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 圣才学习网主编
- 11字
- 2021-01-06 19:49:19
第3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3.1 考点精讲
考点1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1.身心发展的概念
(1)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2.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①基本观点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②代表人物
a.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b.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c.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d.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
(2)外铄论
①基本观点
外铄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②代表人物
a.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持外铄论的观点。
b.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c.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3.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个体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人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它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即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因此,教育活动首先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互补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一致,从而为人的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可以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方面。
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选择的方向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是非常重要的。
考点2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遗传及其作用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2)遗传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能。遗传所获得的生理条件,特别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进而也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对于处于正常状态的人来说,遗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不大,但对于处于非常态的人来说,没有相应的遗传素质,教育就鲜有进行的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等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上。儿童的遗传素质也是逐步成熟的,人刚出生时,各种身体器官的构造和机能是不完备的,它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遵循年龄解剖学规律。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和发展的年龄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我们承认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承认遗传素质的个体差异,但不能夸大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遗传素质虽然有差异,但就一般人而言并不是相差很大。
2.环境及作用
(1)环境及其构成
环境是指个体生活其中,并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环境对人的作用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能否适时发展,以及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是由遗传本身决定,而是由环境决定的。遗传提供的可能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变为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均不相同,如原始人与现代人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发展的水平。
3.学校教育及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相比较而言,遗传与社会生活条件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人进行有系统的培养。环境中其他方面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片面的,是不能与学校教育相比的。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严格地说,教师应该受过严格而专门的训练,他们不仅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而且熟悉儿童心理,懂得采取恰当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因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受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有责任教育好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等是全面关心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能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而一般社会环境中缺少这样的专职人员,一般来说,不如学校这方面的条件好与教育效率高。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
学校尽管不能全部加以控制,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种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中,如按性格分班、按智力分班等等。学校教育能够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从总体来看,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不外乎体质、道德、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几个方面,并
提出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对学校教育来说,又随着社会性质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而变化,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标和目的的形成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所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相比,在接受人类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上,不仅具有数量、质量和程度的差异,而且具有态度与能力上的差异。可见,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个体的身心同样会发展。学校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加快这一变化的速度和缩短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将更明显、更有意识和富有成效。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提高到自觉阶段。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小学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而专门学校对这些才能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个性发展方面,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素养是关键因素,它决定教师是否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及其价值,是否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否积极地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客观条件和提供活动的舞台。小学生在个性形成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而后才会走上自觉发展自己个性的道路。此外,学校中富有生气的学生集体也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4.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1)个体能动性的内容
①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括活动主体的需要与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
②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
①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生理活动是人这一有机体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是为维持人的生命服务的,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②第二层次是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对自己的意识、态度与倾向,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
③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对个体来说,具有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创造需要的意义,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考点3 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任务
1.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1)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都相当均匀。童年期的儿童骨骼增长较快,但骨化尚未完成,因此,小学生的骨骼富于弹性,但不坚硬,易弯曲变形。尤其是脊椎的软骨成分丰富,骨盆骨化尚未完成。
②童年期儿童肌肉含水分相对较多,含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而肌力较弱,容易疲劳,但恢复快。大肌肉、上肢肌发育较早,小肌肉与下肢肌发育较迟。小学生心肌纤维较细,心脏功能较差。
(2)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观察
小学生的观察常注意一些感兴趣的、新鲜的东西,而忽略主要的东西。教师应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缺乏兴趣、缺乏系统性。
②注意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有意注意是指学生的自觉的注意力,一方面与学生自身发展的年龄阶段分不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的教育培养。总之,小学儿童的注意,无论是他的有意性或是注意品质,都在急速发展,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促进儿童注意的发展。
③记忆
儿童年龄越小,识记具体的知识、事件、人物、对象、事实要比识记定义、解释、描写等好一些,并且记得巩固些。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对低年级儿童而言,直观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较为发展,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并使记忆系统化。
④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小学生在概念获得方面尚有困难,因为概念的形成需要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所谓抽象思维,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活动。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安排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
⑤情感
儿童入学后,学校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情感的倾向性、深度、稳定性及效能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比较模糊的,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物的好坏,而且小学生的理智感大多是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
⑥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以及对自己情绪、意志的自我意识。属于对自己感知方面的有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等;属于情感、情绪方面的有自爱、自尊、责任感和义务感等;属于意志方面的有自制、自我纪律、自我调节等。
(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①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价值不甚了解,对学习和游戏也难以分得很清楚。教师应尽快让学生习惯于新的生活制度,使儿童认识到学习不完全是游戏,而是一项认真的工作,通过学习能知道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②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对小学生而言,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所以,他们对老师怎样对待他,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反应十分敏感。分数带有教师的评价,所以,学生很快就了解到分数的作用,取得高分就成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③学习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④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重视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常常和自己对成绩的满足感的体验联系在一起。这种满足感是伴随着教师的称赞、夸奖而增强的。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多鼓励,这对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非常重要。
2.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1)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打下基础,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2)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①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老师应培养小学生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小肌肉,逐步锻炼手部的细动作,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②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提示,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③使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儿童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
④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能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社会和人生问题。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