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典管理思想的演进

1.试述早期管理思想的发展,并分析管理思想发展迟缓的原因。

答:(1)早期管理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按时间先后早期的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古代的管理思想、中世纪的管理思想和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古代的管理思想

a.埃及在管理思想上有很大成就,他们早在数千年以前就认识到了计划、组织、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公正原则和分权原则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b.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巴比伦人对最低工资、收据处理、责任承担、贵金属存放等都有了较详细的规定,并形成了一定的管理制度。

c.在古希腊,人们所处的是一种民主式的城邦,他们倡导民主协商式的管理。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巨著《理想国》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原理。

d.古罗马人对古希腊的管理思想做了继承与发扬,进行了集权与分权结合的统治方式。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古罗马拥有一套较完整的行政集权体制,在微观层面,瓦洛针对农庄管理提出了优秀的农庄工人与监工的标准。

总之,古代的管理思想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主要集中于计划、组织、控制、人事,以及管理普遍性原则等方面。这些方方面面进而形成了连续而又立体的古代管理思想图景。

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中世纪的管理思想是连接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的纽带。中世纪管理思想集大成者马基雅维利在《君王论》和《论说集》中渗透了大量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权力接受论;

b.组织的凝聚力;

c.好的领导者;

d.组织的续存。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a.詹姆士•斯图亚特

他先于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一概念,认为工人因从事重复操作而更灵巧地工作,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他比泰罗早100年就提出了工作方法研究,并阐明了刺激性工资的实质以及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劳动分工的问题。

b.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凶的研究》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经济人”观点以及劳动分工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c.詹姆士•小瓦特

在索霍厂,詹姆士•小瓦特实施了一系列早期的科学管理措施:

第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与研究,为生产提供依据;

第二,选择交通便利并有扩建余地的厂址;

第三,符合工作流程的设备布局等。

d.罗伯特•欧文

欧文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于人事管理方面的实践与理论。他认为应善待工人,并给他们以培训,使他们精神上不至于受到太多的挫折与刺激。

e.查尔斯•巴贝奇

巴贝奇提出了企业管理一般原则的设想,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的益处在于:

第一,节省学习所需的时间;

第二,节省学习中所耗材料;

第三,节省工序转换所需时间;

第四,节省更换工具所耗时间;

第五,由于重复操作,技术容易熟练,可以加快工作速度;

第六,由于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创新,改进工具等。

(2)管理思想发展迟缓的原因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处于手工劳动阶段,技术水平低,交通、通讯不便,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成本高、有效性低,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规模小、结构简单。因此,那时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尽管管理思想源远流长,管理理论却进展甚微。

在中世纪,统治当局的黑暗统治及宗教势力的残酷迫害给西方社会的发展施加了极大的压力,给西方人文史与自然科学史留下了累累的伤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工业革命后,机器劳动取代手工劳动使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跃发展,新的经济组织——工厂制度普遍建立,组织规模扩大,组织结构复杂。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使管理难度空前增大,管理成本大为上升,大量工厂的经营不善和破产倒闭使传统的经验管理遇到了挑战,改进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以小瓦特、欧文、亚当·斯密、巴贝奇等人为代表,人们开始真正重视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从此生产计划、技术和劳动分工、设备的合理使用、劳资关系等成为管理者的研究专题,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较系统的研究。但在此之后,尽管工厂制度极其管理经验从英国推广到其他国家,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动力,因此管理理论没有大的进展。

2.为何说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管理思想?

答: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管理思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掀起了铁路建设的热潮,由此导致了美国铁路企业的成长。由于修筑铁路所需的巨额资本惟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筹集,使美国铁路企业几乎一开始就走上了公司制道路,从此公司制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形式风靡世界。股份公司是企业规模突破了个人资本量的限制,使得投资巨大拥有数千、数万员工的企业成为现实,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北部结构日益复杂。同时铁路企业的管理需要专业性的特殊技能和训练,支薪管理人员从此产生,现代职业经理阶层得以形成。

(2)19世纪60、70年代以后,在美国、德国等国家肆轫的“电气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电能的运用使各个行业的团队工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钢铁、机械、化工、橡胶、汽车、玻璃、通讯等新产业兴起。这些新工业规模大、技术要求高、计策精确、变换迅速,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展,使人际交往、社会联系的技术条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一方面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和生产、服务的社会化,促进了一体化市场的发育并形成了国际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降低了管理成本,许多企业逐步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分配的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于是在企业规模扩大、跨国公司方兴未艾的同时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机构设置进一步复杂化、多层次化。19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市场疲软,需求持续下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家们开始把注意力从技术转移到组织管理上来。这是管理运动在整个工业界开始的契机。

3.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其对管理学的贡献是什么?谈谈你对泰罗的评价。

答:(1)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

泰罗于1911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在这本书中,他全面叙述了他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对工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操作方法代替陈旧的操作方法。

科学地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以提高工人的技能,促进工人的进取心。

摒弃只顾自己的思想,促进工人之间的相互协作,根据科学的方法共同努力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必须对各自的工作负责。

(2)科学管理对管理学的贡献

科学管理的产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其意义决不亚于蒸汽机发明导致的工业革命。科学管理对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

时间和动作研究

科学管理对管理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时间和动作的科学研究方法,并指出选定最适于完成这一作业的工具、机器,决定最适当的作业程序,消除错误的动作、慢动作、无用的动作,以找到最有效的作业法,使其标准化是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方面。

任务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所提出的任务管理是由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实行标准化、实行激励工资等原理构成的,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依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科学的作业标准是在对每个员工进行了时间研究之后作出的,但并不是把每项工作的几个操作人员所需时间的平均值作为基础,而是以效率高的第一流员工的操作时间为基准。这一思想现在来看实在是组织对人力资源实施开发的重要观点。

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

将管理者与生产工人的责任加以划分,从而将管理职能独立于生产第一线之上,并由一个计划部来实施,十分浅薄,但在当时这却是一大进步,因为只有两者的分离,才使得之后的时间研究、预算控制、标准成本等各种管理技术得到发展,得到有效的应用。

(3)对泰罗的评价

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得科学管理理论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他把人看做是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人的活动仅仅出于个人的经济动机,忽视企业成员之间的交往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4.简述法约尔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及五项管理要素,这些管理原则今天还适用吗?为什么?

答:(1)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

劳动分工法

劳动分工的目的是用同样的努力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不仅仅适用于技术工作,也适用于管理工作以及权限的划分。

权力与责任

权责是互相对应的,如果要一个人对某一工作的结果负责,就应当赋予确保工作成功的应有权力。

纪律

纪律应以尊重而不是以恐吓为基础,严明的纪律又是企业顺利经营的保证。

统一命令

统一命令是指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只能听命于一个领导者。

统一指挥

统一指挥是指目标相同的一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者和一项计划。统一指挥与统一命令原则是不同,人们通过完善的组织来实现一个社会团体的统一指挥,而统一命令则取决于人员如何发挥作用。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为保证这一点,管理人员要有强硬的措施和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与雇员签订公平合理的协定,此外还要实行认真的监督。

人员的报酬

应该制定合理的报酬制度,尽量使企业中的雇主和雇员都满意。

集中与分散

合理的集中与分散可以使组织各部分运动起来,尽可能地发挥所有人员的才能。

等级链

为了保证统一指挥,那种从最高权威者到最低层员工,一级指挥一级的等级系列是必要的,但在紧急情况下,平级之间跨越权力而进行的横向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法约尔跳板”,亦称“法约尔桥”。

秩序

理想秩序是指有地方安置每件东西,而每件东西都放在了该放置的地方,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⑪公平

为了保证职工忠诚、热心地尽职尽责,在对待员工时,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善意与公道。

⑫人员稳定

法约尔认为,成功的企业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职工队伍,应避免人员频繁地流动。

⑬首创精神

法约尔认为,想出一个计划并保证其实现这样一种发明与执行相结合的可能性就是首创精神。

⑭团队精神

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鼓励职工紧密团结,发扬团队精神。法约尔认为团结就是力量,而企业经营是亟需这种力量的。

(2)管理的五要素

计划。指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指确定企业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包括组织企业的结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的规章制度以及职工的招聘、考核、培训以及包括对物质资源的组织搭配。

指挥。指保证企业人员能履行赋予他的职能,以使下级有良好的工作表现,使下级增强责任感,最终使企业的活动最富成效性。

协调。指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中所有活动和努力得到统一协调,并使企业经营成功。协调还指各种职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物资设备机构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控制。指保证企业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制定的计划和既定的原则、发布的命令。

(3)这些管理原则今天仍然适用,原因如下:

法约尔十分重视计划职能,尤其强调制定长期计划,这是他对管理思想做出的一个杰出贡献。他的这一主张,在今天看来仍像在他那个时代一样重要。面对剧烈变化的环境,计划职能更为关键。许多企业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很少考虑长期的发展,不制定长期规划,其结果多为短期行为,丧失长远发展的后劲,埋下了不稳定的隐患。

尽管法约尔早就提出了“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的思想,但今天,企业界的许多领导人仍然信奉“经验至上下班主义”,认为“实践和经验是取得管理资格的唯一途径”,在企业运营中,他们推崇经验管理,墨守成规,轻视管理培训,最终导致在企业快速成长阶段,管理能力不足和管理人才匮乏的并存局面。通过管理教育,可以迅速提升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也可以迅速造就急需的管理人才,这是世界级大企业的公认准则。

5.什么是理想的行政集权制?它是完美的组织理论吗?

答:(1)理想的行政集权制

“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是指其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理想的亦即纯粹或单一的行政集权组织形态的企业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想的组织形式

韦伯在其管理理论中指出,世上有三种权力,与之相对应的世上有三种组织形式:

a.超凡权力——神秘化组织

第一,组织的基础是对个别人的特殊魅力和超凡的神圣、英雄主义或模范的崇拜;

第二,支撑组织的即为“超凡人物”,一旦“超凡人物”死亡,组织就往往会走向分裂;

第三,“神秘化组织”的基础是不稳固的。

b.传统权力——传统的组织

第一,组织的基础是对古老传统的不可侵犯性和按传统执行权力的人的正统性的信念;

第二,先例与惯例是这种组织行事的准则,其管理也仅单纯是为了保存过去的传统行事,其假设前提就是过去一直采用的工作方式就是合理本身;

第三,组织形式建立的基础也是非理性的或局部非理性的,其运作效率在三种组织形式中也是最差的。

c.法定权力——法律化组织

第一,组织的基础是对标准规则的“合法性”的信念;

第二,组织是一个按规则或程序来行使正式职能的持续性组织;

第三,法律化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法理、理性基础上的最有效率的组织形态,也就是韦伯所极力推崇的理想的组织形式。

理想组织形式的管理制度

韦伯对理想组织形式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构思。他认为管理人员只要按照以下准则,就能将公司很好地组织起来:

a.一个明确限定的层级权力;

b.分工清晰;

c.一系列的规章,包括与岗位密切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d.有关各工作情形的流程系统;

e.保持客观的人际关系(非人格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f.根据技术能力来选用人员和提供人员;

g.理想组织形式的组织结构。

在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当中,韦伯把理想的组织形式,即法律化组织的组织结构分为最高领导层、行政官员、一般工作人员三个层次。

(2)理想的行政集权制不是完美的组织理论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与参考价值。他总结了在大型组织中的实践经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稳定、严密、高效、合乎理性的管理体系理论;同时,也为管理界管理理论的创新作出了贡献。

然而,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并不是个十全十美的管理理论,也不如韦伯所称的那么理想,其中的缺陷还是很突出的。比如,有人对理论中的升迁制度部分提出了疑问;还有人对韦伯的理论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韦伯只把目光瞄向了正式组织,而忽视了现实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对管理所起的重大的影响。