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学习网主编
- 5791字
- 2021-01-06 20:05:45
第2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点1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④差异性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2)青年期
青年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①纵向,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成熟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有效学习所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
②横向,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考点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①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②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③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④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此时儿童的思维有如下特点:①多维思维;②思维的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④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①命题之间关系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他们不仅能考虑命题与经验之间的真实性关系,而且能看到命题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并能推论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假设—演绎推理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们能在考察问题细节的基础上,假设这种或那种理论或解释是正确的,再从假设中演绎出从逻辑上讲这样或那样的经验现象实际上应该或不应该出现,然后检验他们的理论,看这些预见的现象是否确实出现。
③抽象逻辑思维
本阶段的儿童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对事物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④可逆与补偿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⑤思维的灵活性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进行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做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改进的办法。
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认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由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教育则要适应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育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3)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附】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1)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①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问题,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进行探索。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如何理解类似概念、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
③独立探索。学生在独立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但要注意,教师的引导应逐渐减少,以使学生最后能自己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登。
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支架式教学的类型及其实例
①示范解题步骤,让学生知晓有效解题方法;
②进行“出声思考”,让学生理解操作时的思维过程,并进而模仿;
③使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④改变教学材料,以层层推进式发展学生能力;
⑤提供书面或口头的“提示和线索”,引导学生思维。
考点3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1.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培养责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①家庭教养模式
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研究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与自我肯定。
②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③同辈群体
同父母的关系相比,中学生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更加自由和平等。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能够使儿童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2.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概念,是伴随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在与周围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具有调控和完善自我的作用,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主要标志。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心理成分:
①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②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其中自尊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③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自我监控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发作用,即驱动和调节自己去从事某些活动;二是抑制作用,即根据实际情境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2)自我意识的发展
①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1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做出一定的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②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③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考点4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②沉思型与冲动型
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沉思型儿童在中等难度的知觉任务上的成绩比较好,与沉思型儿童相比,冲动型的儿童更容易分心、急于求成、成绩较差。所以,在进行教育时,要给冲动型的儿童呈现沉思型学习的榜样,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
③辐合型与发散型
据美国的吉尔福特研究,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2)智力差异
①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上述公式中的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简称CA。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因为智力测验的题目是按年龄分组,由此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率智商。
②智力的差异
a.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
第一,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
第二,个体内差异,即个人智商分数的构成成分的差异。
b.智力的群体差异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等。目前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①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差异
①性格的特征差异
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
b.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这是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d.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②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划分性格的类型,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类。
(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故:①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②要加深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提高学生行为动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