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 圣才学习网主编
- 18730字
- 2021-01-06 19:49:22
第7章 小学教学
7.1 考点精讲
考点1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的内涵
①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②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使学生适应这种时代的发展,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质量。因而教学成了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的经验的总结。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质量就必然下降。因此,要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间接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唯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通过教学,而且要通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劳动等途径才能实现。
3.小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今天,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加强双基教学,我国也不例外,无论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改革,都要坚持加强双基教学而不应有所削弱,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能力主要指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且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发展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发展学生探索、创造的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体力。所谓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体魄是人的体格和精力的综合反映,健康的体魄指人的身体发育正常,功能良好,无残障疾病,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行为适当,能正常地工作和学习。健康的体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教学必须将发展学生体力、培养健康体魄放在重要位置,把发展学生体力、培养健康体魄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而作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教学,对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挖掘和发现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各科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有目的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考点2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概念
(1)教学过程的定义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教学认识的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凝聚的精神客体,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他们认识和发展自身的工具,具有中介性。
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与一般认识过程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它既要遵循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a.认识的间接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经过提炼了的认识过程,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
b.认识的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c.认识的教育性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首先明确提出的观点。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因为:
第一,教学内容具有教育性;
第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方法具有教育性;
第三,教师的自身素养、课堂气氛与人际关系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在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d.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学生的认识正是在教师领导和指导下,以课本为载体发展进步的。
2.教学过程的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如磁带、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小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它的主要特点是,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洁净化、系统化、心理化,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这样可以避免人类在认识发展中所经历的错误与曲折,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率地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因为学生的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表示的,是前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概括,而不是来自学生的实践与经验,在学习时如果没有他个人的直接经验的参与和帮助,是很难对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接受、理解、消化和巩固的。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也就是说,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进行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心智活动,学生只有在心智活动中才能发展心智能力。
②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
a.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b.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c.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d.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要使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影响,不仅要使学生深刻领悟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产生积极的态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善恶观念、爱憎情感和价值追求。
②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是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动机、目的与态度,对他们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具有教育性,但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他们的观点,促进他们思想的提高,学生思想提高了又必将积极推动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
③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
a.一种倾向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持这种观点的人以为教材富有思想性,学生学了教材思想自然会提高,无需教师多讲什么。
b.另一种倾向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这种思想教育显然是无本之木,不仅不利于学生思想的提高,而且有害于系统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①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强,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因此,教师要确立“学生学习要靠自己主动学习,他人不能包办代替”的观念。当然,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学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学,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它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教学活动成功的因素之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为了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除了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与学生携手共建师生关系;
b.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
c.在反馈调控中形成良性循环。
3.教学过程的结构
(1)教学过程结构的概念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学科性质不同,教学目的任务不同和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教学过程的展开、进行和发展的程式也是不完全一样的。
(2)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①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a.感知教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感知的来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b.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的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③巩固知识
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知识的巩固是不断吸收新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基础。巩固知识往往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④运用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VI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⑤检查知识(包括技能与各种认识能力)
教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调查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a.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它不可能千篇一律采用“基本式”,都按五个阶段进行教学,往往更多地采用“变式”,即根据实际情况对“基本式”作些改变,灵活地加以运用。
b.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不能按部就班,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界线分明地机械进行,而是要按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从一个阶段很自然地能动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c.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去某些阶段,如不进行专门的感知,不作专门的复习巩固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不能忽视这些阶段的功能,因为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考虑的因素。
考点3 小学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概述
①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的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②教学原则的特征
a.合目的性
教学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来进行的,教学原则能够指导教学工作,必须与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保持一致,必须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b.合规律性
只有那些真正反映了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才能给教学工作以正确的指导,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成效。
c.历史性与客观性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对教学原则进行了概括。
③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④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人们在长期从事教学实践的活动中,不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对于这些经验或教训反复认识,不断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过概念抽象,对教学规律有所认识,从而制定了教学原则。
(2)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①直观性原则
a.直观性原则的定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b.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等;二是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使之获得较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言语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的作用。
②启发性原则
a.启发性原则的定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获得优良成绩或得到表扬、奖励的愿望,为实现某个远大理想等,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学生的思维,只要提问切中要害,发人深思,学生的思想很容易活跃起来,课堂上将出现令人兴奋、紧张有趣的生动局面。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过程中,要有耐心,给学生以思考时间;要有重点,问题不能多,不能蜻蜓点水,启而不发。
第三,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还不一定有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别出心裁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
c.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注意事项
第一,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第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形式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四,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③巩固性原则
a.巩固性原则的定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b.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当然,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作机械记忆。
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为了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问,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中来巩固知识。它不是要求学生原地踏步,反复温习,而是在前进中巩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联系、复习已有知识,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④循序渐进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的定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b.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
教学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但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而是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的情况,编写一个讲授提纲,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
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注意重点,就是注意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第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可违反。学生的基础打好了,认识能力提高了,学习进度就会加快,效率就会提高。
c.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注意事项
第一,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促进学生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第三,教学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连贯性与高难度、高速度结合。
⑤因材施教原则
a.因材施教原则的定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b.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有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c.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注意事项
第一,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多方面地、整体地和用发展的眼光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学生集体的特点和每一学生的特点,为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提供基础。
第二,利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面向大多数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第三,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这一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提出的,也是教学任务的要求。
b.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精神财富,而不致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掌握的是一大堆无用的空洞死板的概念。如联系学生的生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参观和实习等,其次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一些课外学科或科技小组的实际操作活动或组织他们从事一些科学观察、实验与发明以及生产劳动等。
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在教学中,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深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如果教师讲,学生听,而无技能的训练,那么学生是否理解就难以检验,即使他们理解了也缺乏动手能力。
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c.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注意事项
第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
第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自觉要求和实际能力。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①教学方法的定义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②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a.讲授法的定义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第一,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
第二,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
第三,讲演是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b.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第二,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能自觉地领悟知识。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应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②谈话法
a.谈话法的定义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b.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以及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对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问题或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③讨论法
a.讨论法的定义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b.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
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围绕中心议题发言。
第三,做好讨论小结。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对疑难和有争论的问题,教师要尽力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许学生有保留意见。
④演示法
a.演示法的定义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b.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演示前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好教具准备。用作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能够突出显示所学材料的主要特征。
第二,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让他们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第三,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⑤练习法
a.练习法的定义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
b.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第二,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三,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还是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
考点4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个别教学制
①个别教学制: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
②优缺点:个别教学制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缺点在于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有限,教学速度慢,效率低。
(2)班级授课制
①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优缺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效率高,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缺少灵活性。
(3)分组教学制
①分组教学制:就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②优缺点:分组教学制的优点是它更适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缺点是它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组后产生的副作用很大。
(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①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②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与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相比,班级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②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
③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班级授课的优点
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班级授课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如按年龄、知识编班分级制度,学年、学期和学周制度,招生、考试和毕业制度,作息制度,课堂纪律与常规等,使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运转并获得一定质量。
②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由于以班级作为单位来培养人才,一个教师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③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班级授课制能以周课表方式科学地安排各科教学,使之有条不紊地交错进行,确保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的系统科学知识,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
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各国的教学实践都反复证明,迄今为止最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仍是班级授课这种教学形式。实际上,它就是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使各科教师协调一致对学生教学而形成的,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⑤学习的集体性使得学生可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⑥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级授课不仅能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
(3)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①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有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来分有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②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a.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保证课内师生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组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上课作好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创设一种有利的课堂情境或气氛。
b.复习过渡
复习过渡的目的在于复习已经学过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导入新课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复习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主要应视教学内容、教学需要以及时间而定。
c.讲授新教材
这一部分通常是大部分课的主要成分,旨在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向学生呈现新教材并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选用何种方法、手段,应视教材的性质、课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而定。在引导学生学习新教材时,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组织合理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巩固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初步巩固,并使学生通过初步练习为完成课外作业做好准备。巩固新教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e.布置课外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技能达到熟练。
(4)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①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②特点: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③缺陷:教师的直接教学时间少,不同年级的学生间干扰多,教学秩序难以维持;学科头绪多,教师负担重。复式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直接教学和主动做作业的合理搭配。
(5)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①现场教学
a.定义
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b.组织现场教学的要求包括:
第一,目的明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确定现场教学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课题和教学现场。现场教学要解决什么问题,预期的效果如何,教师要心中有数,并要使学生有所了解。
第二,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做好接洽工作,熟悉现场情况,争取现场人员的支持,和他们一起备课,制定现场教学的计划和步骤,确定指导人员和指导要点;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的理论知识,为进行现场教学做知识上的准备。进行现场教学前做好组织工作,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第三,做好现场的指导工作。在现场教学中教师和实际工作者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验证和说明课内学过的理论知识,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做必要的实际操作。
第四,做好现场教学的总结工作。结束时,要巩固现场教学的主要收获,抓住现场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做重点的说明。总结可以在现场也可以在校内进行,总结的方式可以由教师讲解,也可以采取学生讨论的形式。
②个别教学
a.定义
个别教学是与班级授课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通过个别指导,指导不同作业等方式进行的。
b.分类
一是针对在教材预习和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而进行辅导;二是针对在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而进行辅导。前者的目的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后者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
c.意义
首先,辅导是从学生的需要与问题出发,有的放矢,能具体解决他们的疑难,保证学习顺利进行;其次,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给成绩优异者以特殊指导,给落伍者补课,促进全面提高;再次,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
考点5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学生学业评价的概念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的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兴趣、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
(2)测验法
①定义: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
②优点:能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试卷测验众多的对象,收集大量可供比较研究的宝贵资料,它不仅简便易行、运用广泛,而且结果也比较可靠。
③质量指标
a.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较高,否则,信度则较低。影响信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测验的长度,测验的时间,受试者的身心状态,测验的指导语,评分标准等。
b.效度
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对一定的测验目标而言的,故不能离开特定的目标笼统地判断这个测验是否有效度。
c.难度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所以,一张试卷总的来说,它的试题既要有较难的题,又要有较易的题,做到难度适中。
d.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只有在试卷中包含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的差距。
④测验的种类
a.论文式测验
它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它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测定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来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但也有很多缺点,主要是阅卷任务重,评分缺乏客观性,易受评卷者主观因素影响,故也称主观性测验。
b.客观性测验
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它的优点是取样广泛,命题的知识覆盖面大,答案明确,不易受评卷人主观态度的影响,能有效地测出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但亦有缺点,如编制测验试卷任务繁重,难以测定受试者的能力。
c.问题情境测验
它是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情境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测定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但其知识覆盖面窄。
d.标准化测验
它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标准化测验的特点是:试卷大量采用客观性试题,题型多样,知识覆盖面大,试题明确科学;测试的实施必须按明确规定的“测验指导”去做;评分按严格的评分标准进行;对分数的解释也必须一致,并报告其常模。这样,其结果便可以与国内的同类测验进行比较。
(3)调查法
①含义
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有疑问则需要调查解决,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更需要调查。但调查易带主观性,掌握的情况也可能不全面,其结果常有误差,故对调查的资料要认真分析,并只能把它作为辅助的方法。
②调查一般通过问卷、交谈进行
a.问卷,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题要求学生笔答以获取有关评价资料的方法。问卷要简明扼要,只提问卷者希望知道的问题。
b.交谈,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态度和课后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法。召集部分学生座谈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个别交谈大多可以利用课余、课间等短促接触的机会进行。
(4)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它的主要方法有: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等对自己作出评价。
3.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1)考查
考查一般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的一种经常的小规模或个别的检查与评定。
(2)考试
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
(3)考查与考试的结果
考查和考试的结果一般都量化为分数显示出来,分数表示学生的学业成绩。
考点6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1)备课的意义
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备好课,这是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为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担任的学科没有深入钻研、熟练掌握,是不可能顺利完成任务的。
(2)备课的要求
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a.钻研教材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钻研掌握教材,即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难点、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
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主要是把握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与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主要是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科教学的特点、原则和方法。
b.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依据之一。教师要备好课,搞好教学工作,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他们的方法和习惯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这些问题有所预见,这样才能使教学卓有成效。
c.设计教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课堂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根据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如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状况、学校条件和教师自身条件等,尽可能选择那些能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②写好三种计划
a.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这是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所做的总的准备和制订的总计划。它应在学期开始前编制出来,其内容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学期教学的总要求,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列出一学期教学内容的章节或课题,每一课题的教学时数,需要用的教具,参观、实验等重要的联系实际活动的安排,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等。
b.单元计划
一个课题教学开始前,教师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教学做全面的考虑和准备,并制定出课题计划。它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与内容、课的类型与主要方法。
c.课时计划
即教案,教师一定要写好并熟悉教案。教案是在课题备课基础上对每一节课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准备,教案的内容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
2.上课
(1)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教师上课,应以教案为基础,但现实的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教师又不能拘泥于教案,必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目的既要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又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使教学目的全面、正确、切实、可行。教师要明白这堂课应使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
②正确的教学内容
一方面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材料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不能与科学结论或公理相悖;另一方面是指教材的讲授、概念的定义、原理的结论是准确、有条理和符合逻辑的。要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正确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③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的全面性,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的复杂性,决定了应用方法的多样性,方法得当就能使学生举一反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③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
教师要表达清晰,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④有严密组织的教学过程
教师要合理安排整个课时,前后衔接。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整个课的进行基本符合课时计划的设计,各个部分进行得有条不紊,一环扣一环,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3.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课外作业形式
作业是指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练习。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其作用都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通过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或技能缺陷,加以弥补,并作出评价;通过作业的评价,教师也可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出建议。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际作业。
(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①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②分量适宜,难易适度;③规定完成时间。
(3)及时批改作业
作业批改后要注意讲评,讲评应包括:对作业总的优缺点,尤其是倾向性问题、典型性问题进行分析;对作业的典型错误以及产生的原因,对有关作业规格的鉴定,提出恰当的意见等等。
4.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的含义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学科教学均以一定的计划进行,在课后时间里,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未停止,只是改变了活动的形式,即学生转为以独立作业和自学为主的各种学习活动,教师则围绕学生的独立作业和自学进行各种课后的辅导活动。
(2)课外辅导的内容
课外辅导是对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它的内容有: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的学生补习;指导学习方法;对尖子学生作提高性指导;为有学科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研究帮助;开展课外辅助教学活动,如参观、看教学影片或录像;指导学生的实践性和社会服务性活动等。
(3)课外辅导的方式
辅导的方式主要有集体和个别辅导两种。
(4)提高课外辅导质量的注意事项
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②辅导要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③教师要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敢问;
④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