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6字
- 2024-12-21 10:04:45
第2章 市场理论:产品市场及其均衡
2.1 复习笔记
一、产品市场的需求分析
1.产品市场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1)需求的含义
产品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现实的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购买欲望;其二是购买能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
①商品本身的价格。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就少;相反,价格低,则需求就多。
②相关商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会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替代品的价格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动。互补品的价格与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和需求正相关。
④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又称“消费者嗜好”,是指消费者主观上对某种商品的偏爱心理。它是对商品或劳务优劣性所产生的主观的感觉或评价。
⑤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消费者认为预期的经济增长形势乐观、自身收入水平稳步上升、商品或劳务价格将会上涨,就会增加当前的需求;相反,则当前的需求会减少。
⑥政府的政策。政府实施的某些政策会刺激或抑制消费,从而增加或减少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需求。
此外,社会人口及其构成、历史传统、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也会对需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指需求与影响需求的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若只考察商品本身价格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需求函数可表达为:
(2)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①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及其相应的需求量的数字序列表。
②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可以由需求表中给出的价格-需求量组合得出,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如图2-1所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图2-1 需求曲线
3.需求定理
(1)需求定理的内容
需求定理的具体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与需求定理相悖的情形
对于一些特殊商品如吉芬商品和炫耀性商品来说,其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与需求定理相悖:
①吉芬商品主要指在贫困地区中生活所必需的低档商品。一种商品只有同时具备“是低档品”和“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两个条件时,才可以被称为吉芬商品。
②炫耀性商品主要指某些价格昂贵、能够炫耀消费者财富和地位的商品。这类商品的象征意义与其价格正相关,价格越高,其炫耀作用越强,需求量越大;反之,价格下降,其炫耀作用减弱,需求量下降。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与需求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为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需求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它反映在不同价格水平时的需求量,需求为一条线。
(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曲线的变动就分为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两种情况:
①需求量的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原有需求曲线的移动。图2-2中A点沿着原来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至B点。
②需求的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如收入变化、偏好改变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动,这种变动会改变需求函数和需求表,因此在图形上表现为原有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图2-2中移动至。
图2-2 需求量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5.产品市场的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指所有个人对某种产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将每一价格水平上个人的需求量加总,即可得到市场需求量。由于市场需求是由个人需求加总而来,因此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就是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此外,市场需求还受消费者人数的影响,与消费者人数正相关。
将个人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可得出市场的需求曲线,它表示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市场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因此,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图2-3所示。
图2-3 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二、产品市场的供给分析
1.产品市场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1)产品市场供给的含义
产品市场的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根据定义,现实的供给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厂商供应商品的意愿;其二是厂商供应商品的实际能力。
(2)影响产品市场供给的因素
①商品本身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厂商利润的大小。价格上升,厂商可获取更多利润,使供给量增加;反之,供给量减少。
②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
③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厂商会减少商品的供给;相反,供给增加。
④厂商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厂商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会使供给增加。
⑤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厂商预期未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价格水平上升,厂商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供给。反之,则减少供给。
⑥政府的税收政策。政府的税收政策对厂商的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政府税收增加,会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的供给会相应减少。相反,政府的减税措施有助于刺激厂商增加供给。
除以上分析的各因素之外,厂商的商品供给还受生产规模、进出口贸易、厂商的经营发展战略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
(1)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是指供给与影响供给的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若只考察商品本身价格对其供给量的影响,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供给函数可表达为:
(2)供给表、供给曲线
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及其相应的供给量的数字序列表。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2-4所示,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Q,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P,QS表示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图2-4 供给曲线
3.供给定理
(1)供给定理的内容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同方向变动,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2)违背供给定理的情形
对于一些特殊商品如劳动力和土地等来说,其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与供给定理并不相符:
①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格表现为工资。在一定范围内,劳动力供给会随着工资的增加而增加,但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工资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劳动力的供给不仅不会继续增加,相反会逐渐减少。
②土地是大自然赋予的,其面积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无论价格怎样变动,其供给量始终不变。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与供给
供给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厂商供应的商品数量,为供给曲线上的一个点。供给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它反映在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供给量,为一条曲线。
(2)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区别
供给曲线的变动就分为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两种情况:
①供给量的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原有供给曲线的移动。如图2-5所示,随着商品价格由上升到,A点沿着原来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至B点。
②供给的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如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生产技术改变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整体的移动,如由于要素价格下降,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厂商的供给量都会增加,供给曲线整体向右下方移动,即由移动至。
图2-5 供给量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5.产品市场的单个厂商供给与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厂商对某种产品或劳务供给数量的总和。将每一价格水平上单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即可得到市场供给量。由于市场供给是由单个厂商供给加总而来,因此影响单个厂商供给的因素也是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此外,市场供给也受厂商数量的影响,与厂商数量正相关。市场供给曲线如图2-6所示。
图2-6 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
由图2-6可知,将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可得出市场供给曲线,它表示某种产品的市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市场供给量与价格正相关,因此,市场供给曲线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三、产品市场的市场均衡与均衡价格
1.产品市场的市场均衡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决定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意味着产品市场达到了一种均衡状态,即产品市场实现了市场均衡。产品市场的市场均衡如图2-7所示。
图2-7 产品市场的均衡
在图2-7中,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Qd表示需求曲线,Qs表示供给曲线,E点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此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P0为均衡价格,Q0为均衡数量。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可以用供求函数来表达:
2.均衡价格的决定
(1)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这时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也相等,称为均衡产量。在图2-7中,P0为均衡价格,Q0为均衡产量。
(2)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通过供求双方的竞争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均衡状态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的,而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干预。一旦市场价格背离了均衡价格,在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下,价格会逐步调整直至均衡。
3.均衡价格的变动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会导致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如图2-8所示。
图2-8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图2-8中初始均衡点为E0点,由于某种原因如收入增加导致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与供给曲线相交于E2点,新的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1。显然P0<P2,Q0<Q2。可见,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随需求的增加而增加,随需求的减少而减少,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图2-9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如图2-9所示。初始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与需求曲线相交于E1点,新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显然P0<P1,Q0>Q1。可见,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均衡价格随供给的增加而减少,随供给的减少而增加;均衡数量随供给的增加而增加,随供给的减少而减少。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求定理
供求定理具体有以下两点内容:
①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下降。
②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四、产品市场的弹性理论
1.弹性的基本概念
弹性是指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根据定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假设两个经济变量X和Y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分别表示X和Y的变动量,E表示弹性系数,则上述弹性公式可具体表达为:
2.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变动对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大小的指标。由于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及相关商品价格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所以,需求弹性又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以及需求交叉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①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用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表示。
②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
a.弧弹性
弧弹性是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弧弹性存在一个缺点,即两点之间的弹性值会随取值基点的不同而不同。
弧弹性的中点公式为:
b.点弹性
点弹性是表示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动量趋于0时,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点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点弹性的优点在于只要确定了需求函数的形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各点的弹性系数。
③理解需求价格弹性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a.弹性是相对量而非绝对量的比值。这样可以剔除计量单位的影响,使不同变量具有可比性。
b.需求价格弹性不同于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曲线的斜率,而需求价格弹性
可见,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其弹性越小;斜率越小,弹性越大。
c.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不同。除非和以相同的速度反方向变动,否则,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都不相同。
d.弹性系数的符号视相关变量的变动方向而定。若因变量与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则弹性系数为正值;若二者反方向变动,则弹性系数为负值。由于需求量变动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反,因此,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但为计算简便,通常取其绝对值。
④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如图2-10所示,可以将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五种类型:
图2-10 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
a.需求完全无弹性,即。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始终不变。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b.需求完全有弹性,即。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当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是无穷的。
c.需求单位弹性,即。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与价格的变动比率相同。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d.需求富有弹性,即。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大于价格的变动比率。此时,需求曲线斜率较小。
e.需求缺乏弹性,即。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的变动比率。此时,需求曲线斜率较大。
一般而言,在价格处于高水平区间时,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在价格位于低水平区间时,其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⑤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a.商品的必需程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b.商品的可替代性。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替代性越强,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c.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其所占比重越高,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d.商品类别的大小。商品类别越大,其替代品越少,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反之,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e.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相反,弹性越小。
f.时间的长短。当价格水平变化时,消费者改变其消费习惯或寻找可替代的商品的时间越长,消费者的需求调整越充分,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除上述因素外,商品的耐用程度、售后服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地域差别等因素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是上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需求收入弹性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又一重要因素。需求收入弹性是反映收入水平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的指标。
①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②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
a.,即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收入变动的比率。这类商品通常被定义为奢侈品。
b.,即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收入变动的比率。这类商品被定义为必需品。
c.,即随着收入增加,其需求量不增反降的商品,这类商品被定义为劣质品。
收入弹性的大小不是取决于商品本身属性,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收入水平。
(3)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是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之比。需求交叉弹性的公式可表示为:
由前述分析可知,,若为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若二者为互补品,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值;若两种商品毫不相关,需求交叉弹性为零。
3.供给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
供给价格弹性也称为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之比。弹性系数是衡量供给弹性大小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同需求价格弹性一样,供给价格弹性也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点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由供给定理可知,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因此供给价格弹性系数通常为正值。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如图2-11所示,供给价格弹性也分为五种类型:
图2-11 供给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
①供给完全无弹性,即。此时,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②供给完全有弹性,即。此时,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当价格既定时,供给量是无穷的。
③供给单位弹性,即。此时,供给曲线是一条45°线。
④供给富有弹性,即。此时,供给曲线斜率较小。
⑤供给缺乏弹性,即。此时,供给曲线斜率较大。
人们日常所接触的商品大都属于后两种情况,或者富有弹性,或者缺乏弹性。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如果某一行业进入或退出的障碍很小,厂商能够自由地根据市场状况进行生产决策,则该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反之,供给弹性较小。
②供给者类别的大小。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所考察的供给者类别的大小正相关,供给者类别越大,供给弹性就越大。反之,供给弹性相对较小。
③生产的技术类型。劳动密集型的厂商,其产量最容易调整,供给弹性相应较大,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厂商因规模调整困难,供给弹性较小。
④时间的长短。厂商供给能力调整的时间越短,供给弹性越小。
⑤产量的大小。随着产量的扩大,厂商难以获得相关要素以扩大生产,供给弹性下降。
4.弹性理论的应用
(1)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它运用供求弹性来分析价格和产量的相互影响及其变动过程,从而揭示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并给出了对市场波动的解释。蛛网理论的分析基于以下三个假定条件:
①该理论所分析的产品需经一定周期才能生产出来,在此期间,生产规模无法改变;
②该产品本期的产量决定本期的价格,即;
③该产品本期的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产量,即。
①收敛型蛛网
当供给曲线的价格弹性小于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即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幅度会越来越小,直至达到均衡。其过程如图2-12所示。价格和产量收敛于稳定均衡,市场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这种蛛网被称为“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则是蛛网稳定的条件。
图2-12 收敛型蛛网
②发散型蛛网
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即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形成一个向外发散型的蛛网,越来越背离均衡。其扩散过程如图2-13所示。可见,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一旦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状态,市场机制不仅不能使其恢复均衡,而且会使价格和产量的变动越来越偏离均衡。这种蛛网被称为“发散型蛛网”,而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是蛛网不稳定的条件。
图2-13 发散型蛛网
③封闭型蛛网
当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即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时,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与其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同。价格和产量以同一幅度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其偏离均衡点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2-14所示。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是蛛网成立的条件。
图2-14 封闭型蛛网
(2)弹性与总收益
①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及其总收益
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动。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大于价格的下降幅度,总收益增加;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的减少幅度大于价格的上升幅度,总收益减少。
②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及其总收益
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同方向变动。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厂商的总收益减少;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的减少幅度小于价格的上升幅度,厂商的总收益增加。
五、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1.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也称最低限价或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此价格高于该产品在市场上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如果政府认为某产品由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太低,不利于该行业的发展,就可以对该产品实行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的经济效应如图2-15所示。为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此时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均为;为支持价格,,此时需求量为,而供给量为,,表明在支持价格下,厂商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大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产品过剩。为了消化多余的产品、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必须收购多余的产品。支持价格一般被用于农产品的价格政策中,以保护农民的利益,防止“谷贱伤农”。
图2-15 支持价格
2.限制价格
(1)限制价格的含义及经济效应
限制价格,也称最高限价,是政府为了防止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此价格低于该产品在市场上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政府往往试图运用限制价格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在发生战争或自然灾害的特殊条件下,政府也会使用限制价格政策。
限制价格的经济效应如图2-16所示。为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此时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均为;为限制价格,P1<P0,此时需求量为,而供给量为,Q1>Q2,表明在限制价格下,厂商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小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产品供不应求。
图2-16 限制价格
(2)限制价格的不良后果
限制价格虽然在一定时期能够控制物价的快速上涨,但这一政策也会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①限制价格会使市场长期处于短缺状态。限制价格既无法刺激供给也不能抑制需求,因此,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②限制价格会导致社会产品的计划分配。由于不能消除短缺,政府只能通过配给制对产品进行分配。
③限制价格还会导致黑市交易、排队、走后门、贿赂以及“搭配次品”等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