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一、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1.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

2.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一处能量消耗多,其他能量消耗就会减少;一处能量释放受阻,它就会从其他途径中释放。

3.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能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是基本的和普遍存在的,而且原则上也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二)人格界定

弗洛伊德并没有对人格进行明确的界定,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体,精神分析一直被叫做深度心理学,即潜意识的心理学。潜意识是某些被排斥于意识之下的心理内容和过程。在他看来,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决定着人的大部分行为。

(三)人格结构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

1.地形学模型

(1)人格结构的构成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这一人格模型被称为地形学模型。由于意识和前意识在功能上接近,常把它们连在一起称为意识-前意识系统,与潜意识系统相对。

意识

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代表人在任何时刻所能够觉知到的每一件事,包括感觉、知觉和各种经验、记忆等。

前意识

前意识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是意识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潜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必须经过前意识领域,借助前意识的某种形式才能实现。由前意识进入意识是容易的,但由潜意识进入前意识或意识,却很困难。前意识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履行“检察官”的职责,即不让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

潜意识

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是弗洛伊德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被压抑或排斥到意识域下。但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仍然活动着,以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支配着人的行动。

(2)地形学模型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弗洛伊德用冰山来比喻这一关系。

人们所感知到的意识,只是显露在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

随着海水忽隐忽现的冰山部分,是加以努力可以被重新提取的前意识。

永远隐没在水面之下巨大部分,虽然不为人所见,却是冰山的主体,人的潜意识恰恰也是如此,沉于内心,却主宰精神。

从前意识到意识,或者从意识到前意识,二者虽有界限,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用波浪线来表示。而潜意识要回到意识里来,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之间壁垒分明,似乎在意识的门口有着严密的防守,不准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随意侵入。因此,用水平实线来表示(如图1-1所示)。

图1-1 弗洛伊德的心理冰山模型

总之,弗洛伊德确信潜意识是支配个体行为的主体,是精神生活的普遍基础。潜意识理论因而成为精神分析的中心理念。弗洛伊德不仅以它作为精神分析治疗的基础,而且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他的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理论。

2.结构模型

人格结构为“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这三者之间有各自的功能、性质、活动原则、动力结构,彼此联系且相互制约。

(1)本我

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发动冲动,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愿望是否有现实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本我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

(2)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分化而来,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组织,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遵循现实原则,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但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决定着什么行动是合适的。

(3)超我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是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随着儿童对父母及其他成人规定的、针对不被社会接受行为的禁忌的内化,并在克服自我的要求中发展。超我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和权威严格控制着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期望的要求,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内化的结果。

良心和自我理想

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

a.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它负责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做惩罚(内疚)。

b.自我理想是儿童获得奖赏而内化了的经验,它规定着道德的标准。

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遵循“道德原则”活动,只求道德的完善而不求快乐。

主要功能

a.抑制本我的各种冲动,特别是性方面或者攻击和侵犯性方面的冲动,因为这两方面的冲动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甚至要受到谴责。

b.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c.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是在不断的冲突与平衡间转换的。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表1-1所示)。本我与超我是势不两立的对立体,自我在其中要不断地调节二者的关系,以保持人格的平衡。

表2-1 三我结构的比较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成分各行其职,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相互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而一个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是由这种动力关系来决定的。

(四)人格动力

1.动力的性质

(1)弗洛伊德对人格或心理动力持一种本能论的观点,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的支配。

人类是一个封闭的能量系统,任何现存的个体都具有一种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称为本能或驱力。本能是一种先天决定的心理成分,当它发生作用时就产生一种心理兴奋状态,产生某种生理和心理的要求或紧张状态,从而推动个体活动,消除兴奋和紧张,达到满足状态。

(2)本能的原动力、目的、对象和来源

原动力指力的大小或能量的多少。

目的即需求满足和消除紧张,其途径是凭借外部刺激状态或物体才能获得满足。

对象是使本能借以达到其目的的东西。

来源是指身体的某个器官或某部分发生的躯体过程,是人体的需要或冲动。

2.动力的分类

弗洛伊德提出心理生活的本能存在两种内本能,即生本能和死本能,前者代表心理活动的性欲成分,后者代表破坏成分。

(1)生的本能

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与生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正由于有这些本能,使个体与种族得以繁衍,并得以成长和创造。

(2)死的本能

死本能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死本能会表现出侵犯或自毁,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甚至会派生出国家民族之间的侵略等一切毁灭性行为,它也会转向人自身内部而出现自毁现象。死本能也可以做出某些良性的转化,如破坏性的本能可以转化为一名勇敢的消防队员的救火行为。

(3)两者相互转化

生本能与死本能有时会互相中和甚至互相代替。例如,吃东西是为了满足生的本能,而吃这个行为中的咬、嚼、吞食又都是死本能的体现。有时生本能的衍生行为可以代替死本能的衍生行为,如爱可以代替恨。

(五)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身体快感可以作为五阶段划分的指标,它们依次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及两性期,而前三期尤为重要。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任务,而且都存在发展的危机,要能克服危机才能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顺利迈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个体在每一个阶段的特殊个人经验将会形成他的特殊人格,并决定了他适应社会生活的种种表现以及神经质倾向的程度。

1.发展阶段

(1)口唇期

由出生到一岁的人格发展属于口唇期。这个时期的婴儿,口腔部分是能够引起他快乐的主要部位,即性感带,而口腔部分的满足与否便会成为形成他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a.基本表现

这一阶段,婴儿靠吸吮来获得口腔的满足,婴儿自出生后,便以嘴唇来吸取食物。嘴唇是能使婴儿感到快乐和满足的物质,而提供食物的对象(如乳房或者奶瓶)成为促使其快乐的源泉。久而久之,嘴的活动就变成他表达快乐的行为方式,所以常常会养成咬手指或者将其他东西塞进嘴里的习惯。这种行为已经不完全是由饥饿产生的了,而有可能是借此来消减紧张。

b.发展趋势

第一,如果父母能悉心照料婴儿,及时满足他的各种需要,那么他长大以后往往会表现出乐观、信任他人、有信心、达观、甚至容易受骗的性格。

第二,如果父母对婴儿的需求不敏感,没有及时地表示关切或者满足,这样的婴儿长大以后则会出现悲观、敌对、不信任他人、沮丧甚至不友好的行为表现。

有些口唇期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的人,成人以后还会表现出好吃、好吸烟等行为特征,似乎是对口唇期缺失满足的一种补偿。

第二个阶段

当婴儿长出牙齿之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他已开始了解到其他人可能会给他造成威胁,而他也可能惊扰到别人,再加上断奶给他造成的挫折感,使得婴儿有了攻击的感受,他开始用啃咬的方式来获得满足。因此这个阶段也开始发展出攻击性,成人时喜欢讽刺挖苦别人以及好辩论的性格就是根源于此。

原始的自恋

a.焦虑的本源

尚在母体内的胎儿会感到非常舒适和安全,但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处处产生一种受挫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常使他心有余悸,并影响其以后的行为,这种感觉就是产生焦虑的本源。

b.原始自恋的产生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人格结构中,仅仅只有本我这个系统,因此还不能很好地区分开自己与外在的世界,他甚至将母亲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儿童有一种自己是“全能的感觉”,也就是感到自己能控制一切,并且只对自己进行刺激和反应。这种行为特征就叫做“原始的自恋”。由此显示出儿童在这个发展阶段的一切经验都不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不过这个阶段却是人一生中对于行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期之一。

(2)肛门期

一岁到三岁左右的儿童,人格发展便进入了肛门期。在这个时期,随着身体的成长,儿童逐渐对周围的人产生了认知、辨识和反应的能力,而且能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动,也开始了解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区别,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并且外界开始对他有所要求有所期望。

在以前,儿童如果对食物消化以后的残渣所产生的压力感到不快,他就会自然地以排泄行为来减少压力,从而体验到快乐。但现在通过父母有意识的训练,他就会知道应当遵循现实原则来控制排泄的行为,所以这种以肛门活动来获得快乐的行为主宰着本阶段的人格发展,肛门也就成为了儿童发展阶段中的第二个性感带。

大约从两岁开始,儿童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排泄行为,他可能会以此为武器来操纵父母。在面对父母的要求时,他可能会表现出顺从或者反抗两种反应方式。

a.如果父母采用严厉高压的态度约束儿童,那么儿童可能故意违抗要求,比如故意不排泄或者在其他时间排泄,借此来激怒父母,以示对他们的惩罚。前者是形成顽固、吝啬等性格的根源,而后者则是造成冷酷、破坏、脾气暴躁等性格的因素。

b.如果母亲采用说服的方式来进行这些训练,并且在事后细心呵护儿童,那么他就会觉得排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而建立起慷慨、勤奋和创造等性格。

c.儿童在本阶段如果因大小便控制不好而经常受到讥讽和嘲弄,则可能发展出羞怯的性格。

因此,父母对于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训练方式,以及对儿童排泄所持的态度,将深深地影响到儿童的某些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父母应该使儿童愿意遵守他必须服从的规则,而不要让他感觉到违抗父母的要求是表现出独立自主能力的唯一途径。

(3)性器期

三到五岁的儿童开始对性器官发生兴趣,他会去触摸或者显露自己的性器官,并对其他人的生理构造也产生兴趣,而且能从中得到快乐,这时人格发展就进入了性器期阶段。

这一阶段里,儿童已经有了对性别的初步认识。在不同性别的人格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这一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男童的“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以及女童的“奥列屈拉情结”和“阴茎妒羡”。

“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

a.“俄狄浦斯情结”

在前两个阶段里,男童一般会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因为母亲总可以满足他的需求。到了这一时期,便产生了以母亲为性爱对象的幻想,但他又觉得母亲似乎更接受父亲,所以父亲便成了他的竞争者,于是对父亲产生敌意。同时他又会感觉根本竞争不过父亲。这种既爱慕母亲,又怕招惹父亲而受到报复的矛盾状况,就是男童的“俄狄浦斯情结”或“恋母情结”。

b.“阉割焦虑”

男童出现“恋母情结”以后,家庭中开始出现“父-子-母”之间的“三角关系”,其中父亲处于有利的地位。此时男童会从一些线索中察觉到父亲即将对他采取的惩罚措施就是除去他的性器官,这种感觉令他处于一种强烈的焦虑状态,即“阉割焦虑”。

c.虽然成人对于男童的这种焦虑很不以为然,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却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男童的这种感觉可以通过以下事实得到线索:

第一,他惊讶地发现女孩没有性器,认为她就是被阉割过的。

第二,父母严厉禁止他触摸或者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这使他感到紧张。

第三,有时父亲对他发脾气,他以为父亲真的会对他施加惩罚,甚至“报复”。

d.解除焦虑的方法

在极端的焦虑之下,男童开始谋求解决之道。男童一方面压抑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认同父亲,开始羡慕男性角色,从而将父亲的态度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借着这种对父亲的认同,他也可以替代似地拥有母亲。这样俄狄浦斯情结就算是成功解决了。

一个男童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俄狄浦斯情结,就能在以后的发展中主动认同男性的行为标准,这是形成超我人格系统的基础。所以性器阶段的发展,影响儿童的良心(即超我)的建立以及对于同性的认同感。

“奥列屈拉情结”和 “阴茎妒羡”

a.产生女童在一开始也和男童一样,以母亲为爱的对象。随后她发现自己缺少男性性器官,因而归罪于母亲。女童开始觉得自己有缺陷,并产生“阴茎妒羡”,这种感觉会影响其一生的行为。之后,她便去寻求新的爱的对象,因为父亲具有她所没有的性器,所以父亲便成为她注意的对象,因而增加了对父亲的喜爱,而与母亲形成竞争的态势。但这又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女童就产生了“奥列屈拉情结”,俗称“恋父情结”。最后,她只得压抑对父亲的爱,并且认同于母亲。

b.女孩的阴茎妒羡所产生的焦虑没有男孩的阉割焦虑那么强烈,所以她对母亲的认同以及对父亲爱意的压抑也就不像男孩那样的完全,因而女孩子超我的形成并不稳固。有些女性终生的行为方式都反映出对男性的羡慕和嫉妒。弗洛伊德认为,此时的女性如果将嫉妒转化为对怀孕的渴望,就算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人格发展上,弗洛伊德格外强调儿童期及婴儿期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格结构在五岁时就已经大致发展完成,往后的成长大部分是基于这些基本结构上的进一步建构。

(4)潜伏期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六岁以后的儿童开始进入平稳而安静的潜伏期(latency stage)。儿童的性活动已不再成为这个时期发展的重点,性的驱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但这种压抑是生理上的自然发展,而不是文化的外在压力所致。

此时的儿童仍然对家庭有所依赖,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格组织已经发展得较为复杂,所以这种在家庭中的关系,就自然迁移到学校的生活上去了。他们开始探索家庭以外的环境,接触到实际的社交技能,学习性别角色。他们的行为开始受到超我的约束,一些重要的概念,如诚实,已经成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另外,他们面临着学业竞争、满足成就需要以及寻求自己的平等地位等问题。

因此,他们常常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各种训练上。还要将自己依附于某个同伴团体之中,以便从中学到责任、顺从、合作、竞争以及保护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这个时期的男孩女孩似乎对异性的兴趣很少,基本上处于风平浪静的静止状态。但这只是相对的静止期,而且是暴风骤雨前的平静。

(5)两性期

大约从12岁之后,儿童开始以利他的动机去爱别人,他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此时他再度对异性产生了兴趣,人格发展因而进入了两性期。

从生理发育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生育能力,攻击和性本能变得活跃。他们渴望去寻求真正的异性关系,开始考虑婚姻等实际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两性期的最终目标是成熟的、成人的性活动。自恋、自慰和不断追求即刻的满足都必须替代为利他、关心他人、工作、延迟满足和担负责任。

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融合各阶段中的快乐源泉,形成成熟和健康的成人性活动,并且要建立起独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开始从事职业规划、结婚成家等的准备工作。

所以综合起来说,两性期的人格发展是将前面阶段的发展趋势加以扩展,并且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奠定成人的行为模式。

2.发展障碍

弗洛伊德对于人格发展的论述到成年后戛然而止,因为在他看来,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成年后的人格形态都取决于早年环境和早期经历,而成人的变态心理和心理冲突也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1)停滞现象

当某一阶段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过度满足时,有些人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固着于某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性格,称之为人格发展的停滞现象。例如,如果固着于口唇期,则会形成“口腔性格”,表现出悲观、依赖、退缩等人格。因此,如果在某个阶段中没有很好地获得满足和解决冲突,就很难达到成熟人格。

表2-2 人格发展的固着特征

(2)退化现象

退化现象(regression)是指个体使用比自己年龄更幼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全面而严重的退化现象,就是精神分裂。停滞现象与退化现象二者的区别如图2-6所示:

图2-6 人格发展的停滞与退化现象的比较

三、研究方法

(一)临床观察法

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临床法,即对个体做系统深入的考察。弗洛伊德从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治疗上的探索开始,逐渐积累病例进行归纳,然后进行理论上的综合与命名,从而建立起理论模型。临床研究方法是人格心理学领域常用的方法,它有明显的优势和不足。

1.临床法的优势

(1)临床法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提供对各种人格现象和整体的人格机能的观察材料。临床法可通过详细观察病案,思考人格中的一些问题,进而形成无数的新假设。

(2)对弗洛伊德来说,成功的治疗是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可靠性提供证据。临床法可以提供分析整个病程发展历程的追踪资料,为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发展的五阶段论提供了实证基础。

2.临床法的缺陷

(1)临床法的一个主要的缺陷是别人很难验证所得到的观察结果,也不容易形成可以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检验的具体假设。而科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可靠的观察方法和假设检验程序。

弗洛伊德实际上采取了以自然科学的观察并融哲学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于一体的综合研究方法。弗洛伊德除了精神分析实践,还深入研究了宗教学、神话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尤其重视这些领域里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做到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下,阐述对于人类精神活动的看法。这种方法成为精神分析的主流研究方法。

(二)心理治疗技术

弗洛伊德不仅是精神分析理论之父,而且第一个提出了用于治疗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体系。他坚持临床心理治疗是精神分析工作的重心,精神分析理论的建构、发展均是建立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的。

1.治疗理论

(1)弗洛伊德他设想人的心理健康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身上,这三种力量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组织结构,密切合作以使人能有效地与外界交往,以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当人格的三种力量相互冲突、矛盾时,人就处于心理失调的状态或出现神经症。

(2)在弗洛伊德看来,造成心理病理状态的必要前提条件是自我的力量被削弱,其正常功能被瓦解。心理疾病的症状是潜意识的本能欲望与不能胜任的自我之间斗争的结果。因此,神经症是自我适应冲突和重建某种平衡的一种方式。

(3)既然自我的削弱是心理病理的前提条件,那么精神分析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让来访者有较清楚的自我认识,增加自我的力量,以此使自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心理功能。

2.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是达成治疗目的的途径。在经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中,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和解释这五种技术。

(1)自由联想是指让来访者在毫无拘束的情况下,尽情地说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经验。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第一步,根据其中的内容可以进行其他步骤。

(2)释梦是根据来访者在意识状态下所描述的梦境去解析在潜意识状态下所做的梦,也就是根据来访者所陈述的梦境来解析梦的含义。

(3)移情是指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将以往对他人的情感关系,以扭曲现实的方式,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分析师由来访者的移情表现,可以了解其以往的感情生活和人际关系,加以分析之后即可帮助他从不真实的感情生活中挣脱。

(4)解释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也就是分析师根据来访者在前述四种过程中所得的一切资料,向来访者解析,使来访者了解在外在行为之下所具有的更深一层的意义,从而领悟到自己心理困扰的原因。

四、研究主题

1.梦

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构成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用潜意识来解释梦,认为梦都是本能欲望的满足。同时他还提出了梦的工作机制,探讨了自由联想等释梦的方法和技术,将梦的分析看作是理解和接近人的潜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1)弗洛伊德认为梦所表达的愿望是与潜意识欲望相联系的,表现了人们不允许自我意识到和在清醒状态下不允许被表达出的潜意识动机。这些动机大多是一些非理性的欲望。这些欲望有许多都是来自于受到压抑的人的童年生活和童年创伤,借助于睡眠时人的自控和意识的监督能力的减弱,这些欲望便乘虚而入、重新复活。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过去特别是儿童时期那些被压抑和排斥的潜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复活。

(4)弗洛伊德一方面强调了梦是潜意识欲望的表达;但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这种表达并不是肆无忌惮、直截了当的,而是经过修饰改装过后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梦是本我被压抑的力量与超我的压抑力量之间的一种调和、妥协。

(5)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是一个立体的理解,梦被分成了表层的“显梦”和深层的“隐梦”,梦的意义也被分成显义和隐义。前者受到了理性、意识、道德原则的形式化和修饰化,而后者则是这些形式和修饰所掩盖的真正的愿望和本质。梦改装欲望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四种:

凝缩是指显梦为了逃避意识对欲望的监督,将隐梦的内容进行了压缩、精简,排除了许多隐梦的相互联系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新的更概略的片断,或者是从多种愿望中挑选了某个部分重新组合为一个新的梦的内容。

置换是指显梦将隐梦的主要部分或中心动机放置到不为人所注意的边缘或者被当作无关紧要的部分而逃避审查。

象征是指显梦不是直接而是用一种替代物来间接表达隐梦的意义。这种用彼物代此物的方式代表的是人的感觉经验、内在经验,它使得人的潜意识通过一种曲折的方式在梦里出现。

润饰使由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造成的梦的片断性、征候性和暖昧性得到修正、补充、修饰,使梦从无序的混乱状态变成有序的明晰状态。一方面这使梦能够顺利地进行和被记忆;另一方面也使潜意识受到软化和隐藏。

梦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是受到抑制的潜意识冲动与自我监督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因而对梦的分析也就是人们通向人的潜意识的最好的途径。释梦也是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

(6)弗洛伊德式梦的解析的关键,在于发现梦境显性信息背后的象征性,他认为很多梦中的象征符号都与性有关。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其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人的梦心理的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了解人的心灵和人的创造的一种途径。所以,弗洛伊德的梦的学说之所以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它的意义并不只是局限于精神病学、心理学,而是在很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检验。

2.焦虑

焦虑是精神分析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人格发展中和心理活动的动力状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焦虑也是弗洛伊德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及其治疗的理论核心。

(1)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是由人体内部器官的兴奋所产生。这些兴奋是内部或外部刺激的结果,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从人格“三我”结构的动力学来看,自我在人格结构中执行着管理和协调的职能。然而,这些要求有时是背道而驰,致使自我力不从心,,从而出现人格不适应的状态,引起痛苦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焦虑”。

(2)焦虑的唯一功能是向自我发出危险信号。当这种信号出现在意识中时自我就能采取措施以对付危险。焦虑所起的作用之所以是必不可少的,即在于提醒人们已经存在内部和外部危险。弗洛伊德根据来源的不同区别了三种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对应的根源分别是现实、本我和超我。

现实焦虑是人对一个真实的外部威胁的反应,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在体验到现实焦虑时,自我的控制能力受到的是外部因素的威胁,而不是内部冲突的威胁,而在另外两种焦虑中,威胁都是来自内部的。

神经质焦虑是某些具有威胁性的本我冲动突然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而产生的反应,其危险在于自我可能会失去对不被接受的本我愿望的控制。神经质焦虑往往由现实焦虑发展而来。弗洛伊德把神经性焦虑具体分为三类:

a.第一二类是期待的恐怖或叫做焦虑性期待,患有这种焦虑的人常以种种可能的灾难为虑,将偶然事件视为不祥之兆;

b.第二类是特殊性焦虑,常附着于一定的对象或情景之上,例如坐车怕遭车祸等;

c.第三类是同癔病同时产生的焦虑,其焦虑和危险之间无明显的关系。

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疚、羞耻感和罪恶感,即所谓良心的谴责。道德焦虑是伴随着超我的形成而来的,因为超我过分强大,使个体持续挑战自己以符合更高的期待,即使这样的期待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而超我不成熟的人则很少体验到道德焦虑。道德性焦虑随着一个人超我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3.自我防御机制

(1)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是“自我在解决那些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冲突时所使用的全部策略的总称”。防御机制用来躲避由本能需求引起的危险、焦虑和不愉快,是自我调整本我和外部现实冲突的一种功能。弗洛伊德描述了包括压抑在内的9种不同的防御机制,但他并没有详细描述除了压抑之外的其他防御机制。

(2)首次系统地整合防御机制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她在《自我与防御机制》(1936)一书中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其父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她概括防御机制有五个重要特征:

具有控制冲突及情感的作用;

在潜意识层面进行;

在各种机制之间互有差别;

尽管防御通常带有精神病症状的特点,但它是可逆的;

既是适应性的,也是病理性的。

安娜提出,各种防御方式是一个连续谱,一端是精神病性,另一端是成熟性。安娜在其父理论基础上概括出上述9种防御机制并加以详细描述;此外,她自己还提出了3种新的防御机制:升华、与攻击者认同和利他。

(3)防御机制的概念在各个心理学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情况下,逐渐由原来强调神经症来访者潜意识状态下对焦虑的压抑扩展至个体为处理冲突而潜意识运用的心理运行机制,成为直接维护心理健康的一种机制。随着个体的自我发展,其所采用的防御方式也会发展,因此可从不同发展阶段将防御机制分为最原始的防御和最成熟的防御。

(4)主要的防御机制类型有以下几种:

压抑

a.压抑(repression)可以说是防御机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在个体的生活中最早出现的。它是一种主动地、不自觉地将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驱逐入潜意识中的过程。

b.压抑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选择性遗忘,即有选择地将不愉快的经验压抑在潜意识里,表现出无法回忆。

c.压抑虽然使自我暂时免于威胁,但这些难以被个体所接受的意念不会消失,它们在潜意识领域里蠢蠢欲动,伺机突破。一旦自我的防御力量减弱,它们就可能卷土重来,所以精神分析重视对梦境、口误等现象的分析。

d.通过精神分析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将这些被压抑的事物在意识中重现,找到来访者病症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可以将压抑的东西释放出来,解放由于压抑而耗费了大量能量、导致不能正常运作的自我。

投射

a.投射(projection)是个体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于他人。也就是说,明明是自己有不被接受的冲动、思想和行为,却归结到别人身上,甚至借此来责难他人。

b.对于投射的生成,弗洛伊德的解释是:由于现实焦虑比神经性的或道德的焦虑更容易处理,所以,如果将焦虑的来源归因于外在环境,而不是个人的原始冲动或良心不安,那么个体的紧张就能得到较大程度的舒解。于是自我将神经质的或道德的焦虑转换成客观的恐惧,这种转换的过程就是投射作用产生的基础。又因为这两种焦虑都是因为惧怕外来的惩罚而产生的,所以这种转换并不难,因而投射的功能很容易发生并实现。

c.投射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防御机制。真正的情绪或思想确实是表达出来了,但是对象却改变了。因此投射至少可以满足个体的两个目的:一是可以用较小的危机代替较大的危机;二是由此将冲动发泄出来。

(3)反向形成

有些人将不合乎自己态度的感受用相反的方式显现出来,这就是反向形成。如何区分个体所表现出的是真正的态度,还是反其道而行的行为呢?这就要看其表现出的行为是不是过于夸张或者极端,是的话往往就是反向形成的产物。反之如果个体是出于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刻意违反自己的意愿行事,就不再是一种防御机制了。

(4)转移或代替

转移或代替将敌意等强烈的情感从最初唤起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比较不具威胁的对象上,以减轻个体精神上的负担。有时候情感的转移也可以指向个体自身,此时就会出现抑郁或自我轻视的思想和行为。

(5)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是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以证明自我的价值感。合理化的目的是使人的心理重新获得平衡,或是挽回面子、保全自尊。

常见的合理化作用有两种:

a.“酸葡萄”机制,即希望达到某种目的而未能达到时,便否认该目的的价值和意义。

b.“甜柠檬”机制,因为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使自己心里好受些。吃不着葡萄,只好吃柠檬,便认为柠檬是甜的。

(6)否认

否认即不承认客观现实,扭曲对现实的认知,从而不必面对生活中那些无法解决的困难和无法达成的愿望,从而减低内心的焦虑。

否认和压抑不同。压抑是潜意识的,而否认是在前意识和意识的层次上进行的。否定是一种非常极端的防御方式,它使得人脱离现实而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然而,自我有时会宁愿处在这种自欺欺人的状态中,以换来一时的安宁。

(7)升华

升华是指人们将具有威胁性的潜意识冲动转化成可被接受的社会性行为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升华是唯一正向积极的防御机制。当人们越经常地使用升华,就会越有生产力。因为这些行为是受赞赏的,而且需要创造力的参与。

五、理论应用

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人格理论,更是一个系统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和精神分析疗法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1.精神分析疗法的原则是直接建立在精神分析有关人格结构和功能理论的基础上的,而弗洛伊德又在治疗来访者的过程中发展他的人格理论。

2.精神分析的诞生直接推动了以心理观点来研究和了解精神病理的实践。

3.现在,以精神分析的理论为取向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已经成为了现代精神医学及心理治疗工作者最广泛运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一)临床领域

精神分析疗法的原则在于,通过治疗师的分析解释,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内心的症结所在,即潜意识中的欲望、动机等,体会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并经指点与解释,让病人获得对问题的领悟,继而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解除精神症状,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发展。

1.个体心理治疗

早期传统精神分析:通常来访者需要多次、历经数年的咨询,可以说是非常费时的。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经典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在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2.儿童治疗

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技术,最早用于治疗成人神经症。弗洛伊德对于第一例儿童病人“小汉斯”的分析,开启了儿童分析的先河。此后,经过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等人的发展,不仅使精神分析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也将儿童精神分析作为一门学科创建了起来。

儿童分析主要采用游戏治疗作为取代自由联想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游戏治疗主要有三个作用:

(1)用作与儿童建立分析性关系的一种方式;

(2)用作观察的媒介和分析资料的来源;

(3)用作导致儿童顿悟的工具,即儿童透过分析者的解释,可以顿悟到自己的潜意识。

3.家庭治疗

弗洛伊德强调早期发展对人格发展和心理病理的作用,俄狄浦斯情结就是把家庭中的父-母-子关系对子女的人格的影响看做是日后神经症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其理论也广泛应用到家庭治疗领域。

4.催眠

催眠(hypnosis)是一种介于清醒和睡眠之间的意识模糊状态。在精神分析治疗师那里,催眠被当作一种唤醒潜意识的有力工具,它能令病人重新回到某些导致患病的经验中,从而直接面对伤痛,促进病人的康复。因此,有经验的治疗师能直接从进入催眠状态的病人身上取得潜意识里的信息。不过弗洛伊德认识到了催眠的一大缺陷——只有有限的一部分人对于催眠的暗示反应敏感,因此后来他改用了自由联想。

(二)健康人格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和爱。

1.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创造性地工作,就应该能够忍受挫折与困难,因为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一个人应该能够抗拒分心,并且坚忍不拔。一个人必须能够快马加鞭地飞驰到工作场所,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工作本身会涉及专心、努力、计划、训练等人格特性。

2.他认为一个人要建立亲密且真爱的关系,也需要个体具备许多良好的人格特性。

(三)文化领域

1.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使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他将人性和人类文明相对立,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

2.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明精神分析学说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了一种元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其内容主要包括文明观、宗教观、道德观、艺术观等。

3.弗洛伊德的思想,从上个世纪初至今,一直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主义渗透到现代主义的思想倾向、艺术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主义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六、理论评价

弗洛伊德最初只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但他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领域,成为了20世纪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人物之一。

(一)学术贡献

1.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人格进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学家。

(1)他将潜意识作为其研究的核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对人们重视生物因素,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格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3)他对性的研究,也冲击了传统的、陈旧的性观念,使人们对性的问题不再感到神秘,促进了性科学的发展。他的“人格三结构”理论是第一个完整的人格理论。

(4)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的生理基础以及教育和训练在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他对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的划分也与心理年龄阶段的科学划分有着一致性。这可说是弗洛伊德对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

(5)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早期经验发生于儿童人格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印记或创伤。

2.精神分析学还是一种深层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弗洛伊德先后提出了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征候分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方法、手段、技巧,使不可能通过内省、观察、反思、测量而直接把握的人的潜意识能够被人们所了解和考察,为人们接近潜意识的深渊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3.精神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精神病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尤其是对心理治疗而言。精神分析是第一个心理病理和心理治疗技术的体系,是各种心理治疗流派发展的基础。

4.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界,更波及了人类思想领域的各个方面,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一般意识形态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不仅影响了西方当代的文学艺术,而且对宗教、伦理学、历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理论缺陷

1.首当其冲受到置疑的是弗洛伊德对于人性消极负面的看法。就其核心来讲,弗洛伊德的理论主张人性是暴力的、自我中心的和冲动的。他过分看重本能在控制人的行为方面的力量。

2.弗洛伊德过分夸张“性”在人格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动力作用,认为一切行动都根源于性驱力,而忽视了社会以及文化的冲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显得过于僵化。此外,相当多的学者都不同意在五六岁的时候人格就已经发展定型的看法,认为弗洛伊德忽视了成长以后人格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3.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的严谨性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人们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攻击很大一部分是对他的研究方法的攻击。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标准来检验,弗洛伊德建立精神分析时所使用的方法显然欠缺严谨性。

4.弗洛伊德从本能和心理动力的角度考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是富有创造性的。但是,他把文明发展与人性相对立,把人性仅仅理解成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具有浓厚泛性论和生物本能性倾向,是极为片面的。本质上,他的社会文化观是唯心主义的,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