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名校新闻传播实务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12小时高清视频】
- 圣才电子书
- 26字
- 2024-12-21 10:09:12
中国传媒大学815新闻实务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815新闻实务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参考答案及视频讲解: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15新闻实务
试题分析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参考教材(8本)
公共部分: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谭云明:《新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修订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各专业指定答题部分:
新闻学、编辑出版学、舆论学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武汉大学出版社
王振业、李舒:《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2、3、8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学: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2001年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王振业:《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2、3、8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国际新闻学:
刘笑盈:《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和功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刘笑盈:《国际新闻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刘洪潮:《国际新闻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马胜荣:《国际新闻采编时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试题特点
(一)题型及分值分布
主要题型分为: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1.必选题综合80分
(1)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2)问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论述题(20分)
2.广播电视学专业选作70分
(1)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2)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3.国际新闻学专业选作70分
(1)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4.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专业选作70分
(1)综合应用题(20分)
(2)新闻评论写作(50分)
(二)考试内容
1.公共部分:
(1)新闻采访(15分):新闻敏感(5分)、简述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重要性(10分)
(2)新闻写作(40分):金字塔式结构(5分)、解释性报道(5分)、简述新闻报道中选择角度的意义(10分)、广播消息写作(20分)
(3)新闻编辑(20分):提要题(5分)、编辑方针(5分)、简述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异同(10分)
(4)新闻评论(25分):社论(5分)、当前我国报纸言论版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改进报纸言论版的看法(20分)
2.选作部分:
各专业考查范围多为指定参考书部分知识点,专业特色明显,另外结合行业热点进行考查。
三、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
1.本试题与其他年份试题简单比较:
今年的实务考试单独列为一科,并且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国际新闻学等不同的专业题目不同(有公共部分),所以说,考试内容变得更广、更细,难度也在增加。实务考试要求考生具备大量的实践积累,这里的实践不一定是从事过媒体行业,而是指考生对这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动态了解程度如何,具不具备专业素养,由此可见课后积累很重要。
2.本试题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试题简单比较:
今年的实务考试和其他学校相比题型多样,采、编、评都有涉及,特别是新闻学的写作题,包含了广播消息和新闻评论,和A类学校考研试题相比,难度不相上下。广播电视学的题目难度大,侧重结合最新的行业发展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国际新闻学专业特色明显,针对性强。整体来说这套题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大。
真题详解
必选题综合(8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新闻敏感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此题较简单,多本参考书都专门提到过新闻敏感,可以从概念、特点、作用三方面作答。
答:新闻敏感,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具备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善于捕捉、反映生活中的变化和潜在变化的能力,是记者在无数事实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以及判断其价值大小的能力。新闻敏感有快捷、准确、灵活的特点,在新闻实践中新闻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新闻敏感有助于发现新闻线索,新闻敏感强的记者往往能挖掘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其次,新闻敏感能够帮助记者从众多的新闻事实中发现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最后,新闻敏感能够预测新闻事件的发生。
2.金字塔式结构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注意金字塔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的区别,此题属于新闻写作的范畴,答题末尾可指出金字塔结构的缺点,这样整个答案才显得完整。
答:金字塔式结构是新闻消息的主体结构方式。它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事件的开头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尾就是消息的结尾。金字塔式结构符合受众阅读、收听、收视的习惯。但也有不足之处,即叙事平板,这一点可以通过醒目的标题和生动的语言加以弥补;如果情节组织得好,可以渐入佳境。金字塔结构适用于报道故事性强、人情味浓的事件性新闻。在消息写作中,金字塔结构因为不利于编辑安排版面,因此通常采用的是按照事件重要程度排序的倒金字塔结构。
3.解释性报道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书上能直接找到答案,注意名词解释的要点:是什么、为什么、特点(分类)、地位(意义)四个方面作答。
答:解释性报道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解释性报道是典型的分析性报道、典型的深度报道,其特点在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重点回答“为何”,有时也会涉及事件的后果、影响等等,但其侧重点还是在于解释新闻事件或问题产生的必然性。解释性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首先,解释性报道通过对信息的综合与梳理,可以有选择地为读者提供事件的“全像”;其次,解释性报道探究事件或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发言”更富启迪作用,也更具有建设性。
4.提要题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编辑》上的知识,可直接找到答案。考生看书容易漏掉“提要题”的类型。要注意《新闻编辑》这本书中一些专业的名词解释,其他的内容简单易懂,不必强记。
答:提要题又称提示题或者内容提要,是指位于主题与正文之间、用以提纲挈领地概括新闻中的主要事实和观点、给读者以比较详尽的内容介绍的题。提要题一般用于内容比较重要、篇幅比较长的新闻中,旨在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新闻信息。在读者没有时间阅读正文的情况下,这种提要题能够使读者获得满足。现在,这种以概括新闻要点、帮助读者快速阅读的提要题仍然在报纸上占有重要地位。提要题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写作主体较为感性,既概括内容又渲染气氛;二是注重选择部分内容加以概括;三是从作者角度出发,以介绍自我或者说明写作出发点对正文部分进行展开。
5.编辑方针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编辑》上的知识点,编辑方针的制定有五个方面,书上有详细的介绍,此题是名词解释,不必详细论述。
答:编辑方针是指编辑部门根据媒体的性质、立场、受众和媒体创办目的而制定的指导新闻编辑工作的总体方针,是编辑对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所做的总体设计,是编辑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制定编辑方针是编辑最重要的战略抉择。编辑方针一旦确定,整个编辑工作就要依方针行事,依据方针确定新闻的取舍、篇幅以及标题和版面的风格。
编辑方针的制定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确定媒体的性质和目的;二是确定媒体的受众;三是确定媒体的整体规模和内部结构;四是确定媒体的内容和水准;五是确定媒体的特色和风格。
6.社论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此题较简单。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可参照名词解释的四个要点作答,当然前提是要熟悉课本知识。
答: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通常用来论述全局性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党报的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
社论的重要地位:①在所有评论体裁样式中,社论的规格最高,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是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一般还代表同级政党组织的意见;②社论的内容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主要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议论表态,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③社论发表的位置最为显著和重要。
社论讲究精用,精心构思、精心写作,这样才能发挥更好的舆论功能。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新闻报道中选择角度的意义。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写作的范畴,徐泓老师的教材专门提到这方面的内容,类似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的教材考生在看书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专业名词解释,其它有关的内容只须熟悉大概的框架,理解框架内的内容即可,不必强记。此题要注意答题的逻辑性。
答:新闻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事实是由丰富多彩的诸多侧面组成的,呈现出“多面体”,每一面都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表象与特点,因此新闻角度的选择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
(1)角度选择与新闻价值直接相关
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就会削弱新闻价值。
(2)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报道效果
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就不同。
(3)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竞争中,通过打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独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从而获取非时间差独家新闻,便成为记者们努力的方向。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国青年报》根据这项通知刊发消息《教育部: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摆脱以往会议式新闻、通稿式新闻的程式化报道,以大学生休学创业作为视角,将通知中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休学创业作为主要内容,该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引发社会对休学创业的广泛讨论。
从这起新闻报道可知选择一个好的新闻角度对于新闻价值、新闻传播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同时也可以检测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理念。
2.简述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重要性。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采访的范畴,此题可以参照第一题的答题思路,此外如果能够运用最新的新闻案例来论证最好不过。
答: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是指记者的大脑以及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些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睛为主,从而使得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现场观察强调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对事物细微观察。就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新闻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即“用眼睛采访”。现场观察在新闻采访中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获得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材料,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相对间接报道而言,人们更加相信记者的现场报道,特别是电视采访,给人第一现场的真实感。此外现场观察还能够使记者获得判断事实的依据,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一些间接材料,不管材料本身是否真实、准确,还是时过境迁,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记者一般都可以在现场得到验证。
(2)能够获得活生生的细节材料。典型的细节材料,往往会成为新闻事实的眼睛,它既是记者正确认识事物的向导,也是使新闻报道能够生动感人的重要条件,如果记者采访到的是一般的概念化得材料,没有什么细节,记者的认识就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层,难以深入进去。
(3)能够产生激情和独到的见解。受到现场气氛和情景的感染,思想上和情感上会处于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即“触景生情”,有了真情实感,又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报道冲动。
(4)可以把死材料变成活材料。有的事物比较复杂,有的技术性很强、深奥难懂,只靠别人讲述活文字材料很难弄清楚,但是到现场观察一番,便一目了然。
(5)能赢得时间,提高新闻的价值。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属性,也是新闻业竞争的手段,因此,在报道中赢得时间就可获得独家新闻,赢得市场,是新闻竞争的重要武器。另外新闻现场情况稍纵即逝,特别是突发事件,获得现场情况的画面材料尤为重要,因此深入到现场进行观察才能挖掘新闻中最具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
3.简述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异同。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编辑》范畴,书上没有明确讲到两者的异同,但是报刊编辑和网络编辑都详细的论述过,因此答题时可自己归纳总结。此题不难,得分容易。注意分点论述。
答:(1)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联系
①编辑流程一致
报纸新闻编辑是新闻编辑中一种最常见也最基本的编辑,是对新闻报道的整合活动,一般包括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组织版面等工作环节,在新闻作品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起到“总串联、总合成、总把关”的作用。
网络新闻编辑伴随着网络新闻传播的出现而兴起,它从属新闻编辑门类。网络新闻编辑除具有传统的报纸编辑所具有的审核(把关)、编选、加工、制作标题、版面设计编排之外,还包括相关内容的WEB链接设计、图文组合、多媒体音视频技术处理等。总而言之,网络编辑和报纸编辑在编辑流程上在总体上还是保持一致的。
②编辑目标一致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社会传播体系中的固定模式,改变了人类记录和传播思想的方法和途径,改变了以往的编辑活动和编辑方式,但是,无论是那种新闻编辑形式,归根结底,目标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信息。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都会根据编辑目标,寻找事实中的新闻价值,都追求稿件的可读性。
(2)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区别
①稿件编辑方面的不同
a.标题制作。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在标题的制作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网络新闻中网页的传播特性决定的。题文相符是传统报纸新闻标题制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标题要求准确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而在网络新闻标题上,这一原则受到了冲击。对点击率的追求使网络新闻编辑者们想方设法把自己认为最能吸引人的新闻事实以最吸引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因而,出于诱使点击的需要,网络新闻标题故弄玄虚、断章取义、挂羊头买狗肉的现象时常可见。导读标题和主页面标题内容冲突,主页面标题和二级页面标题冲突、标题和正文内容不完全相符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时有发生。
b.文字编辑。人们阅读网络新闻,注意力比较集中,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在编辑网络新闻时应该讲求易读性。首先,文字应尽量平实,根据网络新闻的特点,它是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的功能,因此,过于复杂的文字会影响网络新闻传播效果,造成读者的阅读困难。其次,文章的段落、篇幅不宜过长,长篇的新闻可以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以及给长文章加上小标题等等。尽可能用短的语句,将新闻要点用提示的方式,放在文章的开头,读者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
c.图片编辑。新闻图片无论是在网上还在报纸上,其目的就是使内容生动、形象化,以及美化版面。附带有图片的新闻往往比纯文字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在一些网络新闻中,如果某则新闻附有图片的话,一般都会做上标记的,比如说在标题后面打个小括号,里面注明一个“图”字。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告诉读者这条信息的下载速度会比纯文字的慢,更重要的是图片的可视性对读者而言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网络新闻编辑的版面设计,其实就是网络新闻媒体的网页制作,相当于报纸版面的设计,尤其是对新闻主页(或者首页)的整体性考虑,不仅仅在于版面的美化,更重要的是网络特性的凸现。“相对于报纸版面而言,网络新闻媒体的网页已经在渐进的过程中消失了许多概念,譬如开张、版序、中缝、小样、大样等等,连‘行’的概念也都正在远离我们的视野,业将消失,这一切都是因为网络空间的无限性的缘故。”
如果说版面是报纸的一种发言手段,或者是用来吸引读者阅读,或者是造就媒体自身的个性,那么这一切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已经很不重要了,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网络媒体的页面不像报纸的版面那样固定不变,实实在在的了,它是动态的,虚拟的。网络新闻传播除了内容之外,版面的美化、经常性的改版就是为了避免“审美疲劳”。
②编辑程序上的不同
报纸新闻编辑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有一套严密的采写—编辑—发稿制度和程序,其中有严格的把关制度。而如今,网络的发展使得这种局面得以打破。不难发现,网上发布新闻,有时候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要求,有些时候甚至是个人行为,只要拥有一台能够联上互联网的电脑或者手机,他就能发布信息,现今流行的微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除此之外,和传统的报纸编辑不同,网络编辑是缺少把关的。
③编辑时段的不同
报纸的出版周期常以天甚至以周计算,常有日报、周报之称,而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却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更为突出。这一方面缘于网络新闻的制作环节不像传统媒体那样繁琐,直接在电脑上制作后使可以送上网络进行发布。
④编辑空间的不同
一方面,指工作空间,报纸新闻编辑一般囿于固定的有形空间,如编辑部。而网络新闻编辑要求的是动态的,是随时随地的。另一方面,是指新闻编辑的版面空间,与传统报纸媒体相比,网络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网络新闻编辑可以脱离报纸版面的限制,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
三、论述题(20分)
当前我国报纸言论版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改进报纸言论版的看法。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此题较难,考生需要有大量的看报实践才能答好题,这题再一次提醒考生,课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此题主观性很强,可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即可。注意论述要简洁,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答:(1)当前我国报纸言论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①稳定、广泛的作者队伍尚未形成。
作为意见性信息的直接表达方式,新闻评论队伍吸引着新闻传播业内人士及社会各界精英人士的加盟,这支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未来报纸言论版的基本水准。而“放下身段”的新闻评论又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群众作者”,这批人更多是出于兴趣与需要自觉加入其中。目前,“精英评论”(新闻业内人士、各领域专业人士及部分“意见领袖”的评论)或以社评、观察家评论等形式(不署名或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发表,或以专栏文章的形式在个人专栏或集体专栏中发表。虽然我国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为数不少,但真正成为评论作者的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部分作者因此成为稀缺资源。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在报纸上发表言论远比在与网络论坛、个人博客乃至新闻跟贴中发表言论的要求要高、要严,而这部分更能代表公众舆论的作者,无论在范围、数量及水平等方面,距离形成广泛而稳定的作者队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②原创性、高质量的评论稿件相对稀缺。
与各个报纸言论版对评论需求量的大幅攀升极不协调的,是大量选题相同、角度雷同、观点趋同、议论空泛、语言枯燥的评论文章的比比皆是。言论版的纷纷上马,使本来稀缺的评论稿源更显供不应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经常发表评论、并形成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评论“写手”不足400人,在报纸言论版之间、言论版与网站评论频道、论坛之间的评论稿源争夺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评论的一稿多投、“变脸”、克隆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少评论文章或似曾相识,或老调重谈。言论版上刊登的“读者来信”,也因稿件质量的原因采用率较低。而当评论失去应有的深刻理性与新鲜创见时,其价值必然打折。
③言论缺少贴近性。
地方报纸的评论版缺乏贴近性,言论并不反映当地人民的需求,言论内容通常是根据网络中的一些热点事件,很少评论当地的新闻,这样也不能很好的发挥报纸的言论引导作用。
(2)改进报纸言论版的看法:
①内容方面,力争所评话题重点突出、多元有序,体现连续性、广角度。
面对一些讨论热烈、交锋多次的评论话题,言论版的编辑要有意识地延长讨论周期,引导读者从更广阔的角度深入思考相关问题。针对每个阶段具有重大影响的热点、疑点、难点的事件、现象、问题,集中组织稿件,以形成舆论强势,强化言论版的新闻时效性与现实针对性。并且,还要在所评话题的连续性、广角度方面下功夫,吸引读者持续关注热议话题,进一步发挥好言论版胜于评论专栏的“规模化”优势。
②形成真正开放、活跃的“社论版”。
曾有研究者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汇集着社论、读者来信与专栏文章等多种言论的言论版,实际上已经无分主流与非主流、大报与小报、东方与西方,而成为当代报纸的普遍规范和制度,有着基本的、稳定的格局。我国近年来各地报纸言论版可谓百花齐放,还没有形成言论版的‘主导’的模式。社论是国外言论版的内容要素,刊登社论和读者来信的版面常被称作“社论版”。从报纸言论版的长远发展来看,引入社论是必然的选择。国外报纸已有成功的实践经验:社论版往往每天有数篇社论,社论栏旁对应刊发有读者来信栏,一般针对前期社论与报道发表意见和批评,不需要完整的结构或论证,却常常有直抒胸臆的生动气息,数量多,涉及面广。”稳重的社论与尖锐的来信,这言论的‘两极’,形成一种活跃的、生动的、交互性的话语空间和言论生态。
③形式方面,加强新型编辑手段的借鉴使用。
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推进,现代编辑手段在言论版中的广泛使用日益受到重视。这样可以打破我国报刊长期以来形成的“板起面孔搞评论”的沉闷格局,有利于言论版更加活泼、有趣地传递意见信息,表达思想观点,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有意识地加强新闻照片、背景图表、时事、主题漫画在版面中的运用,精心制作评论标题,引入“内报头”,以此活跃和充实言论版的视觉信息,实现言论版的新闻化、形象化、故事化。
④培养稳定、广泛的作者队伍
在加强对稿件质量的把关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优秀的作者队伍。如《南方周末》言论以深度而著称,有专门的“方舟评论”固定板块,这样不仅有固定的高质量稿源也可以培养忠实的读者。
⑤利用新媒体,实现评论的“报网互动”
如今,我国已经形成新旧媒体的舆论场,报纸作为传统媒体,要想实现言论影响力,必须得利用新媒体,《人民日报》不仅有评论版同时在微博上开了“你好明天”板块,以客观、公正的言论赢得广大网友的好评,在其报刊的评论版中也有微博中的评论,二者结合,实现报纸的舆论引导作用。
总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意见性信息传播的“到达率”,是媒体更应追求的目标。
报纸评论——这种最具传统,最能体现新闻评论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优势的传播子系统,应该在实践中以及与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竞争、融合中,不断探索与完善意见传播的恰当方式与有效途径。
广播电视学专业选作(7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简述新闻频道编排的基本要求。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编辑的范畴,此题难度适中,注意审题,新闻频道编排是个很大的概念,需要从单个栏目、成组节目、整个频道三个层次进行作答。
答:电视新闻频道节目的播出编排,总的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把节目放在最合适的时间,并赋予最合适的方式,以便传播给最可能多数的受众。具体来讲,新闻频道编排有如下要求:
(1)单个节目的编排要求
①把握节目播出的有利时机。
根据节目的内容及在制作上具有的某些特点,选择最合适、有利的播出时期。如,相关的节气、节令、政治宣传热潮期,以及与节目中知名角色、知名演员等有关的纪念日、纪念活动期等。另外要注意在与其他台节目编成的横向比较中,避免与其他台推出的强有力同类节目冲突,相互抵消传播效力。
②节目播出的恰当时间。
要根据节目本身的性质,以及电视受众对节目排序的心理趋向,当然还包括电视台从自身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方面的经营考虑,将不同性质的具体的各个节目,安排在相对来说最恰当的时间。
③节目播出的引入形式。
单个的节目在制作时,一般是孤立地来考虑其自身的完美性和完善性的。但是,整个电视节目的播出是一个时间的流程。处在这个时间流程中的每一个单个节目的播出,实际上都有一个如何“自然”、“和谐”,同时又是“有力地”从这个流程中“冒头”出来进入正式播出流程的微妙艺术问题。一件重大社会新闻的深入报道,若在正式播出前安排某种渲染性的预告,与简单的直接播放,其收视状态和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2)成组节目的编辑
①要突出重点。编排节目要突出重点,重点报道是节目的灵魂,它决定了节目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也是节目总体水平的集中体现。重点的形成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a.要精心选择和安排有分量的头条。头条新闻是节目编辑思想的集中体现,突出显示了媒体及其节目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对观众的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作为一档节目的龙头,头条在节目位置上的突出地位也容易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引起受众最大限度的关注。
b.组织好重点报道。节目编辑要积极组织、建立起一条前、后期沟通的渠道,加强重点选题的策划与实施,做到既有当前的选题,也有前瞻性的中长期选题,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选题还要组织连续报道或者系列报道以形成声势。
c.以集合的方式组织有分量的稿群。有时候单条新闻不足以构成重点,这就需要通过集合的方式,以有分量的稿群来形成传播上的强势。主要方式有:同题集中,将同一事件的相关报道组合在一起。同类集中,把内容上有关联或者相似的稿件集中起来,突出报道,引起观众的注意。稿件的配合,根据已有的主要稿件的需要,配发新材料作为解释、补充,以增加主要稿件的可听性、可视性、说明力和感染力。
②要形成段落。段落是新闻节目的内置单元,是使一档节目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的重要构件。一般而言,段落的形态有两类:一是结构性段落。结构性段落靠划分固定板块,适用于时间较长的节目。主要特点是:形态固定、位置固定、间隔鲜明。使用这类方法的节目时长多在15分钟以上。二是自然段落,自然段落不做明显的板块分割,只是利用编排手段形成暗含的层次,各层次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提示。
③要设置兴趣点。兴趣点能够引起观众心理刺激,是节目板块中最活跃的部分,编辑要善于利用电视的表现手段,在节目中有意识地制造兴趣点,帮助观众消除心理疲劳,集中注意力。
④要掌握节奏。节奏是保持收视状态的重要手段,节奏变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报道力度的变化。节目编排要把握好报道力度,用力过猛和平均用力都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要注意重点报道和非重点报道的平衡,同时力量要集中,一期节目中重点不能太多,否则很容易使观众产生一种信息接收上的疲劳。
b.要注意兴趣点的变化。观众每次收看新闻都是从高峰开始的,然后逐步下滑,越往后新闻的吸引力越小,在这种“低谷”状态下,应该采取某种方法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使其再回到“高峰”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峰谷”技巧。
(3)一天节目编排要求
①合理的时间段分配。
一天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但依其内容特点,不同的节目分别适宜于不同的对象,而不同的播出对象,即不同的受众,因其职业、年龄、工作和生活规律的不同,其看电视的时间及习惯也不同。根据各国对视听者生活及余暇时间的调查,都充分说明受众接受电视传播的时间,既有普遍一致的黄金时间段,即晚间19:00~21:00(或22:00),也有主要分别适合于各类不同受众(如老人、家庭妇女、夜班职工、儿童等)的一般时间段或特殊时间段。所以,一天节目的播出安排,首先须考虑各大类节目在总的时间段布局上,要适合收视对象的看电视习惯,不奢求所有的节目都能获得最广大的受众,而是力求赢得最基本的特定对象。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再尽可能扩大节目对受众的适应性,争取更大范围的受众。
②考虑市场竞争。
我们今天所处的电视传播的时代,是多台并存的时代。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问题,即每一家电视台最大的愿望,就是竭尽全力使自己赢得最多的观众,赢得最高的收视率。为此,每一家电视台都是从经营、管理、节目制作、编排、播出等各个方面,针锋相对地同其他台展开竞争。在电视节目的编排中,也贯穿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一家电视台在进行节目编排时,不仅要考虑到受众的方面,还应当密切注视其他台各种节目在题材、内容、形式、制作等方面的情况动态,以及在播出安排上的种种策略变化。
2.简述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特点。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课外知识点。此题较简单,会关注网络视频的都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可以结合最新新闻案例来讲。
答:网络视频新闻是指以声音、图像为传播符号、以互联网为传播手段,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形象化的报道。网络视频新闻的崛起源于新媒体技术的赋权,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传者地位,从前的“受众”变为现在的“传者”,正如麦克卢汉所言,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当下网络视频新闻的流行是公民新闻、公民记者的流行。就目前网络视频新闻而言,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草根性。网络视频新闻的草根性集中体现在播客的传播中,2014年11月苏州公交车上一男子嗑瓜子并随地吐瓜子壳,旁边一“西装男”劝说该男子,两人产生争执,该视频被网友全程记录,第一时间传到网上,之后这段新闻视频被多家新闻网站竞相转载,“瓜子哥”吵架过程中“我与你什么仇什么怨”因重复次数高达几十次迅速走红网络。这段视频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就有明显的草根性。
(2)互动性强。网络视频新闻设有评论、转发功能,受众可以对观看的新闻发表评论并转发。有些网络视频新闻如果涉及公共利益就会引来广泛的关注,大量的评论和转发将会使得该新闻快速扩散,形成舆论话题。
(3)时效性强。互联网传播迅速及时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视频新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发生突发事件,传统媒体的记者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事件发生和事件的传播往往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网络视频新闻因为很多是事件发生现场的网友拍摄,并且将其传至网络不必经过太多的审核与把关,因此时效性特别强。
(4)收视个人化、碎片化。网络视频新闻通过PC端、移动终端进行个人化收看,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受众往往是利用生活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收看。
(5)内容同质化严重。网络视频新闻较多的从传统媒体转发,缺少原创性。“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只是新闻的搬运工”很好地体现了网络视频新闻的特点。
(6)低俗化倾向严重。网络视频新闻缺少把关,网络编辑为了博取眼球,赚得更高的点击率,往往采用低俗化的手段吸引受众关注,比如采用猎奇的新闻标题,选取带有血腥、性、偷窥话题的新闻。
(7)个人化色彩浓厚,新闻专业理念缺乏。上传到网络的视频新闻,多为上传者的自发行为,另外,因为网络是缺少把关的,任何人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和拍摄条件,都可以将视频传到网上,尽管一些视频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但是缺少专业化的操作,所以视频新闻不规范,甚至触犯新闻伦理。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中国媒介生态环境,论述CCTV《新闻联播》近年来的新变化。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课外知识,属于行业热点,难度适中,如果对央视近年来的新闻改革有所了解,此题可说的东西很多。此题要对《新闻联播》了解的稍微细致一点,答题可用来论证的东西就多了。
答:对于全国电视观众而言,央视《新闻联播》不仅是电视新闻事业的领军者,它更是党和国家的代言人,很大程度上具有国家意义。《新闻联播》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对社会生活的宏观层面关注较多,对微观层面的公民权益直接关注较少。令人欣喜的是,《新闻联播》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1)从当下媒介生态环境来看,《新闻联播》新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传媒政策的导向使得《新闻联播》“变脸”。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各省区市新闻媒体纷纷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②央视近年来舆论导向功能的弱化倒逼《新闻联播》的改革。当下,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成为受众青睐的信息渠道,并且这些新型媒介言论开放自由,很多在传统媒体无法传播的信息在网络、移动终端得以传播,网络甚至能够影响当下舆论的生成与演变。然而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喉舌”色彩浓厚的《新闻联播》仍然沿袭以往的传播语态,即自上而下的宣传教化模式,新闻八股风盛行,会议新闻泛滥,新闻语言空洞无味。有网友调侃《新闻联播》:“前十分钟国家领导人很忙,中间十分钟人民处于幸福小康生活中,后十分钟国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为调侃却也道出了《新闻联播》的弊病。这些无疑证明《新闻联播》的舆论导向功能下滑,央视公信力的沦丧。
③受众的需求。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观众发挥自身主体性的要求逐步由潜在变为现实。观众主体意识的渐进式觉醒,为电视传播活动理念的不断演变带来了动力。观众主体性要求电视媒体在价值取向上尊重观众、理解观众,让观众享有参与权和表达权。
(2)《新闻联播》近年来的新变化:
①内容的转变。头条打破常规,依据新闻规律编排。改版之后的《新闻联播》启动头条工程,重大、典型民生报道成为头条重要选题方向。时事新闻缩短,文风简洁,报道手段生动。《新闻联播》近年来给民生新闻、社会热点新闻腾出了更多的空间。
②文风的转变。央视近年来进行“走、转、改”系列报道,记者采用跟踪式的纪录、嵌入式体验,以日记体的口吻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发生的事件,语言通俗明快,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走、转、改”系列报道中很多报道赢得观众和专家的认可,比如《杨学武讨薪记》、《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等等。
③姿态的转变。《新闻联播》自从改革以来,改变以往严肃面孔,取而代之的是“小清新”风格,颇有亲民的姿态。在马年春节假期,《新闻联播》曾经在节目末尾播出四只熊猫拜年的新闻,在该新闻中,主持人李梓萌为熊猫配音,介绍四只熊猫的生活情况,并且向观众拜年,此新闻被网友称赞为“卖萌亲民”。同样是在马年春节假期,大年初六,假期最后一天,全国多地雨雪天气,很多人离开家乡出门工作,《新闻联播》在节目末尾以一种温情的报道语态来进行报道:“瑞雪兆丰年,风雪归乡人,离家出行的人,请放慢脚步,再看一眼雪中的家乡,明天就是假期的最后一天,路上请注意安全”。
④数据化思维。在当下大数据流行的时期,《新闻联播》也积极利用数据来分析新闻、解读新闻,比如《数字十年》,《据说春运》。《据说春运》采用春运期间百度搜索地图的后台分析全国旅客路线迁徙图,观众对于春运迁徙路线这个抽象复杂的信息一目了然,该新闻在微信朋友圈疯狂转发。
2.结合新闻实践,阐述新技术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业态的影响。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此题是本套题中最难的,难的是新技术,考生多为文科出生,普遍对技术的知识不甚了解,即使知道广电新闻业态因技术的推动而发生的变化,但对技术不了解、技术的专业名词十分陌生,使得答题显得空洞、没有说服力、不专业。
答: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改变。新闻制作工具和电视传播方式的变化都对电视新闻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出现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播放质量,扩大了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对于电视新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将变得越来越大。当下新型媒介技术对广播电视新闻业态影响主要表现在:
(1)新技术推动新业态电视的出现。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全球众多的、原有的和该项技术不相适应的电视机、摄像机等传播设备面临淘汰和更新换代的局面。丰富多样的传输技术、应用、终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电视新形态,成为了广播电视的一大亮点。新业态电视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公共电视、互联网视听节目、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3D电视、高清电视、互动电视等。其中,网络电视利用PC平台、TV(机顶盒)平台和手机平台(移动网络)这三种终端显示平台,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用户有两种方式可以享受IPTV业务:一种是PC机+宽带,另一种是IPTV机顶盒+电视机。
我国正在加快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使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早日惠及千家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既是新技术、新媒体,也是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是广电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满足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看电视、听广播的迫切需要的重要手段。
(2)新技术推进“三网融合”,使得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呈现新局面。传统的电视媒体将在技术、功能上逐步与信息、通信领域的其它手段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庞大的新业态电视产业。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层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迈进,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在内的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就是所谓的三网融合。
(3)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必将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性化、智能化。现阶段已经出现了智能3D电视、Smart TV系列电视,未来还会出现个人智能电视、分体式独显电视和三维全息图像电视、互联网和3D必将走入普通家庭,电视不再只是了解信息、生活娱乐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有可能成为新的消费平台,视听享受、高智能化、家庭普遍化将成为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必将为电视的发展带来新一轮的变革。
国际新闻学专业选作(7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要注意哪些要点?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此题根据当下流行的“提高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话题来命题的,注意有两部分内容,可结合目前流行的说法来解题。此题较简单。
答:国际性新闻的解释性报道对于我国在国际上,为观众塑造客观、真实地中国国家形象,帮助外国受众理解中国、了解共产主义的本质,从而破除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霸权主义有着重大意义。
(1)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是指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跨越了国家界限并具有跨文化性质的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
(2)进行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我国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外国语言掌握不到位,本国文化诠释不准确,不顾及新闻规律,宣传意味太浓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发展。
①我国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尤其注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和人民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国际新闻记者要有爱国主义精神。
②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要将宣传与新闻有机结合起来。将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宣传融进新闻报道中,以国外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报道。要灵活多变、内外有别。
③所有解释性报道应该遵循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包括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用背景材料来解释新闻事实。解释性新闻虽然是阐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但同样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背景材料的安排来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
④扩大视野,站在国内外的高度上,纵观全局。深入调查与研究,掌握殷实的事实材料,从广泛的背景下去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
⑤引用国内外专家权威的见解,增强解释的说服力。切勿专断,采取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内外观众都能接受的客观、公正的报道方式。
⑥把握好解释的程度,既要注意解惑答疑,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尤其要避免自话自说,要综合考虑国外受众的文化背景、语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⑦要求记者有敏锐独到的眼光、丰富渊博的知识、公正诚实的品质修养,除此之外,国际新闻报道记者还要精通外语、精通外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将国际新闻的解释性报道做好。
2.如何看待半岛电视台的崛起?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国际新闻教材提到半岛电视台的比较多,广播电视史也有涉及,此题要认真审题,题目其实有两个问题,一是半岛电视台的崛起,二是如何看待她的崛起,也就是说它的崛起你是如何评价的或者说对我们有何启示。此题难度适中,考生容易审题不清。
答:半岛电视台是一家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阿拉伯语电视媒体,于1996年2月成立,是一家用阿拉伯语24小时不间断播送全球消息和报道的新闻电视台,是世界上收视人口跨度最广的新闻频道之一,拥有超过5000万观众,也是最富有争议性的电视台。
在新闻报道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的视角,它在节目中开创性地引入了电话采访,电视论战等,尤其在“9·11事件”之后,多次率先播放本·拉登和其他阿凯达组织领导人的录像声明,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半岛电视台在“9·11事件”之后声名鹊起,被称为中东的“CNN”。
(1)立足点——用伊斯兰世界的视角报道新闻
随着民主、开放意识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全球性不断显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了解真实的生存现状”,越来越成为阿拉伯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一种普遍的心理。半岛电视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半岛电视台延用了BBC、CNN的制作方式,以突发性事件为报道重点,全天24小时滚动播报全球新闻。但与后二者的显著区别则是半岛电视台立足伊斯兰世界,用阿拉伯语向全球传递属于自己的声音。
(2)报道理念——“我在现场”
半岛电视台已在全球11个国家建立了办事机构,在26个国家设立了记者站,在伦敦还有自身的“第二演播室”,这一切都保证了半岛电视台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准确信息,播报突发消息,赶赴新闻现场。特别是半岛电视台充分利用了作为伊斯兰国家在海湾地区的独特优势。在阿富汗战争中,它是惟一取得塔利班和本·拉登信任的电视台。在伊拉克战争中,当CNN等美国媒体由于政府的压力和民众的感情难以在流血、伤亡面前做到超然的客观,面对真实的信息畏首不前时,半岛电视台却依靠它的胆识和勇气一次次从现场带回了这样的画面:整片废墟前伊拉克儿童无助的眼神、战友遗骸旁美国大兵悲恸的哀号……全面的现场报道、真实的人物影像,奠定了半岛电视台的声望和成功。
(3)格言——“观点,与其他观点”
在报道形式上,半岛电视台也并非如西方所述“成为了恐怖组织的传声筒”,它总会在适时之处同时播报美国官方的反映,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只不过是站在广泛的人道主义立场上还原了战争残酷的本来面目,并没有凸显强烈的反美意识和煽动强烈的民族感情。这也正是半岛电视台所一直遵循的自由、平衡的准则,正如其格言所说“观点,与其他观点。”这种准则不单单运用在对西方,对“反恐”内容的报道上,就是在对伊斯兰内部事物的报道上,半岛电视台也敢于利用这个准则,挑战权威,突破禁锢。除此之外,半岛电视台还有一些“脱口秀”节目,它们以敢于探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敏感话题而赢得了广大的观众。半岛电视台的这种开放态度不但为不同意见者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自由、民主的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广泛传播,同时,不止一次在镜头前出现的愤怒者打碎话筒扬长而去的场面也再次吸引了受众的眼球,提高了半岛电视台的信誉和声望。或许,正是如此,半岛电视台才会得到各方的广泛信任,源源不断地获取到第一手的独家消息。
(4)成功启示——“发出自己的声音”
①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国际传播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
②要解决国际传播领域的不公正、不平衡状况,必须依靠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努力,不可能指望西方发达国家会主动放弃话语霸权。
③任何媒体,若想常立潮头,自身的良好信誉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明确的自身定位,对于理想的不懈坚持都会为自身信誉的建立打下稳固的基石。
④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坚持“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理念,摒弃自说自话式的宣传技巧。
3.如何认识国际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此题较简单,书上可以找到答案,注意论述要简洁要有逻辑。
答:国际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1)国际新闻编辑是现场的描述者和真实事件的传递者。国际新闻编辑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全景式地扫描全球每天、每个角落、每个领域发生的重大新闻。依靠各国分社,派遣驻地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为观众在事件现场挖掘新闻的真相,同时把真相传递给观众。
(2)国际新闻编辑是中外经济政治文化合作竞争中的纽带和润滑剂。在中国和外国的各类竞争合作中,国际新闻编辑要凭借自我的新闻敏感发掘、观测重大事件,同时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报道中对于国内外民众的情绪更加应起到安抚作用。国际编辑的高度在于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大格局、大趋势、大风大雨。
(3)国际新闻编辑是培养优秀中国对外报道栏目的潜在力量和中坚。优秀的新闻栏目是新闻媒体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那么要培养属于中国的优秀品牌栏目,必然要拥有优秀的国际新闻编辑。国际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精英意识,用服务于精英的尺度和标准去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组织稿件和处理稿件,使它们成为及时、权威和可信的高品质国际新闻。
(4)国际新闻编辑是无国界化的突破口,应具备先锋和前卫意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综合发展在世界上处于中、低水平,国际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能和使命就是介绍先进的世界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因此,它天然地在知识和观念等方面要扮演先锋作用,具有超越国内发展水平的前卫意识,有敢为先驱、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如果站得高,看得远,判断准确,但又固步自封,或者人云亦云,从众随俗,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国际杂志编辑。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网络及移动新媒体的出现对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书上有所涉及,考生也可根据行业热点进行论述。此题较为简单。
答: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具有的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在技术上给公众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信息平等机会,每一个网民都能方便快捷地参与公共讨论,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资源,积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国际传播体系,逐步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传播向国际传播转变,发展成综合性现代媒体的国际传播大格局成为我国国际传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新媒体跨越地域和时空,突破国际传播壁垒。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传播发行等均受到地域、时空的限制。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的覆盖都有区域界限,报刊发行也有一定的范围。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区域限制,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超越现实社会的管理边界,瞬间传遍全球,使人类地球村的梦想成为现实。它们无视国界的存在,所有与网络联机的人都能自由浏览、检索、下载、转发,并且在网上做出反应。
(2)新媒体手段丰富更具针对性
在传播信息内容方面,传统大众媒介相对而言较为单一。而各种新媒体传播的服务内容则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快速、及时、大量传播新闻和各类信息外,还提供极为广泛多样的服务,诸如影视、体育、娱乐节目和电子游戏,通信、通话、短信服务,文档、图片、数据、声像资料的传递或下载,电子商务,网上论坛、网上教学、学术交流,等等。总之,互联网络把国际间的新闻信息交流和多种服务融会交织在一起,已成为人们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精神和物质交流的重要平台。
(3)用户制作内容——国际传播的民间力量
国际报刊和通讯社大多是商办的,国际广播主要是官办的,国际电视是商办先行、官办跟上,而新兴的媒体其经营主体的种类则远为多样。其中有传统的大众媒体,有新兴的信息服务商,有政府机构和政治组织,有公司企业等经济实体,有教科文卫等机构团体,还有目的各不相同的个人。这些实力迥异的经营者,在因特网上各占一角,设立了不计其数的大小不等的网站、网页或数据库,从事着面向世界的传播。中国对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唱主角、由政府为主导,民间外交、民间传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让公众在对外经济、文化、教育传播中扮演积极角色,不但可以极大地拓展传播渠道,而且可以大大地提高中国传播的效能。公众在对外经济、文化、教育传播中扮演积极角色,不但可以极大地拓展传播渠道,而且可以大大地提高中国传播的效能。
(4)网络电视——国际传播未来的重要阵地
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众多媒体地域性传播的特点,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是推动全球化的强有力因素,它使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互联网给网络电视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这种传播可以延伸成为全球性的。计算机不仅可以单独处理资料、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而且具有综合处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多类信息的功能,可以实现图文视听一体化,这不仅为网络电视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发挥多种传播功能的综合性优势。电视和网络融为一体,人们将从网络里看到他想看到的一切真实的景象真实画面代替了文字的主观描绘。网络电视的快速、交互、整合等特性给人类生活、思想观念、社会结构等都带来极大的冲击。这冲击不限于几个国家、地区,而是在全球普遍发生,并且几乎同时。如今,这种可能已经成为现实。就传播容量而言,实现整合传播后的网络电视传播将会大大扩充传播量。
在新媒体环境下,国际传播在信息传播手段的丰富性,在突破信息传播屏障的渗透力,在实现信息传播的针对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充分的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必将随着新媒体手段的广泛运用,传播内容的丰富,传播主题的多元而不断提高。
2.“融媒时代”国际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方式有哪些变化?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刘笑盈老师《国际新闻传播》书上可直接找到答案,考生如果对该书不熟悉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行业热点的了解自行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此题难度适中。
答: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时代”国际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方式有一些新的特点:
(1)在新闻消息源建设上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信息的采集更加的及时、灵活、方便、快捷。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背包记者”也成为国际新闻界的风潮,一个记者带着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手机、DV机就能横跨一个国家,写稿、拍照、出镜完成以往需要一个驻外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背包记者”的出现,不仅对海外站点运作造成冲击,同时表明在数字时代,海外站点的人员和机构在不断“瘦身”。另外,网络技术的发展,跨越国界的新闻机构合作越来越多,本国新闻机构无须亲自到海外建设实体传播网络就可获得新闻素材,这种媒体间的跨国直接合作常常是“跨媒体形态”。此外在非自采的消息源方面,非职业出身的“公民记者”作用日益突出,让这些没有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公众通过运用新的传播技术来发布新闻信息,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公民记者”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垄断,使新闻从“报道”走向“共享”的积极意义,但是从相对消极的角度去理解,这类新闻也进一步消解了国际新闻中原来就很脆弱的“专业性”。
(2)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多媒体的一体化生产和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革。比如,CNN利用新媒体技术全面改革内部组织,打造适合“全媒体”的新闻制作流程。CNN的电视记者和网站记者已不分彼此,有的时候电视记者为网站写稿,有的时候则是网站记者以报告人的身份在电视上露面。这种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组织结构实现了媒体优势资源的共享,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3)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多平台的一体化传播方面,以求更加有效、快捷、精确地送达更多的受众,实现全球化和品质化传播,达到产品效果的最大化。当下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设立自己的官方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传播平台,改变之前“一对多”的传播方式,适应“碎片化、个性化”的新型传播路径,取得良好效果。
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专业选作(70分)
一、综合应用题(20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12月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介绍了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情况,并回答了记者问。
请根据以下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节录),撰写一篇于7日早间“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的广播消息,时长不超过2分钟。
韩长赋: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新闻界的朋友们做交流,也感谢大家对农业的关心和支持。
又是一年秋收冬藏的时节,又是一年收官盘点之时,这里,我要高兴地告诉大家,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年农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
韩长赋:
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实现“十连增”。尽管今年受到了“南旱北涝”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但是在中央政策激励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全年粮食产量突破12000亿斤,达到了12038.7亿斤,可以说再创历史新高,又上了一个新的千亿斤台阶。同时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主要农产品都稳定发展,现在可以说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二是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有望实现“十连快”。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是7627元,扣除物价的实际增长是9.6%。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增幅有望连续第四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这有利于缩小城乡的收入差差距。
三是农村保持和谐稳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这也是今年的一个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快速成长,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蓬勃的活力。截至6月底,全国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1亿亩,已经占到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3.9%;截至9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91.1万家,入社社员6838万户。
今年农业农村形势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为保持GDP增速不
滑出“下限”、CPI涨幅不超出“上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利支撑。
韩长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部门将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靠改革增活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努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现十八大提出来的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所以粮食生产劲可鼓不可泄。当前农业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抓好秋冬种生产,目前全国秋冬种基本结束,已播作物长势总体较好,这为明年的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我先把总的情况给新闻界的朋友做一个报告,下面我和我部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主持人胡凯红:
下面开始提问。
中央电视台:
请问韩部长,刚才您介绍了今年粮食实现了连续十年的增产,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今年春天的东北出现了低温春涝,夏天出现了南旱北涝,自然灾害还是比较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靠什么取得“十连增”的?我们的粮食已经连续十年增产,但是我们知道依然从东南亚一些国家进口粮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谢谢。
韩长赋: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今年的粮食生产首次实现了建国以来的“十连增”。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是一个高点,这个高点是在成本涨、灾情重的情况下取得的,可以说来之不易。确实像你所说的,今年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北方的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的有关省份发生了严重的涝灾,在这种情况下能实现粮食丰收,实现“十连增”,而且跨上了一个新的千亿斤的台阶,来之不易。我总结概括主要是三条:政策有力、防灾有效、指导到位。
韩长赋:
所谓政策有力,政策是农业生产的一个最有效的指挥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分管农业的汪洋副总理多次到农业生产一线调研指导,国务院两次常务会专题研究粮食生产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出台政策和措施,比如为了稳定夏粮生产,国家在去年国庆节之前及早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了1毛钱,这对稳定小麦面积起到了很直接的作用。你刚才讲到的今年的南旱北涝,针对灾害多发的形势,中央财政安排了40亿的补助资金,比如说支持小麦的“一喷三防”,支持北方和南方水稻主产区综合施肥促早熟,防寒露风、防旱霜,支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这些措施有效防范和减少了
灾害的影响。另外,各个地区、各个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增强了投入。
抗灾有效,我国的灾害还是蛮多的,一定程度上说减灾就是增产。今年从农业部门来讲,我们及时完善了防灾减灾的预案,落实科学减灾的措施,我们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灾情的技术减灾方案,先后派出了68个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灾区开展指导,全力推进农业的科技抗灾。
指导到位,在关键农时季节,我回顾了一下,这一年先后组织制定和下发了20个技术指导意见,通过媒体朋友们传递给农民,指导防灾减灾。另外我们的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包片,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因苗来落实田间的管理措施。我们开展粮食的高产创建,带动大面积的均衡增产,比如全国4千多个万亩以上的小麦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了528.3公斤,比所在的地区平均高89.4公斤。当然还有其他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今年灾情比较多、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对抗灾夺丰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韩长赋:
第二个问题也是很多朋友关心的,是“十连增”后怎么还进口?确实,这几年粮食的进1:2数量在增加,增加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就是我们增产的幅度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消费刚性增长的幅度。大家知道,我们的人口在绝对增长,城市化人口在快速增加,另外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上农产品加工的因素,所以我们还增加了需求。从贸易角度讲,也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粮食还需要一些品种调剂,比如小麦我们是不缺的,库存也比较丰富,但是我们要进口面包粉。二是价格因素,国际上一定的时段粮食价格比国内低,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进口。但我们进口的总量并不多,去年谷物进口也就200多亿,占总产量的比例还是很小的,今年1-9月进口的数量是下降的。
总之,我们还是要立足国内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同时也适度利用国际市场。谢谢。
中国日报社:
刚才提到农民增收的问题,十八大提到2020年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要比2010年增长翻一番,具体到农民倍增的计划是怎样的?谢谢。
韩长赋:
农民增收是件大事,如果说保证粮食的稳定增长、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促进农民增收就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几年农民的收入是保持稳定的,也是较快增长。刚才我讲了,前三季度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是7627元,实际增长9.6%,这个数据比CDP增速高1.9个百分点,因为中央今年的工作讲城乡居民收入要和GDP保持基本同步,我们这是高于的。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2.8个百分点,中央提出来预期性的经济增长率7.5%左右,今年的农民收入我们预计会高于这个水平,将实现连续十年的较快增长。
韩长赋:
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民问题高度关注,对农民的权益高度关注,提出的关于农村改革的措施,对农民增收也是利好。比如说《决定》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
体系做出了系统部署,强调要健全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这会进一步增强农业经营的增收潜力,就是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再比如《决定》明确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这也有利于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再比如《决定》强调要推进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这也有利于建立农民增长的长效机制。再比如《决定》还提出要健全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包括鼓励农民的转移就业、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这都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韩长赋:
刚才你讲到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点,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是倍增计划或者倍增目标。我总的判断,保持农村好的发展形势,落实好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的各方面政策,我们对农民实现收入的倍增还是有信心的。具体讲还是四轮驱动,一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提高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二是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现在看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当中增长最快的一个轮子。三是要继续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包括改革和完善农业的补贴制度,增加农村的公共服务,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四是落实好三中全会的精神,推进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随着农业现代化本身的发展,也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还是可以预期的。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困难,还有一些事情要真正落实,但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我们的记者在各地采访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奶制品,特别是液态奶的价格都有上涨,有分析说是因为各地都出现了奶荒,不知道农业部了解的情况是否有奶荒存在,如果是的话什么时候能够缓解?
毕美家:
今年我们的生鲜乳供不应求的情况比去年突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新西兰恒天然事件的影响,二是今年极端气候,特别是南方极端气候的影响,三是今年一些养殖户大规模地淘汰一些产奶低的奶牛,这几点原因叠加,导致今年生鲜乳市场的供求出现了缺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奶业生产总体是平稳的,市场供应应该是完全有保障的。从生产情况来看,虽然散户的奶牛存栏是下降的,但是规模养殖户的存栏奶牛是上升的,单产的水平是提高的。
毕美家:
从供应情况看,今年1~10月份,全国的乳制品产量是2206万吨,同比增长6.7%,市场的乳制品种类也是比较丰富的,供应也是比较充足的。目前全国的生鲜乳平均价格每公斤在4元左右,同比上升20%。从2011年到今年的6月这两年半的时间,我们国家的生鲜乳价格一直保持在每公斤3.2元左右,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这期间,养殖户的饲养成本上升了20%。所以这次生鲜乳价格的上涨,我们应该看到它是恢复性的。随着后期新西兰奶粉进口的恢复,以及规模奶牛养殖厂生产能力的逐步释放,预计明年春节后,奶源紧张的情况将会有所缓解,价格也会基本趋于平稳。谢谢。
韩长赋:
关于牛奶涨价的问题,我想补充一点,我们国家随着城市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消费还是在快速的增长期,这也是很多国际奶业集团,以及国内的奶业企业愿意投入、愿意进来的根本原因。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均消费牛奶的水平在世界上还是相对偏低,特别是对发达国家来说我们低得多。牛奶都是农民养的奶牛生产的,但是我们的农民或者说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开始喝牛奶,所以价格有所上涨是需求拉动。
刚才发言人讲到了,现在养三五头的小规模奶农退出也是好事,奶牛规模化的养殖、标准化的养殖、工厂化的挤奶、封闭化运行,这样可以提高牛奶质量,有利于保证牛奶的质量安全。我们要理性地看待牛奶的价格正常、合理的上下浮动。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注意2分钟的新闻消息,内容不必太复杂,撷取要点即可,从整篇采访实录来看,自然灾害的年代粮食仍然增收是一个新闻点,可从这个角度出发,注意解说词和同期声配合使用。
答:示例如下: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记者问
本台消息:2013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介绍了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音响:韩长赋讲话】
又是一年秋收冬藏的时节,又是一年收官盘点之时,这里,我要高兴地告诉大家,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年农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
会上,韩长赋表示,虽然今年我国存在“南旱北涝”等自然灾害,但是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十年的增长——【音响:韩长赋讲话】
今年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北方的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的有关省份发生了严重的涝灾,在这种情况下能实现粮食丰收,实现“十连增”,而且跨上了一个新的千亿斤的台阶,来之不易。我总结概括主要是三条:政策有力、防灾有效、指导到位。
此外,会上韩长赋回答了记者们关注的农村改革问题,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改革问题,将其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音响:韩长赋讲话】
全会《决定》有很多地方对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了阐述,特别是还列了一个专题,就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做了专题的部署。特别是全会鲜明地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的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的成果,我觉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现代化的进程的科学把握,对“四化”同步的明确要求,也体现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在发布会的最后,毕佳美解答了广大民众关注的牛奶价格上涨问题。他认为,预计明年春节后,奶源紧张的情况将会有所缓解,价格也会基本趋于平稳。
二、新闻评论写作(50分)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连日受到重度雾霾的侵袭,让人们呼吸都失去了自由,引来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之前,雾霾天气多出现北方,有专家说,是因为那里的地理位置问题造成的,而上海面向大海,不大会有重大雾霾,现在看来,这一说法并不靠谱,长三角同样受到雾霾之灾。雾霾的肆虐,虽然与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关,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盲目发展,对自然过度开发、破坏所结的苦果。
请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根据以上话题写一篇报纸新闻评论。具体要求:自拟标题;篇幅在1200字左右。
【分析】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平时多看新闻积累些素材,到了考试的时候有内容可以用得上,评论写作没有所谓的格式与模板,但是新闻评论有些元素必须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这三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因此在写文章的时候首先要确立观点,观点确立了要考虑到证明你观点的证据所在,不然观点无法成立。还要注意文字要简洁有逻辑,不可重复啰嗦,另外不要为了使文章有文采而矫揉造作,用一些生僻字词和奇怪句子,看起来让人觉得很恶心。
答:参考例文一:
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
这几天,多个城市再度被雾霾笼罩。似乎已成常态的雾霾天气,让民众很焦心。恶劣的空气质量不再只是一个警告,而是已成切实的危害。一些患者在雾霾的侵袭下,走进了医院。
空气污染不停地亮“红灯”,这是中国社会在2013年甫一开年即遇到的棘手命题。中国的环境污染,从个案、从局部,上升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在空气污染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少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首当其冲。雾霾之下,有叹息、有恐惧。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让人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转型不可的阶段。事实上,雾霾的影响,也不仅仅伤害人的健康。看看媒体上那些占据主要版面的报道吧: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许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紧急指示下停工……这是一幅多么乱哄哄的图景。
这样的图景,伦敦曾出现,洛杉矶也出现过。雾霾下的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城市曾有过的情景并无二致。程度越来越深的工业化,加上汽车驶入千家万户,这是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成因。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升级滞后的油品、城市建设中的大量扬尘,以及汽车尾气等,都是空气污染的“罪魁”。
没有一个人喜欢雾霾天。菜场的大妈不喜欢,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不喜欢,进入中国发展的跨国公司外籍高管不喜欢,各级政府官员也不喜欢。正视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并谋求逐渐解决,成为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面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接下来必有艰难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中,所有人都必须有所作为。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明确: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条死路。环保部门须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力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前者涉及的是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后者则跟环境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联系在一起。
就在昨天,新华社发表了一篇述评,称“雾霾天气敲响中国经济转型警钟”。这还算是一种温和的告诫。环境的破坏,对这片土地及居住其上的人的伤害在不断增大,环境污染的经济成本也在急剧上升。这样的现实,在倒逼诸多地方主政者要以大局为重,勿为眼前利益而失长远利益。
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是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为一己之政绩而不顾环境者,仍会存在;为一企业之利益而阻碍治理的力量,仍会存在;环境系统中为小部门甚至个人私利而执法不严的情形,仍会存在。对抗环境污染,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挑战,其中一定夹杂着许多人为的、利益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审视。汽车尾气污染量的下降,显然有赖于每一个车主的努力。城市追求更为优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当与个人自觉地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结合在一起。这同样是挑战很大的一个工程。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早就论证过,所谓理性的“经济人”难以为集体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很多人总想着“搭便车”,由别人来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结果,少有人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标也往往成为泡影。呼吁全民为治污担起责任的时代命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要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内化为各自的理念,并将理念转成实践。
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是打破纠结、直面环境挑战的时候了。
(选自《第一财经日报》,有改动)
参考例文二:
有关单双号限行的几个问题
近日,有关北京施行汽车单双号限行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相关部门领导表示,正在计划研究该政策的可行性。这种态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公共政策涉及甚广,不能仅凭一时热情而不考虑政策的成本、收益与合法性。简要来说汽车单双限号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作为“紧急状态”的单双号限行政策是否适用于日常状态,令人怀疑。坦率而言,单双号限行是APEC会议期间为了确保空气质量与通行顺畅而采取的紧急措施。这项政策之所以顺利推行,不仅是因为限行是短期的且涉及国家的“面子”,大家愿意作出牺牲,而且也是因为有关部门为了减少政策阻力,进行了大范围内的放假,以争取社会对政策最大限度的配合。可以说,非常之举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因为处于非常之时,而且因为投入了非常之力。然而,如果在没有非常举措配合的情况下,把临时举措变成长期措施,就需要考验其合理性、可行性,尤其是民众的意愿。否则,政策能否顺利推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二、单双号限行政策作为治堵的措施是过激的,作为治霾的政策其效果也不确定。即便限行有利于缓解交通堵塞,也应以逐步提高限号范围或是摸索其他灵活方式解决为宜,直接将限号范围扩大几倍,显然失之于毛躁。而作为治理雾霾的措施,单双号限行则可能收效不佳,其原因在于“APEC蓝”的出现,不仅因为北京地区实行了单双限号,而且河北甚至华北大片地区都停产、放假。在其他治霾措施尚难全面推进的情况下,实行北京地区的单双限号,效果如何令人怀疑。如果治霾效果不佳,那么这种严苛的限行是否必要?
其三、单双号限行政策存在法律风险,亦存在连带政策风险。单双号限行的实质是对公民个人的财产使用施加控制,作为行政措施,它不仅必须符合合法性、合理性的原则,而且必须符合比例原则,即政府的干预是为了显著的公共利益,且为此对个人权益的干预应是绝对必要且最低限度的。即便单双号限行符合这些要求,政府也应进一步考虑,公民财产受限所带来的补偿问题,因为环保的代价不能只由特定人群承担。除此之外,一旦单双限号,由此带来的出行不便,还可能会对餐饮、旅游等消费产业造成显著影响,这些都需要通盘考虑。
其四、在某些严重空气污染的情况下,单双号限行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这样的极端情况,往往是季节、天气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呈现出不确定性。比较合理的做法,其实是根据空气质量的具体变化,划分限行标准进行弹性限行。试想在四五级风的情况下,有什么必要单双号限行?当然,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一刀切的单双号限行肯定比弹性限行要方便,但是从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自找麻烦其实恰恰是政府的责任。
最后,除了这些技术性的问题,也许还应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那就是作为一个处于现代化、城市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到底应该对环保秉持一种怎样的态度。我们当然需要蓝天白云,但是,不顾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去盲目追求西方社会的环保高标准,是否也力所不逮?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小 结
今年的实务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考查的实务知识很细。往年的新闻实务是和新闻理论、新闻史结合在一张试卷,因此实务题至多是一个名词解释和一个解答题再加上一道新闻评论的题目,虽然参考书很多但是总体来说,以往的实务题比较简单,容易拿分,今年实务部分单独考试,考查的知识点自然就会增加,考生看书的时候要比之前更加认真,不可偷懒。
(2)行业发展动态、行业热点仍然是考查的热门。今年的实务题不论是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还是国际新闻学都涉及本专业内最新的发展或者是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考生需要对自己报考专业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考生可以看看学术期刊,找到和自己专业有关的文章,拿来读一读。
(3)实务题难度会增加,书本外的知识考查的多。这需要考生对实务要有所了解,没有实践经验不要紧,要紧的是要养成看报、看电视、看新闻的习惯,顺便做做笔记,遇到一条好的新闻,一个好的节目,一篇好的评论可以做做笔记,关键时候可以拿出来用,一年下来就会积累大量的素材,到了考试才有东西可说。
(4)消息写作是今年的亮点。今年首次考查考生消息写作,并且是广播消息写作,在此之前,实务题的写作题都是新闻评论,因为之前实务题和新闻理论新闻史在一张试卷,题目量大,不可能给出一篇文字量很大的材料让考生去改写成消息,时间是有限的,今年单独考试,考查了消息的写作,在今后的实务考试中,各类写作文体都有可能出现。考生须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