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1字
- 2022-08-05 17:06:05
第2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1 复习笔记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以及自然与社会、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对“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1物质的根本特征: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阶段:
(1)古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
古代哲学家们从世界的“本原”、“基质”、“统一性”问题,引出了物质概念,并认为水、火、气、原子等构成了世界的本原。
(2)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近代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不变的属性,从而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并得出原子是世界本原的结论。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2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现实中千差万别的物质存在,归根到底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形态,即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自然存在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客观事物,包括无机界、有机界和生物界;社会存在是指为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方式以及自然环境。
(1)现代科学为合理地划分物质存在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划分物质存在形态的依据是物质的运动形式。
①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一般说来,物质运动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形式。在这五种运动形式中,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又可归结为无机界的运动。这样,物质运动可归结为三种基本形式,即无机界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②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也可划分为无机物质、生物物质与社会物质或社会存在。如果进一步把无机物质与生命物质归结为自然物质或自然存在,那么,全部物质世界则可划分为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两种基本形态。
(2)物质运动的五种形式构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等级阶梯
①低级运动形式构成较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
②高级运动形式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不能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
从无机物质到生命物质,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一次重大的飞跃;从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则是一次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在运动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构成了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之间深刻的差异。
(3)社会存在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
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尽管人的活动的目的性没有也不可能使人的活动脱离物质世界的客观制约性而成为主观任意的活动,但人的活动的目的却将人与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使人成为物质世界中最高级的存在物,使社会存在成为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4)社会存在是从自然存在发展而来的
在现实世界中,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是相互交叉和相互包含的。根据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把自然存在分为两个部分:
①未进入社会生活的自然存在;
②进入社会生活的自然存在。这一部分自然存在已经成为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具有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双重属性。
社会发展史表明,进入社会中的自然存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大着,社会存在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存在。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创立,在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规定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根本特点。
①列宁深刻地揭示了物质与意识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对物质作出了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出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同时又表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只有在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一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意识不过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不是像二元论所说的那样,是与物质绝对对立的世界的又一个本原。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二者区别开来:
a.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是可变的、相对的;
b.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客观实在,这是不变的、绝对的。
②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①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a.旧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的自然”,它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客观存在;
b.对于社会事物,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这就制造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即仅仅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二、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同运动观、时空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变化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无运动的物质或无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能的。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从大尺度的宏观世界到小尺度的微观世界,从无生命的无机界到有生命的有机界,一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凝固不变的东西。同时,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凡是运动,都有物质作为它的实在的基础和担当者。科学表明,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载体。
(2)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物质和运动内在统一的观点
①现代物理学在对原子核内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原来不知道的新的运动过程,进一步证明了运动同物质的不可分性。
②这种新的运动过程并没有“非物质化”,量子和电磁场虽没有静止质量但有运动质量,它们同具有静止质量的实物一样,也是物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
2运动的绝对性质与相对形式
(1)运动的绝对性
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2)静止的相对性
物质又有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运动过程中的静止和稳定,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这说明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它们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可以在三种情况下把静止看作运动的特殊状态:
①从局部情况看,物体在此时此地、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如机械运动;
②从一定的参考系看,物体与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从而保持一定的平衡;
③从事物本身看,处于量变过程中的事物,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①静止中总是包含着运动的一面,不运动的绝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②绝对运动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没有相对静止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确存在着区别,但这种区别是相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地对立起来。
(5)相对静止的存在及其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及其作用。
①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赖的。
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②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确定的性质。
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也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3时间与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表示物体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特性。
(1)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①时间与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是不存在的。
②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离开时间与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③坚持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的原理,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2)时间与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与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具有多种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①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是指,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②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与空间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随着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具体特性的变化而变化,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③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的物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和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3)时间与空间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现为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①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的一维持续性是无限的,永远不存在无时间的状态;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空间的三维广延性是无限的,永远不存在无空间的状态。
②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
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会走向灭亡;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占有的空间位置总是有限的。
③时间与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
a.无限不等于有限,但无限又包含着有限,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
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必然把具体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包含于自身之中,离开一个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所谓时空的无限性也就不复存在了。
b.有限也不等于无限,但有限又体现着无限。
任何具体的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的运动、转化,有限的界限又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于无限。任何一个有限的事物,都是包含着无限的事物。
三、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存在形式。从自然界的演化到人类社会的形成是自然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这个飞跃的关键,就在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1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
古猿的体质形态、群体结构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前提。
古猿的生存环境是指,与古猿获取食物、防御敌害等生存条件相关联的自然环境。
(1)从体质形态看,古猿从林栖转入热带草原生活后,逐步开始两足直立行走。这一变化对于从猿到人来说却具有重要意义:
①它扩大了视野;
②它使解放了的前肢可以随时握有合用的天然工具或武器,从而使古猿适应环境的能力——取食或自卫的能力迅速增长。
③猿脑的结构开始发生重组,脑容量缓慢扩大。这些都为人类的产生在体质上准备了自然前提。
(2)从群体结构看,古猿的群体结构向着大规模和严密化的方向发展。古猿群体结构逐步形成两个新特征:
①古猿的协同行动是依靠面对“首领”的定向方式实现的,即每一个群的成员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首领的一个或几个古猿身上,全群的行动都直接以首领的意志和行为作为标准,这就更能保障全群活动的协调一致。
②面对“首领”的定向方式主要借助于群内原先已有的协作互助关系来实施,即通过姿态、手势、声音等相互理解后加以推行。古猿的群体结构是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借以发生的生物学前提。
转入热带草原生活的古猿群体结构的新特征在两种行为方式——御敌和狩猎的进步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准备了自然前提或物质前提。
2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劳动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古猿由于生存的需要,把天然的树枝和现成的石块作为工具,用来觅取食物、构筑巢穴、防御其他兽类的袭击。猿的这种动物式的本能活动,经过一定的发展,转变为人类祖先的“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
(1)这种劳动形式对于从猿到人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
①它促使前肢已经得到解放的古猿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从事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
②它促使古猿的心理不断发生变化,并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产生一种意识。在语言和劳动的推动下,猿脑开始转变为人脑。
(2)在“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中,人的体质形态、心理特征以及意识和语言开始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3)随着“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的发展,一种制造工具的活动逐渐经常化、固定化,成为一种必然的和普遍的现象。
(4)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劳动是专属于人的劳动。在这种劳动中,人类实现了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占有自然,同时又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互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劳动不仅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分离开来,同时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即劳动不间断地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使人类社会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
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实践。作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劳动以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为其自然前提,同时又有其具体的社会形式,这就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①自然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
②自然环境虽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它又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地理环境的好坏、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相反,自然环境的面貌及其发展变化受制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人化自然”。
(2)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产
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产是社会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并存”并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①生产的分类
a.生活资料的生产,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b.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②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
a.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b.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人自身的生产除了受自然规律制约外,主要决定于物质生产的状况,受制于社会发展的程度。
2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
物质生产包含着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两个方面。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地说: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谋取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抽掉生产方式就没有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本身。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根源于生产方式,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方式所制约,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造就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
(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关系、社会形态也必然发生更替,社会制度的演变是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的。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演变的历史。
(4)小结
①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存在是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实体、物质力量和物质关系的统一体,是一种物质存在。
②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生产方式所体现的物质性,即它们本身所固有的“物质变换”和“物质关系”,并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
五、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随着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类意识随之产生。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1)意识产生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
①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反应特性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产生出原始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
②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低等生物同环境的关系单纯、稳定,依靠刺激感应性就能够适应环境,但随着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生物原有的刺激感应性就不足以适应环境了。在这种矛盾的推动下,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产生了动物的感觉。
③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从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自然前提。在这个意义上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产生的条件
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同时创造了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
①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劳动的根本特点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这种特殊的活动形式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作为意识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a.语言的产生,使人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人类意识的产生。
b.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并日趋完善,容量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有其物质基础,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作为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现代生理学表明,动物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进行的。
①反射的分类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a.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环境作用的一种生而具有的反射,它是由遗传而获得的本能;
b.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在动物自身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条件反射使动物不仅能反映那些与生命有直接联系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可以反映那些与生命无直接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即反映那些与生命建立了暂时性联系的事物和现象。
②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a.第一信号系统
现代生理学把这种接受外部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动物唯一的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它使人的条件反射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动物所不能比拟的水平。
c.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性反映;而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则是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则是人所特有的。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人脑的意识活动,就是神经细胞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
2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意识形式的主观性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
(2)意识的差别性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是因人而异的,具有主观性。
(3)意识的创造性
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象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可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创造、建构范畴、规则和理论体系,甚至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状态。
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并不能否定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任何意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3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1)意识的结构
①从意识的具体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a.“知”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
b.“情”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以及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
c.“意”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②从意识的自觉程度看,意识可划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
a.潜意识又称无意识,它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的总和,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意识活动,或者说,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
b.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有一定目的控制,并用言辞表达的意识活动。既可以表现为理性意识,也可以表现为非理性意识。
人类的意识总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统一。在显意识控制下的那些反映,只是与有意行为有关的那些部分;而大量的随意行为则是由潜意识自发控制的。
③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又可区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与未来意识。
a.传统意识是人类从历史发展中继承下来的意识,它已经自然而然地渗透于人们业已习惯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之中,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
b.现实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
c.未来意识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意识。
④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又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a.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它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
b.自我意识则指向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它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
(2)意识的功能
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③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3)人的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在现时代,要理解意识的功能,还需要把握人的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①就其本质而言,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可以从两条道路进行:
a.结构模拟,仿照人脑的内在结构,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
b.功能模拟,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
②“机器思维”同人脑思维、电脑同人脑具有本质的区别:
a.人工智能纯属机械的、物理的过程,而人的意识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b.人工智能没有人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
六、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认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各个不同方面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内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证明
世界统一性所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共同本质。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既同唯心主义以及二元论相对立,又与旧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主要表现为: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但又不能归结为其中的某一形态或某一层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
(3)科学发展,特别是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理论,以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等,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证明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2实事求是及其哲学依据
实事求是的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1)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释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实事求是”能够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之所以能够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因为实事求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
(3)实事求是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实事求是又是与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④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正是对这种“合理形态”辩证法的贯彻。
实事求是所体现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与否定的辩证法相结合的,是唯物辩证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4)坚持实事求是并不否定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主观能动性,相反,它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正确发挥,是以能否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
②人们如果无视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不仅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注定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③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人们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