观层面渗透。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来看,中美贸易的巨额顺差已成为影响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美国由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制裁开始向人民币汇率、对华投资、技术出口等领域全面施压;在欧盟政府对中国产品频繁设限的同时,当地企业与中国厂商的矛盾出现了激化的趋势,“砸店”“烧货”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危及中国厂商的正常经营和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而且开始形成针对中国产品的“民间壁垒”;中日“政冷”的常态化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两国对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难度。随着宏观层面利益冲突的凸现,国际上“中国威胁论”泛滥,并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

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由于新贸易保护的存在,可能受到各种限制,比如在配额、规格、质量等方面,这使得我国出口成本增大,导致企业利润缩水,长期会造成企业不景气,员工下岗,甚至企业倒闭,给我国带来了就业压力,同时生产过剩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可见,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我国外贸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我国应加快外贸发展战略的调整。今后,我国应逐步建立管理贸易政策体系。管理贸易政策兼有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者的特点,突出了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主张国家采取法制化的政策手段管理对外贸易,并通过广泛参与双边和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协调各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增强本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博弈力量,维护、提高本国企业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立足科学发展观,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从重视开拓国际市场转为“内需”和“外需”共同拓展,从追求贸易顺差转为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同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化解各种外部矛盾和冲突,为外经贸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